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80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docx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

2016年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考试最新考试押题

第1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

20分)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医院门诊楼工程。

地下2层、地上16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砌筑材料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本工程基坑深8.5m,北侧距某住宅楼距离仅为7m。

经专家论证后的方案采用围护桩墙+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

整个施工过程对围护体系实施连续变形监控,对于围护桩墙顶位移监控值,施工单位与监理发生分歧,施工单位认为按二级基坑监控,监理坚持按一级基坑进行监控。

事件二:

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审查意见的基础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

事件三: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时,施工人员先将小砌块充分浇水湿润,再将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砌成阴阳槎,并设拉结筋。

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错误,立即下发整改通知。

事件四:

地上框架结构存在主次梁,在主次梁交汇处,关于钢筋摆放上下顺序监理与施工技术员认识发生分歧,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处理。

1.事件一中,基坑应按几级基坑进行监控?

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

说明理由。

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组还需哪些人员参加?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请给出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

答疑:

参考答疑:

1.基坑应按一级基坑进行监护。

理由:

本工程基坑深8.5m,北侧跟某住宅楼距离仅7m,小于基坑的开挖深度。

2.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不妥当。

理由:

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还应包括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

3.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及其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

将小砌块充分浇水湿润。

正确做法:

不应充分浇水,当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2)不妥之处:

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

正确做法:

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4.主梁、次梁、板钢筋上下放置的正确顺序:

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基坑工程。

基坑(槽)、管沟土方施工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①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②开挖深度大于10m;③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④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须严加保护的基坑。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的组织及验收人员。

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工作,该工程的施工、监理(建设)、设计、勘察等单位参加;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组成验收小组。

验收小组组长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担任,验收组应至少有一名由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的副组长。

验收组成员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姐成。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的有关规定。

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小砌块砌筑时,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提前喷水湿润小砌块;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

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缝。

小砌块应将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

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梁、板钢筋的绑扎施工。

梁、板钢筋的绑扎施工的要求如下:

①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②当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当梁的高度较大(大于等于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装。

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③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④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⑤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⑥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⑦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⑧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影响钢筋位置。

第2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

20分)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8000m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

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底板钢筋施工时,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钢筋,用HPB300级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

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定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温度38°C,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C。

浇筑完成12h以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d。

测温记录显示: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C,其表面最高温度45°C。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防水混凝土有裂缝且有渗漏水现象,要求钴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2.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3.针对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4.对于预拌混凝土,其复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疑:

参考答疑: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不合理。

理由:

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对重要构件,不宜用HPB300级钢筋代换HRB335钢筋。

2.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

由背景资料可得底板混凝土工程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由施工单位编制该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3.针对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可釆取的治理措施有:

①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②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③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4.预拌混凝土复试的主要内容有:

检查预拌混凝土出场合格证书及配套的水泥、砂、石子、外加剂掺合料原材复试报告和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单、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钢筋代换。

钢筋代换原则:

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

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相应费用按有关合同规定(一般应征得业主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

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施工方案的编制。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施工方案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而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故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

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有:

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内容。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问题的治理。

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的现象:

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混凝土结构,有渗漏水现象。

出现渗漏水的原因:

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水泥品种混用,收缩不一产生裂缝。

②设计中,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作用考虑不周,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

③由于设计或施工等原因产生局部断裂或环形裂缝。

渗漏水的治理措施有:

①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②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

③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预拌混凝土复试的内容。

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构件等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报告单。

对进场材料需要作材质复试的,项目试验员应按规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并填写复验内容委托单,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由试验员送往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

预拌混凝土复试的主要内容有:

检查预拌混凝土出场合格证书及配套的水泥、砂、石子、外加剂掺合料原材复试报告和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单、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

第3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

20分)

A、B两栋相同的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86000m2。

施工时分A、B两区,项目经理下分设2名栋号经理,每人负责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安排了一名专职安全员。

项目经理认为,由栋号经理负责每个栋号的安全生产,自己就可以不问安全的事了。

A区地下一层结构施工时,业主修改首层为底商,因此监理工程师通知地下一层顶板不能施工,但是墙柱可以施工。

为了减少人员窝工,项目经理安排劳务分包200人退场,向B区转移剩余人员50人。

A区墙柱施工完成后3个月复工,项目经理又安排200人进场。

向业主索赔时,业主说,A区虽然停工了,但是B区还在施工,也没有人员窝工,因此只同意A区工期延长3个月。

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竣工验收。

1.该项目经理对安全的看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2.业主对索赔的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说明理由。

若不正确,则施工单位在A区停工期可索赔哪些费用?

3.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竣工验收的做法是否妥当?

