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87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二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6,北京的春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

二课时

辅助工具:

课件

前置作业:

1,认读生字,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2,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3,阅读课文并填空

时间

风俗习惯

体现的文化特征

3,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问题一:

文中提到了孩子们准备过年的哪三件“大事”?

把这三件事称为“大事”,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问题二: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快乐读书精彩展示:

背诵《春日》

二、激趣导入届时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

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漫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

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

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五、作业:

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教学反思:

7,藏戏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 :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辅助工具 :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图片

前置作业:

前置性作业

《藏戏》前置性作业,

一、我读我乐

1、默读遍,我能运用方法概括出主要内容:

2、我开口朗读了遍(不少于两遍)。

评价:

同伴或家长签字:

二、词语(词组)积累

(方法指南:

用笔在书上划记+摘录,不太会认的可以注上拼音+理解意思,有困难的不妨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写下来)

如:

野马脱缰般的激流咆哮的江水吞噬许下宏愿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行善积德雄浑的歌声旷野布施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身无分文开山鼻祖巫女两面三刀青面獠牙恐怖窟窿朴实敦厚别无所求演绎招徕观众丰富多彩不一而足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师传身授……

三、我读我思

1、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借鉴文中的关键词)

 

2、藏戏的特色是什么?

(用概括的语言逐条列出来)

 

3、摘录开头的三句话,思考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四、开放式阅读

搜集包括藏戏在内的我国戏曲知识的资料。

 五、日积月累

(方法指南:

从《知识集锦》中自选内容摘录抄写+背诵+同伴签字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一、 快乐读书精彩展示  

 二、 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四:

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

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生读:

8-16自然段。

2.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

生读:

17和18自然段。

3.师读: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生读:

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

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

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自读后小组讨论: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五、总结,作业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

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藏戏                            

没有舞台戴面具演出三五天没结束 传奇来历 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教学反思 

8,独具特色的民居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内容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3、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画出中心段落)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指名说,互相补充。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5、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播放课件:

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 南粤 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 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内容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画出中心段落:

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指名说,互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

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

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

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

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

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

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学反思:

9,和田的维吾尔,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读记记“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前置作业:

1认读词语

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

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深邃肃然起敬形态各异美不胜收豁达

3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一:

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问题二: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地息息相关?

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问题三:

读一读第4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4,“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师: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新疆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想到了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民,他们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

2、师板书课题维吾尔族,补充和田,你想到了什么——新疆南端,意思为“产玉的地方”。

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

是佛教中心,地势南高北低,南依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

以产玉、丝绸、地毯名扬中外。

3、其实,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今天我们走进《和田的维吾尔》。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和田的维吾尔人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

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

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思考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找到相关句子。

并且课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反馈,教师幻灯出示句子

出示: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四、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1)学习第1自然段。

A学生轻声读。

B、教师指导朗读。

分齐读、男女对比读,感受对比的写法。

C、再次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2)学习2、3自然段

A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地息息相关?

出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口品尝,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从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一年四季的大众食品——馕,无一不是从古堡似的土馕坑烧制而出的。

B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谁能想到”“谁又能想到”两个感叹句。

C齐读。

师:

“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

A“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B师:

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

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C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自然段

读一读第4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A、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4)学习第5、6自然段

出示: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

五、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师:

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和田的维吾尔是一个豪气与乐观、酷爱土地的、爱美的、能歌善舞的、豁达乐观的民族。

作者最后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请同学们读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

(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

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因此,幸福,只是一种态度。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9和田的维吾尔

     豪气与乐观的酷爱土地的爱美的

     能歌善舞的豁达乐观的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

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

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

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

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

并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