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061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docx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计算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松江校区王佳

基本方法

一、变式求同法

进行化学计算,有时需在处理化学式上做文章。

利用比例关系,将化学式同比例的放大或缩小进行变形,变成有相同的部分,然后加以比较,迅速得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称为变式求同法。

等效代换法是指在解答一些化学问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量、化学式、原子或基团进行等效替换,使繁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快速巧解题目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二、残基法

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基团,再讨论可能结构就便捷得多。

区间公式法:

已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该法求解分子式,使用非常方便。

原理如下:

CxHy:

M=12x+y,2

三、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液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题完全一样。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

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和量法:

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合在一起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和量法。

和量法的原理是:

若A1/A2=B1/B2,则有A1/A2=B1/B2=(A1+B1)/(A2+B2),一般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

(1)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

(2)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3)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

四、待定系数法

假设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

配平法:

有些题目用配平法来解题更为直观,简便。

这种方法有些与“待定系数法”类似。

规律法: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归纳,使微观知识宏观化,零散知识整体化,重点知识条理化,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或经验公式,并运用这些规律性求解。

假设法:

假设使得问题符合简单的一般规律,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五、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量在变化时成正比关系的一种简化的式子,根据关系式确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叫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广泛用于两个或多个互相联系的化学式或多步反应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关键是根据有关化学式或反应式及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系,找出关系式和关系量。

该法不仅可使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减少误差,而且已知数与未知数各有固定的位置,层次清楚,有助于打开解题的思路。

建立关系式可以通过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化学基本概念、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多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题目所给等量关系找关系式

根据不同物质中所含同种元素质量相等找关系式:

即若不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

从而可以建立关系式。

二.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找关系式

根据不同活泼金属失电子数相等找关系式。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找关系式。

根据并列多步反应找元素对应关系式。

根据变化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写出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关系式。

六、极值法

极值法就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或变化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或多种极端情况的假设,并针对各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极值区间,最终依据该区间做出判断的方法。

其解题思路是:

(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

(2)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一.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

根据物质组成进行极端假设得到有关极值,再结合平均值原则确定正确答案。

二.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

将主要成分与杂质成分极值化考虑,再与实际情况比较,就可判断出杂质的成分。

三.用极值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介于组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间。

三种气体混合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组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这个范围太大,依据题目内在关系和极值法可使范围更加准确。

四.用极值法确定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

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量的取值范围时利用极值法能达到目标明确,方法简便。

五.用极值法确定反应时的过量情况

当反应物以混合物的量的形式已知时,可利用极值假设,从而得到解题线索。

六.用极值法巧解计算题

七.用极值法确定化学方程式

八.用极值法确定有机物同系列中碳的质量分数最大值

特殊值法:

对于有些没有数据或似乎缺少数据的题目,有些抽象,难易求解,这时可以根据题设条件,巧取特殊值来进行解答,称为特殊值法。

可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之效。

七、平均值法

混合物的平均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生成的某指定物质的量总是介于组分的相应量的最大值M2与最小值M1之间,表达式为M1

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三.利用平均值的公式进行计算

四.平均双键数法

基本思想:

烷烃双键数为0,单烯烃双键数为1,炔烃双键数为2。

混合烃双键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利用双键数的平均值求解有关问题。

摩尔电子质量法:

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的原则,立意是提供、得到或偏移1mol电子所需要和涉及的物质的质量,利用这种物质的质量来解决的方法称为摩尔电子质量法。

抓住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思路明确、简化过程。

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其中的计算量应该是较小的,有时不需要计算出确切值,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为提高解题的速率,简化运算的程序,通过逻辑推理,确定出结果的大致范围,结合题给信息,直接得出答案,做到“不战而胜”。

八、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

凡可按M1n1+M2n2=M(n2+n2)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

式中,M表示混合物的某平均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

如M表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M2则表示两组分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n1、n2表示两组分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份额,n1:

n2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时也可以是两组分的质量之比,判断时关键看n1、n2表示混合物中什么物理量的份额,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则n1:

n2表示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如质量、质量分数、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则n1:

n2表示两组分的质量之比。

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

(1)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有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4)有关平均分子式的计算;

