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01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3)底面漆、表面漆施工技术要求

底面层、表面层干燥后,用指甲刮划防水层检查有无干喷(疏松、多孔、附着力低的地方,即为干喷),棱角、死角部位应加大检查力度,对干喷部位表面重新处理施工。

防护涂层外观目测检验,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漏涂、疤痕、异物夹杂等缺陷。

用游标卡尺或非磁性测厚仪检测防水层厚度,以确保干膜厚度。

4.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4.1施工方法

⑴段落划分

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段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段落划分为:

一工区(DK502+328.55-DK511+300.000)内乌兰木图特大桥、汤头河特大桥、清河大桥、清河特大桥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的施工。

二工区(DK511+300.000-DK519+996.460)内海四台特大桥、下洼中桥、下洼大桥、舍不歹特大桥、舍不歹大桥及14个涵洞的防排水及保护层的施工。

三工区(DK519+996.460-DK526+526.200)内伊玛图河特大桥、1-16.25m框构小桥、大哈拉哈特大桥桥面的防排水及保护层的施工。

四工区(DK526+526.200-DK537+873.530)内玉龙特大桥、框构小桥桥面防排水及保护层的施工。

⑵作业程序

防护墙外侧防水层及保护层在防护墙、竖墙、接触网基础等完成后在桥上进行,防护墙内侧防水层及保护层在无砟轨道完成后进行。

其总体施工顺序:

防护墙、竖墙及接触网基础施工→防撞墙外侧防水层施工→防撞墙外侧保护层施工→轨道施工→防撞墙内侧防水层施工。

4.3工艺流程

对于梁部已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施工工艺流程为:

基面清理→基面修补(潮湿基面处理)→封闭漆施工→底面漆(PPU-M1)施工→表面漆(PPU-M2)施工。

对于梁部未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施工工艺流程为:

基面清理→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基面修补(潮湿基面处理)→封闭漆施工→底面漆(PPU-M1)施工→表面漆(PPU-M2)施工。

5.施工要求

5.1桥面防水

5.1.1防护墙内侧防水层施工

对于梁部及无填土框构已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直接在梁面施作200um封闭漆+400um底面漆+200um表面漆防水体系。

对于梁部及无填土框构未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采用后浇纤维混凝土保护层作为桥面排水坡,然后在其上依次施作封闭漆+底面漆+表面漆防水体系。

5.1.1.1基面处理

(1)基面清理

①混凝土基层应密实、平整。

②使用砂轮、钢丝刷等清理混凝土基面上的浮浆、杂渣等疏松物并清理干净;

尖角部位要予以剔除并打磨平整;

凹凸部位要打磨圆滑。

并使用吸尘器清除粉尘杂质,稀料等溶剂清除污垢等污染物。

③应考虑桥面的排水顺畅,对桥面局部存水部位进行疏干处理。

处理俯视图示意图和断面示意如下:

(2)基面修补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蜂窝、麻面和错台等缺陷,用环氧腻子或找平层修补。

针对不平整基面,原则上是进行打磨处理,将不平整部位打磨平整或打磨圆滑,不进行找平层处理。

对于明显的空洞、掉块等缺陷用聚合物混凝土进行修补。

(3)潮湿基面处理

对于潮湿基面,应晾干或烘干,无法保证干燥要求时可采用找平层,找平层施工48h后可喷涂封闭漆。

5.1.1.2封闭漆施工

基面清洁、干燥后进行封闭漆施工,施工时确保封闭漆充分润湿基面,采用喷涂机喷涂均匀,厚度0.6-0.8mm,用量0.3-0.4kg/m2,

5.1.1.3底面漆施工

封闭漆实干或间隔24h后方可进行底面漆施工,施工前应确保待涂层表面无异物。

采用喷涂机喷涂均匀,干膜厚度≥400um,参考用量0.9kg/m2。

5.1.1.4表面漆施工

底闭漆实干或间隔24h后方可进行底面漆施工。

施工前应检查底面漆厚度及是否有气泡。

当厚度小于400um时,需补涂底面漆或表面漆施工时应增加用量,确保防护层的总厚度。

如有气泡,则须将气泡剔除,并补底面涂。

施工前应确保待涂层无异物,采用喷涂机喷涂,参考用量0.4-0.45um/m2,表面漆干膜厚度≥200um。

表面漆实干或间隔24h后应检查涂层的厚度及是否有气泡,防水层总厚度小于技术要求时应补涂面漆。

如有气泡,则须将气泡剔除,并补涂表面漆。

5.1.1.5涂装间隔

封闭漆、底面漆和表面漆施工后,涂层最长暴露时间不应超过7d;

