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224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案Word格式.docx

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

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

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

最小内间面积2×

2.5=5m2,外间面积1×

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

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

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

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

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

有条件可安装恒温

——您身边的实验室工程专家

恒湿机。

2.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

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3.无菌室的灭菌消毒

(1)薰蒸:

这是无菌室彻底灭菌的措施。

无菌室使用了较长时间,污染比较严重时,应进行薰蒸灭菌。

可用甲醛、乳酸或硫磺薰蒸。

(2)喷雾:

在每次使用无菌室前进行。

喷雾可促使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尘飞场,并有杀菌作用。

可用5%石炭酸喷雾。

(3)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通常应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60min。

4.无菌室工作规程

(1)无菌室灭菌。

每次使用前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以上,或在使用前30min,对内外室用5%石炭酸喷雾。

(2)用肥皂洗手后,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

在外室换上已灭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后用2%煤酚皂液将手浸洗2分钟。

(3)将各种需用物品搬进内室清点、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台面上方和操作员站位空间喷雾,返回外室,5~10min后再进内室工作。

(4)接种操作前,用70%酒精棉球擦手;

进行无菌操作时,动作要轻缓,尽量减少空气波动和地面扬尘。

(5)工作中应注意安全。

如遇棉塞着火,用手紧握或用湿布包裹熄灭,切勿用嘴吹,以免扩大燃烧;

如遇有菌培养物洒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时,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台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继续操作。

(6)工作结束,立即将台面收拾干净,将不应在无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废弃物全部拿出无菌室后,对无菌室用5%石炭酸喷雾,或开紫外线灯照射30min。

五恒温培养室1.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

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

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

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

(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

(4)内外室都应在室中央安装紫外线灯,以供灭菌用。

2.培养室内设备及用具

(1)内室通常配备培养架和摇瓶机(摇床)。

常用的摇瓶机有旋转式、往复式两种。

(2)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70%酒精棉球等。

3.培养室的灭菌、消毒

同无菌室的灭菌、消毒措施。

小规模的培养可不启用恒温培养室,而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六普通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观察、计数和生理生化测定工作的场所。

室内的陈设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均配备实验台、显微镜、柜子及凳子。

实验台要求平整、光滑,实验柜要足以容纳日常使用的用具及药品等。

七实验室其他要求水、电、气等的容量、布设、性能均应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篇二:

微生物实验室规划

一、选址:

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办公室

2.理化分析实验室:

(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细菌实验室:

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

④洗涤消毒室;

一般布局要求如下:

1.办公室:

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

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

1.3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

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

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

1.5m;

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

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5.洗涤消毒室:

洗涤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涤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m2。

为满足洗涤消毒的功能,洗涤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涤池,洗涤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b.器皿柜或实验台,以放置洗涤好器皿;

c.高压灭菌锅,其所用电源应满足用电负荷;

d.室内安有通风装置(通风柜)或换气扇;

e.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在该室内,设供日常检验用水蒸馏水器装置。

6.理化分析室:

(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理化分析室是物理化学分析的主要操作室

a.实验台与细菌操作室要求相同

b.设置通风柜以满足加热、消化、干燥、烧灼和化学处理等工作需要;

c.洗涤池。

7.仪器室:

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用以放置显微镜、电子天平

及理化分析用小型仪器;

a.要求清洁干燥、防潮防虫、避光;

b.仪器台要稳固、牢靠。

对于小的企业实验室,如果没有更多的房间进行区分,应该可以通过规划房间分区,以保证实验室不同工作区(洁净区和一般操作区)之间有一定区分,因此,最少应保证4个房间或者4个分区。

1.洗刷消毒区域,这个区域要求相对独立,最好以房间间隔,因为这个区域处理废物,有一定的污染和湿度。

2.培养基配制区域,用于培养基的配制,经常有水等,需要相对独立一些。

3.一般操作区域,这个是主要操作区域,微生物的试验结果的观察,显微镜操作,一般的简单理化操作,仪器设备等,都可以合并在这个房间或者区域进行。

4.无菌操作区域,无菌间,这个要求独立。

篇三: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划

环保技术公司微生物实验室

设计规划

环保技术公司技术部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目录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3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主要设备7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15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

微生物实验室准备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五部分组成。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如下: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

准备室还要用于洗刷器皿等。

(二)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三)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

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

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

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

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3)紫外线照射:

如遇有菌培养物洒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时,应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台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继续操作。

(四)恒温培养室

1.培养室的设置

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