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615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阿里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

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第一课时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

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

嘿嘿器

(2)拍手跺脚

(3)伴奏乐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第二课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1=C—1=F13534666|15555|64321||

2、师生问好

3、律动《摘果子》

4、欣赏丹麦民歌.

5、节奏训练24

gulululululalalalala

gululululugululululu.lalalalalalalalalala.

XXX|XX|XXXX|XX|

XXX|XX|XXXX|X—||要求:

拍准十六分音符24XXX|XXX|XXXX|XX||

要求:

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24XXXX|XXX|XX|X—||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师: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

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

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3、带学生朗读歌词;

4、带唱歌曲;

5、全班齐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

—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怎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B、它表现了什么

3、律动《摘果子》

4、欣赏丹麦民

A、哼唱它的主旋律1=C24153|135|135|11|

4666|3555|2432|1—||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C、简单介绍歌曲《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

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第三课阿凡提骑毛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1、律动激趣。

播放音乐《大风车》,师生律动。

2、训练节奏。

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一首节奏。

XXXXXX|XXXX|X||

咕噜噜噜噜请把门打开吧!

二、听唱结合,教授新歌

1、初识旋律出示课件,让学生玩“摘音乐果”游戏。

2、⑴动画城小主人:

Hi!

小朋友们好!

我是动画城的小主人SNINA。

欢迎你们来到动画城。

今天,我将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首先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摘音乐果的游戏。

⑵老师示范摘音乐果。

⑶请学生摘音乐果。

⑷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唱出旋律。

⑸老师按《小毛驴》歌谱顺序弹奏,请学生排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旋律接龙

(1)、分组接龙唱旋律。

(2)、用“啦”(或其他字)演唱旋律。

学生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二、欣赏歌曲

1、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表现都不错哦!

现在我们玩第二个游戏,就是学唱一首动听的歌。

2、课件播放歌曲《小毛驴》,欣赏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事?

讨论:

请学生说说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故事。

3、范唱歌曲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拍打节奏念歌词。

4、理解歌曲配节奏朗诵歌词,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

请一部分同学朗读歌词,一部分同学用手拍打节奏模仿小毛驴行走的节奏声。

5、听唱歌曲引导学生进行边唱边拍打节奏的练习。

6、研唱歌曲

⑴、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

⑵、让学生轻声跟老师唱后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

7、巩固歌曲鼓励学生个人试唱、挑战式试唱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编动作,体验乐趣

1、激发学生创编愿望。

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学会了这首动听的歌,现在请你们为这首歌创编优美的舞蹈吧。

2、学生分组创编动作。

3、分组展示创编动作。

4、学生自由发表评价。

5、观看录像欣赏舞蹈。

二、小结全课,律动下课

1、老师小结。

2、全体表演,结束本课。

第四课大钟小钟一起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师生节奏问好

2、导入:

利用录像、图片展示钟表店在整点时大钟小钟一起响的情景和声音,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并理解歌曲轮唱所要表现的音响效果。

二、学唱歌曲《大钟小钟一起响》

1、录音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音响效果。

2、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注意提示学生演唱长时值音符时声音要平稳、气息要饱满、尽量保持稳定的音高。

4、单独练习模仿钟声的长音:

“叮当”,要求口形要圆、竖起来。

5、请学生试着和琴声做二声部轮唱练习。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三、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

1、初听全曲,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艺术魅力。

2、学唱乐曲主题。

活动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一匹马腿儿勤,日夜奔跑不停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

你能猜一猜是什么吗?

《钟》

2.导语师:

时间在滴答滴答地走,告诉我们要早睡早起休息好。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它就像是一辆不知疲倦小马车,我们大家都坐在上面。

有的人在车上珍惜时间,学会了很多本领;有的人却在浪费着时间,什么都没学到。

就让我们一起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大家都来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二、新授歌曲

1.节奏练习:

2∕4

(1)×××∣×××0‖××∣××∣×‖

(2)××××∣××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2.熟悉歌词

(1)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歌词。

(歌曲伴奏音乐做背景)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3、学唱旋律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再听歌曲轻声跟唱。

(提出要求:

轻声唱,注意音准。

)4、分段视唱歌谱,纠正不足。

学唱歌曲A、分句学唱B、学生分句接唱C、男女对唱

5、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综合表现

A、跟音乐有表情演唱演唱

B、用动作参与演唱

C、用伴奏乐器参与

师:

时间像小马车,滴答滴答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

(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师:

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

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师:

说得多好啊,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小朋友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坐火车吗?

