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254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Word格式.docx

序》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

子罕》: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第二层含义,是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如《尚书·

舜典》疏:

“经天纬地曰文”;

雍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三层含义,在前两层含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如《礼记·

乐记》:

“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曰:

“文犹美也,善也。

“化”字含义较容易理解,通常为改变、生成、造化等,如《庄子·

逍遥游》: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易·

系辞下》: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

中庸》: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具体来说,“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由此又引申出教化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用,最早见于成书于战国末年的《易·

贲卦》: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为治理国家除观察天文外,更要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

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相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后,“文”与“化”合成为一词,如《说苑·

指武》: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选·

补之诗》: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可见,合而称之的“文化”,也是“以文教化”的意思。

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视野中,“文化”的含义实际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更侧重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在精神、道德层面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

从广义上讲,传统就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后世存在影响并且相对稳定的东西。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必然存在精华与糟粕,并非传统的便都是好的。

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指那些具有生命力和永恒价值的优秀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与道德层面上的共性。

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

”具体来说,又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观念和信仰,才能长久地集聚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

以钱穆为代表的新儒家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人类文化大略可分为三种类型:

游牧文化、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

这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中国为传统的农耕型社会,其文化类型自然为农耕文化。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从而也决定了其与西方文化的根本性不同。

对于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之影响,唐君毅先生有着精彩的论述。

唐先生认为:

农耕经济依赖于土地与气候,故农业之事只能尽人力以俟天;

农业之人向地工作,而地上之植物上升于天,故得见上天下地之相通;

农业生活定著而安居,则生于斯长于斯,对自然环境皆熟习而生情,惊奇之心遂少;

又求定著安居以勤力生产者,亦自然爱和平。

故农业之生活,使人倾向于内,重尽己力,求人我各安其居,互不相犯之愿浓;

其精神之向上,则易为向一有内在性而周行地面之神致其崇敬;

而对环境中之人物,易有悠久之情谊;

伦理之念笃,艺术之审美心强。

由中国人之农业生活,自然促进人之致广大而爱和平之精神,唯有内外之和平,而后个人有深厚之文化修养,以承前启后,民族之文化生命乃得悠久无疆,以向前扩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

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始终,那么我们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对传统社会的构成有所了解。

1、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成

自公元前五世纪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其社会主体,逐渐分化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在这四个阶层中,士的地位最高,也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

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观点,士来源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的士至少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年。

在整个封建社会历程中,士阶层掌握着文化知识,占有较多的财产,并享有一定的名望,他们在地方上往往还兼有教化百姓、维护安定的作用。

隋唐以后,开科取士,推行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平民有了晋身于士阶层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其他三个阶层与士阶层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再有绝对的严格区分。

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就依赖于农耕经济,农业为立国之本,农民也是中国社会最广大的人群。

工,是指手工业工人,他们多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一般说来,商人在近世之前的传统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统治者出于各种考虑一直对商业加以限制。

直到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才有所提高,并和士阶层产生了互动。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它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

此论题太过宏大,本文只能以简短的篇幅,概要地对其进行一下介绍。

儒家文化。

孔子在春秋末期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并构建了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学派是最儒家主要的代表。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受到了玄学和佛教的挑战,一度衰落。

至唐代,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儒学再度笼罩上了耀眼的光环。

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趋于完善,称为“理学”。

后来理学进一步发展,到明代“心学”成为显学。

清代,又出现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宗法社会的性质,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靠儒家学说来维系。

“五四运动”后,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家学说更是沦为成为单一的学术研究对象。

但是近来各方面普遍认识到,儒家学说与现代化并不冲突,从儒家学说中,还有可能找寻到解开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困惑的“钥匙”。

道家文化。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老子,“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

道家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出来的,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主张无为,反对有为的政治,对于人治,甚至对于文化,他都抱着否定的态度,“小国寡民”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状态。

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真正做到无为、好静、无事、不欲,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老子有着比儒家更彻底的民本思想,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政治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初统治者就实行“黄老之治”以休养生息。

在认识论上,老子持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的甚至相反相成,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互相转化。

再看佛教文化。

佛教是在中国东汉的时候传入中国的,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汉传佛教,一是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注重理解佛教经典的义理,而藏传佛教注重实践。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快与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儒家也从佛教文化中吸取了某些有益的东西,比如,佛教论题的思辨性,思维的开阔性等等,对于丰富儒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到宋代,儒家就把佛教的思辨性引入儒家学说的体系,从而成为宋明理学。

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可以找到很多由佛学衍生的名词如觉悟、刹那等。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是中国的本土文化。

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它的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而言,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而道家则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流派,道家与儒家既有其互相区别、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一面,又有其互相一致、互相借重、互相补充的一面。

而佛教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也逐渐中国化,产生了禅宗一派,并与儒道二教相互融合。

三教在漫长的共存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1、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的特质,是以人为本,重人伦

中国传统文化同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人伦”性质。

以神与人的关系来说,其他文化多奉有至高无上的神明,有记录神和与神交往,以及神与神斗争历史的史诗,古代印度有相当数量的赞颂神的诗篇;

而在中国,这些方面的东西相对少见,诗经当中的一些“颂”虽然涉及神话,但更多的是记述人,将人作为称颂的对象。

事实上,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注重死后的世界,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即便是祭祀的神灵,也是基于“人伦”的观念,所谓“敬天法祖”。

