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60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2008年度)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

二○○九年二月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东北部,从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到波涛滚滚的黑龙江畔,在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的土地上,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含亚种),占全国已发现232种各类矿产的56.5%。

发现的132种矿产,其重点矿种为:

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油页岩、铀、地热等,金属矿产金、铜、铅、锌、钼、银、铁、铂等;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大理岩、石墨、硅线石、饰面用石材(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辉长岩)、陶粒用原料(页岩、板岩、粘土)、玻璃及冶金用脉石英、高岭土、硼等,水气矿产有地热、优质矿泉水等。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几十年来,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利用,有效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的精神推动和鼓舞下,我省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势头强劲,并呈现出连年增强态势。

按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52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07]60号)要求,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度黑龙江省地质勘查成果和地勘行业情况通报编制工作的通知》(黑国土资办发[2008]147号),组织省内83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6月4日前颁发)单位编制上报了2008年度本单位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材料,并进行了认真的核实、核对,在建立各类基础信息汇总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汇总、编制与分析。

现将本年度全省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如下:

2008年,在国土资源部大力支持和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得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稳步推进,地质工作社会化服务开创新局面,地质工作基础作用进一步显现,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

2008年,全省共投入地质勘查工作资金达83387万元,其中基础地质调查28930万元,约占35%;矿产资源勘查51059万元,约占61%;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2988万元,约占3%;地质勘查科技研究410万元,约占1%。

投资主体为: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5593万元,约占19%;省财政投入资金32639万元,约占39%;社会资金投入35155万元,约占42%。

一、基础地质调查得到加强

2008年,投入基础地质调查资金289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354万元,占36%;省财政投入18076万元,占62%;其他资金投入500万元,占2%。

(一)区域地质调查

截止2008年底,累计完成山地和丘陵区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12幅,面积116828平方千米,占应完成面积274600平方千米的42.5%。

2008年,在额尔古纳成矿带(Ⅲ级)开展了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3幅,面积70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90万元。

累计完成山地和丘陵区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76幅,面积264617平方千米,占应完成面积274600平方千米的96.4%。

累计完成山地和丘陵区正规1:

5万区域地质调查76幅,面积22448平方千米,占应完成面积274600平方千米的8.2%。

2008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幅,完成面积541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95万元;本年度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小兴安岭—松嫩盆地边缘成矿带(Ⅲ级)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2幅、面积120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20万元。

(二)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累计完成山地和丘陵区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39幅,面积149588平方千米,占应完成面积274600平方千米的54.5%。

2008年,在佳木斯成矿带实施并完成1:

20万区域重力调查1幅,面积584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00万元。

累计完成非山区1:

10万区域重力调查面积115000平方千米,其中松嫩平原100000平方千米,三江平原10000平方千米,兴凯湖5000平方千米。

(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累计完成山地和丘陵区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7幅(经评估基本可利用图幅),面积70939平方千米,占应完成面积274600平方千米的25.8%。

2008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小兴安岭—松嫩盆地边缘成矿带(Ⅲ级)实施开展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8幅,完成5幅,完成面积27257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45万元;本年度11月,在额尔古纳成矿带(Ⅲ级)开展1:

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幅,面积1000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19万元。

在实施1:

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同时,累计完成1:

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79幅,面积25399平方千米;2008年实施1:

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72幅,面积23734平方千米。

(四)区域遥感地质调查

1982—2003年,完成1:

100万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图及说明书(1990年),面积460000平方千米,覆盖全省;完成1:

100万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2003年),面积460000平方千米,覆盖全省;完成1:

50万区域遥感地质调查(1982年)面积22684平方千米(包括4个1:

20万图幅,嫩江幅5428平方千米、佳木斯市幅5640平方千米、巴彦幅5708平方千米、沙兰站幅5908平方千米);完成1:

50万黑龙江省北部黑河—漠河应用遥感技术找金试验(1989年),面积74000平方千米;完成1:

50万龙江县—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火山岩地质构造与多金属矿化遥感解译验证(1991年),面积9500平方千米;完成1:

20万多宝山—宽河斑岩铜矿(金)成矿带遥感解译(1992—1993年),面积20000平方千米;完成1:

5万五大连池、哈尔滨地区遥感试验(1985年),面积5000平方千米;完成1:

5万木兰县蒙古山地区遥感地质解译、验证及矿化地段检查(1983年),面积27平方千米。

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我省合作,在我省实施开展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

5万航空物探测量工作,该工作主要手段为航磁和航放测量,测量范围为东经127°30′以西、北纬49°以北地区,面积117000平方千米,投入资金37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65万元、省财政政投入1865万元,本年完成测量面积10000平方千米。

