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47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课题

内容简说

《棉花姑娘》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学习重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课时分析

19.《棉花姑娘》…………………………………………………………2~3课时

20.《咕咚》………………………………………………………………2~3课时

21.《小壁虎借尾巴》……………………………………………………2~3课时

语文园地八…………………………………………………………………2~3课时

19.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课题

棉花姑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

分角色表演,以读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用时:

5分钟)

1.出示棉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对棉花的认识。

2.教师简介棉花,出示课文题目。

3.指导学生识记“姑娘”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用时:

20分钟)

1.教师范读。

2.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认读。

(棉花、姑娘、治病、燕子、树干、七星瓢虫、别人、忽然等等。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用时:

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生字特点和书写时的注意点。

3.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5.组织全班展示。

四、布置作业。

(用时:

5分钟)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20.棉花姑娘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巩固旧知。

1.复习课文生字词语。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

3.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

(用时:

3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看动画,说说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蚜虫,教师简介、总结。

(3)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心情的句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2~4自然段。

启发思考:

棉花姑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①引导思考:

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治好了病?

②教师引导学生简介七星瓢虫。

③教师引导理解“惊奇”,指导朗读棉花姑娘的话。

(2)指名读第6自然段。

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这样ɑBɑB式的四字词语。

②教师指导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

(用时:

5分钟)

1.指导熟读课文。

2.组织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咕咚第一课时

课题

咕咚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

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后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明了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所以教学本课,应按照“读文——识字——学文——述说故事”的思路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图画导入。

(用时:

5分钟)

1.设疑:

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

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

师板书课题并教读:

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

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用时:

15分钟)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用时:

10分钟)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用时:

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

20.咕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用时:

5分钟)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

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用时:

25分钟)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

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

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

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

“咕咚来啦!

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

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

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

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

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

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

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

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用时:

10分钟)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

课题

小壁虎借尾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和小动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抓住这个优势,我借助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轻松地学习和获得知识。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搜集壁虎的资料。

(师生)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3.制作字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用时:

5分钟)

1.播放视频:

小壁虎趴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让同学们猜一猜捉蚊子的动物是什么,识记生字“壁”。

2.揭题,学习“借”。

指导理解“借”的意思。

(1)你向谁借过什么?

(2)课文中是谁想借什么?

3.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壁虎?

教师相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引导学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用时:

15分钟)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3.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是怎么学会的?

你发现了什么新的识字方法?

4.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15分钟)

1.范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3.启发思考:

小壁虎先后向谁借尾巴?

后来怎么有尾巴了?

4.指导学生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

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四、感情朗读。

(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22.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学习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用时:

15分钟)

1.课件出示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对话的情景。

引导学生用“”画出小壁虎的话,用“”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2.引导学习小壁虎与小鱼对话的情景。

(1)指名读,学生自由读或分角色读。

(2)指导表演读,理解“摇”。

3.

(1)引导学生读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

(2)指导表演读,理解“甩”和“摆”。

4.组织小组讨论:

文中各种动物的尾巴分别有什么用途?

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5.引导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指导写字。

(用时:

10分钟)

1.组织认读要求会写的7个字。

2.引导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3.强调笔顺,组织书写笔顺。

4.组织进行组词比赛。

5.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交流。

四、拓展延伸。

(用时:

7分钟)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课件出示:

老虎、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讲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

3.壁虎没有尾巴,于是就跑去向其他动物借。

你们想象一下小壁虎会怎样借呢?

五、布置作业。

(用时:

3分钟)

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续讲故事:

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

明确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新授课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不同的心情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

学习重点

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你知道家里卫生间有哪些洗漱用品吗?

2.指名说。

3.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洗漱用品的词语。

二、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的词语,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11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卫、刷、梳、巾、擦、皂、澡、盆”。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三、认读生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词语,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第一组动物图片:

猫、猴、狮。

2.指名说说图片上动物的名称,师相机贴生字卡片:

猫猴狮。

3.观察一下,“猫、猴、狮”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

4.指名回答,师总结:

偏旁相同,都是反犬旁。

反犬旁的字大都和兽类动物有关。

5.交流举例反犬旁的字:

狗、猪、狐、狸、狼……

6.课件出示第二组动物图片:

鸡、鸭、鸦。

7.指名说说图片上动物的名称,师相机贴生字卡片:

鸡、鸭、鸦。

8.观察一下,“鸡、鸭、鸦”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

9.指名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偏旁相同,都是鸟字旁,鸟字旁的字大都和鸟类动物有关。

10.交流举例鸟字旁的字:

鹅、鹃、鸽……

11.同法学习虫子旁的字。

12.讨论交流:

生字的偏旁,一般和生字本身所表示的含义有关。

三、【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以下表情:

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你有过这样一些表情吗?

一般是在什么时候?

3.指名说,师相机贴词语:

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4.读词语,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5.引导说话:

师:

你在什么时候很高兴呢?

生:

我在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很高兴。

师:

你做什么的时候高兴呢?

生:

我在玩游戏的时候很高兴。

6.小组用“高兴”练习说话。

7.全班交流用“高兴”练习说话。

师生共同评价。

8.生把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并读给同桌听,互改互评。

9.同法用“生气、难过、害怕”练习说话,并写下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会背古诗《画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2.朗读《三只白鹅》

学习重点

会读会背古诗《画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抽读生字卡片。

二、【日积月累】

1.你能背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指名背,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古诗《画鸡》。

4.师范读,生思考: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动物呢?

5.指名说。

6.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组内互学。

7.逐句朗读古诗,边读边弄清句子的意思,师生互评。

8.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齐读。

9.组内尝试背诵。

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10.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11.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12.全班齐背。

三、【和大人一起读】

和老师一起朗读《三只白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