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911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讨论:

这张招贴画中,你们看见了什么?

从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的感受是否和主题一致?

(这幅招贴画的主体是一片代表生命的绿叶,作者把叶子的边缘部分置换成烟囱林立的工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突出了环保的主题。

3.思维拓展:

《我们一味向地球索取》是一个环保的主题,绿叶代表着生命,工厂代表着污染,想一想树叶和工厂还可以用哪些事物置换?

(树叶还可以换成地球、海洋、一滴水等等,工厂可以替换成枯竭的树根、一个动物的骨骼等等,总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物象的置换,不必拘泥。

三、创作表现:

发挥你的想象和创造力,完成一幅置换作品。

要求:

1.要有一定的主题。

2.表现形式可以多样、自由发挥,手绘、实物照片或图片进行拼贴、电脑辅助都行。

3.可以参考书上的范例。

四、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1.辅导构思,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能完成的主题。

2.勾画草图。

3.深入刻划。

五、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六、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2我设计的新机器

1.了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能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作。

2.提高学生充分表现设计意图的能力。

3.使学生喜欢用美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书,讲我国南宋后期就出现了以水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是当时世界上很先进的纺织机械。

那么,你们知道,现在的纺车是什么样吗?

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

讨论以后,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纺车图片,逐步让学生了解纺车演变的过程,感受到人们对于新机器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中,所以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再让学生欣赏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更多便利。

在讲“神州5号”载人飞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书中展示了几幅学生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新机器的用途,带着问题思考:

你觉得在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你认为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机器来解决问题?

你觉得现在使用的机器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认为如何改进这些机器,才能更方便人们的使用等等,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创作。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内容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进行叙述和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互通信息。

三、课后小结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经过讨论推荐出最有创意,最有实用价值的新机器;

介绍自己的作品。

3图片蒙太奇

一、新课

1、图片探讨,寻奇:

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欣赏、分析书中作品《公寓式梅维斯头像》《莫斯科的英国人》)

2、提问:

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

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欣赏、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

小组讨论:

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

4、分析书中作品:

你觉得哪些作品想像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

图片蒙太奇:

是利用多个图片或图片的多个局部,拼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的创作方法,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

这种制作方法和以往我学到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位艺术家,通过认识和欣赏他的作品,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的问题。

蒙太奇最初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来被电影工作者们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即电影蒙太奇。

二、尝试表现

我们怎样才能将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规的方式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呢?

(一)线描的绘画表现方式:

1.注意黑白对比。

2.注意疏密变化。

(二)注意组合的相互间的创意程度,充分发挥奇思妙想。

学生尝试创作,师作巡回指导(有思应显,激思而表,情之所趋也。

三、大胆创作

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

展开你的奇思妙想,一次小小的发明就会诞生在你笔下。

2.出示图片,学生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1.举行“图片蒙太奇”作品展。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4线材成型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材的特征,初步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认识线材构成的美感。

2、能力目标:

掌握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现有线材制作立体造型,体会艺术创作乐趣。

3、德育目标: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以及环保意识,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量的线材作品及与线材相关的活动,了解线材的文化及特性,引导学生发现线材构成的方法,体会线材构成的美感,认识线材构成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及规律,并尝试恰当地运用现有的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线材造型作品。

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线材立体造型作品,形式不限。

教具准备

课本、自制课件、相关图片和资料、立体造型示范作品、收集各种不同材质的线材

学具准备

课本、线材原材料、学具盒、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与评价

媒体使用

一、课前准备:

布置小组活动环境、给材料相近的同学分为一组,维持秩序,检查学具等。

准备上课用具,坐好等待上课。

培养课前准备的习惯。

电脑播放舒缓音乐,营造上可氛围。

二、导入: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立体空间中,一个点线面交织的人为的几何形立体秩序的社会空间中,线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请你用桌上的材料以形象的方式试着说出线的作用或价值?

教师举例:

把两根木棍放在后背并说刺猬的刺。

学生试着进行创意回答:

小蜜蜂的触角、机器人……

用头脑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线的兴趣,为学习线材知识打好心理准备。

幻灯片展示问题,播放背景音乐,引发学生思考。

三、讲授新课:

1、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现象、物品等体现了线构成的特点吗?

并说说线在生活中的作用?

2、老师带来了资料与大家分享,并请同学思考线材的概念是什么?

