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716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acky.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jacky.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acky.docx

《jack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acky.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jacky.docx

jacky

 

我的网名叫做jacky,大学在青岛市念书,4年,中国海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并不象很多人那样关注现在的流行,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加油!

好男儿,李宇春,张靓颖或者周笔畅,我甚至可能也不知道谁是全国7进6,8进7,我可能还不知道有关满城尽带黄金甲,巩俐和章子怡的最新消息,可是我却知道第六轮六方会谈的结果,我也知道中国暴雨洪灾的后果,受灾地区,我还有着一段值得人驻足的一段经历。

  毕业之后工作两年,辞职孤单一人来到北京准备考研。

  当初准备的是北外的高翻学院,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同传专业。

但是那时候除了看的是同传的高薪之外,还有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一开始,英语程度也就是6级,但是经常锻炼口语,所以交流很流畅。

这是我惟一的优势,其他的,没有工作,计算机专业,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是我有着很多人没有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坚定的毅力。

这样是我后来能够成功被录取的最重要的一点。

  从那年1月开始,我认真准备,但是当时对于高翻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很幼稚的觉得,把一套新东方推荐的60篇文章背诵下来,然后背诵GRE词汇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结果,大概一个月之后,发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是要是参加考试远远不够,因为那时候开始接触<经济学家>,发现根本看不懂。

于是在网络上疯狂的搜索和高翻相关的内容,论坛,网站,blog等等,也开始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其中几个重要的网站在这里推荐一下:

  如果你想要找一个最综合的口译资料资源练习方法的网站,就去这里看看

  http:

//kouyitianxia。

ttsite。

com/index。

php

  如果你还没有认真的看过经济学家,那考高翻就太困难了,经济学家是一定要看的,而且最好每天都看几篇。

  经济学家中国:

http:

//ecocn。

org/forum/index。

php

  如果你要考北外,那么究一定要经常到北外专门的校内网去看看最新的消息,还有很多牛人在哪里发帖,

  北外星光:

http:

//www。

xgbbs。

net/

  如果你的听力和知识面都不是很广阔,那么你需要经常去普特听力论坛看看,并且练习,我是坚持了一年多普特听力论坛:

http:

//www。

putclub。

com/

  这些是主要的一些论坛,接下来我说自己的努力过程的时候会提高他们的用处

  为了能够清晰明了的说明我自己的努力过程,我把自己针对每一个考试所必需掌握的技能,进行的练习列出来:

  英语基础------中英互译新概念3,4册,新东方精选60篇文章,张培基散文50篇,实用口译教程全部,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练习册,然后熟练背诵,这一共7本书!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我背诵了只有2-3遍的,就不想提了。

这些书腰背诵至少3-4遍,我自己背诵了大概有10遍左右,之后总结当中重要的,自己不熟练的句型,词组等等,要针对自己。

  听力------这个是我自己感到最重要的,为了锻炼听力,我找到了普特论坛,并且严格的每天跟着一起训练,方法大家都可以在论坛上找到。

每天听写BBC,因为voa太简单,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听懂。

所以我一直坚持精听BBC直到那年9月份,我找到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音频变速,叫做NVplayer,大家搜索,可以找到并且免费下载,其他的软件我也尝试了,但是基本上都还是声音会失真,但是这个软件只会加快速度,声音不会失真。

之后我开始把BBC变速听,变到1。

1,1。

2,,,,,最后倒了2倍速,你听起来这个变速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你真正的用这个软件开始听的时候,才发现,就算是从1。

1跳到1。

2你都会有很多东西突然间就听不懂了,与此同时,我还每天下载联合国网站的会议现场和白宫的会议现场,不断的变速听,而且普特论坛上又各种各样的材料共我选择,我也在不断的精听,精练,倒了10月,我开始精听BBC2倍速,同时开始了我正式的同传练习,是的,我已经可以进行同传了,不过都是同传UN的现场,还有白宫的现场,每天都是一个小时左右,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开始同传voa新闻,新闻的同传,在同传界是一个忌讳,也就是说没有人去做新闻同传,因为信息集中,密度大,速度太快,挑战太大,但是我很勇敢的接受了挑战,并且开始坚持每天同传新闻,因为我发现UN会议和美国白宫的会议太简单了,我每天都会把UN和美国白宫的会议现场变成2倍速来做泛听,基本上一次就可以听懂了。

  新增国内会外会议视频下载---联合国,白宫,英国议会,中国国家新闻办公室

  http:

//kouyitianxia。

ttsite。

com/thread。

php?

fid-1831335。

html

  后来我曾经尝试一次在安南进行的联合国的演讲录像,直接进行同传,基本上对我来说就是放慢镜头!

