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886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里的一类病毒,无细胞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团藻是多细胞绿色藻类植物,只有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6.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光合作用色素

【解析】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色素才进行光合作用,而蓝藻也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人们过去把它作为一类植物。

应当注意的是,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细胞中,皆含有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

7.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原核生物大多数进行分裂生殖

【解析】细菌无线粒体,但有的细菌的细胞膜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系,可进行有氧呼吸;

蓝藻虽无叶绿体,但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由于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一般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

8.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基粒

B.基质

C.膜结构

D.少量DNA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膜内都有基粒和基质,也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但是内质网尽管是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但其内没有基粒和基质,也不含DNA和RNA。

【答案】C

9.蚕豆根细胞中含有DNA且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解析】蚕豆根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和线粒体,不含叶绿体。

而核糖体只含RNA,不含DNA。

因此在蚕豆根细胞中含有DNA,又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10.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大液泡

B.中心体

C.细胞壁

D.叶绿体

【解析】大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的标志,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见光的部分;

只有细胞壁才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11.在细胞分裂的哪一个阶段,核内遗传物质伸展得最开

A.间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

D.后期和末期

【解析】在分裂间期,遗传物质(染色质)细长如丝,弥漫整个细胞核,此时遗传物质伸展得最开。

1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属于着丝点分裂的结果是

A.染色单体消失

B.染色体数目加倍

C.着丝点数目加倍

D.DNA含量加倍

【解析】着丝点一分为二,着丝点数目加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结果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而DNA含量加倍是DNA在分裂间期复制的结果。

13.蛔虫细胞和蓝藻细胞中都没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

C.核膜

D.染色体

【解析】蛔虫是真核生物,一般真核细胞都有上述四种结构,但蛔虫是寄生在动物或人肠道内的寄生虫,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所以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

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也没有线粒体,只有分散的核糖体,所以,两者都没有的结构是线粒体。

14.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内质网

D.高尔基体

【解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内质网、核糖体虽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但功能相同。

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15.甜菜块根细胞液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

将此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之后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花青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解析】生活状态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死亡之后,其选择透过性则丧失。

盐酸能杀死细胞,花青素从细胞液中进入水中,使水变红。

16.关于液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层膜围成的泡状结构

B.内部的水溶性物质称为体液

C.细胞的水盐库和代谢库

D.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

【解析】液泡是由液泡膜(单层膜)和细胞液组成,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离子,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个大液泡,可进行渗透吸水。

而体液是动物体内的液体成分,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植物体内没有体液。

17.下列物质必须从核孔进出细胞核的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RNA聚合酶

D.呼吸作用酶系

【解析】小分子物质可以穿透核膜,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如mRNA等。

RNA聚合酶合成部位是核糖体,发挥作用部位是核仁,所以必须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而呼吸作用酶系合成部位和发挥作用部位均在细胞质中,不必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18.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有机体的代谢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中的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

【解析】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ATP供给的。

毒素妨碍细胞呼吸,实质上是妨碍了线粒体的有氧呼吸。

19.下列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

D.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肝细胞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已退化,故无线粒体。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比植物细胞多一些,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比一般细胞多一些。

因此,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其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最多。

20.下列有关中心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中心体含有两个中心粒

B.每个中心粒由9束三联微管排列成中空短柱状

C.两个中心粒的长轴互相平行

D.细胞分裂时中心粒四周出现星射线

【解析】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是互相垂直的,而不是长轴互相平行。

每个中心粒的微管排列成9+0的形式。

从横切面上看,它是由9组微管组成,每组包括abc三根并列的微管,称为三联体。

这样,每个中心粒是由微管构成的圆筒状体。

中心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1.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洋葱的表皮细胞相比,二者相似的是

A.都无细胞壁

B.都有大液泡

C.都无叶绿体

D.都无细胞核

【解析】人体内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而洋葱的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大液泡,但无叶绿体,所以二者相似的是没有叶绿体。

22.烟草中含有的烟碱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哪一部分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解析】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植物碱、有机酸、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烟碱是一种植物碱,它含在细胞液中。

23.肾小管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粒体,说明肾小管的功能与哪种吸收方式有关

A.主动运输

B.滤过作用

C.渗透作用

D.自由扩散

【解析】肾小管细胞中含有在大量的线粒体,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滤过作用是肾小球的功能,渗透作用、自由扩散均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24.在人体细胞内,DNA和RNA共同存在于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细胞核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

【解析】在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中,RNA主要存在于核糖体中,少数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所以,既含DNA又含RNA的结构是细胞核和线粒体。

25.细胞膜在功能上的特性是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具有渗透性

D.具有半透性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物质交换功能。

细胞膜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也能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由此可见,细胞膜在功能上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26.人的皮肤受伤后,伤口处细胞分裂促使伤口愈合,这种细胞分裂方式是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生殖分裂

【解析】皮肤受伤后,由生发层细胞(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细胞来修复,使伤口愈合。

27.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A.外排作用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解析】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则通过外排作用和内吞作用来出入细胞。

28.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C.细胞器

D.细胞质基质

【解析】细胞中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因为它能为这些生化反应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因此,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9.在叶绿体的结构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结构是

A.内膜和基质

B.外膜和基质

C.外膜和内膜

D.内膜、基质和基粒

【解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内膜上、基粒上和基质中。

30.人的一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全部的DNA数目确切地说应

A.大于46

B.等于92

C.等于46

D.大于92

【解析】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经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那么在有丝分裂后期应有92条染色体,而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也就是说应有92个DNA分子,但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所以此时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确切地说应大于92。

31.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结构是

C.细胞核

D.细胞器

【解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产生,但在分化过程中,由于分化方向和程度不同,导致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也就决定了细胞的功能不同。

