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61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内外贸一体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外贸一体化.docx

《内外贸一体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外贸一体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外贸一体化.docx

内外贸一体化

内外贸一体化

——新形势下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取向

引言……………………………...........................................................................1

1.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1

1.1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情况分析…………………………………………1

1.2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现状分析……………………………………1

1.2.1山东省纺织服装业贸易现状…………………………………….1

1.2.2新形势下山东口岸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特征………………….2

1.2.3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发展前景预测……………………………….2

1.3新形势下影响山东省纺织服装贸易的诸多因素………………………3

1.3.1外部环境因素…………………………………………………….3

1.3.2山东省纺织服装业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因素……………….4

2.新形势下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取向…………………………………………5

2.1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及特征……………………………………………5

2.2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必然趋势……………………………………….5

2.2.1外向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6

2.2.2内向发展——充分利用内需的拉动作用巩固支柱产业地位…6

3.山东纺织服装业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和对策分析…………………8

3.1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8

3.1.1经济管理体制障碍………………………………………………8

3.1.2政策法规上的障碍………………………………………………8

3.1.3观念上的障碍……………………………………………………8

3.2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9

3.2.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借助市场合理配置内外资源……………9

3.2.2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为内外贸统一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9

3.2.3政府和企业转变观念,共同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建设………….9

3.2.4加强中介组织机构建设,推进内外贸业务的发展……………10

3.2.5注重培养符合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需要的复合型人才……….10

结论…………………………………………………………………………………..11

谢辞………………………………………………………………………………12

参考书目……………………………………………………………………………..13

引言

纺织服装业作为一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该产业在繁荣经济、吸收就业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纺织服装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重点探讨了实施这一方案所面临的障碍和对策,最终促进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对其他行业贸易发展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参考。

1.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

1.1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情况分析

山东纺织服装工业是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该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全省加工制造业的1/10,并且在出口创汇、繁荣经济、创造就业等方面为我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山东省的纺织服装行业经过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化学纤维、棉纺织、色织、印染、服装、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的重点知名企业,如魏桥、鲁泰、孚日、新郎等。

近几年来山东省纺织品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8年1-9月份纱线产量为467.03万吨,同比增长12.96%,占全国纱线产量的29.23%,位居首位;2008年山东省植棉面积1420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预计棉花总产在100万吨以上,为全国第二大产棉省。

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低档产品比例大,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品牌产品少,来样加工产品比重大,因此山东省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的艰巨任务。

1.2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现状分析

1.2.1山东省纺织服装业贸易现状

山东口岸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口岸,纺织服装类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山东省外贸出口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2003年以来,我省纺织服装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出口额不断攀升。

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及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山东省纺织服装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海关统计,2008年山东口岸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16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4%,增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2009年山东口岸出口纺织服装14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7%。

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出口34亿美元,同比上涨了11.8%。

1.2.2新形势下山东口岸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特征

第一,2009年以来出口增速回落,到2010年开始大幅回升。

据海关统计,2009年1月份,山东口岸出口纺织服装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而之后出口增速开始大幅下降,自2月份出现持续的负增长,直到2010年初出口增速明显回升,2月份出口纺织服装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下图)。

 

图1

数据来源:

第二,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略有下降。

2009年山东口岸加工贸易出口纺织服装57.7亿美元,占同期山东口岸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40.6%;而2008年山东口岸加工贸易出口纺织服装62.5亿美元,占同期山东口岸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41.1%。

第三,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主要为日本、欧盟和美国,对韩国出口大幅下滑。

2009年初对日本、欧盟和美国分别出口3.4亿、2.5亿和2.3亿美元,分别增长37.5%、14%和28.8%;对韩国出口1.3亿美元,下降27.5%。

第四,以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国有和集体企业出口下降。

以2009年初为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2亿美元,增长16.8%;私营企业出口4.4亿美元,增长23.9%,二者合计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3.8%。

国有、集体企业分别出口1.9亿、1.6亿美元,分别下降12.8%和16%。

1.2.3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发展前景预测

进入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一系列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的实施,山东省纺织服装业依据原有的竞争优势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由于2009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基数水平较低,2010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将逐步好转,但基于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面临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1.3新形势下影响山东省纺织服装贸易的诸多因素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作为山东省优势产业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不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纺织服装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继2008年8月、11月两次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上调至14%之后,又于11月19日出台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不仅继续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还帮助推进产业升级。

另外,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改革方案也将有效降低纺织服装企业购置设备的成本。

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将大大有利于纺织服装行业走出困境。

但当前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并存在着诸多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1.3.1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较大。

山东省是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大省,人民币的升值势必对出口形成压力。

从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了21%,由于纺织品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且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中的中低档产品比例较高,中小企业居多,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只有3%~4%,再加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大大降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使出口企业的利润大为萎缩,从而使相当数量的过多依赖出口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亏损倒闭之灾。