每次听2倍速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最后我发现基本上90%的安南演讲内容我都同传出来了。

在此期间,我不但坚持锻炼同传新闻voa,并且开始尝试加速同传,也就是把新闻变速到1.3倍速同传,这个的确非常又难度,但是我还是克服了,这需要很多的勇气还有毅力,很多人会问我,你怎么又这样的动力,我说,他们都源自我的梦想,一个心中的梦想,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语言运用自如的人,运用自己的天分非常自如的人。

于是,渐渐的,我到了12月份,已经可以同传voa新闻的1.5倍速了,这个是非常难的,因为速度很快,而你有必须要同时传译,但是这些都造就了我非凡的反映速度,还有我稳定的心理素质,因为,现在我听人们说话,就真的好像在放慢镜头一般。

而且12月份的时候我也开始同传cnn,也是1.5倍速,以及npr,但是bbc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因为bbc我一直都留给自己做每天的精听。

  在后来,voa的同传我就变速倒了1.7倍速了,但是这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

并且开始进行新闻的记忆,也就是新闻播放并且同传结束后,尽力的会议全部的大概内容,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新闻简单,容易记忆,练习短期记忆还是应该用会议记录,但是我不这么认为,5分钟的新闻可能很短,但是你知道么,这里面往往包括7-8有的时候10个主要事情,而且相互没有联系,如果你能把每件没有联系的事情都记住,那么你记住会议内容会更加简单容易,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发现,我这个人有些变态,听力听2倍速,记忆非要用新闻练习,,,,pervert!

  是的,朋友们,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很多自传,你会发现,这个社会里面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从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变态,或曾经做过一些变态的事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不是变态,这是执著,这是热爱,这是激情。

我有一个同传的朋友,在外交部作同传很久,一次跟我聊天听说我听2倍速,立刻就蹦出来一个pervert!

我笑了笑,没说话。

因为我很少对人说这是我的梦想,我什么都可以付出。

  到了现在,我听任何材料,只要没有陌生词汇,就一定不会又任何障碍,甚至在面对5个欧盟口译司的考官的时候,我有些紧张,但是他们说的英文,即使我紧张的时候,也是让我如缕平川。

这就是我的目的。

你还记得很多人平时练习的很好,到了现场做会的时候,发言人说话结束,可是她却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就是因为平时的练习要超量,倒了现场才能抵消紧张带来的负效应。

  目前我看了一些有关快速听力的书籍,发现其实2倍速并不是速度的极限,2.5倍速才是,因为2.5倍速是人的听力速度反弹极限,也就是说,经常练习2.5倍速,再听1倍速,你的听力不会回到1倍速。

可以继续保持。

所以我目前一致在练习2。

5倍速的bbc听力。

我也希望如果你真的想从事同传行业,请多投入一些,短期记忆比较容易的是叙事类的,也就是上外和北外复试会考的内容,但是会议内容是不好记忆的,因为有很多数字,很多分类,都需要笔记,而全国三个大型的同传专业考试当中,只有欧盟口译司的这个考试全部都是会议内容,而且数字,年代,月份都非常清楚,当时我摊上的就是一个核问题,所以平时多练习新闻的记忆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就说到笔记的问题,我练习笔记,只用了一本书《实战口译》,林超伦的,全书练习了大概5遍左右,每次一个小时练习一片文章,倒了最后能够基本上进行1.7倍速的播放,同时自己记笔记,但是这里我有一个缺陷,就是局限于书本的模式,每次都是记笔记一分钟长短,这是很要命的,因为欧盟口译司的考官实际上要考察拟的真实能力不会拘泥。

