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2483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0、冲击式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应用于极性较大的气体,如:

SO2、NH3、H2S等。

11、串联两个吸收管以增加捕集效率。

12、检测样本的代表性受多方面影响,包括:

时间、地点、人群、天气、生产状况、采样方法、检验的准确性。

13、粉尘分散度的的两种表示方法是粒子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

14、进行气体、粉尘采样之前,都应该用皂膜流量计对采样器进行校准。

15、手传振动的强度用计权加速度(m/s2)或计权加速度级(dB)表示。

判断题

1、定点采样结果反映工作地点的危害情况。

2、个体采样结果反映工作场所的危害情况。

3、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应进行现场调查,开展日常检测前没必要进行现场调查。

4、粉尘采样夹内装上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放于盛水的烧杯中,向采样夹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kPa时,水中应无气泡产生。

5、在最大流量和4kPa的阻力下,空气采样器应能稳定运行2~8h以上,并且流量保持稳定,波动不大于±

5%。

6、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可收集工作岗位地面落尘作为样品。

7、用物理性方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可直接对普通滤膜上的粉尘进行测定。

8、采用滤膜溶解涂片法测定粉尘分散度时用过氯乙烯滤膜、乙酸丁酯溶剂。

9、进行粉尘采样时,应根据粉尘浓度选择不同直径的滤膜。

10、测量噪声时应将传声器放于耳部高度,指向声源。

11、测量噪声时,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应戴风罩。

12、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越大。

13、用吸附材料采集的样品应低温保存、及时送检。

14、用微孔滤膜采集的样品多数是不易挥发的物质。

15、用直读仪器检测的结果也可计算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16、检气管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17、当电焊工使用防护面罩时,应测量罩内辐照度或照射量。

18、地下矿山粉尘采样点,应设在作业面的回风侧。

19、地下矿山粉尘采样点,应离产尘点1.5至6米。

20、50m长的输煤皮带,应于头、尾各设1个粉尘采样点。

选择题

1、在进行空气样品采样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BCD)

A、应设样品的空白对照B、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C、计算时取采样前后的流量均值D、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关于空气样品的采样,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BC)

A、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时,应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B、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PC-STEL或MAC时,应选择一天中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间段C、控制效果评价时连续采样3天D、事故性检测时,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IDLH为止

3、检测前的仪器准备项目包括:

A、检查电量B、校准流量C、校准定时装置D、准备好采样器材

4、关于定点采样,正确的是:

(AB)

A、采样器放置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B、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C、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上风向,并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D、采样时间一般30分钟

5、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的定点采样,正确的是:

A、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B、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C、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不用采样D、取各点的平均浓度作为该劳动者的短时间接触浓度。

6、关于个体采样对象的选择,正确的是:

A、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B、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C、某工种有6人,应选3名接触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采样D、某工种有6人,对其接触时间、浓度不清,应选其中3人进行采样

7、关于活性炭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A、热解吸型活性炭管前段装100mg活性炭,后段装50mg活性炭B、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内装100mg活性炭C、用于采集大部份有机气体或蒸气D、不适用低蒸气压、极性高或高活性有机物

8、用活性炭管采样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碳管捕集效率,越高越好,至少>

90%B、需知解析效率C、如果后段浓度大于前段10%,应重新采样D、使用两段式,两段捕集量应累计

9、关于硅胶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硅酸钠与硫酸的反应物B、具极性C、捕集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等)及极性化合物(如甲醇.苯酚.乙醛等)D、不容易吸水,湿度大于70%RH时适用性好

10、关于硅胶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解吸型是两段式200mg/100mgB、溶剂解吸型使用水或甲醇等高极性溶剂解吸C、热解吸型是单段式200mg,高温热解吸D、热解吸型无法确知是否溢出或破出

11、硅胶管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A、在湿度>

70%RH时应在硅胶管前加装干燥剂以除水气B、捕集效率应>

90%C、使用两段式,如果后段浓度大于前段10%,应重新采样D、使用两段式,两段捕集量应累计

12、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BCD)

A、收集工作岗位地面落尘作为样品B、样品量一般大于0.1gC、可用直径大于75mm滤膜采样D、加热温度不大于250℃

13、关于呼吸性粉尘的采样,以下正确的是:

A、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μm以下,且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集率为50%B、采样时安装预分离器C、滤膜称量前应去静电D、应尽量减少各种原因带来的系统误差。

14、关于总尘采样,以下正确的是:

A、短时间采样的流量在15-40L/min之间B、长时间采样的流量在5-10L/min之间C、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D、采样时间越长结果越准确

15、在噪声测量前,进行的现场调查工作包括:

A、将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噪声设备布局绘制简图B、掌握工艺区划、各生产程序噪声特征及变化规律C、预测量D、掌握各岗位人员配备情况及作业方式