先民将自己的祖先视为上帝来膜拜,建立了自己的伦理观念,这样的结果便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能够以祖先观念加以维系,数千年来连绵不绝。

中国文化在初始阶段的特质便是超越宗教性的,以人为本,重人伦,成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要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将人作为中心,几千年来,无论文化主体如何演进,内容如何嬗变,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最注重人世间的道德。

理想的“士”,不仅要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将仁与义作为至高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

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君主专制,强调臣民要忠君,但同时也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强调民贵君轻,提出了“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因此尊君重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二,是延续性与包容性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

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延续不断,经久不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种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封闭的,它需要交流,当然也会面临种种入侵而产生变异。

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或变异,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

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

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

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三,是强调人格修养,推崇道德

中华文化推崇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特别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的人格,首先是一个不断自我充实的过程:

,所谓“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

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苟且偷生,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又说: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政治清明,符合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可以出来做官;

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就应该退隐,而不应贪图宝贵荣华。

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是一个向外拓展的过程:

,所谓“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主张,它认为唯有完善个人人格(“内圣”),才有可能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把修身工夫转化为治国平天下的业绩,实现“外王”目标。

这种重视道德伦理修养,追求成圣成贤理想人格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个人品德修养来完善自身,以便能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舍“小我”而全“大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主张,正如孟子所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以取义。

他认为,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仁人义士爱国的英雄。

4、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四,是戒空谈,重实效,主张经世致用

中国古代文化多主张“补偏救弊”,就是说以解决社会、人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数人热衷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只有极少数人对抽象的思辩感兴趣。

即便是主张“清静无为”、“法自然”的老、庄,最为关心的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着重研究的还是“君人南面之术”,包括以退为进、柔能克刚等为人处世之道。

他们的后学弟子研究的黄老刑名之学,其实用性比起儒家学说来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中国古代各派学者都倾向于应用和实用,这也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身体力行的价值取向和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

正是在这种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科学也成为实用科学:

无论天文、数学,医药、地理,农学水利,乃至四大发明,大多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实用科学。

四、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

但谈论传统文化,并不是把它作为博物馆里的文物来欣赏,而是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具有显现的历史性、遗传性,同时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其最终目的,是要认真继承和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为当代社会开创新历史、弘扬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激励。

1、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易经》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的运行刚健有力,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情怀。

孔子对他自己和对他的弟子都是这样要求的,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学而不厌”,而且应该“为而不厌”,他自己则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他的弟子曾参也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当今,我们正身处于历史上最好的个人发展环境中,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2、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精神

“和”属于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

《中庸》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持中贵和思想,体现在人与天、人与人、人与己等各个方面。

首先,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先秦各家多以“和”为最高理想。

老子庄子都认为“和”才是天人之间最理想的状态。

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张,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都是相类相通的,因此可以达到和谐和统一。

放眼当下,各种自然灾害频仍,大自然向人们过度的破坏自然、无休止的向自然攫取敲响了警钟。

因此,古人这种处理天人之间关系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次,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持中贵和思想的另一个重点。

孔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事当前,先考虑自己,后考虑别人,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做到功不独居,过不推委;

要讲究“度”,比如,在什么情况下要坚持原则,在什么情况下要有灵活性。

再次,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应当保持和谐,即应当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

佛家认为,人类的痛苦大多来源于种种难以餍足的欲望,而人快乐和幸福又建立在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当中。

因此,如何在这两方面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很重要。

一个人不能没有进取心,但过分的追求身外的东西,往往容易事与愿违。

因此说,要把自己的理想和从事的事业联系起来,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3、尊崇“大一统”,强调整体的精神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他们显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经验。

”这个观察是极为准确和深刻的。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整体意识和“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标志。

统一历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要求,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反之,割据分裂的局面虽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始终被中华文化所排拒。

与“大一统”思想相映照的是,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整体思维的方式。

中华先民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独特的生存意识逐渐升华为整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形成整体主义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认为,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重于权利,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对家庭负责,更要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同时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就是这种思想、这种思维的体现。

这种整体观念无疑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向心力,长久保持团结和统一的重要力量。

结语

莫砺锋先生在一次名为“请敬畏我们的传统”演讲中说: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依然生机勃勃,它的内部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它从生成之初就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变革机制,它是一只可以屡经涅槃而获得永生的凤凰。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今人充分的尊重和弘扬,使其显露内在的价值,焕发新的生命,为当今社会服务。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进步。

当代社会,掌握和具有现代化知识结构与技能修养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但着眼于更长远、更高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来看,尤其是对于具备了一定文化知识的知识分子群体来说,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和吸收有益的成分,恢弘祖国的优秀文化,这对我们以更宽广的胸怀迎接全球化的到来和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4.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

三联书店,2007.

 

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ContemporarySociety

Abstract:

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hasalonghistory,it’sformationbasedontheagriculturaleconomy,andpossessedseveralpeculiaritiesdifferentfromthewesternculture.Alongwiththeabusesinmodernsocietyaregettingmoreandmoreserious,peopleshouldespeciallyabsorbwisdomandacquireenlightenmentfromthetraditionalculture.Wemustturnoursightto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locatethetraditionalcultureanewwithanattitudeoftenderfeelingsandrespect,andthink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contemporarysocietyseriously.

Keywords:

traditionalculture,Confucianism,BuddhismandTaois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