(1)大自然中的线:

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

(2)生活中的线:

埃菲尔铁塔、铁索桥、游乐园的攀登架、鸟笼、自行车、纸篓……

教师总结:

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很多部分进化成了线的造型。

昆虫和动物也用线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

很多美丽的自然现象的形成也跟线紧密相连。

厨师也把美味佳肴做成线的造型来讨好我们的味觉。

服装设计使用线来造型及装饰。

建筑工人用线来建起高楼大厦。

工艺美术师用线为我们设计轻巧的家具。

出行时我们不忘带一张线形成的地图,行走在四通八达的高架桥上。

线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有关线的文化:

⑴说道到用线,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结绳记事。

⑵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跟线材有关的成语:

千丝万缕、断线偶戏、断织劝学、单丝不成线、楚腰纤细、楚界汉河、丝丝入扣、顺藤摸瓜、条分缕析、蛛丝马迹、长绳系日、绠短汲深、度己以绳、绳锯木断、提纲挈领、悬崖勒马、野马无缰……

4、动手试一试:

请你能用手中的线材(火柴、牙签、筷子、钱币、塑料管),试着摆出规则的造型:

你能用手中的线材,排列构成一个

面吗?

你能用手中的线材组织构成立体

形态吗?

4、看看大师怎么做:

从美术的角度了解线材的构成方法:

展示现代线立体构成的作品课件。

谈谈你对北京的奥运场馆“鸟巢”

的构成认识?

总结线材的一些造型方法:

⑴平行排列、⑵渐变排列、⑶发射排列、⑷交叉排列、⑸叠积排列、⑹自由排列。

学生联系实际经验回答:

斑马身上的线条感等

学生观看课件展示并思考、总结线材概念。

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或观看课件展示听教师介绍。

请学生说说看。

学生分组活动:

每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意见,共同完善,合作完成。

学生谈喜欢的作品及原因,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用了什么构成方法?

与教师共同总结构成方法。

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线材造型在生活中的作用,并拓展学生对线材的现有的认识思路。

加强美术文化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加深文化认识。

初步探究,尝试创作与合作。

建立共同学习研究的课堂效果。

加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及培养其艺术评论能力。

培养知识构建能力。

幻灯片展示主题图片,拓展学生思路,加深线的认识。

幻灯片展示故事内容及插图合成与加强学生视觉记忆。

实物投映展示学生探究结果。

幻灯片展示线立体构成方法,进行视觉刺激。

四、课堂作业:

尝试着用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手中的线材,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喜欢的线材造型,再谈谈你的构思。

按小组为单位协商、讨论,并分工,制作完成。

体会创作乐趣,学习合作。

幻灯片出示作业要求。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连接要结实。

5、注意体现一定的排列方法。

6、运用色彩美化线材造型。

7、大胆想象造型。

8、注意形式美的体现。

学生与教师商讨方法并接受指导。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美术用美术进行情感表达。

播放轻松音乐,创造轻松的创作气氛。

六、作品展示:

1、给学生的作品拍照留念。

2、请学生上台展示。

3、对作品进行点评。

自评互评

用评价表进行评价,师生应公平公正评价,创建互帮互学氛围。

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组作品。

七、课堂小结:

经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生活中具有线材美感的事物有很多,可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创作,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装点我们的生活。

5缝缝绣绣

教学目标1.了解缝绣的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3.愿意体验用针线缝绣,养成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了解缝绣的相关知识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实际的缝绣操作过程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

关键点手工缝制作品教具针、线及白卡纸

检查学具,师生问好。

一、图片导入:

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大屏幕上这个憨态可掬的小朋友,他的头上戴着一个样式很别致的小帽子,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帽子的名称吗?

它有什么寓意呢?

(请举手回答?

二、骨针引入:

①从穿针引线到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早在一万八千多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已经在使用骨针缝缀兽皮,缝缀起来的兽皮既可搭盖住所,抵御风寒,也可遮挡身体。

②出示山顶洞人图片

(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③192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发现了一个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在发掘现场考古学家找到了这样一些骨器——其中的骨针,保存完好,针身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④原始刺绣的用途,原本是装饰衣服以表示地位尊卑的,具有政治辅助工具的作用,后来逐渐扩充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并且普及民间。

三、讲授刺绣相关知识

1、介绍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苏州)、湘绣(湖南长沙)、粤绣(广东广州和潮汕)、蜀绣(四川成都)。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苏、湘、粤、蜀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广,影响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2、介绍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

那么民间刺绣历经数代人的延绵传续,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民间刺绣多属生活实用型。

凡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以妇女、儿童为主),都用刺绣加以装饰。

如衣服的袖口、衣领、裙边、围裙、幼儿肚兜、帽子等等。

这类物品,都被各种不同寓意的吉祥纹样所装饰,表现出妇女们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间刺绣的图案纹样,一般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

或是通过字音相同的“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各地的民间风情。

3、欣赏、讨论,说说绣品上的图案与生活中的真实图案有什么不同之处,颜色又如何?

