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大体积砼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976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0大体积砼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大体积砼方案.docx

《0大体积砼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大体积砼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大体积砼方案.docx

0大体积砼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1

1.1现行施工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

1.2施工图纸1

2、工程概况1

2.1项目概况1

2.2设计概况2

3施工准备2

3.1技术准备2

3.2生产准备3

4施工部署3

4.1基础混凝土分区3

4.2劳动力安排3

4.3输送泵选择4

5混凝土拌制及供货4

5.1原材要求4

5.2配比要求5

6泵送作业5

6.1泵机端操作程序5

6.2浇筑端操作程序6

6.3泵送前的准备6

6.4泵送及作业中的检查6

6.4泵送后的清洗:

6

7混凝土的浇筑7

7.1施工工艺流程7

7.2浇筑顺序7

7.3浇筑方法7

7.5混凝土振捣需注意的部位8

7.4.1外墙底板上500mm高导墙8

7.4.2电梯及积水深坑浇筑9

7.4.3框架柱根部9

7.5防止泌水的措施9

7.6应急措施9

7.7表面防裂措施10

7.8混凝土养护及降温措施10

8试块留置11

8.1强度试块11

8.2抗渗试块11

8.3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11

8.4见证试块11

9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12

9.1测温孔的布置12

9.2测温要求12

9.3现场测温结束时间12

9.4加强测温工作的管理12

10保证措施13

10.1质量保证措施13

10.1.1主控项目13

10.1.2一般项目13

10.1.3测温记录14

10.1.4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4

10.1.5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14

10.2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5

10.3环境保护措施16

1、编制依据

1.1现行施工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9)混凝土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1)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

(1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13)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99

(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15)本公司企业相关工程经验

1.2施工图纸

(1)殷陈紫悦华庭一期地下室基础平面图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殷陈紫悦华庭一期A1#/A2#/A3#/A4#/A5#/A6#楼及相应地下室工程

工程地点:

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南路与飞跃大道交汇处

建设单位:

山东中捷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山东贝特建筑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浙江省欣捷建设有限公司

工期要求:

2014.11.01——2016.10.29

2.2设计概况

序号

设计概况

1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78560.64m2,其中地上71696.12m2,地下6864.52m2。

2

主体结构

A1#:

29层,86.10m;A2#:

29层,84.55m;

A3#:

28层,81.65m;

A4#:

18层,54.05m;

A5#:

18层,52.65m

A6#:

18层,52.65m

地下室

层数

地下2层

3

建筑结构

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

4

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等级

丙类,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5

耐火等级

一类高层建筑一级

6

防水等级

1级

7

设计使用

年限

一类高层建筑50年

8

高程

±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2.600m。

9

基础形式

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地下车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

采用C35补偿收缩混凝土

抗渗等级为0.6MPa(P6)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抗渗等级,结构构件的尺寸。

2.编制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

3.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

4.加工测温管

5.120℃玻璃温度计12支

3.2生产准备

1.加工测温管。

2.基础胎膜外回填土夯实,局部防止混凝土侧压,用木方加固。

3.在施工作业面铺置人员脚手马道。

4.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

5.备足8支ZN-50型高频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5KW,振幅1.2mm,振动频率200HZ。

6.备好作业面振动棒及连接电源箱和夜间施工照明及施工电源。

7.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8.现场将运输通道、泵车停机点清理到位,无障碍物,浇筑期间其它材料供应商停止现场供货。

9.将养护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备用,本工程采用沥青玻璃棉毡作为覆盖材料。

10.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备好泵送放料的指挥旗。

4施工部署

4.1基础混凝土分区

以设计后浇带为划分依据,分区浇筑地下室底板砼。

但单次浇筑量依旧达到1000~3000m³。

在浇筑前应充分准备好供料和现场浇筑的施工组织,力保每次混凝土浇筑连续,不发生冷缝情况。

4.2劳动力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劳动力安排见表4-1。

表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劳动力安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

工作内容

1

混凝土工长

3

负责现场调度及与商混站的联系(8小时一班)

2

混凝土工

36

负责移管、布料、混凝土的找平、压实、收面

(6人一组,8小时一班)

3

木工

12

负责护模(2人一组,8小时一班)

4

钢筋工

12

负责护筋(2人一组,8小时一班)

5

振捣手

12

负责混凝土的振捣(2人一组,8小时一班)

6

泵管紧急修理机工

12

负责汽车泵车的修理(2人一组,8小时一班)

7

材料员

3

负责混凝土的供货验收(1人一组,8小时一班)

8

实验员

1

负责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

9

普工

6

负责混凝土的放料(2人一组,8小时一班)

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过程中的间隙时间不得超过30min,保证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出现。

