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136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 悲剧英雄人生的体味与思考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感悟英雄面对死亡、超越悲剧以升华人生价值的生死态度。

3.合理评价悲剧形象,理解司马迁“不溢美,不隐恶”的实录风格。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

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司马迁是通过哪些事迹来塑造这些悲剧人物形象的?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英雄的悲剧呢?

3.他们的死亡结局留给我们哪些思考?

专题划分

1、了解传主的英雄事迹及悲剧命运

2、分析造成英雄悲剧的原因

3、合理评价悲剧英雄形象,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一

了解传主的英雄事迹及悲剧命运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4课时

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垓下之战》《荆轲》《伍员之死》《飞将军李广》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四位悲剧人物的经历和重要事件和死亡结局,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四篇传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了解四位传主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通过对四位传主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的悲剧命运。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四位传主分别经历了哪些重要事件?

2.他们的结局有何异同?

3.请向同学讲述你认为最具悲剧意义的事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五单元“英雄悲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史记》中《项羽本纪》《伍子胥列传》《李将军列传》全文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阅读四篇传记,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组内讨论:

四位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事迹?

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2.展示讨论成果:

尝试向同学讲述你认为最具悲剧意义的事迹。

3.课下思考:

司马迁是如何来刻画笔下的悲剧人物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能通过阅读概括人物的事迹及悲剧命运。

3.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专题二

分析造成英雄悲剧的原因

1课时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对《垓下之战》《荆轲》《伍员之死》《飞将军李广》等作品的阅读,研究探讨造成司马迁笔下四位英雄悲剧结局的时代背景及性格特征等复杂因素,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1.了解传主悲剧人生的复杂特点,分析其走向死亡的必然性。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1.四位传主的悲剧原因有哪些?

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2.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悲剧?

这些悲剧能否避免?

《刺客列传》

活动一:

重点阅读《垓下之战》

1.思考:

诀别虞姬,快战东城,自刎乌江三个场景,分别刻画了项羽怎样的英雄特质与性格特征?

2.讨论:

什么原因促成项羽谢绝亭长,走向死亡的?

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3.从刻画人物出发,文章选材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

重点阅读《荆轲刺秦》

1.讨论: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告终?

文中有哪些暗示?

组内讨论并展示。

2.思考:

文中其他人物的哪些细节表现对荆轲形象是有力的反衬?

3作业:

扩写易水送别。

活动三:

比较阅读《伍员之死》《飞将军李广》

1.思考:

李广与伍员的悲剧结局有何不同?

2.讨论:

两文安排情节、刻画形象有极大不同,结合文本讨论?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合理评价悲剧英雄形象,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了解司马迁主要的人生经历及“李陵之祸”对他的影响,探究司马迁写作这些悲剧人物的心理背景,进而了解他在这些悲剧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倾向,完成关于“《史记》悲剧人物”的评价论文。

1.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合理评价悲剧英雄的人生抉择。

3.探讨悲剧英雄的死亡结局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1.司马迁对四位传主的情感态度如何?

有何依据?

2.司马迁刻画的英雄有何特质?

你对英雄形象是否还有其他认识?

3.悲剧英雄,在今天看来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国学网

期刊网

鲁教版《史记》选读读本。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论《史记》中的悲剧英雄》

用2节课的时间阅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重点关注李陵之祸后司马迁艰难的心路历程,结合《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等作品,探讨司马迁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寄予的情感。

(课下印发“李陵之祸”的相关背景)

走近司马迁

1.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哪些了解?

2.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从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司马迁?

探讨司马迁的遭际与笔下悲剧人物的内在联系(小组探讨)

1.你认为司马迁对他笔下的悲剧人物是什么态度?

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悲剧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这些对他的写作有何影响?

择生与择死

思考:

司马迁及四位传记人物对待择生与择死是怎样的态度?

对你有哪些启发?

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

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史记》中的悲剧人物。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

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

及时地清洗钢笔;

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

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书写练习1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正确书写6个字。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

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

“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

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

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

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

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

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

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

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

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

下边两竖内斜;

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

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

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书写练习2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正确地书写“轻”字

“车”字旁的书写。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书写练习2、轻、斩、转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

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

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结构特点(七)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

“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

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

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结构特点(八)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结构特点(八)、哥羽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结构特点(九)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

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结构特点(十)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在逐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