(5)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6)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十字交叉法计算的式子如下:

n1:

M1M2-M

M

n2:

M2M-M1

n1/n2=(M2-M)/(M-M1)

九、守恒法

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之中。

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此即质量守恒。

运用守恒定律,不纠缠过程细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从而达到速解、巧解化学试题的目的。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这就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十、讨论法

由于某条件的不确定性,结果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取值。

包括①结果讨论,②组合讨论,③范围讨论,④不等式讨论,⑤极限法讨论等。

十一、中值法

被选答案为比例或分数,可选其中间比值代入原题进行验算,迅速获取正确答案。

整体法:

将多组分、多步骤问题视为整体,只考虑它们的共性的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

分割法:

对溶液或某一组分进行合理的“分割”,使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十二、终态法

只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直接的关系,不必考虑中间复杂过程的一种解题技巧。

数轴法:

在某些计算题中,因为给出的有多种取值范围,首先应确定界点,并将所得的界点依次标在数轴上,然后按照界点分区间进行讨论。

例题解析

[例1]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mol·L-1HCl

B.4mol·L-1HNO3

C.8mol·L-1NaOH

D.18mol·L-1H2SO4

【解析】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3和浓H2SO4都不产生H2,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之反应生成H2,而镁不反应。

加入HC1,镁、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所以H2的量最多。

[例2]金属钠和金属铝共mg,放入适量水中充分反应共产生nL(标准状况)气体,试求原混合物中金属钠和金属铝各多少克?

【方法归类】讨论法

【解析】Na与水反应放出H2同时生成NaOH,Al与生成的NaOH反应放出H2,在后一反应中存在过量计算。

设:

金属钠与金属铝的质量分别为x、y发生的反应为:

2Na+2H2O===2NaOH+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讨论如下:

⑴当Al过量时,有

 

解得

⑵当NaOH过量时,有

 

解得

【答案】当Al过量时,钠为0.513ng,铝为(m-0.513n)g,当NaOH过量时,钠为(1.64m-1.32n)g,铝为(1.32n-0.64m)g

[例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下列实验:

甲、乙、丙各取300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镁铝合金粉末,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序号

合金质量(mg)

510

765

918

气体体积(mL)

560

672

672

问:

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⑵求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

⑶在丙实验之后,还需向容器中加入1.00mol·L-1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铝全部溶解(设剩余合金与原合金成分相同)?

 

【方法归类】守恒法

【解析】⑴甲中盐酸过量,丙中合金过量

n(H2)=

=0.03mol

c(HCl)=

=0.2mol·L-1

⑵甲中盐酸过量,设甲中合金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有

24g·mol-1x+27g·mol-1y=0.51g

x+

=0.025mol

解得

则ω(Mg)=

×100%=47.1%

ω(Al)=1-47.1%=52.9%

⑶:

丙中含镁:

=0.018mol,

含铝:

0.018mol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有Cl守恒:

HCl~NaCl;

Al守恒:

Al~NaAlO2

共消耗:

NaOH:

=0.078L=78mL.

【答案】⑴0.02mol·L-1

⑵ω(Mg)=47.1%ω(Al)=52.9%⑶78mL

【12年高考】

十一、(本题共16分)

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57.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若产生40.32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g。

58.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

5.05g钠-钾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mol氢气。

(1)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59.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

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

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

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L(标准状况下),生成24molAl(OH)3和15mol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60.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氢氧化钠质量(g)

氯化钠质量(g)

2.40

3.51

2.32

2.34

3.48

3.51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

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

【方法归类】守恒法

【答案】

58.(5分)

(1)c(OH-)=

×1000=0.75(mol/L)

(2)设上述合金中含amolNa、bmolK,a+b=0.75×223a+39b=5.05

a=0.050molb=0.10mol,该钠-钾合金化学式为NaK2

59.(4分)溶液含NaOH,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Na2CO3:

15-

×24=3(mol)

