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06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ocx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加深对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及时把握汽车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为2009年度北部新区相关招商引资工作找准方向和重点。

在北部新区管委会相关委领导的带领下,招商一局召集区内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座谈;相关人员到长安福特马自达以及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前往上海拜访了德国大陆、瑞典奥托立夫、美国天合、日本高田、意大利菲亚特以及日本先锋电子等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就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国内汽车产业分布、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企业目前的生产状况、业内全球知名企业的经营及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与对方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在认真研究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态势的前提下,结合北部新区自身发展的现状以及在产业发展上的规划,对汽车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拟定了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措施,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系列建议。

关键词:

北部新区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一、2008年全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北部新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8年,汽车产销934.51万辆和938.05万辆,同比增长5.21%和6.70%,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6.81个百分点和15.14个百分点,增幅为十年来最低水平,成为自1999年后首次跌破10%的年份。

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673.77万辆和675.56万辆,同比增长5.59%和7.27%,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6.35个百分点和14.41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260.74万辆和262.49万辆,同比增长4.24%和5.25%,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7.97个百分点和17.00个百分点。

图1是2007/2008年汽车月度销售汇总情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汽车市场自去年下半年明显下滑,影响最为明显的是第四季度,产销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见表1)。

在轿车市场,国内主流轿车生产企业纷纷下调了全年销售目标,占国产轿车销量三分之二的十大轿车厂家,只有东风日产一家完成了原订销售34.5万辆的目标。

在重型载货汽车市场上,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只有包头北方奔驰完成了原定2.5万辆的销售目标。

月度产量

(单位:

万辆)

环比增幅

同比增幅

月销售量

环比增幅

同比增幅

10月

70.49

-7.82%

-1.15%

71.57

-4.77%

3.77%

11月

68.60

-2.68%

-18.03%

68.51

-4.26%

-14.46%

12月

62.70

-8.60%

-23.7%

74.16

8.24%

-11.64%

表1:

2008年第四季度汽车产销情况表

产销总体情况来看,2008年,全年产销呈明显变化,上半年平稳,下半年回落加快,特别是第四季度,汽车产销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乘用车所占比重较上年有所提升,商用车呈一定下降,轿车增长贡献度依旧在各车型中最高。

在乘用车市场上,轿车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市场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商用车市场需求受宏观形势影响较大,“前高后低”趋势非常明显。

总体而言,2008年,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明显。

1.轿车市场

在主要细分车型中,2008年12月,轿车产销量同比均呈小幅下降。

产销分别为366392辆和452434辆,产量环比下降10.21%,销量增长16.14%,同比分别下降21.26%和6.89%。

2008年,轿车产销分别为503.73万辆和504.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和6.78%。

图2是2007/2008年轿车月度销售汇总情况。

2008年,销量排名前十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奇瑞、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吉利和长安福特,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海通用、奇瑞和长安福特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增幅更为明显。

2008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27.8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

2007年及2008年轿车销量企业排行榜见表2。

排名

2007年

排名

2008年

企业名称

销量

企业名称

销量

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45.83

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49.89

2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44.58

2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47.81

3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43.20

3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39.57

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2.15

4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34.77

5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26.91

5

东风日产乘用车部

31.88

6

东风日产乘用车部

26.12

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8.66

7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24.95

7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27.74

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1.95

8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25.33

9

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21.31

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2.18

10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20.73

10

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20.08

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合计

307.73

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合计

327.91

占轿车总销量比重

65.10%

占轿车总销量比重

64.97%

表2:

2007年~2008年轿车销量企业排行榜  (单位:

万辆,%)

2.重型载货车市场

2008年,销量排名前十名的重型载货车企业依次为: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述十家企业2008年共销售527,538辆,占重型载货汽车销售总量的97.15%。

其中,位列前三的企业中国重汽、一汽和东风分别实现销量:

111,345辆、107,273辆和106,490辆,共实现销量325,108辆,占据全国销售市场近60%的份额。

2008年全国重型载货车月销量走势见图3.