2008年,开展了黑河—七台河—双鸭山能源多金属成矿带遥感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区域面积30000平方千米,矿区面积600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70万元。

(五)1:

5万矿产远景调查

自2005年,我省利用财政资金在全省重要成矿区(带)上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累计完成79幅,面积25399平方千米。

2008年,实施开展1:

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72幅(2007年续作项目51幅、2008年新开项目21幅),面积23734平方千米;省财政年度新开项目投入资金4628万元。

1:

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明显,共圈定出1∶5万水系单元素异常13538个,多元素组合异常717个;圈定出1∶2万土壤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9617个,多元素组合异常1024个。

发现矿点9处,矿化点、矿化线索等115处,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45处,为今后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2008年,我省加大了煤炭资源调查力度,在黑龙江省七星河盆地北部和勃利盆地北兴—金沙区块、霍龙门—长安区块开展了1:

5万煤炭资源调查项目3个,68幅,面积21810平方千米,省财政投入资金6483万元。

2008年,我省加大了区域矿产调查评价力度,共实施开展了区域矿产调查评价项目4个,面积12350平方千米,完成调查面积1684平方千米;投入资金5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588万元,省财政2000万元。

项目分别是:

国土资源部与我省合作,在大兴安岭成矿带(Ⅲ级)多宝山—呼玛铜金重点成矿区(带)(Ⅳ级),实施开展黑龙江多宝山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实施1:

5万图幅8幅,面积约2600平方千米,投入资金4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0万元、省财政2000万元);在额尔古纳成矿带(Ⅲ级)呼中—塔河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带)(Ⅳ级)、在伊春—延寿成矿带(Ⅲ级)伊春—延寿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带)(Ⅳ级),开展了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塔源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矿产调查评价和黑龙江伊春二股—翠宏山多金属成矿区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实施面积9400平方千米,中央财政投入1588万元;省财政出资230万元,实施开展并在本年度完成了黑龙江省中东部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六)其他

1、农业地质调查

自2005年,我省开展了农业地质调查项目。

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同投资黑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松嫩平原南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0万元,省财政2000万元)。

2005—2007年,完成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调查面积81500平方千米;2007年起,实施开展了“黑龙江省区域生态评价”项目,实施面积81500平方千米;2008年,实施开展了“黑龙江省局部生态评价及总体评价”项目,实施面积81500平方千米,投入资金16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00万元,省财政800万元)。

2008年度,中央财政投资黑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黑龙江省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宾县—延寿地区)”项目、“黑龙江省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海伦—庆安地区)”项目、“黑龙江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项目,投入资金831万元。

本年度完成了“黑龙江省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宾县—延寿地区)”项目,完成面积4500平方千米;开展了“黑龙江省1:

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海伦—庆安地区,面积11000平方千米)”和“黑龙江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项目。

2、城市地质调查

自2007年,省财政、哈尔滨市财政共同投资实施了哈尔滨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调查面积10198平方千米,累计投资3500万元(其中省财政2500万元,哈尔滨市财政1000万元),本年度投入资金2000万元(其中省财政1500万元,哈尔滨市财政500万元)。

二、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一)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和工作量投入现状

1、2008年矿产资源勘查投资和工作量投入现状

2008年,我省在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的同时,加大了重点矿种(石油、天然气除外)和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力度。

本年度全省野外施工矿产勘查项目380个(预查76个,普查261个,详查28个,勘探15个),仍以普查、预查为主,详查与勘探项目少量。

矿产资源勘查矿种以贵金属金、有色金属铜铅锌钼和能源矿产煤炭为主。

380个项目中,能源矿产勘查54个(煤炭),黑色金属矿产勘查14个(铁13个、锰1个),有色金属矿产勘查126个(铜68个、铝1个、铅锌32个、镍2个、钨2个、钼20个、锑1个),贵金属矿产勘查170个(金167个、银2个、铂钯1个),化工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勘查10个(透辉石矿、磷钾矿、水泥用大理岩矿、陶粒页岩矿、硼矿、蛇纹石饰面石材矿、石墨矿、膨润土矿、硅石矿、水泥用灰岩矿各1个),水气矿产勘查6个(地热4个、矿泉水1个)。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资金达51059万元(见图1),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267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45万元、中央地勘基金638万元、中央财政补贴70万元、危机矿山找矿资金2062万元、其他1452万元),占8%;省财政投入12644万元(属地化地勘费1015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0573万元、危机矿山找矿资金706万元、其他350万元);占25%;社会资金投入34148万元(国有地勘单位投入6725万元,国内企业投入24423万元,个人投入1420万元,其他涉外企业投入146万元,其他1434万元),占67%。

