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183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革除弊端、建立公平社会。

3、梭伦的政治理念:

节制、中庸、公平,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改革

1、时间:

公元前594年

2、内容及作用:

(1)经济领域: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回到平民手中。

②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抵押。

③鼓励发展工商业。

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④其它措施(具有现代意识)

(2)政治领域

①改变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少将全体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享

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

②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

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

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三)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见作用后概括)

(1)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2)使得平民拥有了土地和人身自由,缓和了社会矛盾;

(3)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4)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利益。

2、局限性:

(1)按财产多少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

(2)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

(3)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总结】梭伦改革的特点:

中庸

为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措施倾向于平民。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进一步民主化

(一)背景

1、当时雅典出现的各地方政治派别:

(1)平原派(大地主集团)——要求恢复贵族制

(2)海岸派(富裕中农和工商业者)——维护梭伦创立的民主制度

(3)山地派(中下层农民)——要求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更激进的民主改革

2、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二)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8年

2、内容及作用

(1)首先,以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

(2)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治机构:

①500人议事会议代替原来的400人议事会议。

②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③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3)陶片放逐法:

最能体现了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确保民主制度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大意义

1、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写下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联系】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片放逐法的认识

(1)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创举。

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民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不公正、不理智的。

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有着很大不同。

四、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

(一)伯里克利改革内容和作用

1、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资格。

2、官员的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证性。

3、战神山议事会仅保留审判谋杀案和渎神案的职能。

公民大会及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

选举的不科学性

(二)伯里克利改革的意义

1、进一步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

2、使雅典的文化事业高度发达,国力鼎盛,赢得邻邦的仰慕。

【综合】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及评价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

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

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

任职期间比较短。

(3)、监督官吏制度。

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补充】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改革是大约4300年前,两河流域的乌鲁卡基那改革。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一)中日的地缘和文化关系

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

2、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中华文明圈。

3、相对落后的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不断积极吸取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1、出于战乱等原因,中国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冶铁等先进技术传入日本,儒学、佛教、道教等文化也先后传入日本。

2、徐福的传说。

(三)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先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四)日本不断派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

1、公元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派遣使者,开启了长达近300年向中国学习历程。

2、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

(1)目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2)情况:

①遣唐使成份:

即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②遣唐使学习的内容:

文化知识,生活习俗。

③代表:

阿倍仲麻吕。

(3)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有何重要作用?

①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②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注意】在隋唐时期的中日交流史上,不仅有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也有中国人前往日本传播先进文化,鉴真就是其中之一。

【思考】日本遣唐使精神?

二、大化改新

(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代表是中臣镰足等人。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最重要)

(二)措施:

1、经济

(1)推行公地公民制度:

(2)实行班田收授法:

((3)实行租庸调制

2、政治(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

(1)确立中央集权体制(官制)

(2)制定律令

(3)神化天皇

(三)作用:

(改革影响)

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2、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3、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思考】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商鞅变法: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背景)

(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

1、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政治方面)。

2、东迁后的周王室辖区不断缩小,财政收入减少,加上许多诸侯国拒绝向周天子纳贡,使得周王室财政十分紧张。

(经济方面)

3、春秋时几个诸侯国借着天子名义,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壮大自身。

(二)战国时期,周王室更加衰落。

陈旧的周制再也不能适应春秋战国社会的新变化了

1、春秋时期,权力下移,以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血缘纽带开始松散。

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政治方面)

2、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步被破坏(经济方面)

(三)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呼声。

(四)各国的国君也想在残酷的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因此,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

【联系】宗法分封制(必修I)和井田制(必修II)相关内容

二、管仲改革(春秋时期的变法)

(一)背景:

1、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使用),荒地不断开垦,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长时间不向国家交税,各诸侯收日益减少。

于是许多国家不得不改革赋税制度,增加实物税。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二)改革内容:

实行“相地而衰征”:

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三)改革的影响

1、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注意】除齐国外还有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四)春秋时期改革的整体评价

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很不彻底。

三、魏文侯变法(战国时期的变法)

(一)战国时期变法的根本任务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二)魏文侯变法

公元前400年前后。

2、人物:

李悝、吴起。

3、李悝的变法主张和作用

(1)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重要的官职由有才能的人来担任,有功劳的人才能享受优厚的俸禄

