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087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四年级品社上册教学计划

教者:

邵长城2011年9月

1

2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3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4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5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6

“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

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

“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

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

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7

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

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

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

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

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

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

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

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

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

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

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

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

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

9.练习

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

8

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

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

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

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

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

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

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9

《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元标题主题第一单元

活动目标:

重难点

课时

有困1、这点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难,困难算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我不什么胜自我。

怕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

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成1、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自信,从而通功一定过积极的努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有方法难勇敢地追求理想。

2、通过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培养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2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通过指导孩子们从自信做起,2寻找成功的正确方法。

帮助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自己能成功,充满信心地去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努力做一个自信的、积极向上的人。

3、每天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2都有好问题和压力,昼避免产生不良情绪。

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心情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学习力,保持一份好心情。

一些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保持一份好心情。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学习简单的调节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保持一份好心情。

第二单元

我们1、成长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明白集通过让孩子体会和同学们在一1的快的故事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起的快乐,引导他们学会欣赏乐大2、通过交流,感受同学一起发现快乐,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孩子本营感受集体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关心、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改变只知帮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情感。

自己优点和他人缺点,不知欣3、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赏他人的不良思维方式,形成

在实践中感受和同学生分享苦与乐的同学之间相帮相助、相互鼓励、幸福。

共同进步的好风气。

2、

“我”和“我们”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可以做哪些事、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0

让学生体会自己是集体的一1员,应该主动承担集体的事,知道意见分歧时,能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决小我服从大我。

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集体。

3、通过组织读者讨论活动,提高学生

解决矛盾的能力。

3、我1、认识自己的班级,给集体制定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设想自己向1

们要做共同奋斗的目标。

往的理想班级,从而激发他们

最棒的2、通过给班级制作手册,增强自豪感,的积极情感,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

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

做些有益的事。

元做个1、各种1、通过活动知道各种类型的商业场通过活动知道各种类型的商业2聪明各样的所及其特点。

场所极其特点。

的消商店2、学习购物,知道各类商品购买的学会了解社区,融入生活。

费者地方,懂得购物的简单常识。

2、购物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2

有学问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我保护意识,形成独立的购买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能力。

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3、我是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了解家庭生活

理财小必要的开支情况。

能手2、学会合理消费,培养勤俭节约的

品质。

3、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形式,使学

生懂得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会使用

现代金融支付方式,会记收支帐,会

记消费日记等技能,并在活动中培养

正确的理财观。

通过看自己家的收支表,了解3每月开支情况。

做一名理财的小能手。

元公共1、无生活声的朋讲道友德1、通过观察,认识公用设施及其重要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让他们2性,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及其危认识大量公用设施,自觉爱护害。

公用设施。

2、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维

护公共设施。

2、大1、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以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1

家生活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说明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

在一起维持政党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社政党进行的需要。

以名人的故

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事,引导学生理解遵守社会秩

2、激发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序是社会公告的基本要求。

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

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3、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

序,做一个讲文明、教养的人。

3、不怕1、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与人民的生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1

一万,命财产息息相关,知道公共安全的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

11

就怕万要性。

一2、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

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

关部门反映。

3、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

守公共安全。

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2、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守公共安全。

4、我们1、懂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利于大引导学生懂得要与邻里和睦相1

是邻居家文明、健康地生活,还有利于社会处,互相帮助,爱护家庭周边

的安定团结。

生活环境。

2、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

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3、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以礼待人,

并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

的事。

5、文明通过指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开展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1

从我做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约束自己的言行,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

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公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

德意识。

有教养的人。

元大自1、天有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2然发不测风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怒的云2、知道自然灾害的可怕性,认识大自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时候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意识。

3、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

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

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2、在这1、学习在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教给学生在灾难发生的危急时2

危急时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一定刻如何自护\互救的方法,并通

刻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过实践演练形成一定的避险求

2、通过避险求生演练、游戏等活动,生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3、通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

救的方法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

运用信息的能力。

3、灾害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让学生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

无情人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互助精神的可贵,体会人间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