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556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A卷Word下载.docx

B.奚惆怅而独悲

C.复驾言兮焉求

D.阖不委心任去留

【考点】字形

【解析】D项,“阖”应为“曷”。

4.下列各句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怀帝阙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C.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D.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

【答案】C

【解析】A项,“骛”应为“鹜”;

B项,“阙”应为“阍”;

D项,“泽”应为“辙”。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________的发展大环境。

②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________的文化现象。

③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________,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等量齐观B.一视同仁等量齐观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同日而语D.等量齐观同日而语一视同仁

【考点】词语,成语(熟语)

【解析】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等量齐观: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同日而语: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考点】成语(熟语)

【解析】“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琳琅满目”指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

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解析】①“苟且偷安”是贪图安宁,不求上进的意思,此处用在“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

”看出与语境不合;

②“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此处用来形容“他患的癌症”符合语境;

③“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此处用来对于意见的接受用词不当;

④“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此处用来形容“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属于望文生义;

⑤“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此处用来形容事先做好工作符合语境;

⑥“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此处用来形容“他心满意足”符合语境。

8.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②而绝秦赵之欢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考点】实词

【解析】①和②相同,都是“断绝与……交往”的意思;

③“横渡”的意思;

④直上穿过。

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B.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C.退而论书策(通“册”,书籍的计量单位)

D.蒙故业,因遗策(策略,政策)

【解析】古代写字用的竹简。

10.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

通“又”。

B.听臣微志听:

听到。

C.保卒余年卒:

终。

D.愿陛下矜悯愚诚矜悯:

怜悯。

【考点】实词,通假字,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解析】听任,这里指准许。

11.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A.知来者之可追B.羡万物之得时C.悦亲戚之情话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考点】虚词

【解析】AB项,都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动词,到……去。

12.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解析】①②④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

③⑧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

⑤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⑥⑦为介词,译为“把”、“拿”。

1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谨拜表以闻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考点】实词,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解析】例句和B项都作“因为”讲;

A项,连词,表目的;

C项,介词,“凭”;

D项,介词,“用”。

14.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有时)

B.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

C.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D.生生所资(动词作名词,生活)

【考点】词类活用

【解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15.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中加下划线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俊采星驰

A.目吴会于云间B.宾主尽东南之美C.雄州雾列D.襟三江而带五湖

【考点】实词,词类活用

【解析】C项,与例句都属于名词做状语;

A项,“目”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美”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D项,“襟”和“带”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

16.下列加下划线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析】D.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A.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B.名词作状语,当面;

C.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17.下列加下划线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

B.曷不委心任去留

C.景翳翳以将入

D.时矫首而遐观

【考点】通假字

【解析】A项,“衡”通“横”;

B项,“曷”通“何”;

C项,“景”通“影”。

18.对下列各句中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B.云销雨霁(“销”通“霄”,天空)

C.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D.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解析】B项,“销”通“消”,消失。

19.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奚惆怅而独悲

D.既窈窕以寻壑

【考点】古今异义

【解析】A项,亲戚: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项,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

泛指,范围扩大。

D项,窈窕:

古义,(宫室、山水)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①(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妆饰、仪容)美好。

20.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考点】实词,古今异义

【解析】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

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B项,“果然”,古义为“很饱的样子”;

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C项,“虽然”,古义为“虽然这样”;

今义为“转折关系连词,用于上半句”。

21.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解析】B项,“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应改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2.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乐夫天命复奚疑D.将有事于西畴

【考点】理解句式和用法、翻译句子

【解析】D项,状语后置。

23.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A

【解析】A项,为被动句。

B、C、D项,为倒装句。

24.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考点】修辞,理解句式和用法、翻译句子

【解析】B项与例句均是动宾结构。

A项与C项均是由两个主谓式短语构成的;

D项是并列结构。

25.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不相同的一项是()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解析】D项为借代,其余三项为比喻。

26.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A项,世称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27.下面有关文体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体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发感慨或讨论某个问题,此外还要说到作序的缘由。

《滕王阁序》就是这样一篇序。

B.词的最初全称是“曲子词”。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耳”。

所以,“曲子”或“辞”都是它的简称。

后来成为韵文中的一体。

C.赋的写作,除歌功颂德外,大多带有讽喻的目的。

讽喻,就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道理,使人醒悟后自动弃旧图新,改恶从善。

D.笔记是一种文体名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

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其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

【解析】B项,“词”与“辞”,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二、判断题

(共4题;

共4分)

28.实靡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答案】错误

【考点】字形,记忆性默写

【解析】“靡途”错,应为“迷途”。

29.云消雨霁,彩澈区明。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消”应为“销”,“澈”应为“彻”,“骛”应为“鹜”。

30.《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考点】情景式默写

【解析】应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答案】正确

【解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

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三、文言文阅读

共22分)

3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下列各项中表现陶渊明自觉自醒心境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B.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考点】筛选并整合信息(文言文)

【解析】A项,表现自责的心境;

B项,表现快乐的心境;

C项,表现自悔的心境。

(2).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解析】B项,“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

3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

【解析】①是说祖母对李密的照顾,④是说祖母来日不多的现状,⑥是表示以后可以报效国家。

(2).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考点】概括内容和观点

【解析】B项,“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错。

3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对曰: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

“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惠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

所住公廨,近于马队。

是故渊明出其诗云: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以下各句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③吾常得醉于酒,足矣。

④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⑤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解析】①说明陶潜有才华,⑤说明陶潜率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文章写作,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

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

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

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

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

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五弦琴寄托情感;

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项“因亲人去世”理解错误。

原文“亲老”是亲人(父母)老迈的意思。

回答此题主要是读懂原文,这里是按现代文中避讳的“老”字的意思来理解的。

3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