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71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docx

初中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

中考化学(沪教版)题型突破1图像题

1.[·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图T1-3

2.[·河北]图T1-4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图T1-4

A.①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3.[·南京]如图T1-5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图T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4.[·河南]图T1-6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

图T1-6

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

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

5.[·淮安]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T1-7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6.[2014·淮安]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图T1-8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C.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7.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描述相符合的是(  )

图T1-9

A.某温度下向饱和KNO3中加入NaCl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准确的是(  )

图T1-10

A.图①是向pH=13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MnO4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通二氧化碳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9.[·孝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T1-11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

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10.[·玉林]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图T1-12

A.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

D.取4g氧化铜和1g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1.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T1-13甲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mL的液体(分别是水、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

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T1-13

(1)曲线1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曲线1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2)导致曲线3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        。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 。

 

(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③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④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参考答案

1.D [解析]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零,所以图像不能从原点开始,故A错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往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锌粉,此时氯化铜溶液中并没有固体,所以此图像应该从原点开始,故C错误;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随着硝酸银的加入,氯化银沉淀越来越多,直到与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产生的沉淀质量最多,再加硝酸银也不会产生沉淀了,图像符合题意,故D正确。

2.C [解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选项错误;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等质量、足量的镁和锌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反应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3.A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A正确;a曲线所示的实验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不正确;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C不正确;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D不正确。

4.D

5.C [解析]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逐渐增加,反应完全后随盐酸的持续加入,溶液质量仍不断增加;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

Cu(NO3)2+2Ag,每340份质量的硝酸银会转化为188份质量的硝酸铜,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6.C [解析]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A错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有氧气放出,固体质量开始时不断减少,但锰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B错误;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当氧化铝与盐酸反应完后,铝与盐酸反应,因此,反应一段时间后才有气体产生,故C正确;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另一方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析出,也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因此即使恢复至室温,溶质质量也不可能恢复至原状态,故D错误。

7.D 8.B

9.C [解析]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开始时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来的银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减小,硝酸铜的质量不变,故开始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硝酸铜与铁反应完毕,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应该为0;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最终使溶液的pH不断增大;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反应完毕,铜元素的质量不再改变;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MnO2作为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随氯酸钾不断分解,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反应完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10.C [解析]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加催化剂比不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生成的氯化钾质量相同,但无催化剂的图像不会是一条直线;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增加的溶剂包括生成的水和NaOH溶液中的水,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剂的质量增加的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的质量,虽然增加,但是增加的会慢一点;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一开始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取决于滴加的硫酸的质量,但由于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先反应完,所以继续滴加硫酸时,只有氧化镁与之反应继续生成硫酸镁;取4g氧化铜和1g木炭粉并不是恰好完全反应,木炭粉有剩余,剩余固体不是3.2g。

11.

(1)2NaOH+CO2

Na2CO3+H2O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吸收二氧化碳多,而饱和澄清石灰水浓度低,吸收二氧化碳少(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较大、氢氧化钠易溶,氢氧化钙微溶等,从浓度角度作答,表述合理即可)

(2)振荡烧瓶(合理即可) 冷却(或降温、放入冷水中,合理即可)

(3)①③

[解析]

(1)气体被吸收,使密闭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吸收二氧化碳多,压强减小明显,而氢氧化钙微溶,饱和石灰水浓度低,吸收二氧化碳少。

(2)振荡烧瓶,可以让气体与水充分接触混合;加压降温可以增大气体的溶解度。

(3)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可溶于水,所以曲线3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曲线2没有给出实验现象,所以无法说明检验CO2可用饱和澄清石灰水;曲线1压强变化大,所以②④结论正确。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

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过桥:

若A~F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

【答案】Ca(OH)2改良酸性土壤置换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H2O

【解析】

【分析】

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因此E是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盐酸、碳酸钠、二氧化碳,并且二氧化碳只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F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钠,C是盐酸,B是氧化铜,A是氢气。

【详解】

(1)①E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氢氧化钙的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做建筑材料等;②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2)A~F中每种物质分别通过与其他物质发生一步反应,均能转化成X,所以X能成功过桥。

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能生成水,氢气燃烧能生成水,氧化铜跟酸或氢气反应能生成水,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水,碳酸钠与酸反应能生成水,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水。

所以物质X为水。

 

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C为单质;生活中B和D都可用来灭火;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和C的化学式:

B________,C________。

(2)E→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________。

【答案】H2OO2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生活中B和D都可用来灭火”,推测B、D可能为二氧化碳、水;结合“C为单质”和图框,可推测C为氧气,B、D分别为水、二氧化碳;根据“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推测E为碳酸钠,A为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详解】

(1)B为水,C为氧气;故填:

H2O、O2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

Na2CO3+Ca(OH)2=CaCO3↓+2NaOH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

复分解反应

 

4.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C、D、E为无色气体,E为温室气体之一,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F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C2H2O2

2H2O+O2↑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根据“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推测H为碳酸钙;结合图框:

B通电生成D、C,则B为水,D为氢气,C为氧气;A分解生成C、F,则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等知识,则F为碳,E为二氧化碳,G为氢氧化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D氢气,化学式为H2;F为碳,化学式为C;

(2)反应①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反应②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点睛】

首先根据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找出突破口,然后结合题中的反应和转化图推出其他的物质即可。

 

5.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有两种是单质,另三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未注明反应条件):

(1)写出A、B、C、D、E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在上述五种气体中,不含有组成A气体的元素的是_____(填化学式).

