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142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安全工程师0712年案例文档格式.docx

(2)压力容器爆炸。

制氢站的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属于高压设备或容器,有发生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

(3)起重伤害。

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在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

磨煤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

(5)车辆伤害。

该火力发电厂有叉车等厂内运输车辆,做也是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6)中毒。

(7)火灾。

(8)灼烫。

(9)髙处坠落。

改造工程的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0)触电伤害。

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①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的安全措施。

定期做安全检测,保证安全附件可靠运行,专职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工培训考核。

②预防机械伤害措施。

机械运动部件必须有防护,机械强度验证,使用本质安全机械,职业培训。

③预防车辆伤害措施。

制定车辆使用管理规程。

④预防中毒的安全措施。

加强监测报警、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毒面具。

⑤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

高处作业要用防坠落栏杆,有安全带,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⑥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使用安全电压,保证绝缘防护用品的穿戴。

第20题:

某化工厂位于B市北郊,西距厂生活区约500m,厂区东面为山坡地,北邻一村,西邻排洪沟,南面为农田。

其主要产品为羧基丁苯胶乳。

生产工艺流程为:

从原料罐区来的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分别通过管道进入聚合釜,生产原料及添加剂在皂液槽内配置好后加入聚合釜;

投料结束后,将胶乳从聚合釜转移到后反应釜;

反应结束后,股乳进入气提塔,然后再进入改性槽,经调和后崩泵打入成品储罐。

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有毒、易燃易爆物质。

为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该厂决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厂长将该任务指派给安全科,安全科成立了以科长为组长,科员甲、乙、丙、丁为成员的五人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找来了一个相同类型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将企业C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企业名称、企业介绍、科室名称、人员名称及有关联系方式全部按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更换,按期向厂长提交了应急救援预案初稿。

此后,编制小组根据厂长的审阅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版本,经厂长批准签字后下发至全厂有关部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

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是:

(1)厂长将任务指派给安全科,仅由安全科成员组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是不正确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应由生产、技术、质检、安全保卫等部门组成。

(2)编制小组只是简单将相同类型企业C的应急救援预案更换了企业名称、企业介绍、科室名称、人员名称及有关联系方式等是不正确的,应是参考,而不是照搬。

(3)仅由厂长审阅是不正确的,应由各个部门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该厂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桌面演练;

(2)功能演练;

(3)综合演练。

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该厂应针对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环境污染与泄漏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简要说明该厂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危险分析应提供的结果。

该厂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危险分析应提供的结果是:

(1)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

(2)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

(3)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

(4)可能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

(5)特定的时段(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等)。

(6)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第24题:

某啤酒厂灌装车间,有传送带、洗瓶机、烘干机、灌皱机、装箱机、封箱机等设备。

为减轻职业危害的影响,企业为职工配备了防水胶靴、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

2007年7月8日,维修工甲对洗瓶机进行维修时,将洗瓶机长轴上的一颗内六角螺栓丢失,为了图省事,甲用8号铅丝插入孔中,缠绕固定。

7月22日,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女工乙在没有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就开始操作。

乙没有扣好工作服纽扣,致使工作服内的棉衣角翘出,被随长轴旋转的8号铅丝卷绕在长轴上,情急之下乙用双手推长轴,致使乙整个人都随着旋转的长轴而例立。

由于乙未按规定佩戴工作帽,所以例立时头发自然下垂,被旋转的长轴紧紧缠绕,导致乙头部严重受伤而当场死亡。

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领导决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维修工甲为了图省事,用8号铅丝代替内六角螺栓固定洗瓶机长轴,造成洗瓶机不安全状态。

(2)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女工乙未按规定扣好工作服纽扣,未佩戴工作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安全培训不够,安全管理有缺陷;

(2)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没做好。

列出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

事故调查组由属地的下列县级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

(1)人民政府;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监察机关;

(5)公安机关;

(6)工会;

(7)人民检察院;

(8)有关专家(技术人员)。

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

(3)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结合本起事故,分析在此类人机系统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哪些形式。

人机系统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

卷人和挤压、碰撞和撞击、接触伤害(包括烫伤、触电等)。

08第16题:

解答题(案例)(本题:

