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780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docx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模拟

华东师大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

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

过程,以下正确的是()

A.烟草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可遗传

B.抗虫烟草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属于无性生殖

C.这种技术不能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抗虫基因能够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下列现象属于保护色的是()

A.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B.黄蜂腹部有黄黑相间的斑纹

C.枯叶蝶停留时,形体像枯叶

D.竹节虫体形似竹节

3.农民伯伯在采摘蔬菜时,经常会发现有些叶片被小动物吃掉,而小动物经过的菜茎上会留有黏液,形成这一现象的小动物可能是

A.蝗虫

B.蝴蝶

C.蜗牛

D.小鸟

4.下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变化情况,则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的是()

A.鲸

B.蝙蝠

C.麻雀

D.鱼

5.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常常要借助一些仪器,在观察蜗牛时我们需要的仪器是 ()

A.显微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

D.平面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B.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C.植物体一定由六大器官构成

D.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7.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性质

物理性质

有毒性

水银的毒性

C

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苔藓

D

A.A

B.B

C.C

D.D

8.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A.0.8秒

B.0.08秒

C.0.6秒

D.1.33秒

9.在气温是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10.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11.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

(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1)

(2)(3)(4)(5)

B.(3)

(2)

(1)(4)(5)

C.(3)

(1)(4)

(2)(5)

D.(3)

(1)

(2)(4)(5)

13.自然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14.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cm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那个号的鞋最合适()

A.22号半

B.23号

C.23号半

D.22号

15.关于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B.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完全相同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D.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16.生物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落时知秋”,在我国许多地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上述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7.下列各组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一组是()

A.大豆和玉米

B.水稻和松

C.水稻和小麦

D.大豆和水稻

18.真菌和细菌相比较,真菌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质

19.下列植物中没有种子,但是有根、茎、叶的是()

A.

B.

C.

D.

20.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A.干旱缺水环境

B.多风多沙环境

C.寒冷干燥气候

D.草食生活环境

2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A.测量用的尺子

B.468米

C.东方明珠电视塔

D.1米

22.下列有关一名中学生的信息错误的是()

A.身高1.65m

B.质量48kg

C.跳远成绩3.5cm

D.1000米测试成绩4分30秒

23.某学生在野外检视四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叶2

1b无叶P

2a有球果Q

2b无球果3

3a有花粉R

3b无花粉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

它是哪一株()

A.P

B.Q

C.R

D.S

24.小敏同学在野外检视四种动物W、X、Y、Z,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

1a.身体内无脊椎

2a.水生…………………………W

2b.陆生…………………………X

1b.身体内有脊椎

2a.皮肤裸露……………………Y

2b.皮肤不裸露

3a.用鳃呼吸…………………W

3b.用肺呼吸

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蛙,请你指出它的序号()

A.W

B.X

C.Y

D.Z

25.以下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是().

A.Ⅰ血液、Ⅱ血浆、Ⅲ红细胞、Ⅳ血小板

B.Ⅰ脊椎动物、Ⅱ哺乳动物、Ⅲ爬行动物、Ⅳ螃蟹

C.Ⅰ植物、Ⅱ藻类植物、Ⅲ苔藓植物、Ⅳ水绵

D.Ⅰ染色体、Ⅱ蛋白质、ⅢDNA、Ⅳ基因

26.下列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其中不是果实的是()

A.草莓

B.花生

C.萝卜

D.玉米

27.在一片桃树林中,鸡在桃林觅食吃桃树上的虫,蚯蚓在地下疏松土壤分解鸡粪,蜜蜂在桃花上采蜜,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对桃树林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蜜蜂在桃花上采蜜的同时帮助桃花传粉

B.蚯蚓在地下疏松土壤有利于桃树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C.若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会影响到桃树的繁殖

D.鸡是桃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8.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

29.使用天平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把游码移回零刻度,会导致物体所测质量值偏小

B.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

C.称量时,只要不移动游码,即使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也不影响物体所测的质量值

D.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然后读出质量值

30.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

B.葫芦藓的根为假根

C.松的球果是果实

D.三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填空题

31.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50cm,小球在A点的动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200g,它从A点落到地面,重力做功_________J。

(g=10牛/千克)

32.根据下图填出各植物所中类别:

A.       植物,

B.       植物,

C.       植物,

D.       植物。

其中不属于孢子植物的是           。

33.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叫变量。

这些变量很多,这些变量中不是同样重要的,其中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变量有            、           和水分。

(2)请你提出一个假设:

种子萌发可能与          有关。

(3)为了检验你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时,除了种子本身因素要相同外,还应控制的环境因素                         相同。

(4)种子中的          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34.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

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

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

(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3)此实验要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蚂蚁有                觉(填“嗅”“触”或“听”)。

(4)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

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35.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学校每年都会举行运动会来激励我们积极锻炼身体。

下面是一次运动会中对小明情况的记录,请你帮助填上单位的符号:

(1)小明同学跳高成绩为150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跑步后觉得身体很热,同学帮他测得的体温约为37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喝了一瓶体积为275__________的矿泉水来解渴

36.学校体育节,同学们参与了很多活动,小柯同学记录了部分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在集体跳绳比赛中,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10_______;

(2)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的为15_______;

(3)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的为550_______;

(4)体育节那天的气温,示数是27_______;

37.请完成下图。

A        B        C        D        E        F        。

38.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将保护_________和保护_________结合起来,将保持、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和_________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

39.认真观察下列图表,根据所给的动物鱼、虎、蛇、蛙、天鹅选择答案。

 

(1)图中A、B、C、D、E分别是哪些动物?

____

(2)你把上述动物用字母按一定顺序(从简单到复杂)排列________

40.假如你在宁波的某个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呢?

(1)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_____(选填“干燥”或“潮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多?

_____(选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3)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

_____(选填“南”或“北”)。

41.一组在南美旅行的动物学家发现过一种被称为“树獭”的动物。

他们除了发现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外,还发现这种动物具有下列特点:

皮肤上长有毛发,体温恒定,靠肺呼吸,用母乳喂养幼仔。

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獭归类为                          。

42.市场上销售的“光明”牛奶有两种包装,瓶装:

容量为1.5L,单价10.50元/瓶;袋装:

容量为250mL,单价2.25元/袋。

其中“L”和“mL”为           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光明”牛奶相当于         袋“光明”牛奶,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          (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为经济。

三、探究题

43.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快。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他们俩来到海边,仔细感觉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

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________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________;

(3)属于假设的有____________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

(5)属于结论的有_____________。

44.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的消失时间,而且将大量垃圾埋入土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端。

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45.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

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

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

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思考:

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

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

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

于是进行了实验二:

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毫升

V

压缩后

2P

13毫升

0.5V

(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克/厘米3。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探究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