112LCO2的物质的量:

112/22.4=5(mol)n[Al(OH)3]:

n(Na2CO3)=[(5-3)×2]:

5=4:

5。

60.(5分)由NaCl质量推算,氢氧化钠样品摩尔质量为:

M1(NaOH)=

×2.40=40g/mol

M2(NaOH)=

×2.32=58g/mol

M2(NaOH)=

×3.48=58g/mol

结论:

实验①所取氢氧化钠样品是NaOH;实验②和③所取氢氧化钠样品应该是NaOH·H2O。

【解析】本题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命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57)利用“N”守恒可知需m(NaN3)=(40.32L/22.4L·mol-1)×2/3×65g·mol-1=78g。

(58)①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产生1molH2同时生成2molOH-,故c(OH-)=(0.075mol×2)/0.2L=0.75mol/L;②设合金中Na、K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然后利用质量守恒与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

a+b=0.75×2和23a+39b=5.05,解之得a=0.050mol、b=0.10mol,故可得到合金的化学式为NaK2。

(59)若溶液中仅含NaAl(OH)4,利用方程式可知得到24molAl(OH)3的同时生成12molNa2CO3,而实际得到24molAl(OH)3与15molNa2CO3,说明溶液中含有NaOH,且NaOH优先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利用Na守恒知溶液中n(NaOH)=(15-12)mol×2=6mol,故通入112LCO2(5mol)先与NaOH作用消耗CO23mol生成3molNa2CO3,然后2molCO2与NaAl(OH)4作用得到4molAl(OH)3和2molNa2CO3,故生成n[Al(OH)3]:

n(Na2CO3)=4:

(3+2)=4:

5。

(60)由NaOH+HCl=NaCl+H2O可知溶液PH=7时,二者恰好反应,故三次实验得到的固体均为纯净的氯化钠,故利用“钠守恒”得m(NaCl)/M(NaCl)=m(氢氧化钠样品)/M(氢氧化钠样品),利用该式和题中数据可计算出三次实验中所取氢氧化钠样品的摩尔质量,进而可得出结论。

【10年二模崇明】31.取等物质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甲和乙各100mL,分别向甲、乙中通入不等量的CO2,然后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溶液的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2)在甲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曲线乙可知,乙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mL。

(4)100mL上述浓度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其Na2CO3的含量y(单位mol)与所通入的CO2体积x(单位mL)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6mol/L(1分)

(2)Na2CO3、NaHCO31:

2(2分)

(3)1344(1分)

(4)(6分)

x的取值范围(mL)

y(mol)与x的关系式

0mL<x≤1792mL

y=x/22400mol

X≥3584mL

y=0mol

3584mL>x>1792mL时

y=(3584-x)/22400mol

【方法归类】守恒法、谈论法

【解析】

(1)由于当加入盐酸80ml时,溶液中只有NaCl,即可知n(NaOH)=n(HCl)

=0.08L×2mol/L=0.16mol;c(NaOH)=0.16mol/0.1L=1.6mol/L。

(2)由于加入盐酸的量的情况,甲:

没有生成CO2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ml后面生产CO2的盐酸的体积为60ml,因为60ml>20ml,所以原来溶液中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由于加入20ml盐酸没有生成CO2说明后面如果将这时生成的碳酸氢钠反应掉也需要20ml,进而说明跟原来含有的碳酸氢钠反应的盐酸为40ml,得出n(碳酸钠):

n(碳酸氢钠)=1:

2

(3)通过图像中乙可以看出从50ml-80ml时是生成二氧化碳的时候,即有30ml的盐酸用于生成二氧化碳。

V=0.3mol×2240ml=1344ml。

(4)首先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情况,当n(NaOH):

n(CO2)≥1:

2时,生成的碳酸钠与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

当n(NaOH):

n(CO2)≤1:

1时,溶液中就只有碳酸氢钠,没有碳酸钠,此时碳酸钠的量为零。

当1:

2≤n(NaOH):

n(CO2)≤1:

