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药剂习题册:第六章-液体药剂.doc

第六章液体药剂

学习要点:

1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性质(HLB值、临界胶团浓度、起昙等)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HLB值的计算。

3掌握增溶、助溶原理及其他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混悬型液体药剂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含义及特点。

5熟悉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特点。

6熟悉乳剂的类型和常用乳化剂。

7熟悉混悬液的常用稳定剂。

8熟悉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9了解液体药剂的分类及其相关剂型和各类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A型题]

1关于液体药剂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药剂中药物一般以溶解、胶溶或乳化形式存在,固体药物分散其中不属于液体药剂

B液体药剂总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

C液体药剂包括芳香水剂、合剂、灌肠剂、醑剂等很多剂型

D液体药剂不易分剂量

E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好

2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

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

B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

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

D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3.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是错误的

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以上

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

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

4.下列物质中,对液体药剂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

A苯甲酸钠

E尼泊金类

C苯扎溴铵

D山梨酸

E桂皮油

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是错误的

A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

乙醇、吐温等

B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

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

E高浓度时可以形成胶团

  

6.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

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

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7.下列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溶性大

B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

C起表面活性的部分是阳离子

D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

E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8.用于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的表面活性物质是()

A脂肪酸山梨坦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C普流罗尼克

D卵磷脂

E胆汁

9.关于HLB值()项是错误的

A体现了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

B该值在15~18以上适合用作增溶剂

C在8~16之间适合用作O/W乳化剂

D越高乳化能力越强

E越低亲油性越强

10.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

A显著降低界面张力

B亲水亲油平衡值

C临界胶团浓度

D克氏点和昙点

E适宜的粘稠度

11.混合后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可以用计算的表面活性剂是()

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E上述皆可以用

12.用乳化剂OP(HLB值15.0)3g,单硬脂酸甘油酯(HLB值3.8)2g及平平加O(HLB值10)1g混合使用的HLB值是()

A5.6

B9.6

C11.4

D2.2

E20.9

13.用Span-60和Tween-60配制HLB值为10.3的乳化剂,两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Span-60的HLB值为4.7Tween-60的HLB值为14.9)

A45%、55%

B24%、76%

C40%、60%

D30%、70%

E35%、65%

14.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

A增溶剂

BO/W型乳化剂

CW/O型乳化剂

D润湿剂

E去污剂

15.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

A增溶

B防腐

C润湿

D乳化

E助悬

  

1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叙述()是错误的

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大

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小

C吐温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

D静脉给药毒性比口服给药大

E对皮肤的刺激性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对小

  

17.根据溶解性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

A天然和合成

B水溶性和油溶性

C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E吐温与司盘类

18.月桂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错误的是()

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有良好的乳化能力

C一般只用于外用制剂

D易被钙盐所破坏

E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很强的杀菌能力

19.生活中被广泛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

B土耳其红油

C月桂酸钠

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E吐温

20.毒性最小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

A吐温类

B司盘类

C卖泽类

D苄泽类

E普朗尼克

21.增溶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作用

A形成氢键

B形成络合物

C形成胶团

D形成多分子膜

E分子亲油基团

  

22.关于增溶的叙述()是错误的

A增溶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实现的

B增溶剂的HLB值是在15~18以上

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

D弱碱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

E两性药物在等电点时有较大增溶

  

23.吐温80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是错误的

A亲水性表面活性剂

B可作为增溶剂

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有起昙现象

E可用做润湿剂

  

24.在烃链相同的情况下,增溶能力正确的是()

A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

B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

D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

E增溶能力相差不大

  

25.关于液体药剂的分散体系描述错误的是()

A溶液型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

B胶体溶液以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

C混悬液与乳浊液均属于粗分散体系

D乳浊液为多相分散体系

E混悬液为不均匀分散体系

  

26.下列关于乳浊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牛奶为W/O型乳浊液  

BW/O/W型的乳浊液可用少量的水稀释

C亚甲蓝可使O/W型乳浊液外相染色  

D W/O型乳浊液比O/W型乳浊液电导率小

E苏丹Ⅲ可以使鱼肝油乳内相染色

27.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的比例是

A1:

