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297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最新】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高温煮沸,杀菌消毒B.霉变大米,清洗食用

C.深埋电池,消除污染D.海鲜防腐,甲醛浸泡

2.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B.具有可燃性C.沸点78℃D.具有特殊香味

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B.玻璃钢C.塑料D.蚕丝

4.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2HB.HC.2H2D.H2

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pHD.

干燥CO2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干冰

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干冰易升华

B

生石灰

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C

汽油

清洗油污

汽油的乳化作用

D

氮气

粮食保护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A.AB.BC.CD.D

7.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和氯气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MgCl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8.据报道,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多功能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汽油的过程。

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C.反应②的产物(CH2)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此技术可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9.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蔗糖、蛋白质溶液

鉴别

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观察现象

B

KCl(K2CO3)固体

除杂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C

C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D

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

检验

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A.AB.BC.C

D.D

10.纯碱用途广泛。

工业上可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

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初期(图中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2Na2CO3=Na2SO3+2NaHCO3

B.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

Na2SO3和NaHSO3

C.纯碱属于碱,其溶液显碱性

D.溶液中可能同时存在Na2CO3和NaHSO3

二、填空题

11.化学知识应用在水源清洁、金属应用、空气治理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

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3)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硬铝是铝镁合金,用途广泛。

硬铝的熔点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铝单质。

(5)某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中的CO、NO通过以下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化学程式为2CO+2NO

2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2.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

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

(3)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

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方框丁中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4)氧化物中CO有毒而CO2无毒,CO能燃烧而CO2可以灭火,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它们化学性质不一样的原因_____________。

1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甲图实验中若止水夹未夹紧,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乙图实验中烧杯内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丙图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丁图实验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4.小峰同学查阅了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Cl

34

37

42.6

45.5

51.1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60℃时,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______________KNO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KCl和KNO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g。

(4)30℃时,将50g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推断题

1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E可用于人工降雨,D溶液可用于除锈,农业上用物质B和F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如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A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溶液与C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

(3)D转化为B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F转化为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的步骤用KMnO4制取O2并回收产物中的MnO2。

(查阅资料)锰酸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1)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C装置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D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其中两处错误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7.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1]将洁净无锈的铁丝置于如图一所示装置中,关闭止水夹K,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装置中的铁丝没有锈迹。

(1)蒸馏水经过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铁丝没有锈迹说明了______________。

[实验2]打开止水夹K,通入O2,排出试管中的水(试管底部留少量的水),如图二所示,关闭止水夹K,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铁丝生锈严重。

(3)通入O2时,应从__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

[实验3]兴趣小组认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论,于是利用图一装置补做了一个实验。

(4)简述兴趣小组补做实验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酸性条件下铁发生腐蚀的影响因素

[实验4]将混合均匀的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三)。

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做参照

1.0

3.0

80.0

探究醋酸浓度的影响

1.0

32.0

0.5

3.0

80.0

资料:

碳粉不参与锥形瓶中的化学反应,醋酸溶液显酸性。

(5)上表中编号②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编号③试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6)编号①试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四,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

(7)兴趣小组总结了图四中0~t1时压强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拓展延伸)

(8)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它是由铁生锈过程中产生的红褐色固体Fe(OH)3分解产生的,写出Fe(OH)3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9)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层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8.某同学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产生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高温煮沸,使细菌内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以杀菌消毒,故A说法正确;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清洗后也不能食用,故B说法错误;

C、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埋入地下会造成土壤以及地下水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

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沸点78℃属于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睛】

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3.C

【详解】

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4.D

【详解】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观察选项。

故选D。

5.B

【详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要从长管进,短管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制造舞台烟雾效果,故正确;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以用作干燥剂,用于食品防潮,故正确;

C、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乳化,故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故正确。

故选C。

7.A

【详解】

A、根据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则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离子(Mg2+)和氯离子(Cl-)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1价,所以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B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含C、H、O,而生成物中含C、O,故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故正确;

B、反应物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产物(CH2)n中无氧元素,故还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反应②不可能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C、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CH2)n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正确;

D、此技术是将二氧化碳变成汽油,可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正确。

故选B。

9.C

【详解】

A、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蔗糖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K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CaCl2和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过滤,加酚酞,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A、由图可知,吸收初期,碳酸钠质量逐渐减小,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质量逐渐增加,故是碳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故正确;

B、由图可知,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亚硫酸氢钠,故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D、据图可知,Na2CO3和NaHSO3不能同时存在,故错误。

故选A。

11.肥皂水吸附小于4Al+3O2=2Al2O3N2

【详解】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Ca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

吸附;

(3)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方程式是:

4Al+3O2=2Al2O3;

(4)合金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硬铝的熔点小于铝单质;

(5)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2CO+2NO

2CO2+X,可以知道:

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为:

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而反应后出现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为:

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可以知道,X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其化学式为:

N2。

12.

盐做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H218:

28分子的构成不同

【详解】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该氢化物为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是碳酸氢钠,属于盐,可用做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3)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丁的化学式为H2,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8:

28=9:

14;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13.偏大提供热量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

【详解】

①若弹簧夹未夹紧,会造成装置漏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②乙图实验中热水能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

③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④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会观察到玻璃管内的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故填:

红色粉末慢慢变成黑色,

14.b降温结晶大于34-3731.4%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60℃时,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氯化钾和硝酸钾还是饱和溶液,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大于KNO3;

(3)KCl和KNO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m),结合表中数据,则m的取值范围是34-37g;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将50g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1.4%。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5.Fe等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氧化铜、氢氧化铜或碳酸铜等

【分析】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E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E是二氧化碳,D溶液可用于除锈,D是盐酸或硫酸,农业上用物质B和F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F是氢氧化钙,B是硫酸铜,C能与二氧化碳和硫酸铜反应,且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可推出C为氢氧化钠,A能与硫酸铜、酸反应,故A是较活泼金属,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可能是Fe等;

(2)B溶液与C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为: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D转化为B是硫酸转化为硫酸铜,可以加入氧化铜、氢氧化铜或碳酸铜等;

(4)F转化为C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排尽,且有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搅拌,加速固体溶解过滤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填:

氧气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排尽,且有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则此时集气瓶已经收集满了;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4)据图可知该操作是过滤;该图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7.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铁锈蚀需要氧气b将光亮的铁丝放入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密封,过一段时间,观察到铁丝没有明显现象3.0探究碳粉质量的影响铁与氧气反应铁和醋酸反应生成氢气

隔绝氧气和水

【详解】

(1)蒸馏水加入试管前应先加热煮沸,目的是: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2)铁丝与水接触,与氧气不接触,没有锈迹说明铁锈蚀需要氧气;

(3)为了让氧气与铁丝充分接触,氧气因从长端通入,故填:

b;

(4)分析两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铁锈是需要氧气,还需要验证是否跟水有关,实验方案如下:

将光亮的铁丝放入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密封,过一段时间,观察到铁丝没有明显现象;

(5)对比表中数据,可知编号②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为3.0g;编号③试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碳粉质量的影响;

(6)反应一段时间后,压强减小是应为铁与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导致压强减小;

(7)铁和醋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瓶内压强增大;

(8)Fe(OH)3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Fe、H、O,故生成物中含铁、氧,故另一氧化物为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18.2.2g;33.3%

【详解】

(1)根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5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