我这次考试就吃亏在这里。

可是,夺亏我平时练习2倍速听力精听和泛听很多,所以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而且毕竟,我练习笔记都是用的1.7倍速,所以她用常速朗读的时候,时间虽然长了一些,我最后还是表现不错。

所以,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练习其他一些长的内容。

具体技巧就是书里面所提高的一些方法,严格的按照步骤来,练习就会有效果。

这些就是有关听力的大概情况,实在太多,无法一一想起,只能叙述这些。

  新闻和杂志--------新闻的理解,记忆很重要,我背诵了大概有100-200篇VOA,和BBC新闻,非常熟练的,《经济学家》大概也背诵了有100篇左右,这些对我理解新闻和杂志很油帮助,背诵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新闻的框架基本类似,二杂志业基本上文章都大同小异。

你可以翻译,但是这会花去大量的时间,不过这个翻译很好,我曾经坚持了大概3个月左右,每天都翻译1篇文章,但是后来放弃开始转入直接视译,这个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而且我自己理解更有效,也懂得怎样把复杂的语言转化为简单的语言让自己理解更容易。

所以我现在视译的能力非常好。

在阅读经济学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要注意积累每一个你不熟练和不知道的词汇,这些都是考日积月累的,想要依靠GRE或者其他的解决问题很难。

我每天都积累很多词汇,最后会复习。

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词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为了增加词汇,我背诵了很多词典,GRE词汇我背诵了自己都不知道多少遍,反正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复习一遍,背诵词典事很枯燥的,这是对你的毅力的考验,我第一次背诵GRE,用了1个星期,酒背完了,之后每周豆复习一次,现在基本上6个小时就可以全部背诵一次,不是看,而是背诵。

说明我已经非常熟练了,为什么要这样?

我听写新闻第一次飞跃就是因为GRE词汇,所以有很多词汇都猜出来了。

还有一个是新闻分类词汇,大家可以在北外的书店里面找到,12块钱,大概有2000-3000词汇,这个简单,但是只要背熟练,基本上听新闻不会有障碍,但是全部让你写出来可能还是有问题。

另一个词典是口译词典,这个词典对中英翻译很重要,英美报刊词汇,大概有10000词汇,全都是新词汇,这个也要背诵熟练,托福词组,这个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词组的扩充,美国口语词典,对于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家和口语能力的提升,理解英文文化大有帮助。

  上面的都是很好的词典,每一个我都熟练背过,中英,英中,交替背过。

而且经常复习。

背诵词典事很枯燥的过程,你常常会遇到很辛苦的时候想要放弃,这个时候我要告诉你,之所以很多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跟你一样倒了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软弱下来。

究竟是否坚持,关键在你。

等你倒了下一次软弱的时候,你要告诉你自己,实际上会有另外几个人跟你一样优秀,克服了第一层阻力,但是也一样倒了这个时候,很难坚持,是否坚持下去,决定在你自己,如此一次次鼓励自己,,,,这不亚于背诵文章,关键在于你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如果只是看到了高薪,我想你实在浪费时间,有一天你会后悔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作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到最后因为你不喜欢,你很难做好!

  这一年,我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所有的节假日,我都用来突击单词或者词典。

周末都是背诵gre单词或者其他的词汇。

  每天基本上都是1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早上6点起床跑步锻炼,打太极拳,这些很重要,保持身心健康。

  晚上12点准是睡觉,吃饭等等都是准时准点的。

  所以这一年我没有生病过。

  我简单的叙述了我做的考试准备,接下来就是需要接受检验了,其实北外的考试证明了我做得准备有充分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

北外的考试里面,我得总分过线了,英文分数也很高,但是,我得政治差了2分,结果可想而知,我根本没机会进入复试,但是却被欧盟口译司看上,并且录取了我,我曾经发布了一个帖子,说明我考试的过程,http:

//jackyhuang1112。

blog。

hexun。

com/9133481_d。

html

其实真正的内幕却是倒了今天早上我给了老师电话才告诉我。

  初试当中,有两部分,一个是笔试,一个是口式,口试包括中英英中交传。

当时由于我不知道口试会直接考交传3分钟录音,很紧张,竟然把英中交传做成了复述!