1:

1

B1:

2:

1

C1:

2:

1

D2:

4:

1

E4:

2:

1

28.下列()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A溶液剂

B甘油剂

C露剂

D醑剂

E输液剂

29.关于胶体溶液的理解错误的是()

A能通过滤纸但均不能通过半透膜

B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

C有电泳现象

D有布朗运动

E溶胶在水中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溶胶质点的双电层结构

30.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有限溶胀过程

B无限溶胀常辅助搅拌或加热来完成

C胃蛋白酶需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利于溶解

D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到60℃~70℃才能完成

E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在冷水中完成

31.有利于乳浊液制剂稳定的可行措施是

A应选择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

B乳化剂用量越多越好

C制备温度高稳定

D分散相体积在25~50%之间

E粘度越大越好

32.关于乳剂中乳化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吐温类形成的乳化膜对水相界面张力降低得多

B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层乳化膜(形成的应为多分子膜)

C硅皂土等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固体微粒乳化膜

D乳化膜可阻止乳滴合并

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膜带有电荷,可使乳剂更稳定

33.石灰搽剂的处方组成为:

麻油、饱和石灰水,其制备方法为

A干胶法

B湿胶法

C两相交替加入法

D新生皂法

E凝聚法

3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聚山梨酯

D糖浆

E硅皂土

  

35.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半径

B混悬微粒粉碎度

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直径

E分散介质的粘度

36.口服液体药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个

B100个

C500个

D1000个

E10000个

37.乳剂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乳化剂与水相

B乳化剂与油相

C乳化剂与机械力

D机械力与油相

E乳化功与机械力

[B型题]

(1~4题)

A分散相大小<1nm

B分散相大小1~100nm

C分散相大小0.1~10μm

D分散相大小0.5~10μm

E分散相大小>10μm

1.乳剂

2.溶胶剂

3.高分子溶液剂

4.溶液剂

(5~8题)

下列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分别为

A司盘

B吐温

C卖泽

D苄泽

E普朗尼克

5.聚山梨酯类

6.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

7.脂肪酸山梨坦类

8.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9~10题)

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D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E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9.HLB值在0~40之间的是

10.HLB值在0~20之间的是

(11~13题)

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胶体溶液

D乳浊液

E混悬液

11.以分子或离子分散为澄明溶液的是()

12.液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

13.固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

  

(14~17题)

A增溶剂

BO/W型乳化剂

CW/O型乳化剂

D润湿剂

E消泡剂

14.HLB值在1~3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

15.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

16.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

17.HLB值在13~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

(18~21题)

A普朗尼克

B新洁尔灭

C卵磷脂

D洗衣粉类

E硅藻土

18.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9.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1.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2~24题)

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E上述均不对

22.杀菌作用强的是()

23.起泡、去污作用好的是()

24.有起昙现象的是()

  

(25~28题)

A溶液型药剂

B胶体溶液型药剂

C混悬液型药剂

D乳浊液型药剂

E混合分散体系

25.聚维酮碘溶液的分散体系属于

26.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

27.石灰擦剂的分散体系属于

28.炉甘石洗剂的分散体系属于

(29~32题)

A生成分子复合物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

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

D使用潜溶剂

E增溶

增加下列药物溶解度,是应用了药剂领域的()方法

29.碘加碘化钾

30.咖啡因加苯甲酸钠

31.水杨酸与枸橼酸钠

32.挥发油

  

(33~35题)

A水蒸气蒸馏法

B回流法

C新生皂法

D研磨分散法

E渗漉法

33.薄荷水的制备可以采用()

34.溶胶的制备可以采用()

35.乳浊液的制备可以采用()

(36~38题)

A触变胶

B凝胶

C保护胶

D溶胶

E亲水胶

36.在湿热条件下为粘稠流动液体,但在温度降低时,链状分子散的高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这种胶体为()