(2)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

(3)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

4、吴起进行军事改革:

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三)变法的历史作用(见课本P18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盛

一、历史背景

(一)大背景

1、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

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加深,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3、军事(主观动力):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思想:

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二)变法前夕的秦国(小背景)

1、秦国的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1)经济落后:

(2)文化落后:

(3)社会风习落后:

(4)政治上落后。

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

【注意】改革的根本原因:

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变法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

秦孝公、商鞅。

3、内容(列表)

内容

意义

废除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

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编制什伍组织

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废除井田制

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

颁布标准器

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

实行县制,设令丞,

由国君任免

强化了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罚

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三、收富国强兵之效(变法的作用)

(一)作用

1、不但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提示】也可以根据改革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归纳

(二)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1、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实行坚决,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4、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厉行法治,赏罚分明。

(“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6、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具全盘计划,先奖励生产军功,然后才迁都求出击。

【补充】

(一)商鞅变法的评价:

1、积极作用:

(1)经济上: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上: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

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历史局限性: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如:

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压迫:

连坐法

(3)改革不完全彻底:

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4)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

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二)商鞅变法的特点: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三)商鞅变法的启示: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

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联系】关于重农抑商

1、含义: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

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方面倾斜。

3、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其规律为:

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

或者:

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治国主张。

3、实质:

封建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实质是保护地主阶级经济。

4、目的: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5、作用(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

前期以积极为主,后期以消极为主。

(1)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商鞅变法可以说明:

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队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保证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4)后期:

对明清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6、局限

(1)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2)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致使整个封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自然经济长期延续,这是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之一。

历史表明,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3)导致经济结构的过分单一化;

(4)导致环境的恶化。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一、北魏统一北方

(一)北魏政权的建立

1、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

(1)起源:

(2)南迁:

2、北魏的建立

(1)时间:

(2)人物:

(3)定都:

(二)北魏统一北方

1、北魏统一北方:

2、统一以后的形势(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方战乱以及鲜卑族文化程度低:

北方长期以来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

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与原有的落后国家制度产生矛盾。

于是,在一些有为、有志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2)北魏内部的问题——北魏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

由于阶级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北魏政权面临的问题。

如吏治败坏,赋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很大,鲜卑贵族中保守势力还很强,皇权与旧贵族的矛盾加剧。

这些都表明,北魏仍用原有办法很难再统治下去了,必须实施改革;

(3)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北方民族学会农耕,走向农业定居生活,出现封建化趋势;

汉人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验,丰富了生产知识;

在共同反对各族统治者的压迫中密切了联系)。

2、改革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的内容

(一)均田制与三长制

1、颁布均田令(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

(1)内容:

(2)作用:

2、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①三长:

②三长的职责:

(2)三长制的作用:

(二)整顿吏治

1、整顿吏治的必要性:

2、整顿吏治的措施:

(1)制定俸禄制度:

(2)制定地方官吏的任期制:

3、整顿吏治的作用:

(三)迁都洛阳

1、迁都的必要性:

(1)迁出平城的理由:

(2)迁入洛阳的理由:

2、迁都的目的:

3、迁都的作用:

(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改穿汉服

2、改鲜卑性为汉姓:

3、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4、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5、其它汉制措施:

【补充】性质:

封建化过程。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认识】:

(这是规律性的认识需要同学们会应用)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一、“三冗”与积贫积弱

(一)“三冗”

1、“冗官”

增设官僚机构。

(2)表现:

2、“冗兵”

扩充军队。

3、“冗费”

养官养兵,战争赔款。

(二)积贫积弱局面

1、积贫:

主要是由“三冗”造成的国家财政危机造成。

【联系】造成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还有哪些?

(1)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兼并,从根本上反映了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大地主往往隐瞒田产,逃避税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是北宋财政收入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与西夏和辽战事的失败而担负的岁币也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2、积弱:

分散军权。

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北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局面。

(三)“三冗”“两积”的后果:

1、造成北宋严重的社会危机。

2、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共识。

二、“拗相公”(王安石的才能)

1、王安石的雄心壮志:

“矫世变俗”。

2、任地方官时,对朝廷得失和民间疾苦都比较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以后主持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