我很快做完之后,拿掉了耳机,听到周围的人说中文,立刻就傻了!

  完了,脑子里面第一个年头就是完了,没戏了,彻底没戏了,但是仍然强制自己镇定下来,结果中英交传还好,但是毕竟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笔试之后,我就很快第一个就交卷,找到了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但是他说,不可能让你单独再来一次了。

等通知吧。

没想到等到了几天之后,竟然真的接到了复试的通知,当时的喜悦如同这次知道复试通过,由于特别兴奋,我还特意问老师,老师,您还记得问我么,就是那个考是第一个结束后就找您的那个学生,他说,呵呵怎么不记得,你是所有考生里面唯一一个把传译做成了复述的人,不管你是谁我都记住了,我听了也心中一紧,感到万分庆幸,我想,还是由于自己笔试得成绩不错,而且语音不错,才给了我这个机会进入复试。

  复试的时候的情况,和我后来告诉大家的有些差异。

  复试一共4论,自我介绍,即兴演讲,英中现场交传,中英现场交传。

每一轮结束后,都需要学生出去,所有的考官一起评价,决定分数,这个就很人性化。

  后来我才打电话知道,我在前三论的表现非常好,语音标准,流利,反应迅速,对国际时政了解透彻,给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到了第四轮考试的时候,轮到了我,那个给我出题的中国考官还小声问旁边的人,还有必要么?

看来的确有些低估自己的实力了,不过我并不骄傲,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这些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其实,认真想想,人的一生真的很奇怪的,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呢?

  如果初试我就因为把传译做成了复述,而把我排除,就像我因为政治少了两分把我踢出局,我还有机会进入复试么?

  如果进不了复试,我还可能成为幸运者之一么?

  那么我下一年又会经历什么呢?

我还会和现在一样精力充沛么?

  人的一生太奇妙了,也许真的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时间会让我们学会成长,而现在我们也许只能接受一切。

以下是我今天参加欧盟口译司的复试的过程.

原定下午2点中开始,我大概12:

50到达对外经贸大学,开始等待,大概13:

10的时候碰到另外一个已经参加了提前的复试的人出来,和他交谈中了解到,复试的过程如下:

一自我介绍2分钟

二开始进行中英交传,都是欧盟口译司的考官现场朗诵,时间均为4分钟

这样看来应该不会很难,不过现场的5个欧盟的口译教官可能会让你双腿发颤,

5人都是从欧洲飞来的,两个英国的资深同传,3个在欧盟口译司的中国人,也是资深同传,

这点后来从报名的老师那里得到了确认

大约在13:

30分的时候,我登上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博学楼,719----口译司项目部所在地,报名之后开始等待.

原来5个考官已经考了很久,因为每次要求5人一组考试,考官在我那一组说,这个考试一定要认真进行,所以很花时间,希望大家原谅

大概等到了3:

00----也就是等待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我得考试开始了.

进入了房间后,就看到了5个考官一字排开,说情况突变!

!

!

需要添加一个即兴演讲.我当时就吐血了,为什么倒了我们这组就要添加!

看来天不让我上!

随后就开始了独自一人应对教官自我介绍,之后进行即兴演讲,要准备2分钟.其实我觉得根本没有2分钟.

然后5个学生和5个考官面对,英国同传先弄5个文章,5个学生依次进行英汉交传.这还好,文章的时间基本上都是4分钟左右

可是倒了汉英传译的时候,到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天的事情,那个中国老大一下子来了兴头给我弄了一个7-8分钟的文章,我特意节省的用纸,把字体变小,还是让我用A4的纸记录了3张笔记!

!

!

!

!

!

!

!

内容全部都是会议发言,我得就是有关核问题,很多数字,事件,历史问题都进来了,靠!

看新闻发布会也灭有这样引用的!

!

!

这是我这辈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记录老师的笔记这么认真,这么长.