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方向(见图2、图3)。

在全省各类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资金中,能源矿产煤炭18070万元,占36%;黑色金属2134万元(铁2055万元、锰79万元),占4%;有色金属12281万元(铜5509万元、铝44万元、铅锌3662万元、镍79万元、钨97万元、钼2848万元、锑42万元),占24%;贵金属15495万元(金15210万元、银55万元、铂钯230万元),占30%;化工建材及其他非金属403万元(透辉石矿12万元、磷钾矿6万元、水泥用大理岩矿175万元、陶粒页岩矿77万元、

硼矿73万元、蛇纹石饰面石材矿8万元、石墨矿38万元、膨润

土矿5万元、硅石矿5万元、水泥用灰岩矿4万元),占1%;水气2676万元(地热2510万元、矿泉水166万元),占5%。

从图2、图3可以看出,我省2008年度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方向主要为能源矿产和贵金属以及有色金属。

能源矿产勘查主要投资于煤炭,共投资18070万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14209万元(主要为企业投入)、中央财政4267万元(主要为危机矿山找矿资金)、省财政2281万元(主要为矿产资源补偿费);贵金属矿产勘查主要投资于岩金矿,共投资15495万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8566万元(主要为企业投入)、省财政4062万元(主要为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投入2582万元(主要为危机矿山找矿资金和中央地勘基金);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主要投资于铜、铅锌、钼矿,共投资铜矿5509万元、铅锌矿3662万元、钼矿2848万元,其中铜矿投入社会资金4171万元(主要为企业投入)、省财政1338万元(主要为矿产资源补偿费),铅锌矿投入社会资金2800万元(主要为企业投入)、省财政862万元(主要为矿产资源补偿费),钼矿投入社会资金2319万元(主要为企业投入)、省财政529万元(主要为属地化地勘费)。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

钻探347650米,坑探11899米,槽探97万立方米,浅井3409米。

380个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属地化地勘单位承担217个,占57%(见图4);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承担29个,占8%;其他地勘单位承担134个,占35%(见图4)。

51059万元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资金分配:

属地化地勘单位39133万元,占77%;中央直属地勘单位1592万元,占3%;其他地勘单位10334万元,占20%(见图5)。

地勘单位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完成比例情况见下表:

2008年地勘单位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情况表

实物工作量

名称

完成

总工作量

属地化

地勘单位

中央直属

地勘单位

其他

地勘单位

钻探(米)

347650

279746

11618

56286

占总工作量

比例

81%

3%

16%

坑探(米)

11899

9587

422

1890

占总工作量

比例

80%

4%

16%

槽探(万米3)

97

66

7

24

占总工作量

比例

68%

7%

25%

2006年、2007年相比,矿产勘查项目数量连续2年明显增加,2007年比2006年增加项目120个(增幅37%),2008年比2007年增加项目52个(增幅14%),从预查—勘探项目均有增加,普查项目增幅明显(见图6)。

相比2006年、2007年,矿产勘查资金投入总额连续2年大幅度增长(见图7),2007年比2006年增长9189万元(增长27%),2008年比2007年增长16716万元(增长33%)。

其中社会资金投入连续2年明显上升,2007年比2006年增长7457万

元(增长38%),2008年比2007年增长14669万元(增长43%),社会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以国内企业增幅最大,其次国有地勘单位自筹资金增幅也较大;省财政资金投入2008年比2007年增长4627万元(增长37%)。

相比2006年、2007年,矿产勘查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亦连续2年明显增加(见图8),钻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74628米(增加31%),2008年比2007年增加109795米(增加32%);坑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3512米(增加56%),2008年比2007年增加5602米(增加47%);槽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19万立方米(增加25%),2008年比2007年增加22万立方米(增加23%);浅井近两年略有减少。

综上所述,我省在矿产资源勘查上,连续2年勘查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勘查投入资金大幅度增长,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明显增加,表现了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强劲发展与继续增强的态势,大大加强了我省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勘查找矿力度。

省财政资金投入大幅度提高,体现了省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找矿工作的大力支持;社会资金投入明显上升,表明我省基础地质工作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拉动了矿产资源勘查市场进一步活跃。

从承担勘查项目数量、获得勘查资金数额以及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分析上,可以看出,属地化国有地勘单位仍然是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主力军。

2、2009年矿产资源勘查投资预测

根据上述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强劲发展与继续增强的态势,根据目前掌握的有关动态,预计2009年我省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将达6722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7908万元、省财政15167万元、社会资金34148万元),比2008年的51059万元增加16164万元,将增长24%。

具体分析如下:

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将达17908万元(中央地勘基金和省部合作项目15000万元、危机矿山找矿2062万元、其他1000万元),比2008年增加13641万元,约增长76%。

