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233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高二化学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

人教版选修4等章节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白铁皮在发生析氢腐蚀时有0.2mol电子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5.6g金属被腐蚀

B.有6.5g金属被氧化

C.有0.15mol金属失去电子

D.标准状况下有4.48LH2逸出

2.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3.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化合物A在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20mol•L﹣1•min﹣1            

B.0.25mol•L﹣1•min﹣1

C.0.30mol•L﹣1•min﹣1

D.0.50mol•L﹣1•min﹣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

H2(g)+

O2(g)═H2O(l);△H=﹣285.8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B.已知:

S(g)+O2(g)═SO2(g)△H1=﹣Q1;S(s)+O2(g)═SO2(g)△H2=﹣Q2,则Q1<Q2

C.已知:

H2SO4(浓)+NaOH(aq)═

Na2SO4(aq)+H2O(l)△H1;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H2,则有|△H1|<|△H2|

D.已知:

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

CO(g)+

O2(g)═CO2(g)△H=﹣283.0kJ•mol﹣1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kJ•mol﹣1

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相比()

A.前者多B.后者多C.一样多D.无法判断

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锌片、石墨、硫酸溶液B.铜片、银片、氯化铁溶液

C.锌片、铜片、乙醇溶液D.铁片、铜片、稀盐酸

7.已知:

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ClO

H2CO3

Ka=1.8×10﹣5

Ka=3.0×10﹣8

Ka1=4.4×10﹣7Ka2=4.7×10﹣11

右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Na+)>c(ClO﹣)>c(CH3COO﹣)>c(OH﹣)>c(H+)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CO2+H2O=HClO+CO

C.图象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

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象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8.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

N2+3H2⇌2NH3

起始浓度mol/L

1.0

3.0

0

2秒末浓度mol/L

0.6

1.8

a

A.0.2mol/(L•s)B.0.4mol/(L•s)C.0.6mol/(L•s)D.0.8mol/(L•s)

9.铅蓄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PbO2+Pb+2H2SO4

2PbSO4+2H2O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H2SO4浓度增加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SO42﹣﹣2e﹣═PbSO4

C.在充电时,电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mol硫酸

D.在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2﹣+4H+

10.在0.1mol·L-1NaHCO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c(CO32-)>c(HCO3-

)>c(H2CO3)

B.c(Na+)=2[c(CO32-)+c(HCO3-

)+c(H2CO3)]

C.c(OH-)=c(HCO3-)+c(H+)+2c(H2CO3)

D.c(Na+)+c(H+)=c(CO32-)+c(HCO3-

)+c(OH-)

11.2SO2(g)+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

n(SO2)/mol

0.4

0.8

0.8

n(O2)/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12.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mol电子,便消耗1.12L的O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13.700℃时,H2(g)+CO2(g)

H2O(g)+CO(g)。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

C(H2)/mol/L

0.1

0.2

0.2

C(CO2)/mol/L

0.1

0.1

0.2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H2和0.20mol/LCO2,到达平衡时c(CO)与乙不同

14.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的一项主题是温室气体减排。

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实现CO2和H2合成甲醇的燃烧电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槽中反应生成水

B.甲槽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CO2+6e-+5H2O=CH3OH+6OH-

C.质子从乙槽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甲槽

D.放电过程中,乙槽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15.室温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街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25℃其浓度积为2.8×10-9mol2/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数值为2×10-5B.c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a点D.b点与d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16.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K置于N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B.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C.开关K置于M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D.开关K置于M处,电子从碳棒经开关K流向铁棒

17.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g)+CO2(g)

CO(g)+H2O(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如果此时测得CO2为0.5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常数符合下列关系式:

,则此时温度700℃

18.[Fe(CN)6]3−可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自身还原为[Fe(CN)6]4−。

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加以处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CN)6]4−−e−

[Fe(CN)6]3−

B.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2HCO3-+2e−

H2↑+2CO32-

C.当电解过程中有22.4L标准状况下的H2生成时,溶液中有32gS析出(溶解忽略不计)

D.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K4[Fe(CN)6]与KHCO3

19.可逆反应:

2NO2

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2: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0.镍氢电池具有性能好、寿命长等优点,其反应原理是NiO(OH)+MH==NiO+M+H2O,MH可理解为储氢合金M中吸收结合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H电极是负极

B.OH-向MH极移动

C.正极电极反应式:

NiO(OH)+e-=NiO+OH-

D.电子从MH电极流向NiO(OH)电极,经KOH溶液流回MH极

2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75×10-5

Ka=2.98×10-8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

CO2+H2O+2ClO-=CO

+2HClO

B.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

SO2+H2O+2CO

=SO

+2HCO3-

D.相同浓度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

H++HCO3-=CO2↑+H2O

22.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kJ·mol-1、463kJ·mol-1和495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1/2O2(g)ΔH=-485kJ·mol-1

B.H2O(g)===H2(g)+1/2O2(g)ΔH=+485kJ·mol-1

C.2H2(g)+O2(g)===2H2O(g)ΔH=+485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5kJ·mol-1

23.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B.pH=7的NH4Cl和氨水混合溶液中,c(NH+4)=c(Cl—)

C.加热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D.0.1mol·L-1Na2CO3溶液中,c(HCO—3)>c(OH—)

24.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

CO(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

A.25%B.50%C.75%D.80%

25.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为负极,③④中Fe作为负极

B.②中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NH4Cl②0.1mol/LCH3COONH4③0.1mol/LNH4HSO4④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⑤0.1mol/LNH3•H2O,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   ;c(NH4+)最小的是   (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   ③(填“>”、“<”或“=”)

(4)在溶液④中,   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mol/L

(5)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   (填“>”、“<”或“=”)NH4+的水解程度,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CH3COO﹣)    c(NH

)(填“>”、“<”或“=”)

27.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极A是   .(填“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

(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当阳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下)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时,求所得溶液在25℃时的pH=   .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   (填“银”或“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8.I.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衝所需时间/min

CO

H2O

CO2

1

500

8

4

3.2

4

2

700

4

2

0.8

3

3

700

4

2

0.8

1

(1)①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CO2和H2生成速率相等

B.温度不变时,压强不变

C.生成CO2的速率和生成CO的速率相等

②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   .

③实验3和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   .

(2)①硫化钠溶液具有较强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欲使0.1mol的Na2S溶液中,

的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加适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

B.加适量的水

C.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29.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1)等量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   (填“金刚石”和“石墨”)放出热量更多,写出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   (填“金刚石”和“石墨”)更稳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

(3)12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高二化学

参考答案

1.B2.A3.B4.D5.A

6.C7.C8.B9.B10.D

11.B12.D13.D14.C15.C

16.B17.C18.D19.A20.D

21.C22.D23.B24.C25.B

26.

(1)酸;NH

+H2O⇌NH3•H2O+H+

(2)③;⑤

(3)<

(4)Cl﹣;NH

(5)=;=

27.

(1)正极

(2)2CuSO4+2H2O

2Cu+O2↑+2H2SO4

(3)12

(4)银;AgNO3

(1)C;20%;加催化剂

(2)S2﹣+H2O⇌HS﹣+OH﹣,HS﹣+H2O⇌H2S+OH﹣;BC

29.

(1)金刚石;C(石墨,s)+O2(g)═CO2(g)△H=﹣393.5kJ?

mol﹣1

(2)石墨;C(石墨,s)═C(金刚石,s)△H=+1.9kJ?

mol﹣1

(3)252.0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