”伴随着歌曲《火车开啦》,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火车进入教室。

当音乐画面结束时,我和幼儿在教室中央站好。

师:

火车站到了,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坐下来等一会。

这时老师将幼儿安排到圆圈里面。

幼儿全部坐好后,继续以情境作为引导:

进火车站是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

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回答和火车相关的知识。

(二)熟悉歌词,听辨歌曲节奏。

1、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听!

又有一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向我们飞奔而来。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火车开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谁在开火车?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2、一边拍手一边清唱。

3、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

(四)游戏:

火车开啦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3、请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鼓励幼儿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

4、请三名幼儿分别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结束活动

音乐声中,老师带着三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到处参观游览。

第五课剪窗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节奏练习24XXXX|XX|XXXX|X0|XXXX|XXX|XXXX|XXX||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窗花舞》

1、导言(简明扼要地介绍“白毛女“剧情;让以后让学生明白“剪窗花、贴门神”对于贫苦家庭是唯一洋溢着过年气氛的含义。

2、初听设问: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

(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模拟“剪、贴窗花”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1、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2、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3、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过新年》

1、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2、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3、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蒙古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老师在琴上弹一串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

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刮奏下行音阶)学生:

像滑滑梯,还像下楼梯。

教师:

现在,老师请你把你的凳子当做滑梯,伴随着老师的演奏,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但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滑梯发出声音来。

准备——听音乐!

(教师再次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参与表演)教师:

好,别动!

接着再听一段旋律,听听它又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境?

把你想到的跟随老师的演奏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随乐慢慢起来)教师:

老师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慢,说明我在干什么?

学生:

爬山。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听旋律,并画出旋律线教师:

对,音乐可以带领我们翻山越岭、上下台阶。

现在,老师放一段乐曲,在听的时候,老师会将乐曲的旋律线画出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画,好吗?

教师:

像什么?

(旋律山)

2、律动表现旋律教师: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这些旋律吧。

(带领学生随乐做律动)教师:

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3、模唱旋律⑴用lü模仿牧羊女的笛声。

⑵用lu模仿牧马大叔的马头琴声。

4、视唱旋律,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歌谱并逐句做渐强与渐弱处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魔法师的袋子——认识四种打击乐器

1、听一听教师:

今天,老师借来了魔法师的袋子,请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什么乐器在响?

它的声音像什么?

(依次让学生听辨蛙鸣筒、串铃、三角铁、舞板等乐器的音色,并认识其形状,掌握其不同的演奏方法)

2、敲一敲教师:

你能用你身边的东西模仿这些声音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手里的自制乐器模仿上述乐器的声音)

二、学唱歌曲《蒙古小夜曲》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教师:

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蓝天、白云、蒙古包„„牧羊姑娘穿着洁白的衣裙,挥动着鞭儿,轻轻打在小羊的身上„„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打着竹棒,呼唤小羊赶快回家(教师边击舞板边唱第一乐句)。

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洒下了一路的铃铛声(教师边摇串铃边唱第二乐句)。

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着肚子唱起了歌(教师边奏蛙鸣筒边唱第三乐句)。

这时候,牧羊姑娘也为小羊点燃了一盏灯,并且告诉小羊说(教师边轻轻敲击三角铁,边唱第四乐句,并减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1.讲故事——按节奏读歌词教师:

让我们把这么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指导学生轻声高声位且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按节奏拍手,注意每句的渐强与减弱)

2.唱歌词

⑴听录音范唱教师:

听一听牧羊姑娘是怎样用歌声来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的。

(听录音范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