若超过7d,进行涂装前需用细砂纸打磨涂层,成细微麻面。

5.1.2防护墙外侧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5.1.2.1无填土框构

对于框构顶未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防护墙外侧采用后浇纤维混凝土保护层作为桥面排水坡,然后在其上依次施作封闭漆+100um底面漆+100um表面漆防水体系。

对于框构顶已经按“京沈桥通-10”相应调整结构高度时,防护墙外侧防水采取直接在框构顶面依次施作封闭漆+400um底面漆+200um表面漆防水体系。

施工方法与防护墙内侧相同,仅在施作100um底面漆+100um表面漆时对用量相应调整,调整方法为:

底面漆干膜100um时,参考用量0.2-0.225kg/m2。

表面漆干干膜100um时,参考用量0.2-0.225kg/m2。

5.1.2.2梁部桥面防水

防护墙外侧采用2mm聚氨脂防水涂料+4cm纤维混凝土保护层防水体系。

(1)基层验收及处理

①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基层进行验收,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衣无凹凸不平现象;

平整度的要求:

用1m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得超过1处。

②桥面基层应干燥,无浮砟、浮灰、油卡污等,同时防护墙根部应无蜂窝、麻面。

(2)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

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应涂刷均匀,无露刷、无气泡。

①材料配制、搅拌。

聚氨酯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按产品说明进行配比,每种组份称量误差不得大于±

2%。

配制时按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

搅拌时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

且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min内用完。

②涂料喷涂和涂刷

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喷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采用喷涂设备时,设备应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在60~80℃。

首先对防护墙、电缆槽竖墙等垂直部位接缝封边先行涂刷。

涂刷时应分2次进行,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0.2mm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

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使用完,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③稀撒砂粒:

在第二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一层砂粒,砂粒直径20~40目为宜,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5.1.2.3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待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施工混凝土保护层。

①混凝土拌合与运输。

凝土由拌和站采用强制搅拌机集中拌制,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溜槽浇筑施工。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及温度指标,合格后方可浇筑。

②混凝土布料。

混凝土浇筑从梁体一端向另一端顺序进行,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

防护墙外侧保护层浇筑时分两期浇筑,先浇筑电缆槽底部一期混凝土保护层,待电缆安装完毕后再施工二期混凝土保护层。

③混凝土振捣。

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④抹面。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⑤断缝设置。

保护层纵向每隔4m设置横向断缝,断缝宽约10mm,深约20mm,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填充断缝时不得污染保护层和梁体。

⑥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洒水+土工布+塑料薄膜,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

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少于28天;

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天。

桥上设专人进行看管养护。

5.2桥面排水

5.2.1简支梁桥面排水

桥面采用三列分区排水方式。

两线CRTSIII型板式承轨台间积水通过中间泄水管排到桥下,承轨台与防护墙间及电缆槽间积水通过防护墙内侧泄水管排出,轨道底座板不设置横向排水通道。

梁体施工时,除设置不小于1.5%的横向排水坡外,还应根据排水管位置设置3%的纵向汇水坡。

设置横向挡水堰,实行分区排水,挡水堰止对应泄水孔位置设置100mm纵向过水口。

桥面排水示意图详见“京沈桥通-10”。

5.2.2无填土框构桥面排水

框构顶面采用三列排水。

两线轨道板间采用不小于5%的纵向排水坡,排至框构桥两侧间的泄水管;

轨道板与防护墙间设2%(或2.19%)横向排水坡,汇水后由电缆槽内的泄水管引致地面集水系统。

顺线路方向框构桥两端设15*15cm的挡水块,用于截水。

5.2.3特殊孔跨桥面排水

特殊孔跨桥面排水详见专业图纸。

6.劳动组织

现场人员配置按单作业面编制。

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具体配置情况见下表。

单作业面人员配置表

工种名称

人数

负责人

1

测量员

3

技术负责人

普工

20

专职安全员

混凝土工

6

技术员1

7.材料要求

(1)封闭漆技术要求

不挥发物含量20-30%,细度≤20um,干燥时间(表干≤2h,实干≤24h),附着力≥2.5MPa或混凝土基面破坏。

(2)薄涂型聚氨脂防水漆PPU-M1技术要求

外观应均匀一致辞,不挥发物含量≥65%,细度≤50um,适用期≥50min,干燥时间(表干≤3h,实干≤24h),拉伸强度≥10MPa,断裂延伸率≥200%,低温柔性(-30°