质量很不好,自然效果就不用说了.我很难过,结束之后,要等到5-8之后才能有结果.

我现在就觉得很累很累,身心俱疲,很相休息一下,可是明天还要站起来去找工作,经历了一年辛苦的准备和学习,倒了最后,不知道什么感觉,就是很累,基本上没戏了.整个过程大概用了2.5个小时,我出来的时候看了看表17:

30,这段时间内,我们5个学生坐在一起,但是另一个人传译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闲着,因为你也要熟悉考官的口音和声音,所以也一起记录.所以几乎3个小时的时间,都是高度紧张和劳累的,我第一次这样,回来后就觉得头很疼,我猜想我很不适合这样的工作.

我要找工作了,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要考同传的朋友,就按照欧盟的这个练习把,其他的什么上外,北外在我看来,都还不行,可以预料的成分太大,还是欧盟的有挑战性.有的时候进行传译的时候,老师根本就不念文章,自己现场说,我得那个就是,竟然他能把所有和核事件相关的数据,历史记忆的一清二处!

!

!

一说    起来就不想停下来,说的很开心,很爽,最后意兴盎然,简单的收尾.我看了看我得笔记,没有把紧张和痛苦的表情表现出来.

算了!

一切都过去了.

我要先照工作了,论坛的事情要放一放,不然连生计都是问题,谢谢大家!

!

!

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再来一次,要认真准备,我很不踏实.我检讨自己.

附记:

说几个对大家可能有用的,比较具体的东西,

1我得即兴演讲话题

2我得中英文传译大概内容

即兴演讲------

说给你3分钟准备,我觉得是屁话!

给我连2分钟都没有!

!

!

进去后就是介绍自己,之后开始即兴演讲,我得题目是

toprotecttheenvironment,wehavetodevelopthenulcearenergyindustry.我当时很紧张,你想阿,开篇就是这个,能不紧张么?

于是我大概想到的就是两极臭氧增大,大批动物死亡,汽车行业的兴起导致炭排量的上升,威胁到空气的质量,人类无法生存.我当时能说出口的就是这么多乐,可能太在乎考试了,反而不好.

开始英中,中英传译--------英国人念,还好,5个人平均分配,应该都是4分钟左右.如同腌制妹妹

说得一样,英汉简单,汉英难一些.

我得英汉同传是有关资源的问题,说很多人认为资源多是好事,对于很多非洲的穷国家并非如此,如尼日利亚,金,钻,油,什么都有,可是却饱受战火洗礼.最后说资源多并非好事

汉英同传我就直接死了.

那位中国老大看我长相太凶,看来吃了秤砣铁了心要fail我,说起了核能的问题,我不是不熟练,我每天都听BBC,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和联合国紧密相关的事情,可是他说的很快,很广,说起了北韩,在澳门的存款的事情,安理会发了决议却没有执行的问题,说了居里夫人不应该发现核能的问题,结论-----我非常反对你刚才所说核能应该得到发展来造福人类,因为这是自掘坟墓.这就说起了数十年前的切诺贝力泄漏事件,上周是21周年,死亡人数,受到影响的人数,以及欧洲国家受到的影响,以法国为例,说道人们的食物受到污染可是政府确隐瞒实情.

最后说,他强烈反对核能的利用,再继续开发利用核能,人类就是在自己发掘坟墓,很多干净的能源都可以利用,如同太阳能,海洋能源都可以造福人类

最后说了很多变强烈的,很强烈的反对我的观点,我记录完了,手都酸了.

我不是说这太夸张,如果我入学后学习了一年之后,你让我传译20分钟我都没有怨言,可是我才是入学阿,有这个必要么,直接弄得跟一个正式会议一样.不过转念,也许这是人家的标准.

有的时候,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分水岭,人和人的不同,大概就是因为一个个标准的不同,我认栽.

其实要是会记笔记,我不会输得这么惨,这些都是我每天很关注很熟悉的问题,只是没想到现在酒会靠这些东西.

