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142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器人轨迹赛规则正式稿Word文档格式.docx

按顺序对十字路口(黑线)进行编号。

2.4引导线

引导线所组成的图案即机器人寻迹的路线,轨迹线宽14mm至18mm,选手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器人进行调试,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行走路线。

机器人在执行可脱线的任务(引导线前方有物体阻拦)过程中不能撞到障碍物。

引导线两侧可能有装饰图案,但不会影响到机器人识别引导线。

2.5环境条件

比赛现场为室内,使用遮光布遮挡住外界射入室内的太阳光,避免其对光电传感器产生干扰,在调试和比赛的现场应尽量使用冷光源照明,比赛现场的冷光照明强度视现场环境而定。

参赛选手应考虑比赛现场存在各种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具备适应比赛现场的能力。

3、机器人尺寸及规格

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品牌不限,符合机器人标准的器材均可参加),马达数量不超过3个,巡迹类传感器不超过3个,机器人的控制器、马达、传感器必须是独立的模块(禁止使用集成传感器),电池总电压不超过10V,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

机器人整体外形尺寸在比赛过程中,都应保持在长30cm×

宽30cm×

高30cm之内,包括机器人的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

机器必须自主运行,执行预先编写的程序,不允许使用任何方式遥控。

4、竞赛

4.1参赛队

各校限报3个队,每队由一名学生组成

4.2赛制

4.2.1竞赛按小学、初中、高中各组别分别进行。

4.2.2比赛共进行2轮,不分初赛、复赛。

4.2.3所有场次的比赛结束后,以每名参赛选手各场得分之和作为个人的总成绩,按总成绩对参赛选手排名。

以各校参赛队所有选手得分之和作为团体的总成绩,按总成绩对参赛队排名。

4.2.4竞赛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场馆的实际情况变更赛制。

4.3比赛过程

参赛选手进入封闭的比赛场地后,由裁判员公布地图,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独立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

参赛选手不得携带U盘、手机等任何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进入场地。

参赛选手只能携带清空程序及所有参数的机器人进入场地并交裁判检查程序是否清空;

未清空的,将由裁判负责清空,并做上标记。

编程软件将由组委会统一安装。

现场编程和调试的时间是90分钟。

编程和调试好的机器人,由参赛选手贴标签标记后,统一放置在组委会指定的位置。

在比赛正式开始时,参赛选手才可以取走自己的机器人参加比赛。

在比赛区,不允许使用有遥控功能或与机器人有信息交互的物品。

4.2出发

参赛选手取走自己的机器人参加比赛,比赛按序号进行。

机器人必须先放在“起始区”内待命。

当裁判发出开始指令后,计时开始,同时参赛选手可以触碰按钮或者给传感器一个信号去启动机器人。

4.3结束

机器人完成任务之后,抵达终点区并鸣叫一次喇叭,竞赛结束,计时停止。

若未完成所有任务,则计算已完成的任务总分。

4.4计时

采用秒表计时,用于竞赛的计时及评分。

裁判发出指令并开始计时,机器人到达终点鸣一次喇叭,喇叭声音停止则计时结束。

裁判根据选手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在评分表上记录选手成绩。

4.5处罚

正式比赛时选手使用一台机器人参赛,中途不能更换机器人,可允许携带备用零部件(非整机)对机器人在不更换机架的前提下进行维护。

参赛选手完成单轮比赛后不能将机器人提供给后面的参赛选手使用,否则取消比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

在裁判员发出“开始”命令前启动机器人将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队员接触机器人,则比赛终止,已完成任务的得分有效。

比赛过程中,在规则未说明可以脱线行走的任务区,机器人必须沿着轨迹线向前运行,当机器人的主体结构投影全部脱离了轨迹线,就被认为是脱线运行,这时立即终止比赛,并记录得分。

但做“搬运货物”任务时机器人以完成任务为目可以短暂脱离黑线和倒车,脱离轨迹线任务运行之后,机器人需要在脱离轨迹线的地方返回线上继续后续比赛(机器人任意部件投影能压回脱线位置),该过程不算脱线运行。

选手破坏场地,每出现一次扣除10分,且由此完成的任务不得分。

严重破坏场地者将取消比赛资格。

5、计分标准

每组参赛选手有两轮比赛机会,如时间允许,可由组委会决定在两轮比赛间适当增加调试时间。

两轮比赛得分相加,作为最终比赛成绩。

每场比赛,均按赛场上的实际状态记录成绩,由裁判统计得分,得分精确到0.01分。

5.1任务分

比赛规则明确了所有任务的分数,裁判根据参赛选手完成的任务情况评分

5.2时间分

如果机器人完成了规定的所有任务且比赛结束的时间不超过90秒,额外加记时间分。

时间分为(90-结束比赛实际所用秒数)。

5.3成绩评判

参赛选手的最终得分为2轮场地任务竞赛得分总和,每名选手按总成绩排名,最终得分高的排名靠前。

得分相同时则排名并列。

5.4教学机器人比赛场地示意图与得分说明(以下比赛场地和任务说明只用于训练用途。

实际比赛场地以比赛现场公布为准)

机器人轨迹赛

练习场地1

 

练习场地2

任务1:

基础任务

在整个场地黑色引导线上将以“赛道A、B、C”等字样标记若干个赛道得分点,机器人需要依次通过赛道得分点。

机器人成功通过一个赛道得分点记10分,失败记0分。

所有赛道中,图1中的虚线赛道在整个赛道中至少存在一段,虚线段赛道的长度至少超过25cm。

任务2:

过隧道

在场地的随机一段直线赛道上,将可能出现一段长20cm、内宽28cm、内高25cm的隧道。

该道具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隧道模型图参考

成功通过隧道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的标准为,机器人通过隧道时任何部分都没有碰到隧道模型。

任务3:

过河流

在场地上将断开一段20cm的引导线,该段区域产地上画有浅色波纹状的图形作为一段河流赛道,如下图。

机器人需要在没有引导线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该段河流赛道。

河流示意图

成功通过该段区域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该段区域的标志为,机器人脱离引导线后顺利从另一端的引导线进入接下来的赛道。

脱离后无法进入后面的引导线则判定为失败。

任务4:

搬运货物

在地图上,有可能会出现一批货物,机器人需要将货物移动至中转站处存放。

机器人将货物移动至指定区域中且货物任何垂直投影不在赛道的所有引导线上(将A区货物移动至B区或从B区移动到A区),货物完全都处于指定区域内记20分,部分处于指定区域内记10分,失败记0分。

货物模型图(普通易拉罐)

任务示意图

任务6:

到达终点

机器人在完成所有任务后到达终点区鸣1次喇叭后喇叭静音(喇叭鸣叫不超过3秒),得10分。

注意事项

机器人机身全部在终点框内满分;

两个驱动轮在终点框内部分机身在框外扣5分;

有一个驱动轮在框外扣10分。

时间分满分90,规定时间(90)秒,在完成所有任务并且到达终点的前提下,没节省1秒加记时间奖励分1分。

附件:

机器人轨迹赛记分表

参赛队:

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

_________________

赛道

A

B

C

D

E

F

G

H

I

分数

10

得分

基础任务总分

轨迹任务

10分

20分/10分

轨迹任务总分

任务得分(基础任务总分+轨迹任务总分)

完成时间(0.01秒)

时间得分

(90-完成时间)

总分(任务得分+时间得分)

裁判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赛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