)≤2mm。

(3)薄涂型聚氨脂防水漆PPU-M2技术要求

外观应均匀一致辞,不挥发物含量≥65%,细度≤30um,适用期≥50min,干燥时间(表干≤3h,实干≤24h),拉伸强度≥7MPa,断裂延伸率≥70%,低温柔性(-30°

(4)薄涂型聚氨脂防护层综合技术要求

外观:

涂层均匀、无色差、无流挂、无斑点、不起泡、不龟裂、不剥落;

附着力:

≥2.5MPa或混凝土基面破坏;

耐温变性(5个循环):

防水层无破坏;

耐碱性(饱和Ca(OH)2,10d):

不起泡、不龟裂、不剥落;

耐盐雾试验(1000h):

耐紫外老化性(1000h):

无明显变色;

耐紫外老化性(3000h):

无龟裂、不剥落;

不透水性(防水层厚度600um-700um,0.3MPa,24h):

不透水。

(5)纤维混凝土

抗压强度:

≥40MPa;

劈拉强度:

≥3.5MPa;

抗冻融循环300次;

抗渗性≥P20;

56天电通量≤1000C;

抗碱-骨料反应:

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2%时,混凝土碱含量≤3kg/m3。

8.设备机具配备

桥涵防排水及保护层施工设备机具见下表

单作业面设备机具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打磨器

2

水准仪

游标卡尺

4

喷涂机

5

拌合楼

砼拌合

砼运输车

砼运输

7

泵车

45m

8

电动搅拌器

涂料配制

9

搅拌桶

10

平板振捣器

砼振捣

11

抹刀

混凝土抹面

12

塑料或橡胶刮板

刮平卷材

13

滚动刷

涂刷涂料及粘结剂

14

毛刷

15

洒水车

养护洒水

9.质量控制及检查

9.1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标准

(1)基面应干燥清洁。

(2)防水涂料在环境温度5-35℃时施工,且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风力不大于5级。

(3)配制好的聚氨脂防水涂料应在20min用完。

喷涂后4h或涂刷后12h内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淋及暴晒。

施工中遇下雨,不得施工,已施工部位应覆盖防水。

继续施工时应检查,如有起泡、起皱、剥落等现象,应清除后再行施工。

(5)防水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6)防水层完工后,在胶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进行后道工序的作业。

(7)纤维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min。

9.2验收程序及指标和检查方法

(1)防水层所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和选定。

检查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监理单位检查检验报告。

(2)防水层的铺设范围、构造形式等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和尺量。

(3)防水层的基面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浮渣、浮土和油污等杂物,满足防水层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观察。

(4)防水层的搭接宽度、铺设工艺和细部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防水层的铺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观察和试验。

施工单位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

(6)防水层表面质量应厚薄一致、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不得有滑移、翘边、起泡、损伤等缺陷,不得渗水。

(7)保护层施工部位、厚度、坡度和断缝处理符合设计要求,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观察、尺量和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8)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表面平整度

1m靠尺量

厚度

±

测量检查

断缝深度

+10

施工单位每孔梁、每座涵洞检查不少于10处。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

(3)进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

(4)养护时使用的土工布必须用钢筋卡住,防止在大风时刮跑或伤人。

(5)清理的灰渣必须集中处理,不能随意向桥下抛撒。

(6)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7)各级安检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处罚果断。

安检人员须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的上岗证。

对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8)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开关箱标准、有门、有锁、有防雨设施,标识统一;

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电箱内设隔离开关;

“一机一阐一箱一漏一锁”,熔丝规格符合标准;

照明线、动力线架设高度符合要求、通过便道时应穿管埋地;

照明线路应采用专用回路漏电保护,灯具高度距离地面不低于3米;

配电线路不得老化、破损,专用保护零线设置应符合要求,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混接。

(9)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2环保要求

⑴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文明施工教育及文明施工交底,开展争创文明工地竞赛活动。

(2)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施工期间做好既有道路养护工作,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临时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废水不得流出场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制定各种施工措施。

减少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不扰民。

对现场的便道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

(5)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6)水土保持工作由安全质量部负责,配置专职环保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