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264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2014-2015学年攀枝花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科任教师:

李红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分为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题型有选择题、识图改错题、材料解析题。

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整份试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整份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双基”,没有怪题、偏题。

二、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1、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参考学生为七年级三个班级共149人,平均分为46.41分,最高分为93分,最低分12分。

及格的学生42人。

及格率28.1%。

全年级各分数段的人数见以下表格:

分数段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9分以下

人数

5人

8人

10人

19人

14人

29人

64人

2、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

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有的失分是由于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心造成。

如:

简答题26题要求写出虎门销烟时间,我们大多数同学写出了鸦片战争的时间;29题要求答中共一大召开时间、地点,选举的中央局书记,而大多数学生多这样的基础知识基本记不住等。

2、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书写不认真,答题不规范,不讲究条理答题有些混乱。

在简答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3、发音的不准确造成失分也有不少,例如:

蒋介石我们同学写成蒋价石,还有民主写为民族。

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书写不认真,答题不规范,不讲究条理答题有些混乱。

在简答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4、错别字严重,填空题李鸿章写为李鸿张;梁启超答为梁起超;叶挺写成叶庭;新疆写为辛疆等等。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5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0分以上。

出错较多的是4、6、10、15、24几个小题。

6、10这两个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

从总体来说,这次期末试卷的选择题难度相对较低,全都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但70%的学生50分选择题至拿到25分左右,情况很不理想。

(二)识图材料解析题

第26题,考察孔子以及秦皇汉武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的相对较好。

第27题识图改错及材料解析,该题考察学生对课本上的图片分析能力,该题满分12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分左右,学生出错的原因还是对课本上图片记忆混乱,所记忆的知识不牢固,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全面,并且知识点以及学科联系和衔接不到位。

(三)材料分析

28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28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主要考察“变法改革”,由于没有很好的把握题意和审题不认真,所以学生不是答非所问。

29题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10分。

但大部分学生只能拿到3分,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较差。

四、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后很少有学生看历史课本。

这直接导致学生对书本不熟悉,对历史事件不熟悉,从而造成大面积失分。

2、审题不清,对题意不理解。

3、在答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缺乏答题技巧。

4、答题的规范性太差,书写也不够规范,错别字很多。

5、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好些学生题目都没做完。

五、教学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

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2、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3、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4、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

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

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5、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注意读图、析图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

6、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

①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

②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要求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段落化。

③加强针对性的练习。

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方法、掌握规律,也应训练文字表达的简洁、正确与准确。

7、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

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科任教师:

李红

2015年1月16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