某企业有玻璃器赃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

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

C,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

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

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

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

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了现场检査权、当场处理权和紧急处置权。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即有现场检查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即有当场处理权;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即有紧急处置权。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坍塌:

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

玻璃熔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熔化池炉倒塌。

  

(2)火灾:

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

  (3)其他爆炸:

现场使用煤气。

  (4)机械伤害:

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

  (5)灼烫:

玻璃熔液达1300至1700℃高温。

  (6)高处坠落:

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

  (7)物体打击:

  (8)中毒和窒息:

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

  (9)触电:

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

【命题点与拓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①对照、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②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根据国家标准(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險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企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

①人的因素方面有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②物的因素方面有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有缺陷、电磁辐射危害、明火危害、高温物质危害等;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有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等;

③存在的环境因素有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④管理因素有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辨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生产过程。

指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或间断作业的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改变。

②劳动过程。

指在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中,从事有目的和有价值的职业活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

③生产环境。

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大自然环境。

④工作场所。

也称作业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⑤职业性有害因素。

也称职业性危害因素或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列举要从案例的叙述中进行提取,找出其中可疑的因素进行列举,宁多毋少。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维修玻璃熔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7)迁移重油罐。

(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

(9)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

安全生产的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安全生产监察;

职业卫生预防和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

做案例题时可以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进行。

08第20题:

6分)

总部位于A省的某集团公司在B省有甲、乙、丙三家下属企业。

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该集团公司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完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起草工作,提交到集团公司会议上进行评审。

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的意见是:

集团公司和甲、乙、丙三家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组织指挥结构上应保持一致;

集团公司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和消防队,应急救援时伤员救治要依靠职工医院,抢险力量队伍要依靠集团公司消防队;

周边居民安全疏散,应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

因应急救援预案中部分内容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应急救援预案不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外界公开,只传达到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

应急救援预案要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近期,该集团公司完成了一套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

该计划设计的演练内容为:

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

参演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阀门,将围堰内的液氨进行安全处置;

救出模拟中毒人员。

2008年3月6曰,集团公司在曱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

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爆型无线对讲机和检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所有的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

演练从10点钟开始,按照事先制订的演练计划进行。

10点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

10点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

指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意见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本案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不正确,应设在远离生产及储存区,不应设在可能造成事故的区域。

(2)调来所有的救援器材和消防车辆是不正确的,应根据演练要求配备足量就可以。

(3)演练时使用真的氨气是不正确的,应使用无毒的替代品。

指出本案的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1)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演练地点应设在远离生产及储存区,且不应使用真的液氨,宜用无毒的替代品;

(2)演练中调用其他单位正在使用的全部应急装备,应配备足量即可;

(3)出现两名群众急性中毒时,未立即终止演习;

(4)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未通知周边群众。

答题要点:

①演练地点应设在远离生产及储存区。

②车辆、器材的调配应根据演练要求配备足量就可以。

③演练时应使用无毒的替代品,以防造成真正的危险。

结合本案,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是:

(1)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

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

如火灾型、爆炸型、泄漏型等。

(2)—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3)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定预案。

(4)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5)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6)应急救援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救援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7)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

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指出该企业现有设备中哪些属于特种设备。

(1)锅炉;

(2)电梯;

(3)起重机;

(4)氧气、乙炔气瓶。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企业现有设备中属于特种设备的有锅炉、起重机、压力容器、电梯等,但是答题时要具体答出设备的品类。

该企业是否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如是,说明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如否,说明理由。

该企业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如下: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说明此次事故调查组的成员构成。

事故调查组由:

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县级监察机关、县级工会、县级人民检察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的人员和专家组成。

该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属于一般事故事故。

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应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査报告概要。

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概要如下: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7)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的有关证据材料。

09第16题:

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

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

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

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的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

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

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

2009年7月11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

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

市领导简要听取曱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

为了減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

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由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参与,是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型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属于全面演练。

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在进行演练策划时,就要考虑对演练现场可能出现意外事故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

(1)紧急疏散现场人员,做好急救和医疗准备;

(2)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其他人员;

(3)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

(4)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5)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解析】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

其中,应急恢复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是不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