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95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课件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啓请础梳理

一、淡水资源短缺

1.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

a.人类可利用的有效淡水瓷源①有限。

b.陆地上的淡水密源分布很②不均匀。

C・滦水瓷源不合理的③开发与管理,以致浪费严重。

d•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总需水量大增。

(2)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制约④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对⑤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

康;引发国际冲突。

2•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应矛盾尖锐的原因

a.总量⑥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地区分布⑦不平衡。

c・时间分配上,⑧年际变化大,⑨年内分配不均。

d.需求量急剧⑩增长。

e.污染、浪费严重

(2)危害:

农业和城市⑪缺水严重。

二、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现状:

耕地后备资源须有较大投入才能有效利用;因人口⑫增长迅速,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峻。

2.中国现状

(1)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⑬少,地理分布不均匀。

⑵⑭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3)耕地质量差,土地⑮退化、⑯污染严重。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矿产资源特性之一:

⑰非可再生性。

2.产生原因

(1)世界:

消费量⑱增长、消费不平衡。

(2)中国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b.富矿少,⑲贫矿多;

c.地区分布⑳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瓷源主宴富集在為中部或西部

地区。

.■核心突破

知识点一淡水资源短缺

人类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指矿产资源)两大类。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

其产生有自然

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球上淡水资源

有限

总量有限:

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

人类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约

为每年9000立方千米,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水资源的地区分

布不均匀

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淡水资源丰富。

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

人为

原因

世界总需水量增

长很快

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加

其他社会用水量扩大

水资源的不合

理开发利用

浪费现象普遍

加剧了淡水资源

的短缺

水体污染严重

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需矛盾尖锐,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受夏季风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年际缺水现象

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

人为

原因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

人口数量庞大

水资源利用不当

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

【典例1](2011年上海模拟冰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0图3-1-1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读图,回答

图3-1-1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卩葛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3)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名师点拨】第⑴题,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需求。

结合水资源利用率可知,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黄河流域。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本措施是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

(2)题,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黄河流域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第(3)题,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答案】

(1)C

(2)D(3)C

1.世界上许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B)

①经济发达国家,用水浪费②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变坏③受"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变干旱④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

A.①②B.①③C.@®D.③④

点拨: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忽视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生产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是出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水平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比较高的。

2.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珠江口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点拨:

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降水多,造成干旱和洪涝的主要原因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夏季风的进退早晚有关;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污染较严重,再加上咸潮危害,使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知识点二耕地日渐减少

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原因

产生过程

影响

水土流失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

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土地

荒漠化

气候变暖、气候干旱、风沙侵蚀等,乱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

沙漠面积扩大、耕地

减少、风沙危害、沙

尘暴等

土壤次生

盐碱化

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

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酸化

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硬化

续表

原因

产生过程

影响

污染

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间接污染水源、食品,

危害人类健康

非农业

建设用

地增加

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

实施

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典例2](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3-1-2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3-1-3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30

1.28

1.26

1.24

1.22

1.18

图3-1-2

土地面积变化量耳公®-)

图3-1-3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①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③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④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①建设用地增加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④未利用地增加

【名师点拨】第

(1)题,根据图3-1-2中曲线变化趋势可知,2000~2007年,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一,如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但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2)题,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等。

图3-1-3所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答案】

(1)C

(2)B

读1988~2000年我国亲斤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百分

比)/完成1~2题。

新增(转入)耕地

减少(转出)耕地

林地

24.2

20.6

草地

66

3.9

湿地、水域

1.9

16.2

未利用土地

7.9

2.7

城镇居民点

0

56.6

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A)

点拨:

第1题,读表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退耕即减少(转出)耕地面积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林地。

第2题,表中,城镇居

民用地侵占耕地面积最大z达一半以上。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不断减少z人地矛盾突出严重。

知识点三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o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图3-1-4

 

【典例3]阅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图3

—1—5),回答下列问题。

1

11氟

1可开采寿命

~银

1

―1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

1汞

1

1铅

1丨鸽的弁柔寿命

1

—1锡

1JL

1

1噪

1铝

1卄

54321101525355075100150250(年)

消费增长率(%・a:

1)资源开采寿命年数3)

IIIIII

1985199020002010205021002200

资源耗渴年份

图3-1-5

注:

纵坐标右侧条框表示固定在1975年消费水平的矿产预期寿命,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可开采寿命。

纵坐标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产的消费年增长率。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属资源,其数量是的。

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

国家。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

O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耗竭问题,

即提高资源,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问题。

【名师点拨】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目前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3/4的矿产资源。

第(3)题主要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分析可知:

消费水平提高,矿产的可开采寿命衰减;消费增长率越大,矿产开采寿命衰减得越多。

所以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矿产资源要合理开采利用,延缓资源的耗竭。

【答案】

(1)地质成矿

(2)非可再生有限发达

(3)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多

(4)利用率耗竭时间

1.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D)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

C.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不能配套

D.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点拨:

注意是〃优势",只有D项符合。

2.目前,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严重,下列属于我国矿I产资源面临的问题是(D)

I①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矿产后备资源不足

'③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④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iD.①②③

点拨:

矿山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环境问题,不是矿产资源问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