增长主要因素为部中央地勘基金与我省加强合作,加大矿产勘查力度。

2009年省财政投资将达15167万元(包括属地化地勘费110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3000万元、危机矿山找矿706万元、其他500万元),比2008年增加2523万元,约增长17%。

增长主要因素为加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项目煤炭地质勘查。

2009年社会资金投入将达34148万元,虽然受全球化金融危机影响,但矿业权出让市场政策较优惠,社会资金投入仍会接近去年34148万元水平。

(二)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

2008年,完成阶段性勘查矿产地煤4个,其中大型1个(勘探)、中型1个(普查)、小型2个(详查1个、勘探1个);本年新发现矿产地煤7个(大型1个、中型1个、小型5个),钼2个(中型1个、小型1个);本年提高规模级别的矿产地煤4个(大型2个、中型2个)。

新增查明(333)级及以上矿产资源储量为:

煤738253千吨,其中已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256633千吨、已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26550千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455070千吨(伴生油页岩17400千吨);钼金属量18008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金金属量7107千克(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

(三)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

1、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自2006年国家全面实施危机矿山找矿以来,我省共有8个国有大中型矿山开展了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

2008年度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6个,其中3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成果。

黑龙江省鹤岗煤矿接替资源勘查,该矿为国有大型煤矿,经历年开发和补充勘探工作,在本项目实施前,保有(333)级及以上资源量153000万吨。

2008年在矿区深部普查找矿,完成钻探工作量9118米,共见可采煤层16层,煤层真厚度0.74—8.76米,煤层总厚度42.25米;见天然焦(或变质煤)8层,天然焦真厚度0.69—4.98米,总厚18.18米;初步估算新增(333)+(334)?

煤炭资源量31949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其中(333)级及以上资源量10920万吨。

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9年,解决数万人就业,对鹤岗煤矿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矿山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续作后,可预获(333)+(334)?

煤炭资源量55000万吨。

黑龙江省鸡西煤矿接替资源勘查,2008年在矿区外围普查找矿,完成钻探工作量18969米。

共见可采煤层15层,煤层真厚度0.70-1.49米,煤层总厚度13.17米,初步估算新增(333)+(334)?

煤炭资源量30000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其中(333)级及以上资源量10000万吨,为本年新发现大型矿产地之一。

可拟建年产120万吨煤矿井两座,解决数万人就业,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在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仍较大。

另外,黑龙江省宝清县老柞山金矿接替资源勘查亦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本矿为国有大型金矿山,原(333)级及以上资源量24400千克,经历年开发已开采殆尽,现保有储量700千克。

2007年以来在矿区深部普查找矿,共完成钻探工作量9645米,本年完成5702米;在主矿带的深部发现了延伸矿体及盲矿体10条,本年初步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金资源量4000千克,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7年,安排就业人数400人,解决了矿山燃眉之急;另外,通过2年工作,认为主矿床深部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矿区外围亦具有较好找矿远景。

2、煤炭资源勘查成果显著

除前述2个煤炭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外,尚出现一批新发现矿产地和提高规模级别的矿产地。

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煤矿深部区勘探,原为小型煤矿,原有(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2241万吨。

2005年以来在矿区深部开展详查、勘探工作,共完成钻探工作量18371米,本年完成8675米。

发现深部矿体长7千米、宽7千米、延深1500米,矿体真厚度10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15622万吨(已经资源储量评审),为本年完成阶段性勘查和提高规模级别的大型矿产地之一。

可拟建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矿井,可弥补哈尔滨燃气化总公司煤气厂气化、液化和煤化工原料的严重不足。

黑龙江省绥滨县福兴煤炭普查,原为中型煤矿,原有煤炭资源量为(334)级,经2007—2008年普查工作,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7540万吨(已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为本年完成阶段性勘查和提高规模级别的中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宝清县元宝区煤炭普查,2008年开展普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2527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6000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为本年新发现中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马场区煤炭详查,原为中型煤矿,原有(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56392万吨。

2004年以来开展普查、详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21299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4000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为本年提高规模级别的大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七台河煤矿接替资源勘查,2007年以来开展普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3693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3000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为本年新发现小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盆地362高地煤矿勘探,2007年以来开展勘探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1355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2655万吨(已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为本年完成阶段性勘查和新发现小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密山市太平煤炭普查,2005年以来开展普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359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2578万吨(未经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为本年新发现小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北山口煤炭详查,2007年以来开展详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280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2501万吨(已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为本年完成阶段性勘查和新发现小型矿产地之一。

黑龙江省鸡东县宝泉参场西区煤炭详查,原为小型煤矿,原有(333)级及以上煤炭资源量2080万吨。

2007年以来开展详查工作,本年完成钻探工作量816米,估算新增(333)级及以上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