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718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2基础习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卷毛和长毛B.猫的黑色与白色C.豌豆花的红与白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

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3.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茎,第16株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A.25%B.75%C.100%D.0%

4.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Aa)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

A.12.5%B.25%C.50%D.75%

5.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A.1/4B.1/2C.2/3D.1/3

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A.1/4B.1/2C.0D.1

7.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8.一株豌豆自花传粉后,所结的豌豆有圆粒也有皱粒,这株豌豆是

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

1

C.成对的遗传基因分离后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答案1.A2.C3.B4.B5.C6.B7.C8.C9.C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1.下列基因中,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

A.EeFFB.AabbC.CcDdGgD.MmNnPP

2.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

3.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4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A.5/8B.3/8C.1/12D.1/4

5.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3B.6,4C.8,6D.9,4

6.7.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让纯种黄皱与纯种绿圆的个体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在F2中的重组性状有

A.只有黄圆B.只有绿皱C.黄圆和绿皱D.黄皱和绿圆

8.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

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规律

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7932株B.3966株C.1983株D.1322株

10.已知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A.100%B.1/2C.1/4D.9/16

11.两亲本杂交所得种子中,黄圆160、绿圆56、黄皱163、绿皱5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12.13.14.遗传因子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水稻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纯合的个体占总数A.2/16B.4/16C.6/16D.8/16

1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

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3/16B.4/16C.7/16D.9/16

16.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鉴别一只兔子是否为显性纯合子

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A.杂交、测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自交

17.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物的基因型为

A.RRBbB.RrBbC.rrbbD.Rrbb

1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

19.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2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

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

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

答案1D2D3A4D5B6.D7.C8.D9.C10.C11.A12.A13.C14.B15.D16.D17.A18.C19.B20.D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发生在

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B.人的卵原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C.人的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D.动物精原细胞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

2.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3.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11个  B.11对22个 C.不成对的22个  D.44个

4.关于四分体正确的叙述是

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B.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D.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5.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7.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二次分裂C.减数分裂间期D.减数分裂联会期

10.11.12.人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13.1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1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

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

细胞的比例为A.1:

1B.1:

2C.1:

3D.0:

4

16.某动物(2N=20)的一滴精液中有440个核DNA分子,则这滴精液中的精子至少来源于多少个

初级精母细胞A.11个B.22个C.55个D.88个

17.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是

A.都有同源染色体B.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C.都有着丝点分裂D.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18.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A.22+XB.22+YC.44+XYD.44+YY

19.20.若某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11‘22‘33’44‘,该生物体减数分裂可产生配子的种类为

A.2种B.8种C.16种D.32种

答案1.B2.D3.C4.B5.A6.D7.C8.D9.A10.A

11.C12.D13.C14.C15.A16.A17.A18.D19.C20.C

第二、三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双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双存在

3.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和性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D.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4.关于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

5.最初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B.萨顿C.摩尔根D.沃森、克里克

6.熊猫的精原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且性别决定为XY型,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

①40条常染色体+XX②40条常染色体+YY③20条常染色体+X④20条常染色体+Y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某色盲男孩的母亲色觉正常,其母亲的一个卵原细胞可能产生的卵细胞与极体的基因型

A.1个XB与3个XbB.3个XB与1个XbC.1个XB与1个XB,2个XbD.4个XB或4个X

8.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男孩不存在携带者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C.通常有隔代遗传现象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色盲

9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某人患有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们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10.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A.1/2B.1/4C.1/8D.0

11.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比,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男性可能患病,女性不可能患病D.男女发病率相同

12.答案1.B2.A3.C4.B5.C6.A7.C8.D9.D10.D11.A12.C

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C.噬菌体的基体D.细菌的拟核

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都有

3.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明了它的化学成分,它是:

A.DNAB.蛋白质C.多糖D.脂质

4.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DNAB.细胞膜C.染色体D.核酸

5.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B.RNA甲和蛋白质甲C.RNA乙和蛋白质甲D.RNA乙和蛋白质乙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8.9.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

(1)DNA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2)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5)DNA是遗传物质(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1)

(2)(3)(4)B.

(2)(3)(5)C.