4.3输送泵选择

现场选配HBT90固定地泵3台,最大理论混凝土输送量93/54m3/h

两台泵一前一后分层浇筑,另一台泵补充前两台泵布料。

5混凝土拌制及供货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0.6MPa(P6),混凝土厂家所供混凝土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5.1原材要求

1.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采用其它品种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级;

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720KJ/Kg。

3.抗渗混凝土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

5.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6.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具体规定,同时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3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应选用非碱活性粗骨料;砂宜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7.粉煤灰级别不低于二级;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8.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9.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10.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11.水泥及外加剂的品种始终要使用合同中商定并注明的品种、规格、型号不可随意更改或变动。

12.混凝土拌和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5.2配比要求

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1.2Mpa)提高0.2Mpa。

2.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3.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3.砂率宜为35%~42%,灰砂比宜为1:

2~1:

2.5。

4.水灰比不宜大于0.50。

5.混凝土塌落度宜为150~160mm,现场入泵时塌落度宜为140mm。

6.掺加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7.混凝土缓凝时间根据搅拌站至工地运输时间而定,根据志达砼站提供的数据,其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10h,终凝应控制在初凝后2~3h。

8.混凝土碱含量不得大于3kg/m3,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

9.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泵送。

6泵送作业

6.1泵机端操作程序

试泵→泵管内输送水以润管→输送砂浆润管→打开阀门→上料,开动输送泵→将砼输送到作业点→连续作业→泵送结束→停止喂料→停机→清洗。

6.2浇筑端操作程序

用料斗接浆(试泵期间)→正式浇筑,专人指挥放料。

6.3泵送前的准备

在输送泵送前,做好输送泵的保养和检查工作,主要检查输送泵液油压箱油路系统有无泄漏现象,检查水箱中的水量和水泵的工作性能(若为水冷式),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各部位进行润滑。

正式泵送前,应试泵和对管道进行润滑,试泵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试泵通过泵水检查,确认管路中没有异物,管路畅通且无漏浆现象后,用同混凝土标号水泥浆进行润管,试泵时的水及稀浆应用料斗承接,严禁注入模内,润滑用的水泥浆可以注入模内,但应分散布料,严禁集中一处浇筑。

6.4泵送及作业中的检查

开始泵送时,输送泵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的状态。

泵送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待输送泵的压力和各系统工作情况正常,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度进行泵送。

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可能出现供料跟不上时,应减慢泵送速度,以保证管路中的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或采用慢速间歇泵送,若不得不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时间(初凝时间6~8小时),否则,必须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清洗。

当采用慢速间歇泵送时,应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在泵送作业中,要经常注意检查料斗里的混凝土料充盈情况,不允许出现完全空泵的情况,以免空气进入泵内,形成气锤,影响泵机的使用寿命,防止活塞处于干磨状态。

要注意检查水箱中的水位,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拧紧有泄漏现象的接头。

发现有骨料卡住料斗中的搅拌器和堵塞现象时(泵机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压力达到安全极限),应立即进行短时间的反泵。

若反泵不能消除堵塞时,应立即停泵,查找堵塞部位并加以排除。

6.4泵送后的清洗:

泵送作业即将结束时,应提前一段时间停止向料斗内供料,以便管道中的混凝土能完全得到利用。

泵送完毕后,必须认真做好泵机及管路的清洗工作。

清洗时产生的废浆、废水,应排入沉淀池,进行搅拌分离处理,以防结块。

沉淀池定期清捞。

7混凝土的浇筑

7.1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电梯井、集水坑第一层混凝土→振捣→第二层混凝土→振捣·····至底板底→转入底板第一层混凝土(振捣)→浇筑第二混凝土→振捣→返回第三层混凝土→振捣→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7.2浇筑顺序

本工程筏板基础施工时原则上采用双线布管。

配备6个振捣小分队,每8小时一班,每班两个振捣小分队,首泵料投放在电梯井、集水坑基础底板大角。

考虑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电梯深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浇筑,先分层振捣浇筑三层,然后随大底板一齐分层振捣浇筑,分层的厚度为500mm以内。

大底板混凝土浇筑从一边双向布管向另一边退管浇筑,局部可配以塔吊浇筑。

泵管的具体布置线路需根据当天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浇筑方向确定。

7.3浇筑方法

本工程筏板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全面分段分层振捣连续浇筑方案,共分2层浇筑,每层约500mm厚左右,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红色漆。

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分层浇筑示意图

振捣示意图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插入深度为550mm。

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振捣棒每次移动距离为400m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布点均匀”,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7.4混凝土振捣需注意的部位

7.4.1外墙底板上500mm高导墙

外墙根部的施工缝在底板上500mm处,该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钢管,有剪力墙定位梯子筋,并设置了钢板止水带,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