例如,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不含叶绿体的根尖细胞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2.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A.1

B.2

C.4

D.8

【解析】在人的正常体细胞中,一个细胞含有一个中心体,由于间期复制,每个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而每个中心体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所以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四个中心粒。

33.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解析】线粒体产生大量ATP、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这并非有丝分裂过程所特有的现象。

高尔基体功能与动物的有丝分裂并无直接联系。

在有丝分裂时,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将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这是动物细胞不分裂时所不具有的现象。

34.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是在间期进行的,若用化学药剂抑制DNA复制,则细胞分裂就会停留在间期而不能进入分裂期。

35.DNA分子结构比较稳定,但其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间期

B.细胞分裂期

C.细胞分化期

D.细胞停止分裂后

【解析】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条单链上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配对,以氢键相连,并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但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必须解旋,此时DNA分子稳定性最低。

36.在细胞分裂前期,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变化特点是

A.染色质集缩成染色体的方式不同

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不同

C.纺锤体的来源不同

D.核仁和核膜的解体方式不同

【解析】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两个中心体中的一个移向细胞的另一极,然后从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这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特点之一。

37.下面对溶酶体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解消化来自细胞外的物质

B.自身膜破裂,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

C.溶酶体形态变化多样

D.溶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破损的细胞器

【解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的,内含40多种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脂类以及DNA和RNA等大分子降解。

其主要功能是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本身产生的碎渣,还能分解细胞中受到损伤或失去功能的细胞结构的碎片和细胞衰老时,自身膜破裂,导致细胞自溶等。

溶酶体形态变化多样,不是对功能的描述,而是对其形态特征的描述。

38.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解析】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

39.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当发生细胞分裂时,出现在核附近与分裂方向有关的结构是

A.染色体

【解析】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它位于核附近,故称中心体。

由于细胞分裂时,两个中心体中的一个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因此,它决定了细胞分裂方向。

40.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的描述,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的是

A.线粒体的棒状结构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两个中心粒的相互垂直结构

D.高尔基体的单层膜结构

【解析】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所能看到的细胞结构称为细胞的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的细胞结构称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也就是说,细胞内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都叫亚显微结构。

而线粒体的直径约为0.2μm~   1μm,长约2μm~8μm,应属于显微结构。

41.用显微镜的高倍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主要原因是

A.使用显微镜不正确

B.洋葱表皮细胞不分裂

C.洋葱表皮细胞不完整

D.洋葱表皮细胞正在分裂

【解析】处于细胞分裂间期或停止分裂的细胞,其核内的遗传物质呈染色质状态,而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

42.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

A.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上

B.两条染色体上

C.一条染色单体上

D.以上均正确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再与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的RNA一起组成复合体。

这两个复合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构成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43.能够无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心肌细胞

C.脑细胞

D.癌细胞

【解析】在人体细胞中,红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而癌细胞可无限增殖不分化。

4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处于

B.前期

C.后期

D.末期

【解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45.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很低。

则该细

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解析】分裂和分化的细胞其各项生命活动旺盛,癌细胞则进行无限增殖。

只有处于衰老状态的细胞才表现出代谢缓慢,酶活性降低等。

46.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A.细胞衰老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解析】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顽症为癌症,它是机体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诱导下癌变引起的。

47.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解析】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同时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但不要求对色素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

48.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核的是

A.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

B.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C.正在分裂的细菌

D.正在分化的根尖表皮细胞

【解析】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解体,故在分裂中期和后期看不到完整的细胞核,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9.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是细胞中的

B.染色体

C.高尔基体

【解析】高尔基体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不见光,所以不含叶绿体。

洋葱属高等植物,所以也不含中心体。

50.在制作洋葱根尖装片过程中,细胞在何时停止分裂

A.解离期

B.漂洗期

C.染色期

D.压片期

【解析】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其中解离是用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的混合物(1∶1)。

在解离时可将细胞杀死,细胞也就停止了分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从真核细胞中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膜的混杂。

而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膜,也没有细胞核,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

再将浴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

蛋白质49%、脂类43%、糖类8%。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两倍。

(1)哺乳动物细胞内其他的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细胞溶血后,浴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这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4)“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类主要是哪一类?

__________。

它是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

(5)脂类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哺乳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等)。

当把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时,红细胞将吸水胀破,血红蛋白就会浴出胞外。

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其特性是在高浓度的地方与氧结合,在低浓度的地方与氧分离。

所谓“血影”就是红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面积将增大一倍。

【答案】

(1)核膜 线粒体膜 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 溶酶体膜 

(2)利用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让它吸水胀破而发生溶血现象 (3)血红蛋白 O2浓度高时与氧结合,血中O2浓度低时与氧分离 运输氧气 (4)磷脂 主要成分 (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层是双层的

52.(12分)识图作答(题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数字)

(1)(4分)上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结构。

(2)(3分)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__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

(3)结构7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4)结构8是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场所。

【解析】该图是一个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判断依据是图中具有[3]细胞壁、[5]液泡和[4]叶绿体(没有中心体),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诸如矿质离子的吸收、新物质的合成等所需能量主要由[6]线粒体供给,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作用,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图中结构[7]是高尔基体,它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结构[8]是细胞核,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代谢的调控中心)

【答案】

(1)植物 3 细胞壁 4 叶绿体 5 液泡 

(2)6 线粒体 有氧呼吸 葡萄糖 (3)高尔基体 细胞壁 (4)储存复制 转录(遗传代谢的调控中心)

53.(11分)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平滑肌细胞

肾皮质细胞

肝细胞

冬眠时肝细胞

心肌细胞

260个

400个

950个

1350个

12500个

(1)线粒体广泛分布在__________细胞中,它是具有__________层膜的细胞器,在线粒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分布了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它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