(1)(4)(6)D.(4)(6)

1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是证明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证明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最重要步骤

13.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的一项是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DNA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D.细胞内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15.弄清细胞转化因子实质的科学家是

A.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B.美国科学家艾弗里C.英国科学家克里克C.德国科学家施来登

16.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17.DNA在真核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可能有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B.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染色体核糖体

18.在真核生物细胞下列结构中,与T2噬菌体的成分最相似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染色体D.核糖体

19.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项是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答案

1.A2.A3.A4.D5.A6.B7.C8.B9.B10.B

11.C12.D13.C14.C15.B16.B17.C18.C19.D20.C

第2、3、4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5%,那么另一条链中

的T占该链的比例为

A.19%B.38%C.5%D.76%

2.DNA分子下列碱基数量比能说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是:

A.A+C/T+GB.A+T/G+CC.A+G/T+CD.A+G/T+G

3.已知A和T间有2个氢键,G和C间有3个氢键,甲DNA分子有30%的腺嘌呤,乙DNA分子有30%鸟嘌呤,对这两个DNA分子结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

A.甲强于乙B.乙强于甲C.甲等于乙D.无法判断

4.某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个,则该DNA分子中的氢键和游离

的磷酸基个数分别是:

A.260和2B.130和4C.230和4D.230和2

5.生物界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蛋白质的多种多样B.DNA分子的多种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6..DNA的一条链中,(G+T)/(A+C)=2,(A+T)/(G+C)=0.5,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互补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例分别

A.2和2B.0.5和0.5C.2和0.5D.0.5和2

7.1条染色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1个四分体中含有:

A.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2条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

C.2条染色体,8条脱氧核苷酸链D.4条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

8.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

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10B.1/5C.1/16D.1/25

9.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B.8(a-m)C.7(a/2-m)D.8(2a-m)

10.实验室内模拟生物的DNA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①ATP②DNA分子③酶④转运RNA⑤信使RNA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⑦适宜的酸碱度⑧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③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⑦⑧D.②③④⑤⑥⑦

11.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值为

A.34%、14%B.22%、30%C.14%、34%D.20%、28%

12.DNA分子在复制完成后,新合成的那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应与

A.模板母链相同B.非模板母链相同C.两条模板母链相同D.两条模板母链不相同

1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已经发展到

A.分子水平B.细胞水平C.个体水平D.群体水平

14.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DNA片段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是DNA上任意一段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B.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16.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DNA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

17.答案1.A2.B3.A4.D5.B6.B7.C8.C9.C10.A

11.A12.B13.A14.C15.D16.B17.B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控制合成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的基因中,含有嘧啶碱基至少有

A.306个B.153个C.102个D.51个

3.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

嘧啶和鸟嘌呤分占

A.46%,54%B.23%,27%C.27%,23%D.46%,27%

4.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A.20种B.61种C.64种D.4种

5.在下列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是

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A.

B.

C.

D.

6.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含有遗传信息的是

A.RNAB.基因C.脱氧核苷酸D.蛋白质

7.某DNA片段中有1200个碱基对,控制合成某蛋白质,从理论上计算,在翻译过程中,最多需要多少种转移RNA参与运输氨基酸

A.400B.200C.61D.20

8.胰岛素基因和得以表达的胰岛素基因依次存在于

A.胰腺细胞,胰岛细胞B.胰岛细胞,所以体细胞C.胰岛细胞,胰岛细胞D.所有体细胞,胰岛细胞

9.同一草场上,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了羊,这是由于牛和羊之间

A.不同的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B.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染色体数目不同D.同化方式和消化能力不同

10.基因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细胞核

细胞质

A.

B.

C.

D.

1112.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遗传效应”的含义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13.一个转运RNA的一端碱基为CGA,此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CGA)B.丝氨酸(UCU)C.谷氨酸(GAG)D.丙氨酸(GCU)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种密码子

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15.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4个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同一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16.信使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由什么决定的

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转运R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核糖体上RNA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7.已知一段信使RNA上有18个碱基C和T,该信使RNA上共有40个碱基,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A和G多少个A.18B.24C.36D.40

18.答案1.A2.B3.B4.B5.D6.C7.C8.D9.A10.C

11.D12.C13.D14.D15.A16.A17.D18.D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发生基因突变以后的基因应该是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  D.有害基因

3.下列哪种情况能产生新的基因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基因分离C.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

4.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偶然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实是黄色的,该番茄自交后代仍是结黄果,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变异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5.人发生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

A.增添或缺失了某个碱基对B.碱基发生替换性改变C.缺失了一小段DNAD.增添了一小段DNA

6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Ⅻ染色体上,长度为180kb。

目前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多方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低频性

7.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原因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