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97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docx

最新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滑稽(jī)洗濯(zhuó)孪(luán)生

B.梦寐(mèi)称(chèn)职赏赐(cì)嫩(rùn)芽

C.诀(jué)别什(shí)物笼(lǒng)罩猝(cù)然

D.厄(è)运虐(nüè)杀炫(xuàn)耀匿(nì)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

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C.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着称

D.左拉:

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

6.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

"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

"这属于()。

A.激励式结果

B.拓展延伸式

C.比较式结果

D.悬念式结果

7.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

D.启发性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二、填空题(10分)

1.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为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骸骨静谧喑哑憔悴

3.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入适宜的空格。

(2分)

瑟缩惊惶绝望傲然

(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走出,留他地站在小屋里。

(2)他很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着。

4.泰戈尔是(国家)着名的文学家,曾获文学奖。

(2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3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5分)

四、科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指纹的特性和用途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

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

据说,全世界五十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

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

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

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

(A)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

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

(C)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D)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

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文中两处用了"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2.第1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和。

(2分)

3.第3段中"指纹的这些特征" 包括(概括4点)。

(2分)

4.下面的句子是从第4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在(A)(B)(C)(D)四处中的处。

(2分)

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

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计算机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自动打开了,真神!

5.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意思。

(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本文说明了

小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B项应为嫩(nèn)芽。

2.B[解析]A项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C项振辐应为振幅;D项坐阵应为坐镇。

3.D[解析]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娜》《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4.B[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该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项宾语中心词残缺,在目标的后边加的地方;D项语序失调,命题、决赛、海选改为命题、海选、决赛;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将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改成我们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B[解析]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意在解释③,故②应紧跟在③之后,故选B项。

6.B[解析]略

7.B[解析]板书的特点包括趣味性、示范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故选B项。

8.C[解析]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二、填空题

1.

(1)应该或必须

(2)的对象(的人)(3)走进翻开(一页一片天地)(4)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2.háimìyīnqiáo

3.

(1)傲然绝望

(2)惊惶瑟缩

4.印度诺贝尔

三、古诗词鉴赏

(1)屈原白居易

(2)内容:

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

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四、科技文阅读

1.不能。

因为所举事例没有经过确切统计(或带有估测性质);如果去掉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了。

(意思对即可)

2.分类别打比方(前后顺序不限)

3.指纹人人各不相同形状特征固定不变感觉非常敏锐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4.D[解析]D处应紧接着说指纹和计算机的联系,而抽出的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5.指纹的特性和用途(意思对即可)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______、《百家姓》和______。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______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______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______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______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______、识字工具和______,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______,而且要抓______。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______、激励和______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______、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_____。

10.继续教育具有______、连续性、针对性、______、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C.理解课文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

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

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A.课堂应变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分析教材的能力

7.听力构成的要素包括()A.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B.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记忆力C.记忆力、理解力、复述力、注意力D.记忆力、复述力、注意力、辨析力

8.小学阶段说话训练总的要求是()A.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B.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演讲、注意礼貌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表情丰富D.先想后说、注意礼貌,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8分)

1.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符合时代的需要B.体系科学C.语言文字规范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A.综合性B.多样性C.连续性D.阶段性E.实践性

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力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

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

4.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是()A.背诵B.课堂讨论C.听讲D.听评E.看图说话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文道统一"

2.集中识字

3.阅读能力

4.口头作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的作用。

2.低、中、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是什么?

3.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

4.如何理解评估的"全面性"?

六、材料分析题(8分)下边是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请加以分析,说说教师如何在指导学生表达自己意思上下功夫。

有位教师教了《小木船》这篇课文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破裂的事情。

结果许多同学都雷同地写自己和同桌同学吵架,后来又和好了。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两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试述如何以《义务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改进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3

语文知识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4分)

慰藉()苍劲()潜()伏戛()然而止

装载()炽()热揩()拭殚()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2分)

鼎:

凹:

3、列词语有错字吗?

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

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②团结()③亲近()④经验()

⑤具体()⑥和蔼()⑦拥护()⑧坚定()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

(4分)

(1)

(2)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4分)

《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

《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4分)

人物:

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

————————————————————————————————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

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

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

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

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

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

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

怎么办?

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

跑。

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

你还算人吗?

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

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

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

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

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

"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

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

"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

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

"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

"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

"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

"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

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

""我。

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

"什么也别说了。

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

"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

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

"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

"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

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

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

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

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

"你怎么还来?

"

"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

老太太说:

"知道。

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

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

"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

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

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

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

————————————————————————————————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

————————————————————————————————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

————————————————————————————————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

———————————————————————

片段:

教学实践部分

一、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

二、问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分)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请举例说明。

(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

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三、分析题(9分)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

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

小鸟说的对。

生乙:

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

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

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

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

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

(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

(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

(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

(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

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

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四、教学设计。

(1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50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

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

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