37.一定温度下静置时逐渐变为半固态,振摇后又恢复流动性,这种胶体为()

38.向氧化银中加入蛋白质以增加氧化银的稳定性,蛋白质可称为()

(39~42题)

乳剂不稳定的现象有

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

39.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

40.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现象

41.乳剂放置时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

42.乳滴聚集成团但仍保持各乳滴的完整分散个体而不合并

(43~44题)

A干胶法

B湿胶法

C油水混合法

D干胶法和湿胶法

E干胶法和湿胶法、油水混合法

43.需要制备初乳的是

44.适用于粘稠树脂类药物的制备

(45~47题)

A溶胶

B混悬液

C乳浊液

D混悬液+乳浊液

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

45.属于热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46.属于动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47.属于动力学稳定分散体系的是()

(48~50题)

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4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

49.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

50.使微粒Zeta电位减少的电解质

[X型题]

1.下列分散体系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混悬型液体药剂

E乳浊液型液体药剂

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是()

A其能力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的“两亲性”

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大小与其应用浓度有一定关系

CHLB值越小,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小

D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

E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再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降低表面活性作用不再明显增加

3.下列()不是表述表面活性剂的术语

A临界胶团浓度

BHLB值

C置换价

Dkrafft点

E低共熔

4.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是()

A乙醇

B醋酸

C油酸钠

D硫酸钠

E蔗糖

  

5.关于胶团和临界胶团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为临界胶团浓度

B形成的胶团在胶体粒子范围内

C胶团的形成是水分子排挤所致

D胶团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和水分子之间的斥力

E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形成胶团的形状也不同

  

6.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体现在()

A降低界面张力

B形成牢固的多分子乳化膜

C形成牢固的单分子乳化膜

D形成牢固的固体微粒乳化膜

E形成牢固的水化膜

7.新洁尔灭为()

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即苯扎溴铵

C即苯扎氯铵

D杀菌、消毒作用良好

E为季铵类化合物

  

8.关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碱性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去污力

B在酸性水溶液中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C在等电点时将产生沉淀

D卵磷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E对油脂的乳化能力很强,可制成乳滴细小而不易被破坏的乳剂

9.关于吐温叙述正确的是()

A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B亲水性要显著,可用作O/W型乳化剂

C有起昙现象

D无毒性,无溶血性

E可提高挥发油类成分制剂的澄明度

10.下列()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

B月桂酸钠

C苯扎溴铵

D卵磷脂

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1.关于临界胶团浓度(CMC)的论述()错误的

A与浓度无关

B其大小与结构和组成有关

C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D受温度、pH的影响

E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形成络合物

  

12.下面关于昙点的论述()是正确的

A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具有此特性

B起昙现象实际就是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变化所引起的

C起昙现象是可逆的,因此加热对制剂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影响

D盐类或碱性物质的加入可使昙点降低

E聚氧乙烯基越多昙点越高

13.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面活性剂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起昙现象

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最小

D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E静脉给药时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比口服给药大

  

14.以下关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论述()是正确的

A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多少

B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团的多少

C亲水亲油平衡值越高,亲水性越小

D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小,亲油性越大

E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必须适当平衡

15.关于增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作增溶剂的HLB值在13~16之间选择

B被增溶物分子量越大增溶效果越好

C增溶剂的碳链越长,其增溶量越多

D增溶剂的使用方法通常为将其加入溶剂溶解,然后加入药物

E当溶液的pH增大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被增溶

  

16.助溶的机理有()

A难溶性药物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

B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C难溶性药物形成有机复合物

D难溶性药物与潜溶剂相似相溶

E在难溶性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了助溶剂的亲水性基团,增加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17.()是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A药物的极性

B溶解温度

C药物的晶体结构

D粒子的大小

E溶剂

18.关于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醑剂只适用于挥发性药物的制备

B挥发油的近饱和澄明水溶液是芳香水剂

C芳香水剂与醑剂都是真溶液

D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区别是溶媒不同

E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

  