图3:

2008年重型载货车月度销售走势图(辆)

3.地区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排名

2008年2-12月汽车工业总产值分地区排名前十位

地区

总产值(万元)

占比(%)

1

吉林省

23053793.8

11.1

2

广东省

22755593.4

10.96

3

山东省

20748055.1

9.99

4

湖北省

16231087.5

7.81

5

上海市

15640748.5

7.53

6

江苏省

15210058.2

7.32

7

浙江省

14055034.9

6.77

8

北京市

10616323.5

5.11

9

天津市

9974057

4.8

10

重庆市

9014837.1

4.34

合计

157299589

75.78

 

表3:

2008年2-12月汽车工业总产值分地区排名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08年2月至12月全国各地区汽车工业的生产情况和数据,对全国各地区汽车工业总产值、整车以及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总产值进行了排位,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

汽车工业总产值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吉林、广东、山东省,重庆排在第十位;在整车企业总产值排位上,前三位是吉林、广东和湖北,重庆处于第8位;在零部件配套企业总产值排位上,前三位是广东、山东和

湖南,重庆在零部件工业上不在前十之列。

排名

2008年2-12月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地区排名前十位

排名

2008年2-12月汽车整车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地区排名前十位

地区

总产值(万元)

占比(%)

地区

总产值(万元)

占比(%)

1

广东省

624226.8

20.14

1

吉林省

17501627

16.65

2

山东省

579621.9

18.7

2

广东省

13120849.9

12.48

3

湖南省

374683.7

12.09

3

湖北省

10269418.6

9.77

4

江苏省

330161.7

10.65

4

山东省

9551045.1

9.09

5

四川省

221224.3

7.14

5

上海市

7479108

7.11

6

辽宁省

183213.5

5.91

6

北京市

6103670.4

5.8

7

湖北省

167175.9

5.39

7

天津市

5631443

5.36

8

河北省

137305.6

4.43

8

重庆市

5354587.6

5.09

9

安徽省

98031.8

3.16

9

辽宁省

4551150.5

4.33

10

河南省

83087

2.68

10

江苏省

4007897.3

3.81

合计

2798732.2

90.33

合计

83570797.4

79.54

表4:

2008年2-12月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整车工业总产值分地区排名表

(二)重庆北部新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整车企业

2008年度,区内长福马、力帆和上依红汽车总产量265,408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比重为2.84%。

其中,乘用车共计241,258台,全国市场占有率3.75%,商用车全国市场占有率0.93%。

这三大整车厂08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长安福特马自达:

产量为200,758台(其中南京生产14,290台),比07年22万辆的产量下滑9.1%,实现工业总产值230.8亿元,比07年实现275亿元的产值下滑近16.4%;销量为204,674台(其中销售南京工厂产品为13,692台),实现销售产值239.3亿元。

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产品有蒙迪欧、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S-MAX、马自达2和嘉年华,其中以福克斯的产销情况最为良好,全年共生产113,792台,而蒙迪欧致胜和马自达3全年市场反响低于公司预期,分别生产38,040台和25,792台。

力帆:

生产轿车40,500台,比07年30,400台的产量增长33.2%,实现工业产值18.37亿元,比07年12.4亿元的产值增长近48.15%,实现销售产值17.82亿元。

力帆的车型为力帆520、力帆520I、力帆620及力帆320,其中,力帆520为主打车型,全年共生产37331台。

上汽依维柯红岩:

2008年实现产销量分别为24,150辆和22,338辆,同比分别下降3.13%和6.93%,08年实现产值近52亿元,实现盈利5,000万元,企业扭亏为盈。

公司目前生产的车型主要有“红岩”品牌和“斯太尔”两大品牌,产品载重量在5-60吨之间。

图4:

区内三大整车厂07、08年产销情况对照图

企业

07年产量

(万辆)

08年产量

(万辆)

同比增长(%)

07年产值(亿元)

