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29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docx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35分)

一、校园生活——《大青树下的小学》(16分)

1.填词,描述“大青树下的小学”。

(5分)

(1)开着(    )花和(    )花的小路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    )的枝干上

(3)(      )的国旗

(4)凤尾竹的影子,在(    )的粉墙上摇晃

2.了解民族小学的特点。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不同民族的学生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说明民族的团结。

(  )

(2)不同民族的学生,文化传统不同,在不同的教室里学习,学习内容也不一样。

(  )

(3)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是和谐而快乐的。

(  )

(4)在民族小学里,学生是不能穿民族服装的,只能穿统一式样的校服。

(  )

3.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自己的体会,填上不同的词语。

(7分)

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有时传出(    )的读书声,有时传出(    )的歌声,有时同学们(    )地辩论,有时同学们(    )地听讲,有时同学们(    )地思考,有时同学们(    )地书写,有时同学们又(    )地游戏……

二、学校与家——《花的学校》(11分)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5分)

(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  )他们对妈妈扬起双臂,急着回到天上的家里去。

(  )那些花朵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2.连线:

体会诗人眼中花儿的美。

(3分)

花儿的色彩美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花儿的动态美急急忙忙,扬起双臂

花儿的情感美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

3.体会泰戈尔所表达的情感。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  )

(2)花儿像孩子一样,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  )

(3)这首散文诗表达出诗人认为学校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厌恶学习生活的情感。

(  )

三、学习习惯——《不懂就要问》(8分)

1.读下面的句子,如果表达出了“不懂就要问”的意思,就打上“√”。

(4分)

(1)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  )

(2)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  )

(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  )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2.说说自己的学习习惯。

你觉得自己在学习上的好习惯是什么,是怎么养成的?

不好的习惯是什么,要如何克服?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片段分析(15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给下列句子试着加上不同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形象。

(4分)

(1)大家一起(    )地朗读课文,那(    )的声音真好听!

(2)大家一起(    )地朗读课文,那(    )的声音真好听!

2.请你照样子设计铃声。

(2分)

例:

上课:

当,当当!

当,当当!

下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语意填词语。

(6分)

例: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那(   )真(   )!

(2)跑来的两只猴子,是那样好奇地听着,那(   )真(   )!

(3)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那(   )真(   )!

4.理解文段,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这是一所民族小学,不同民族的学生很团结。

(  )

(2)这是一所民族小学,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很快乐。

(  )

(3)这是一所危险的小学,猴子、山狸进了学校,学生很不安全。

(  )

主题阅读拓展(20分)

五、课外阅读拓展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

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教授讲天文学,教授讲道:

“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

“老师,我有疑问。

教授不高兴地说:

“你提的问题太多了!

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

宇宙中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的吗?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

”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问道。

“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

”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伽利略继续说:

“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

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相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教授被问倒了。

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答问题。

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1)水落石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思乱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是“勤学好问的伽利略”,这说明本文想要表现的就是伽利略__________的特点,那么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现伽利略这一特点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伽利略爱提问这一行为,教授认为这是伽利略在________________,而伽利略则是为了(  )(4分)

A.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B.嘲笑教授没讲清楚知识。

C.显示自己很聪明,看不起古代的学者。

D.探寻真正的科学。

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4分)

(1)“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符合事实。

B.古代的学者讲的不一定符合事实。

C.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不符合事实。

D.古代的学者讲的就是事实。

(2)伽利略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  )

A.古代著名学者提出的观点。

B.课本中写的、教授讲解的知识。

C.有理论依据的、经过事实验证的知识。

D.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实。

5.伽利略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在文中用“——”画出来。

(2分)

6.你在生活中善于提问吗?

提出问题后又是怎样找到问题答案的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写作训练(30分)

六、从下面的片段训练选择一项,完成习作。

1.片段训练:

写一写你学校的样子。

2.片段训练: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老师。

3.片段训练:

写一写你的同桌。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

(1)绒球 太阳 

(2)粗壮

(3)高高飘扬 (4)洁白

2.

(1)√ 

(2)× (3)√ (4)×

3.示例:

琅琅 嘹亮 激烈 专注 凝神 默默 愉快

二、1.4 5 1 2 3

2.

3.

(1)√ 

(2)√ (3)×

三、1.

(1)√ 

(2)√ (3)√

2.示例:

我在学习上的好习惯是能做到先完成作业,再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这是小时候妈妈监督我的结果。

在学习上,我也有不好的习惯,我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往往就猜一猜,或者跳过去了,没有认真地查阅工具书。

这对理解书中内容是不利的。

在以后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认真查阅工具书。

四、1.示例:

(1)整齐 嘹亮 

(2)有感情 稚嫩

2.示例:

当当,当当!

当当,当当!

当当当!

当当当!

3.示例:

(1)气氛 融洽 

(2)样子 有趣

(3)心情 愉快

4.

(1)√ 

(2)√ (3)×

五、1.

(1)文中指真相大白。

(2)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2.勤学好问 本文是通过伽利略在一次课上对教授的“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这件事情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的。

3.胡思乱想 D

4.

(1)B 

(2)C

5.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6.略。

六、例文略。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