说明理由。

4.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答疑:

参考答疑:

1.该项目经理对安全的看法不正确。

理由: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项目经理应对整个合同项目内的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2.业主对索赔的说法不正确。

施工单位停工期可索赔A区如下费用:

(1)人工费:

200人进出场费。

(2)材料费:

材料价格上涨费,部分材料超期保管费,周转料具租赁费和进出场费的分摊费。

(3)机械费:

自有机械停滞台班费,租赁机械实际租金和进出场费的分摊费。

(4)现场管理费:

工期延长3个月增加的工地管理费。

(5)保险费:

工期延长3个月增加的保险费。

(6)保函手续费:

工期延长3个月增加的保函手续费。

(7)利息:

工期延长3个月增加的利息。

3.项目经理要求质量监督站组织竣工验收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竣工验收。

4.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的文件有:

①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②工程竣工验收报告;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④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⑤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⑥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住宅工程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项目经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索赔问题。

索赔的成立,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①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②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③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竣工验收。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评定结果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按规范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应提交的文件。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d内,依照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备案机关)备案。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的文件有:

①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②工程竣工验收报告;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④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⑤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⑥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住宅工程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8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

20分)

背景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固定总价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390d,合同总价为8500万元。

总承包单位与某分包单位签订了分

包合同。

为了强化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总分包双方在补充协议中约定:

分包单位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均由分包单位自己承担,总承包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施工前,总承包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单位:

d):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土方挖掘施工中遇到地质勘探报告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d,增加人工费6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

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在施工过程中支护失稳坍塌,处理及重新支护造成工作B持续时间延长15d,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槭费2万元。

事件三:

因突发罕见雷电天气而引起施工单位供电设施发生火灾损坏,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d,施工人员窝工费2万元,施工方设备损失5万元。

事件四:

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造成部分工程返工,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d。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照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

1.土方开挖的原则是什么?

深基坑的支护形式还有哪些?

2.判断总包、分包单位的补充协议是否合法?

说明理由。

3.按照图示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节点法表示)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工程是否能够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4.针对上述各事件中发生的工期及费用,施工单位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答疑:

参考答疑:

1.土方开挖的原则是: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深基坑的支护形式还有排桩支护、水泥土桩墙和逆作拱墙等。

2.总包、分包单位的补充协议的约定不合法。

理由: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部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3.本工程关键线路为:

①→③→⑤→⑥。

计算工期为390d。

已知合同工期390d,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4.针对各事件施工单位工期和费用索赔的成立情况及其理由:

(1)事件一工期索赔不成立,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

工作A的延期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且没有超过其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

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勘探报告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是施工单位无法合理预见,属于发包人责任。

(2)事件二工期和费用索赔均不成立。

理由:

基坑边坡支撑失稳属于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措施不合理,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3)事件三工期和施工方设备损失费用索赔均不成立,人员窝工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

罕见雷电天气属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发生的损失费用,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费用损失,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

本事件中人窝工费由发包人承担,设备损失由施工方自行承担。

另外,工作C延误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且延长时间没有超过其总时差,对总工期不构成影响。

(4)事件四工期和费用索赔均成立。

理由:

工作E在关键线路上,因为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长、费用增加,属于发包人责任。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土方开挖的原则以及深基坑的支护形式。

土方开挖的顺序和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挽,严禁超挖”的原则。

基坑边界周边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

支护结构的选型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等。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及工期。

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由背景资料可知,该网络图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①→③→⑤→⑥,该线路的总工期为:

150+140+100=390(d)。

已知合同工期为390d,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索赔。

索赔的成立,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①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②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③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不可抗力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费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误等后果,由合同当事人按以下原则承担:

①永久工程、已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以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②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③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④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⑤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⑥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第12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

20分)

背景

某施工单位通过竞标获得了某工程项目。

甲、乙双方签订了有关工程价款的合同,其中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造价为800万元,主要材料费占施工产值的比重为70%;

(2)预付备料款为工程造价的25%;

(3)工程进度逐月计算;

(4)工程保修金为工程造价的5%,从逐月支付的工程款中扣除,待保修期期满后一次性返还;

(5)材料价差调整按规定进行,最后实际上调各月均为10%,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支付。

各月完成的实际产值如下表所示:

工程各月实际完成产值(单位:

万元)

月份

1

2

3

4

5

完成产值

80

130

215

180

195

竣工验收时,发现原合同中未约定工程保修年限,经甲方与乙方协商,双方同意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规定的工程最低保修年限作为本合同的保修年限执行。

【问题】

1.该工程的预付款、起扣点分别是多少万元(有小数部分的,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两位)?

2.该工程2至4月,每月拨付的工程款是多少万元,及各月累计工程款是多少万元?

3.5月份办理工程竣工结算时,该工程的工程总造价是多少万元?

4.试给出本工程基础、主体结构、防水、装饰装修、给水排水工程的合理保修年限。

答疑:

参考答疑:

1.预付款:

800×25%=200(万元)。

起扣点:

800-200/70%=514.29(万元)。

2.2月拨付工程款:

130×(1-5%)=123.50(万元),累积工程款80×(1-5%)+123.50=199.50(万元)。

3月拨付工程款215×(1-5%)=204.25(万元),累计工程款199.50+204.25=403.75(万元)。

4月完成产值180万元,扣除质保金后为180×(1-5%)=171(万元),因为403.75+171=574.75(万元)>514.29(万元),所以应从4月开始回扣预付款;则4月拨付工程款为:

171-(574.75-514.29)×70%=128.68(万元),累计工程款为403.75+128.68=532.43(万元)。

3.经过材料调整价差后,该工程的工程总造价为:

800+800×70%×10%=856(万元)。

4.本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工程保修年限为该工程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防水工程保修年限为5年;装饰装修工程保修年限为2年;给水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