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940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瓜冲水库除险加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格式.docx

单位

数量

1、南瓜冲水库主坝钻孔位置平面图

X

1

2、工程地质剖面图

X

3、工程地质柱状图

5

4、标贯试验成果表

5、岩石成果表

6、工程勘察现场见正报告

2

7、勘察任务书

南瓜冲水库位于安仁县东北部禾市乡泗江村,距安仁县城约14km。

始建成于1979年冬。

水库设计集雨面积约为3.9km²

水库正常蓄水库容约为34万m³

,坝型为斜墙土石混合坝,坝高约为22米,坝顶长约为100m,坝顶宽4.0m,属小(Ⅱ)型水库,Ⅴ等工程。

工程任务为农田灌溉,设计灌溉面积700亩。

我院受业主委托承担该水库的地质勘察任务。

其具体要求为:

1、调查水库的区域地质情况:

2、调查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就坝体稳定,坝体渗漏等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3、查明坝体填筑土及坝基各岩土的地层岩性、埋藏深度、物理力学性质、渗透特性。

并就坝址边坡稳定性,坝基稳定性、大坝渗漏等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4、查明、分析坝体、坝基病害的分布情况、类型及成因,评价其危害程度,为除险加固设计提出建议及相关地质参数。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X》(SL55---2005)

《岩土工程勘察规X》(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2001)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X》(SL251---200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X》(SL274---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本次勘察共布设钻孔5个,采用XY-1型钻机1台,回转钻进,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

钻探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除对岩石采用冲洗液回转钻进,其余地层均采用回转干钻钻进,确保岩土芯采取率。

并按采取的岩土芯结合钻进情况进行地层鉴定、分层与描述。

钻孔口径一般不小于75mm,本次钻孔口径为91mm,并满足取样的要求。

钻探操作的具体方法按现行标准《建筑工程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进行。

1、取样与原位测试工作

原状土样取样的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现行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执行。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导向杆变径自动脱钩的自动落锤法进行锤击,锤重为63.5kg,落距为76cm,锤击过程尽可能减少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或触探头、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标准贯入试验时,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2、勘察工作量

受建设方委托,我方于2011年3月2日—2011年03月4日对场地进行野外钻探,2011年03月08日室内试验及成果整理出图,完成工作量见下:

钻孔5个,总进尺112.30米。

室内土工试验6组。

岩石试验6组。

水质分析2组。

钻孔注水试验23次5孔。

钻孔压水试验5次5孔。

标准贯入试验20次。

测量地下水位6孔/次。

钻孔封孔112.30m。

本次勘察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X》(GB50021---2001)、《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X》(SL55---2005)进行钻孔布设、钻探施工、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各项指标及参数均符合相关规X要求,勘察成果可作为设计依据。

(一)地形地貌

本库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为主,库区四面环山,地形复杂,地面高程为135—283m,水系呈树枝状流入库区内。

(二)地质构造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库区内无明显断裂断裂通过、无大的褶皱构造,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

(三)水文地质条件

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

第四系松散岩层厚度较薄,冲洪积碎石土层内孔隙水储量丰富,残破积粘性土内的孔隙水储量不丰富,水位均受季节影响大,块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块状砂岩裂隙内,由于库区裂隙发育程度为强裂隙性,故块状岩类裂隙水储量丰富。

(四)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水库渗漏

库周山体宽厚连绵,库岸、库底岩体透水性较弱,由于库区内无明显断裂通过,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为强裂隙性,但库岸山体宽厚,库岸、库底不可能存在裂隙相互连通的通向库外的渗透通道,因而水库不存在有大规模的渗漏问题。

2、库岸稳定

库岸为完整中风化砂岩体及第四系残破积砾质粘性土层。

砂岩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

残破积砾质粘性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正常蓄水位以上植被茂盛。

整个水库暂未发现大规模、连续的危险滑动面存在。

水库库岸基本稳定。

3、水库淤积

库区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层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残破积层较薄,可共水土流失的碎屑物较少。

在雨季地表径流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是水库淤积的主要物质来源,但体积不大。

(一)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南瓜冲水库坝址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两岸山体不对称,右岸山体低矮,左岸山体宽厚浑圆,地表高程155—168m。

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坝体岩土层按其成分、成因、物理力学性质等的不同自上而下分为三层,分述如下:

1、素填土(Q4ml):

坝体填土,红褐色—棕红色,其主要由粘土及强风化砂岩碎块填筑而成,坚硬状态,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粒径大于5mm的砾石含量约为60%。

2、粉质粘土:

(Q4al+el)黄褐-褐色,为砂岩风化残积、坡积而成,稍湿-湿,较紧密,呈硬-可塑状态,粘性一般,摇震反应无,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其物理力学性质详见(土的基本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标贯为7-12击,中等压缩性。