19.关于溶液剂制备正确的叙述是()

A处方中含有糖浆等液体时,用少量水稀释后加入溶液剂中

B易挥发药物应先加入,以免放置过程中损失

C先将溶解度小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其它药物使溶解

D如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

E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应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

20.以下关于高分子溶液的论述()是正确的

A双电层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B乙醇可破坏水化膜

C陈化可破坏水化膜

D絮凝可保护水化膜

E盐析可破坏水化膜

21.可以破坏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物质是

A丙酮

B硫酸钠

C水

D西黄芪胶

E枸橼酸

  

22.下列关于溶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均相分散体系

B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μm之间

C制备方法包括分散法和凝聚法

D溶胶剂具有双电层结构

E具有丁达尔效应

23.关于溶胶的叙述()是正确的

A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B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C有布朗运动

D为均相分散体系

E可采用凝聚法和分散法制备得到

24.下列现象属O/W型乳剂特点的是()

A可用水稀释  B几乎不导电  C导电  D苏丹Ⅲ可将内相染色  

E外观近似油的颜色

25.不能形成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APluronicF68

B氢氧化镁

C胆固醇

D硬脂酸镁

E十二烷基硫酸钠

26.下列关于乳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B乳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C乳化剂能被吸附于液滴表面形成乳化膜

D乳化剂能增加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

E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性

27.下列可用做乳化剂的物质

A硬脂醇

B阿拉伯胶

C硅藻土

D氢氧化镁

E硬脂酸镁

28.下列()是乳剂的质量评价项目

A稳定常数

B澄明度

C乳滴合并速度

D分层现象

E乳剂粒径大小

29.下列乳剂的不稳定现象中为可逆过程的是

A分层

B转相

C絮凝

D破裂

E酸败

30.关于西黄芪胶作为乳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W/O型乳化剂

B可供内服

C粘性大,乳化能力差

D常与阿拉伯胶合用

E不需加防腐剂

31.乳化剂选用的一般原则为

A口服乳剂一般选合成乳化剂

B类型相反的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

C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使用

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与其它乳化剂合用

E与药物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选用

32.乳剂制备中药物加入方法错误的是()

A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先溶于内相中,再制备乳剂

B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

C若药物溶于外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

D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与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再制成乳剂

E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先制成乳剂,再将药物加入研磨

3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A乳化剂的用量

B乳化功的大小

C分散介质的粘度

D乳化温度

E乳化剂的性质

34.乳剂形成的三要素包括()

A油相

B水相

C机械力

D乳化剂

E助悬剂

35.对混悬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成混悬剂可产生长效作用

B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易制成混悬剂

C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可抑制结晶增长

D可以制成干混悬剂提高稳定性

E絮凝度越小,说明混悬剂稳定

36.下列()是增强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

A减小药物的粒径

B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

C缩小微粒间的粒径差

D加入絮凝剂

E贮藏于阴凉处

37.混悬液中的稳定剂包括

A润湿剂

B助溶剂

C助悬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38.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

B反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

C絮凝剂能够增加体系稳定性

D反絮凝剂能够降低体系稳定性

E控制ξ电位在20~25mv,恰好发生絮凝

39.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的有(  )

A亲液胶体

B乳浊液

C溶胶

D混悬液

E溶液

  

40.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是()

A溶解度小的药物

B剂量小的药物

C为发挥药物的长效作用

D毒剧药

E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答案

[A型题]

1.C

  注解:

固体药物以混悬的形式分散在液体中也属于液体药剂;一般来说液体药剂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但不全是,混悬液中的药物若采用水溶性基质制成固体分散体则后者作用将更迅速;液体药剂易分剂量和服用;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差,易霉败变质,成分易分解变化。

2.B

  注解:

分散媒较少使用有机分散媒。

3.D

注解:

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与混悬型药剂同属粗分散体系。

故答案选D。

4.D

  注解: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即尼泊金)类、乙醇、季铵盐类及山梨酸等。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霉作用较强,但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