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23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6章认识大洲复习提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亚细亚:

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

西方日落之地

2、亚洲和欧洲对比:

(不必死记,理解记忆)

地理事物

亚洲(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

半球位置

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

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纬度位置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海陆位置

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除南极洲外海拨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较低(七大洲中海拨最低的大洲);

2、地面起伏较小;

3、地势:

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著。

1、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没有热带气候);

2、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

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如长江(世界第三、亚洲最长),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内流区面积大,如、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为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如:

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莱茵河、伏尔加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人口特点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

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

(以上建议对照地图,理解记忆,勿死记硬背)

3、需要识记的知识点:

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注入黑海。

⑺世界最深湖泊:

贝加尔湖(俄罗斯)。

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

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4、亚洲河流的两大特点:

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

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5、人口: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达43亿(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中的63%。

第二节非洲

1、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2、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点:

(1)纬度位置:

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被称为“热带大陆”)

(2)海陆位置: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3、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

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4、非洲地形:

非洲海岸线平直,是七大洲中海岸线最平直的一个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

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

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的原因:

海拔高

③、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的盆地(降水多,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壳胀裂形成的裂谷带);

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约占全州面积的30%;

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

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的半岛。

5、炎热气候――气候特点:

(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气候占3/4,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3)热带草原面积广阔(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但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6、河流: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6600多千米)注入

地中海;

刚果河——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量次

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7、物产:

资源丰饶,被称为“富饶大陆”,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尼日利亚的石油非常有名。

(2)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如狮子、大象、斑马、长劲鹿等。

(3)农作物方面:

是咖啡、枣椰、油棕的主产地。

8、亟待发展的经济

(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

(2)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3)农业是最重要的产业,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是主食;小麦、水稻要进口;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9、需要明确的一个逻辑关系:

(1)、非洲人口问题:

由于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导致过度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破坏环境→粮食减产→使非洲的人口问题更加凸显。

(2)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的原因:

一是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

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经济发展负重大。

第三节美洲

1、比较北美洲和南美洲:

地理事物

北美洲

南美洲

半球位置

在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

在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在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

大部分在热带。

海陆位置

东、北、西三面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南隔巴那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为界。

地形特征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地。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是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气候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③、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

①、热带面积大,温带不大,寒带缺失。

②、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③、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主要山脉

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段)

主要河流

密西西比河,北→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

亚马孙河,西→东,注入大西洋,全长6400千米,世界第二长河,水量最大河流。

经济特点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巴西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种族特点

欧洲白人为主。

成份复杂,混血种人为主,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2、需要识记的内容:

⑴、白令海峡:

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

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⑶、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

①、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

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毛出口国。

⑷、巴西盛产铁,墨西哥盛产银。

(8)地形特点: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与表格中一致,建议对照地图识记,勿死记硬背)

3、世界第一大岛:

格陵兰岛(80%以上覆盖冰雪)

4、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7、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南美洲。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1节东南亚

1、位置及领土组成:

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地形特点:

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

势北高南低。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

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

⑴、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

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随时播种,一年内都有收获。

4、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5、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

6、国家:

①、中南半岛国家:

越南、老挝(内陆国)、缅甸、泰国、柬埔寨。

其中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与我国陆上相邻。

②、马来群岛国家:

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尼(最大的火山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

7、人口: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

广东、福建。

8、物产: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

⑴泰国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锡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⑵菲律宾:

世界上椰子、椰油最多;

⑶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越南、缅甸;

⑷印尼、文莱、马来西亚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出产国;

⑸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最多的三个国家: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第2节南亚

1、南亚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

2、地理位置: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建议对照地图识记)

3、南亚三大地形区:

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建议对照P41地图识记)

4、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

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5、两大河流:

⑴、印度河:

发源于中国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体在巴基斯坦境内;

⑵、恒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由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流经印度(主体)和孟加拉国。

6、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

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识记)。

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了解即可)

7、农业:

⑴、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⑵、三大经济作物的分布:

①、小麦: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②、黄麻:

恒河三角洲;

③、棉花:

德干高原西部。

8、宗教: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⑴、斯里兰卡,锡金,不丹信仰佛教;

⑵、印度和尼泊尔信仰印度教;

⑶、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伊斯兰教。

重要建筑:

印度泰姬陵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9、人口与经济: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1)南亚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印度

(2)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

“五海三洲之地”——亚、欧、非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

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⑵、霍尔木兹海峡:

沟通波斯海和阿拉伯海。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经济部门:

畜牧业(传统经济部门)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农业区主要分布:

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5)、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4、阿拉伯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⑵、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清真寺在麦加(沙特阿拉伯);

②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世界石油宝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

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有: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

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路线:

往东: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往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6、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成立于1940年9月,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共有12个成员国。

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5%。

第4节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2、欧盟:

欧洲联盟(EU),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有27个成员国,其中17个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3、2、雄厚的经济实力:

4、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

如: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⑵欧洲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森林王国”;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被称为“花卉之国”

5、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慕尼黑的“啤酒节”——德国。

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

⑵极地气候特点:

酷寒,干燥、烈风。

3、极地代表性动物:

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4、中国在南极的三个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在北极的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