其顶部有约40cm的黑色松散表土含腐败植物根系。

3、泥质粉砂岩:

红褐色,岩石坚硬,岩芯呈柱-短柱状,较完整,块状构造,岩石呈中-微风化状态,属较硬岩石,裂隙较发育,部分钻孔岩芯呈碎块状。

(二)水文地质特征

坝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破积砾质粘性土层中,接受大气的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水量不大,水力坡度小,径流缓慢,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土分界面与岩石裂隙中,场地岩溶欠发育岩溶裂隙水水量欠丰,水量变幅不大,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时测得岩溶裂隙水其水头埋深为4.5米左右。

与水库水位持平。

(三)岩土层参数的统计分析

1、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共进行了标贯试验20次。

除极少次试验有异常外,均能较好地反映了土的稠度状态,对于粘土的稠度状态及密实度都能与室内土工试验及钻探情况相对应。

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校正后锤击数数理统计见下表。

统计项目

统计指标

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

填土

粘土

样本数

14

6

X围值

7.1-5.7

9.0-6.8

平均值

6.3

7.9

标准差

0.68

0.7

变异系数

0.12

0.09

标准值

6.7

7.5

本次勘察在场地主要持力层地层中采取原状土样6件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从试验结果分析,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状与钻探、原位测试、土层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如下表;

项目

指标

岩土

名称

含水量

密度

比重

孔隙比

饱和度

液限

塑限

塑性

指数

液性

压缩模量12

压缩系数12

固快C

固快φ

--

(%)

(g/cm3)

(MPa)

(MPa-1)

(kPa)

(。

统计数

最大值

最小值

统计修正系数

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

岩石室内试验综合成果表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泥质粉砂岩

各岩土层注水、压水试验成果表

孔号

孔深

段长

渗透系数(cm/s)或透水率q(Lu)

试验层位

试验

方法

ZK1

0-5

5.0

2.06×

10-5

注水

5-10

9.81×

10-15

6.59×

15-19.8

4.8

4.68×

19.8-20.5

1.68×

粉质粘土

20.5-23.5

3.0

1.53

压水

ZK2

2.33×

6.75×

8.56×

15-17.9

7.43×

17.9-19.7

1.8

2.02×

19.7-21.9

2.2

6.53

ZK3

5.22×

7.69×

9.45×

·

15-17.2

2.19×

17.2-20.1

2.9

20.1-22.3

6.14

ZK4

3.36×

5.21×

10-15.9

5.9

7.76×

15.9-19.8

3.9

1.09×

19.8-22.5

2.7

2.63

ZK5

3.24×

6.39×

10-14.8

2.67×

14.8-18.3

3.5

3.12×

18.3-21.6

3.3

4.21

1、大坝渗漏分析

根据注水试验成果显示,坝体填土渗透系数为9.45×

105-2.06×

105平均为3.52×

105,为中等透水层,。

坝体渗漏及坝基与坝体残积土接触部位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

坝体渗漏的主要原因的因为坝体填土为砂岩残破积砾质粘性土及砂岩全风化土中大于5mm的砾石含量高,粘粒含量相对较低,土颗粒的孔隙较大,渗透系数大。

坝体于坝基接触部位渗透的主要原因为坝体修建时未进行清基,钻探过程中残破积层顶部有约0.4m的黑色松散表土揭露,坝体与坝基结合不紧密。

大坝渗漏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影响程度较大。

2、坝基稳定性评价

坝基岩性简单,有第四系残破积砾质粘性土和砂岩组成。

残破积层属中等压缩性土,以弱透水性为主,泥质粉砂岩裂隙较为发育,但无断层通过,裂隙连通性差,均为弱透水层。

渗漏破坏对坝基影响较小。

1、结论

库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砾质粘性土及泥质粉砂岩,不存在库岸失稳、水库淤积、库岸和库底渗漏问题。

通过注水、压水试验确定坝体填土为中等透水层,坝基填土及坝体填土与坝基残破积土接触部位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

大坝渗漏与坝基的接触面渗漏为主。

大坝下游坡度较陡,大坝渗漏对水库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

2、建议

1、增设大坝水位计、量水堰等观测、监测设施,修建水库哨所加强水库的观测、监测工作。

2、鉴于大坝渗漏部位位于坝体及坝体与坝基接触部位,根据实际情况及防渗加固经验,灌浆防渗不能有效解决渗漏问题。

由于坝体以下坝基岩土均为弱透水层,建议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大坝进行防渗加固,高压旋喷桩应进入坝基残破积层一定深度。

3、坝体下游坡较陡,坡比较大达到相对不透水层,虽然边坡稳定,无变形、滑塌现象,但坡度较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建议对坝体加宽培厚,以放缓下游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