第二,生产成本逐渐提高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

随着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所需的棉花、纤维等原材料以及水电煤油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加大。

另外,《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加剧了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很多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困境。

第三,日益增多贸易保护措施使出口压力增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为了挽救本国经济,利用各种贸易保护手段阻碍正常的国际自由贸易,纺织品服装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断遭到部分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特保”、“召回”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不仅严重影响了出口,而且使行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风险。

(下图)

 

图2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9年对华召回通报情况

数据来源:

第四,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萎靡,而这一地区又是我国的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因此我国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部分企业甚至无单可接,面临倒闭的危险。

第五,周边国家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都把纺织服装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这些国家政府分别采取了各自不同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这些国家在劳动力、纺织原材料、部分能源价格等方面与我国相比,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格通常为60至80美元/月,而我国一般为100至120美元/月,甚至更高。

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优势也已经不很明显,特别是在中低档产品方面,这种现象更加显著。

目前我们的比较优势仅仅体现在我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较高的政府效率以及外贸业务人员高质量的服务等软环境上。

1.3.2山东省纺织服装业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因素

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居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出口产品来料加工多,自主品牌少。

这使得山东省的纺织服装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出口利润偏低,从而对人民币的升值、生产成本的上升十分敏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壮大。

第二,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以日韩、欧美为主。

这样就很容易受制于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第三,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部分纺织品服装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容易出现诸多产品质量问题,这也是在出口国际市场过程中屡遭进口国技术壁垒、“召回”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原因。

2.新形势下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取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原内贸系统和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流通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这个命题。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内外贸一体化一度成为学者探讨的热点。

从事内外贸行政管理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和主营内外贸业务的企业更多地参与进来,呼吁尽快改革我国内外贸分割的管理体制,自此,内外贸一体化逐渐形成共识。

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商务部,标志着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正式开始。

从此,商务部成为了主管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政府部门,内外贸分割的局面从机构设置和形式上宣告结束。

同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要“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这样,内外贸一体化第一次被作为国策提出来。

2.1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及特征

内外贸一体化不是规范严谨的经济学概念,因而对于它的内涵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

一般来说,内外贸一体化是针对内外贸分割而提出的有关内外贸经营方式、中介协调架构和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新概念,具有市场因素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的涵义。

在市场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主要是指经营主体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依据自身实力,在不受内外贸分割界限约束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其适合的经营方式。

在上层建筑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是指对内外贸及整个流通产业进行统一、集中的协调和行政管理。

内外贸一体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统一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的格局。

2.建立适于内外贸企业进行平等、公平竞争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市场秩序。

不同的经营主体在内外贸的经营范围、权限等方面享有同等的、非歧视性的待遇。

3.建立公开规范的政府流通管理体制;政府管理的客体既包括内外贸企业,还有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流通环节。

2.2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必然趋势

首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已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体制要求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市场能够对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因此这就要求打破原来的内外贸分割的局面,推进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开放,在公平竞争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与挑战,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壮大,就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

第三,近些年,我国重生产、轻流通的经济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流通正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扩大需求、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内外贸都属于我国流通产业范畴,流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上升客观上加速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总之,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以出口为导向提高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和以内需拉动山东纺织服装业的成长壮大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实现山东纺织服装行业的持久稳定发展。

2.2.1外向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

纺织服装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历来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山东省作为我国纺织行业第三大省及第二大产棉省,拥有大量优质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再加上东部沿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于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1.山东省纺织服装业的外向发展有利于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山东省经济实力的增强。

2007年,山东省的纱、布、家纺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毛纺能力居第二位,印染能力居第三位,化纤、服装均居第四位。

全省拥有逾4703家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近200万职工,占全省职工总数的近1/4;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欧盟、美国、韩国、香港排在前五位,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相比,山东省拥有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与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劳动力的素质较高,再加上东部沿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山东省纺织服装业应该继续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通过外向发展将国际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自身行业的发展壮大。

2.外向发展促使山东省纺织服装业跟随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引进吸收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加快产业升级。

当前形势是发达国家掌握行业的高端技术,而将其生产主体向机会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高新技术、质量和品牌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山东纺织服装业单纯依靠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不能满足长远发展要求的,应该在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信息的便利,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营经验,并将其与自身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有机结合,适应国际纺织品市场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

2.2.2内向发展——充分利用内需的拉动作用巩固支柱产业地位

纺织服装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对其他如农业、化工、商业等行业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数据表明,纺织服装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为1.223269,在全部41个行业门类中位居第6位,感应系数为1.156536,在全部41个行业每类中位居第12位,均高于平均水平。