其他的话题都听有意思,说起了方便面,物权法,还说起了情人节送花的事情.都挺好玩的,不要怪自己运气不好,这是一个事业,要怪就怪自己学艺不精,这个行业不是考运气吃饭的,今天你运气好,不代表你一辈子都运气好,届时倒了会场上出了丑,那你就一辈子都砸了.

我听喜欢这个行业,因为它是我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步

上外的考评机制很严格(至少宣称如此)。

世界上最好的翻译学院,一定也是最严格的翻译学院。

在这方面,被很多人称之为魔鬼学校的巴黎三大高级翻译学院(ESIT)是最好的代表。

想要参加这个学校的入学考试(尤其是口译)就已经非常难,光是通晓中英法三门语言这一要求,就已经把很多人拒之门外,况且它还要求必须在B语言国家呆满12个月。

此外,口译专业的入学考试一个人一生最多只能报考两次;也就是说,如果两次考试都没能通过,也就意味着永远与这所学校无缘了。

一年级期末还有一场可怕的升级考试。

如果不能通过,可以补习一年再次参加;如果不幸又未能通过,则意味着前功尽弃。

即便进到第二年的学习,也依然不意味着能够顺利毕业,因为毕业前还有一个专业考试,也就是请外面的职业译员跟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测试。

只有最终通过这个考试的学生,才能光荣地成为ESIT的毕业生。

上外高翻虽然不如ESIT那么严格,但是程序也差不多,除了入学考试之外,还有一年级期末的升级考试加上毕业前的专业考试,只有通过所有考试的学生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如果一切都像上外网站所说的那样得以严格执行,那么上外高翻肯定是有前途的。

前不久回北外参加高翻30周年庆典时,见到现在那里任教的前室友,问他现在学生的质量如何,他说还不错,毕竟北外高翻的影响力还在,每年报名的人数还是相当多的,所以即便最终录取接近百人,生源质量还算不错。

但是高翻的考评机制不足,实在是要减分的。

口译员怎样减轻紧张情绪来源双子同声传译工作室

作为一名口译员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心理素质好,不怯场。

有些人天生表演欲强,越多人越来劲。

但是多数人在大场合发言还是多多少少会感到紧张的。

是不是会紧张的人就不能做翻译呢?

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做翻译的也没有多少人了。

看看总理和外交部长的新闻发布会的翻译也不是每一个都能镇定自若。

关注一些翻译的发展,有些翻译明显是经验多了之后才老练些。

外交部有名的翻译戴庆利读书的时候也有老师说她不适合做翻译,因为她容易紧张,但是人家经过努力和磨练现在不也做得顶好的么。

做交传和做同传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译员要直接面对观众,而同传则在同传箱里做“幕后英雄”。

面对观众,紧张是人之常情。

不仅仅是翻译会感到紧张。

许多发言人也会紧张。

有一次我做翻译,坐在主持人旁边,看见主持人拿着稿子念稿时嘴唇在颤抖。

我心想,拿着稿子念稿都紧张成这样,大家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一下翻译的心情?

另外一位发言人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可能是比较少在大场合发言,所以发言的时候一直低头看着稿子念稿,神情严肃紧张。

到回答观众问题的时候,一名观众用标准的普通话向他提问,紧张的发言人居然说,“对不起,你说话太快了,请重复你的问题。

还有,请说普通话。

大家就乐了。

因为提问的人说的明明是标准的普通话。

你看,紧张的时候连母语都听不懂了。

另外一个发言人是某公司的总经理,一上台就口若悬河,连稿子都不用看。

讲话像机关枪一样,连气都不用换。

一看就知道是做销售出身,靠三寸不烂之舌吃饭的人。

谁说口译员不是靠舌头吃饭呢。

所以有人也把口译员称为“舌人”。

练好口才,提高公共演说能力也是减轻紧张感觉的一种办法。

曾经听过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林超伦的演讲。

他也认为做翻译要练口才。

他说练口才或是写论文的一个秘诀就是用三段论的方法来论证你的观点。

他给我们出了一个论题,叫我们用三段论的方法来论证-“男生就是比女生强”。

我一听这个论题就来劲,于是举手回答,

“饭量大、脸皮厚、跑得快。

三个三字短语,符合他的“三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