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79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一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下面的文明成果不属于古埃及的是

A.狮身人面像B.太阳历C.《医典》D.象形文字

2.法典规定: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

该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

C.《民法典》D.《权利法案》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A.

B.

C.

D.

4.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5.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

”那位老者说: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6.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

“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儒略历

D.《十二铜表法》

7.“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大化改新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罗马教廷的统治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8.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张明同学的学习笔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佃户通过耕种“直领地”获得“份地”D.佃户不能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

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10.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

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

11.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B.分封贵族为诸侯

C.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1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A.传播阿拉伯数字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

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D.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13.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

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

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14.有个国家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该国是

A.英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

15.马克思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写道: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他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实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这种全新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封建君主专制

16.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14-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的巨人们向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挑战。

17.在某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

“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的正义事业。

”根据以上内容,你可以判断这次战役大约发生于

A.1775年

B.1776年

C.1777年

D.1783年

18.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①都反对本国的封建制度

②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④都取得了民族独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力纺纱机的发明B.飞梭的发明

C.珍妮机的发明D.蒸汽机的推广

20.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其主要原因是他(  )

A.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B.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创立了马克思主义D.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判断题

21.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1世纪时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领主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在大化改新后百余年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这显示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出现了弱化的现象。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民主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22.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有人认为:

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三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

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并谈谈这对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23.(题文)14——19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同时也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材料二伏尔泰认为,必须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

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不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起源于哪里?

被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

这首诗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这场运动爆发于哪里?

被称为什么运动?

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对当时的所在国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二他们共同性质是什么?

(4)材料三这部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在材料三体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第一个政权的伟大尝试是什么?

24.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下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创新之船)

材料二 下图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特号”轮船。

在此船发明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而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特号”轮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2)材料二中的“克莱蒙特号”轮船反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革新方面的成就,请写出该时期交通领域中的另一项重要发明成就及其发明者。

(罪恶之船)

材料三 下图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贩奴船的船舱和抵港的情景。

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

“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3)材料三中被“关押在船舱里的黑人奴隶”将被运往哪里?

材料三反映出“非洲奴隶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中的代表有,狮身人面、太阳历、象形文字等,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医典》是古阿拉伯文明代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硬断指。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本题,选项A是是印度的种姓制度,选项B是释迦摩尼像,是印度佛教创始人,选项C是巴黎圣母院,选项D是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的十个计数法,也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数字,因此本题选C。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片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属于什么文明,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4.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可知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一种是战争的方式,一种是和平交往的方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A、B、D三具选项,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爱琴文明和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都属于希腊历史的光辉,只有C选项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故答案选C。

6.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地点“希腊”,结合所学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A项符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B项不符合题意;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恺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C项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的内容都与希腊无关,排除;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制地点“希腊”,结合课本关于《荷马史诗》、《天方夜谭》、儒略历、《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得出《天方夜谭》、儒略历、《十二铜表法》都不是希腊的文化遗产的结论,可以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

7.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洲封建社会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下的社会人员关系,即封臣要忠于封君,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选项B符合题意;日本的大化改新;罗马教廷借用神权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9世纪开始,大约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佃户通过耕种“自营地”获得“份地”;佃户可通过参与庄园法庭案件的审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题文中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

10.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该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制定的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

所以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佛教的是古印度,因此C正确。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的数字传播到欧洲,因此A是其贡献。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因此B是其贡献。

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也是阿拉伯人,因此D是其贡献。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综上故选C。

13.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

”可以看出英国的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收入远远高于土地租金,这和中国的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相差很多,说明当时的英国更易于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故B符合题意;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进入17世纪,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其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可知,英国确立起来的“全新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

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是后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

“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评价,阐明了英国资产阶级对欧洲产生的重要意义。

A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4-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的巨人们向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挑战”是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排除BCD三项。

故选择A。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今后所学可知,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发生在独立战争期间的萨拉托加战役,该战役发生于1777年,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C。

【点睛】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1年的约克镇之战标志着独立战争军事对抗阶段结束。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8.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因此①错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因此②正确;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从殖民地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三国都改变了社会性质,③正确;英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就是独立的国家,因此④错误。

所以①④错误,排除A、C、D三项,②③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主要有: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英法的任务是反封建、美国的任务反殖民统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前就是独立的,美国通过革命实现独立。

19.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煤炭消费量大增是因为蒸汽机的推广和使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中的机器不是靠煤炭做动力,应排除。

故选D。

20.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

(1)错误,将领主改为垦殖者

(2)正确

(3)错误,将《权利法案》改为《独立宣言》

(4)错误,将民主社会主义改为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拉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应该将领主改为垦殖者。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直接导致了日本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出现了弱化的现象。

所以本题表述正确。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

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民主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22.

(1)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在国王之上)

(3)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4)《人权宣言》因为它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5)趋势:

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

反对考制与独裁);后示: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及提示信息—伯里克利可知,政治制度指雅典的民主政治。

它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特别是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

据材料一可看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从而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在国王之上)。

(3)据材料三示意图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政治体制,即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4)据材料四“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出自《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进行,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

(5)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可知,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

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

反对专制与独裁);这种趋势对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

23.

(1)材料一意大利;但丁;人文主义

(2)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和民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性质:

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材料三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巴黎公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