通过与20世纪90年代末纺织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水平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纺织服装业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在逐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纺织经济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在纤维消费需求上,国内消费总量从1981年的355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其中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比重从20%上升到46%。

其增加量占同期世界增加总量的1/3;在满足就业需求方面,纺织服装业的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612万增加到2003年的1800万,是吸收就业人口的重要行业;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看,我国天然纤维(棉、麻、丝、运动纤维等)生产从1980年的302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约620万吨,相当于解决了1亿农民的生计,并且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国内需求是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充分认识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利用“内需”的拉动作用对山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广阔的国内大市场是拉动山东省纺织服装工业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尤其是“三农”政策的实施使得近些年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逐渐扩大,对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以及住宅建筑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一些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可以较好地适应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有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另外,对当前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内需对纺织服装工业的拉动作用可能远大于出口。

根据工信部运行局发布的《2009年1-5月工业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1-5月,我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连续3个月保持8%以上的增速,而受国际需求不振的影响,纺织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降幅比上月缩小1.8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态势,2007年该比重已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个百分点,,国内需求已经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市场也逐渐成为纺织服装企业的主要战场。

在当前国际纺织服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外销市场不甚景气的形势下,内销市场更显活跃,这给山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内向发展可以加快山东纺织服装企业的成长,巩固和提升山东纺织服装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工作会议以来,山东纺织服装业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和抓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各项政策指示下,着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链不断完善,一条由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实施品牌战略也有了新的进展,继2002年寒思、雪驰羽绒服获中国名牌之后,2003年又有耶莉娅西服,南山、如意精纺呢绒,亚光、孚日、喜盈门毛巾系列产品获中国名牌。

经省政府同意,由省技术监督局公布的2003年山东名牌产品中,纺织有64家企业、70个产品名列榜中。

另外,同年全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排序前10名企业中,山东就占5家,其中山东魏桥纺织集团名列第一。

在全国针织和化纤行业销售收入排序中,即发集团和万杰集团分列本行业的第一名。

在2003年中国服装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百强企业排序中,山东16家服装企业榜上有名,总数居全国第三位。

之后,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涌现出魏桥、即发、德棉、如意、潍坊四棉等一批重点骨干先进企业集团。

孚日、南山、红领、新郎、舒朗、桑莎等一批民营企业发展日新月异,进一步壮大了我省纺织服装工业的品牌队伍,为山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3.山东纺织服装业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和对策分析

3.1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3.1.1经济管理体制障碍

我国经济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流通产业落后、市场体系缺失是经济转型中最艰难的转变问题之一,也是阻碍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把具备竞争性的商品流通网络分裂开来,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仅造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分割,国内市场中地区市场和行业市场也存在分割。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国内的经济运行机制造成了各种经济利益格局,如地方利益、行业利益、部门利益等,这些利益格局严重阻碍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3.1.2政策法规上的障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适应新的开放形势,过去几年间,外经贸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法规接轨的法律法规,以对外贸易法为基础的法规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目前,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内贸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法规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了,然而在内贸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却不甚完善,在涉及市场竞争、市场体系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并没有跟上,很多企业反映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督力度不够,这使得很多外贸转内销的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例如,企业普遍反映国内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对较弱,自主品牌的产品外观设计等内容很容易遭到抄袭,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维护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发展。

另外,国内缺乏适合内贸融资的有效渠道。

山东纺织服装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信用保险和融资方式比较明确,包括银行信用、福费廷等,而且有专业的银行机构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出口银行等,但是内销的融资和贷款渠道却存在不甚通畅、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这就大大限制了内销企业的发展。

3.1.3观念上的障碍

(1)从政府方面来看,由于多年来的内外贸分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无法将内外贸视为一个流通的整体,虽然商务部的成立在形式上建立了一体化,但是从具体的实践工作来看仍没有达到将内外贸看作是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2)从企业方面来看,在进行外贸转内销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一些具有明显的国外民族、地域和文化特征外贸产品在款式、花样等方面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符,再加上很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原先主要是依靠订单来进行生产,或者来料加工比较多,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研发队伍,这就导致它们的大部分产品不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造成企业亏损。

(3)国内缺乏对适应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对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致使许多企业缺乏内销经营人才,这也是限制企业开展内贸的主要制约因素。

3.2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

3.2.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内外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978年以前,我国的内外贸分割体制存在了25年,期间形成商业部、物资部、外贸部三分天下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流通管理体制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2003年商务部的成立,从组织形式上解决了内外贸一体化的障碍。

但这对于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长达几十年的内外贸分割下形成的体制性、习惯性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要想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系,还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国如美国、日本的经验,扩充商务部职能,实行面向全社会的大流通格局。

3.2.2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为内外贸统一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尽快完善现有的内贸法律法规,规范国内流通业规则,制定内外贸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规章政策。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应通过规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