7.4.2电梯及积水深坑浇筑

电梯及积水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为止,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500mm。

基坑浇筑示意图

电梯及积水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7.4.3框架柱根部

框架柱根部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应防止漏振、欠振。

7.5防止泌水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7.6应急措施

如因特殊情况发生停电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除初凝前在接槎处进行二次振捣外,还必须采用增加插筋的方法进行施工冷缝的处理(Φ12@400长度600mm),并在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在其表面浇一层水泥浆粘结层。

项目部选择备用站,在出现问题则启用备用站。

但应选择原材,特别是水泥,与志达商品混凝土应该达到良好的融合性能。

另外项目部配备一台临时发电机,以应对现场突发性停电。

7.7表面防裂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墙、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包裹塑料布防止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进行养护。

7.8混凝土养护及降温措施

1.电梯井、集水坑等部位的养护

电梯井、集水坑部位埋置深,混凝土释放的热量较难排出,是养护降温的关键。

因此这些部位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后,及时将坑内注满水,以此来消除热量难以排出的难题。

2.覆盖撒水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进行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25mm厚麻袋的方式,现场另备1层塑料薄膜,1层草包以作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麻袋的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簿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麻袋,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

导墙模板暂不拆除,在墙上口模板内注水养

护。

本工程底板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抗渗要求为P8,并掺加了缓凝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地下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麻袋。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

混凝土养护及降温所需材料见表7-1。

表7-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塑料薄膜

m2

9396

2

麻袋

25mm

m2

9396

3

PVC管

Φ25mm

m

150

8试块留置

8.1强度试块

按照超过1000m3连续供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组标养和同条件试块的要求。

按照本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龄期为60d。

8.2抗渗试块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按照每500m3制作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8.3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

等效养护龄期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等效养护龄期试块100%见证取样,留置组数为200m3制作一组。

8.4见证试块

混凝土试块见证取样为100%,混凝土试块见证送检按业主及监理要求执行,浇筑前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配合做好见证。

现场设置标养室,试块制作后达到拆模强度,随即取出试块并转交试验室标养。

标养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环境条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相对应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9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

9.1测温孔的布置

测温采用预埋测温导管方式,测温点平面布置与砼浇筑方向平行纵向排列。

每组点沿砼厚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均匀布置3个测点,上下测点距表面或底面200mm。

同时对大气层中的温度进行监测。

9.2测温要求

(1)由于在养护开始阶段,混凝土温升比较快,在前4天,对混凝土每2个小时测温一次;以后对混凝土测温每4个小时一次,直到同一测点上中下温度相同。

混凝土内外温差、沉降梯度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2次。

实行昼夜不间断测试。

混凝土内外温度要随时进行测温,控制内外温差。

做好测温计算,如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下降,减缓收缩,有效降低约束应力,提高混凝土结构抗拉能力,以防止产生裂缝。

(2)砼温度测试需测试员2人,配合工人2人;另在新浇筑砼上搭设一条栈道以便测试人员通行,栈道在砼初凝前拆除,待砼收光后铺一道跳板通行。

(3)测温时必须将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后至少3min才能测温。

(4)采用普通温度计时,读数要快,眼睛必须与温度计的液体柱顶面相平;采用光源照射读数,光源要平照。

9.3现场测温结束时间

砼达到临界强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15℃、砼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h、测温

9.4加强测温工作的管理

测温记录表由配属队伍现场专职测温员填写。

测温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测温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冬施砼的性质、测温要求,对现场覆盖不严、温差过大、砼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现象要有很灵敏的反应,并及时向经理部有关人员和配属队伍技术负责人反映实际情况。

每次测完温,要立即把签字完整的测温记录表报配属队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技术部(逢夜间交经理部值班人员)。

10保证措施

10.1质量保证措施

10.1.1主控项目

1.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3.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加强带、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压力与混凝土的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现场制作试块进行微膨胀率测试。

5.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碱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各种原材试验报告,配合比及总含碱量计算。

10.1.2一般项目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漏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

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底板结构允许偏差(mm)见表10-1

表10-1底板结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

15

2

标高

±10

3

电梯井长宽对定位中心

+25,0

4

表面平整

8/2m

5

预埋件中心

10

6

预埋螺栓

5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10.1.3测温记录

应如实填写测温记录,并及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10.1.4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若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其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宜为60d。

2.宜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3.宜掺加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4.充分与商混站相关技术人员沟通,若有必要,可在内部预埋管道,宜进行水冷散热。

5.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10.1.5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

质量预控流程图见图10-2。

图10-2 质量预控流程图

10.2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1.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工人上班时,应带好安全帽。

2.振捣作业人员应带好绝缘手套,工作时两人操作,一人持棒,一人看电机,随时挪电机,严禁拖拉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