4、介绍刺绣工具。

(绣架、绣绷、针线、剪刀等)

出示课题:

缝缝绣绣

三、出示缝一缝的作品(课件),学生观察。

今天我们先来完成缝缝这个任务,同学们在制作中应注意安全……

四、学生制作

1、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2、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补充说明。

五、作品交流

1、点评学生作品(针脚是否整齐、均匀、松紧适度)。

2、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特别是缝绣工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3、通过学习缝缝绣绣这一课,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我们要树立起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意识,将这项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下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养成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并且合理使用在学习过程中,促进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主讲三种刺绣针法及完成一幅独立手工作品。

(牛仔布做底,素色小花图案)

用投影仪出示范作

投影仪出示学生作业

5会动的曲轴玩具

教学目标

1、了解曲轴玩具的基本结构与作用,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

2、分析曲轴玩具工作原理,思考身边哪些地方用到曲轴的原理,并能用手绘示意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曲轴玩具的基本结构与作用,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

难点:

研究曲轴工作的原理,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件会动的曲轴玩具。

课前准备

教师:

曲轴玩具实物、图片,汽车或火车车轮运动过程及曲轴工作原理的视频等。

学生:

硬纸片、彩纸、细线、皮筋、、剪子、胶、一小截铁丝等。

一、激趣导入

导入:

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

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二、讲授新课

曲轴玩具的关键部分是曲轴和连杆的制作。

曲轴的材料可以用铁丝、铝丝、铅丝、点线等既有韧性和一定硬度又容易弯曲成型的物体。

除了曲轴部分,还要考虑玩具的形象设计。

这一部分包括玩具的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

按照设计的方案思考制作步骤与方法:

(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

(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

(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

(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拴住小铁丝钩,另一端拴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跤了。

三、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草图,再根据草图进行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评选出最受欢迎的曲轴玩具。

7绘画构图初步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初步学习构图知识,进行绘画构图实践。

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分析。

绘画工具,包括纸,笔等。

一、导入

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演示说明:

偏左,偏右,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适中。

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2、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

(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

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学生进行静物写生,教师辅导。

对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可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8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1、了解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掌握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3、明白艺术创作的艰辛,形成珍惜艺术劳动和艺术作品的习惯。

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校园生活和场景照片,名作分析,示范作品等。

收集日常活动照片,绘画用纸笔等工具。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写一篇作文的过程、感受,引出什么是创作。

二、新授

1、欣赏名家作品并出示这些作品的创作草图

说说欣赏名家作品和作品草图的感受和体会。

2、讲述名家创作故事

3、结合自己的写作经过尝试说一说名家的创作过程。

4、分析讨论艺术创作的四个过程。

选题立意: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人物和风景打动过你?

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根据记忆描述给大家。

启发学生讨论起来,这些熟悉的生活就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选题的空间,学生也可以从中选题立意。

收集素材:

如何收集素材,从哪些方面收集素材?

(速写、记忆、在书上、网上搜集图片资料,阅读与题目有关的文章。

构图草稿:

构草图时应思考些什么?

(以什么样的绘画形式表现--水彩笔、水粉、水墨、版画?

根据作品的题材选择合适的绘画形式。

加工完成:

根据草图,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大胆下笔,细心收拾,完成作品。

三、学生创作

四、展评、小结

9重复与渐变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加深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的理解。

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以及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教具:

课件、手提袋等辅助工具。

检查教师教学用具及学生学习用具,提醒学生注意集中精神。

二、导入新课

(欣赏)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以及沙滩上鹅卵石的反复出现与从疏到密的排列,表达了节律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大自然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

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感受生活中的设计与装饰:

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上的窗户、由小贝壳排列成的花边,都是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1、什么是重复?

重复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相同的物象反复排列。

观察图片(海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什么是渐变?

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

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排列。

形状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排列。

3、思考:

观察图片(树叶)中的排列属于重复还是渐变?

四、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装饰手提袋。

或徒手绘制一张重复与渐变排列的设计图案。

五、教师巡回辅导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一个手提袋,这节课就请大家做一个小小设计师,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来为自己的手提袋装饰打扮一下。

2、在装饰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剪裁,粘贴,绘画等方式。

3、出示范作。

六、小结

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说说你应用的是什么构成原理。

10走进艺术博物馆

1、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2、学会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3、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来获取知识。

中外著名艺术博物馆珍品图片(视频)展示,重点作品分析。

探访自己周围的美术馆,或者是浏览网络上的艺术博物馆。

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

国画

油画

雕塑

青铜器

提问:

如果我们想要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到什么地方去?

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2、教师总结,指出博物馆是保存人类的文化、艺术遗产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二、授新

1、介绍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可用视频或者图片形式展示)。

2、播放世界四大博物馆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并作简单介绍。

卢浮宫:

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镇馆之宝:

蒙娜丽莎、米洛斯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

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