16、关于噪声测量仪器的准备,以下正确的是:

A、固定岗位选用声级计B、流动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C、测量前需校准D、测量脉冲噪声时取值使用LAeq。

17、关于噪声测点的布置,以下正确的是:

A、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的,测3个点,取平均值B、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的,应将其划分苦于声级区,各测2个点,取平均值C、劳动者流动作业时,对工作地点分别测量,计算等效声级D、同一区域内声级差<5dB(A),视为均匀

18、用吸收液进行短时间采样时,以下哪些毒物不应限制在15min:

(C)

A、硫化氢B、氯化氢C、过氧化氢D、氨

19、用有机担体管采样的是:

(B)

A、甲醇B、四氢呋喃C、硝基苯D、二氯乙烷

20、以下关于紫外辐射检测的做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应校准B、应从最小量程开始C、测量电焊弧光时,应分别测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照度,然后计算有效辐照度D、测量部位应在操作人员眼、面、肢体等暴露部位。

名词解释

1、标准采样体积: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2、个体采样:

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3、空气收集器:

用于收集空气中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状态被测物质的器具,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和固体吸附剂管等。

4、LAeq:

又称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指在规定时间内,鞭一连续稳态噪声的A计要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噪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用dB(A)表示。

5、生物监测:

为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体内存在或危害情况,而采集血、尿、呼出气等生物样品,对有害物质、其代谢产物、生理或行为改变等效应指标进行测定。

6、最小采样体积:

工作场所空气收集器在采集空气样品时,为了满足职业卫生容许浓度检测的需要,要求采集的最小空气体积。

简答题

1、检测前的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哪些?

答:

生产工艺,原料、中间产物与产品,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岗位设置与作业方式、接触时间等。

2、简述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原理。

粉尘中的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能溶于加热到245-250℃的焦磷酸中,游离二氧化硅几乎不溶,从而实现分离,然后称量出游离二氧化硅,计算其在粉尘中的百分含量。

3、简述用注射器采样的优缺点。

优点是快速、简便;

缺点是只反映瞬间的浓度,不代表劳动者的真实接触水平。

4、简述石棉纤维浓度测试方法的原理。

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滤膜经透明固定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

论述题

1、据调查某公司喷漆工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上午、下午各进行喷漆作业一次,为此根据实际情况于作业期间进行了2次个体采样,有关记录及结果如下表,请计算该喷漆工接触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是否超标?

检测项目

开始采样时间

结束采样时间

开始流量

ml/min

结束流量

检验结果

μg/活性炭管

甲苯

8:

00

11:

50

48

300

14:

16:

46

280

⑴上午时间段空气浓度为300/49*180/1000=34.0mg/m3;

下午时间段空气浓度为280/48*120/1000=48.6mg/m3

⑵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34+2*48.6)/8=24.9mg/m3

⑶换算为每周工作6天平均接触浓度24.9*48/40=29.9mg/m3

⑷结果小于甲苯PC-TWA,不超标。

2、某生产项目有氯甲甲醚、苯、煤尘、噪声这4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委托某检测机构进行日常检测,而该检测机构氯甲甲醚项目未经计量认证,该机构经研究拟将氯甲甲醚项目外包。

请按顺序列出该检测机构应完成的记录,这些记录分别载明哪些主要内容。

⑴合同评审记录:

检测机构进行内部评审,确定是否受理;

⑵外包合同:

检测机构与承包方的协定,双方责任等;

⑶所涉及仪器的使用记录、采样前的校准记录;

⑷化学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有用人单位信息、接触方式及时间等信息、采样仪器、气象与生产条件、流量、时间、采样人员等内容;

⑸粉尘采样原始记录表:

⑹噪声测量原始记录表:

⑺粉尘称量原始记录:

滤膜干燥情况、称量人、称量仪器、称量时间等;

⑻实验室苯检验的原始记录、色谱图等;

⑼承包方出具的氯甲甲醚结果报告;

⑽正式检测报告。

3、怎样理解职业卫生检测是个抽样行为?

为让检测结果有代表性,应注意哪些问题?

职业卫生检测的目的是了解或确定劳动者接触毒物浓度或物理因素强度的准确水平,检测单位的结果只是反映某个时间段、某个空间、某种条件下的浓度或强度,而劳动者持续性、多岗位、多种条件下作业,因此,从统计学观点看,无论从时间、空间还是人员(进行个体采样人)等角度讲,职业卫生检测是一种抽样行为。

为使抽样结果接近于总体的水平,应注意:

样品数量要尽量多,尽量采用个体采样,选工作量正常、防护设施运转正常条件下检测,检测点应能涵盖劳动者经常停留作业的岗位,应在不同季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进行统计学计算,应严格格检测规范进行采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