(3)D与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冶炼金属常用_____(填字母)与氧化铁来发生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通常烧烤时意外着火不能用水浇灭木炭,会生成水煤气,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O2CO2COH2CH4H2、CH4CuO+H2

Cu+H2OC置换C+H2O

CO+H2

【解析】

【分析】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有两种是单质,另三种是化合物,A与D反应生成水,且D与CuO反应也产生水,可推知D为H2,A为O2;A与E反应生成B与水,则E中含有氢元素,A与C反应生成B,C与CuO反应也生成B,C为还原性物质,可推知C为CO、E为CH4、B为CO2。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

B为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C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故填CO;

D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填H2;

E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2)A为氧气,含有的元素为O元素,上述物质中不含氧元素的是氢气和甲烷,其化学式依次为H2、CH4,故填H2、CH4。

(3)D与CuO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为:

CuO+H2

Cu+H2O;

冶炼金属常用碳与氧化铁来发生反应,故填C;

碳与氧化铁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故填置换。

(4)通常烧烤时不能用水浇灭木炭,是因为碳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会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H2O

CO+H2。

 

6.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

则D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

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u(OH)2CuSO4+Fe=Cu+FeSO4(或CuCl2+Zn=Cu+ZnCl2等)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O2+Ca(OH)2=CaCO3↓+H2O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A是紫红色金属”,所以A是铜,根据“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难溶性碱”,所以D是氢氧化铜,由于C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能够转化为铜,所以C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依据转化关系可知,B应该为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所以D的化学式为:

Cu(OH)2;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或CuCl2+Zn=Cu+ZnCl2等);

(2)根据“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所以A为氧化钙;根据“A与水化合得B”,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白色难溶固体”,所以C是碳酸钙,D和碳酸钙能相互转化,D可以是钙盐,也可以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

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OH)2+CO2═CaCO3↓+H2O。

 

7.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

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

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银②一氧化碳③盐酸④氯化钠

【答案】CO2供给呼吸CuSO4+2NaOH=Cu(OH)2↓+Na2SO4③

【解析】

【分析】

A的溶液显蓝色,所以A是硫酸铜,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B会与C反应,所以B是铝,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D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2)C是氧气,氧气的一种用途是:

供给呼吸;

(3)A-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4)因为银和氯化钠不能和这五种物质中的任何物质反应,而一氧化碳也只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只有盐酸符合要求,盐酸代替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所以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③。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OH)2,Na2CO3,BaCl2,Na2SO4,NaOH,CuSO4中的一种和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固体的成分,现做如下实验:

(1)原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

(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

(5)下列关于溶液和白色沉淀的设想,合理的是_____。

A 除去硝酸钡中的硝酸:

用白色沉淀A

B 无色溶液a能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盐酸

C 鉴别盐酸和碳酸钠:

用溶液b、c、d。

【答案】硫酸铜Na2CO3,BaCl2,Na2SO4BaCO3+2HCl=BaCl2+H2O+CO2↑NaCl、NaOHC

【解析】

【分析】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样品加水得无色溶液,故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碳酸钡沉淀能与盐酸反应而溶液,硫酸钡沉淀不能。

实验中白色沉淀加盐酸能产生气泡,故一定有碳酸钡沉淀,故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加适量盐酸仍然含有白色沉淀,故沉淀一定有硫酸钡,故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无色溶液加酚酞变红,说明含有碱性物质,加氯化钡能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仍为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详解】

(1)根据推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2)根据推断,原固体中一定有Na2CO3,BaCl2,Na2SO4;

(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4)因为Na2CO3与BaCl2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NaCl、加入足量氯化钡后溶液仍然为红色,说明溶液中还有NaOH;

(5)A、白色沉淀A可能含有碳酸钙,除硝酸会混有钙离子,选项错误;

B、无色溶液a中可能存在钙离子,除盐酸会混有钙离子,引入新的杂质,选项错误;

C.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用溶液b、c、d,b中含有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c、d溶液中有碱性溶液被盐酸反应掉,溶液会由红色变成无色,碳酸钠溶液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仍为红色,可以鉴别。

故选C。

 

9.“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

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A

B

C

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写出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BA

ABD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的有:

盐酸、硫酸铜;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有:

铁、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

【详解】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甲→C→D→B→A,甲牌中物质与B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