1时,溶液中既有碳酸钠又有碳酸氢钠。

由题意:

n(NaOH)为0.16mol,

①当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0≤V(CO2)或x≤1792ml时,Y或n(Na2CO3)=x/2240

②当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V(CO2)≥3584ml时,y=0

③当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1792ml≤V(CO2)≤3584ml时,y=(3584-x)/2240

【10二模黄埔】22.ag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mol·L-1、V1LHCl溶液中,产生bgH2。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mol·L-1、V2L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g。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d=a+17bB.C1=C2V2/V1

C.铝为(24b-a)/9mol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

mol

【答案】:

CD

【方法归类】:

守恒法

【解析】:

可设Mg、Al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有电子转移守恒可得2x+3y=b,由题意可得24x+27y=a,得出x=(a-9b)/6,y=(12b-a)/9,由NaOH和NaCl1比1的关系得出C1=C2V2/V1,由题意可得出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ol。

所以答案为CD

【10年二模闵行】31.天然水由于长期与土壤、岩石等接触,会溶有一定量的Ca2+、Mg2+、HCO3―等,这样的水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水垢。

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种物质如:

CaCO3、MgCO3、Mg(OH)2等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某学习小组为研究含有Ca2+、Mg2+、HCO3―的自来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后,得到5.78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和MgO,放出的气体用足量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

(1)通过计算确定A中的碳酸盐是c(填答案编号)。

a.只有CaCO3b.只有MgCO3c.既有CaCO3又有MgCO3

(2)5.78g剩余固体A灼烧至恒重时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2.82g,通过计算确定A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若用aCaCO3•bMgCO3•xMg(OH)2•yH2O表示原水垢(若a、b、x、y中有为0的,则该项略去,a、b、x、y用最简整数比),通过计算确定原水垢的化学式。

(3)该学习小组用该水垢模拟石灰窑反应,取该水垢与碳粉混合,通入一定量空气(假定不考虑其它气体,N2与O2体积比为:

4∶1),在密闭容器中,用喷灯加热至1000℃左右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测得最后所得气体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含量如下:

O2:

0.3%;CO:

0.4%;CO2:

42.5%;其余为N2。

[已知:

Mg(OH)2分解温度为270℃左右,MgCO3分解温度为400℃左右,CaCO3分解温度900℃左右]。

求该小组所取水垢和碳粉的质量比(结果保留2位小数)。

【方法归类】极值法、谈论法、守恒法

【解析】

(1)解:

由题意可知产生的沉淀为碳酸钡,计算过程为:

n(CO2)=n(BaCO3)=

=0.06mol,

若只有CaCO3固体A的质量m1=0.06mol×100g/mol=6g>5.78g,

若只有MgCO3固体A的质量m2=0.06mol×84g/mol=5.04g<5.78g,

m1

(2)解:

结晶水为:

n(H2O)=

=0.03mol

固体A加热后:

m(CO2)=n(CO2)×m(CO2)=0.06mol×44g/mol=2.64g

m(H2O)=2.82g-2.64g=0.18g

n[Mg(OH)2]=n(H2O)=

=0.01mol

n(CaCO3)+n(MgCO3)=0.06………………………………①

100n(CaCO3)+84n(MgCO3)+0.01×58=5.78……………②

解①、②得:

n(CaCO3)=0.01,n(MgCO3)=0.05

∴固体A中:

Mg(OH)2为0.01mol,

CaCO3为0.01mol,

MgCO3为0.05mol

CaCO3•5MgCO3•Mg(OH)2•3H2O

(3)解:

设:

C为xmol,CaCO3•5MgCO3•Mg(OH)2•3H2O为ymol

混合气为100mol,则N2为100-0.3-0.4-42.5=56.8mol

则通入的O2为:

56.8÷4=14.2mol

高温后得到:

ymolCaO、6ymolMgO、4ymolH2O和混合气体

由C和O原子分别守恒可得:

x+6y=42.5+0.4=42.9………………………………………①

23y+14.2×2=y+6y+4y+0.3×2+0.4+42.5×2……………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