08年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长福马

22

20.08

-9.1

275

230.8

16.4

力帆

3.04

4.05

33.2

12.4

18.37

48.15

上依红

2.4905

2.415

-3.13

52

表5:

三大整车厂经营情况

2.零部件企业

截止2008年年底,区内共有8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新区翠云工业园及黄茅坪工业园,形成了以菲亚特轻型发动机、上汽菲亚特红岩大功率发动机、力帆汽车发动机为主体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基地,以延锋江森、长安伟世通、纳铁福、福耀玻璃等为代表的涉及发动机部件、车身及附件、底盘和电器仪表四大总成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2008年,已投产的7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值111.72亿元,占新区工业比重约9%,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38家;已签约的1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建成达产后预计产能为114亿元。

二、北部新区汽车产业发展走访调研情况及分析

(一)调研情况

带着北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引资重点,结合北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引资规划重点在动力、传动、汽车电子三大系统,考察组走访了长安福特马自达、力帆以及向其提供配套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上海的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总部并和业内高层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1.长安福特马自达

长安福特马自达采购部负责人结合本公司相关零部件的实际采购情况谈到,在三大总成十四大类零部件上,其采购地多以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进口件多用在中高端车型上,由于大部分产品附加值高,而物流支出所占比例又较小,加上采购量有限,这些企业大都不愿到重庆来开展就近配套业务。

三大总成相关零部件的采购情况见表6。

2.力帆乘用车

在三大总成部分零部件的引进上,由于这些零部件都是关键件,特别在部分核心部件上,如在自动变速器上,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愿意给力帆提供配套,这些生产厂商大多与主机厂关系密切,技术处于垄断状态,国内目前的自动变速器都是采购自国外或由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大的跨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投资为体系内企业供货。

目前国内在这一产品上才刚起步,如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下由12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联合成立的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由湖南地方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均已投入巨资进行自主研发。

如湖南江麓容大在CVT项目上一期工程总投资1.77亿元,将形成年产5万台的规模,在未来三年内,将实施二期工程,总投资5.4亿元,达到年产20万台的规模。

因此,在这些关键零部件上的引进工作,地方政府除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外,还应该在产业的扶持与发展上给予更为广泛的支持。

零部件系统

关键零部件

当前配套供应商

单价

(大致平均值)

2008年产量

(所有车型合计)

备注

C307

J48C

P11

CD34X

Y483

动力总成

发动机总成

CFMACQ

CFME

进口

CFME

进口

10000

200000

 

离合器总成

1.8进口/2.0上海萨克斯

进口

2.0上海萨克斯

2.0上海萨克斯

350

50000

按车型比例,只用在手动挡车型

变速器总成

AT进口/MTGJT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7000

200000

 

底盘系统

转向系统

上海蒂森/上海天合

上海蒂森/上海天合

上海蒂森/进口

上海蒂森/采埃孚

上海蒂森/采埃孚

150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转向机和转向柱

制动系统

上海大陆公司

上海大陆公司

上海大陆公司

上海大陆公司/上海天合

上海大陆公司/上海天合

240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制动卡钳、真空助力气器和ABS

传动系统

上海纳铁福

上海纳铁福

上海纳铁福

上海纳铁福

上海纳铁福

85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传动轴

电器系统

安全气囊

上海天合

上海奥托立夫

上海奥托立夫

上海奥托立夫/高田上海

上海奥托立夫

70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DAB&PAB

汽车各类传感器

博世苏州

博世苏州

进口

博世苏州

进口

6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安全气囊传感器(RCM)

汽车车灯

常州大茂伟世通

天津斯坦雷

进口

常州大茂伟世通

进口

800

200000

 

汽车仪表系统

绍兴延锋伟世通怡东

上海日精

重庆矢崎

绍兴延锋伟世通怡东

重庆矢崎

860

200000

组合仪表

车载电器

徐港电子

广州三洋

阿尔派北京

徐港电子

阿尔派北京

160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音响系统

车用空调

伟世通重庆工厂

南方英特

进口

南方英特

进口

900

200000

 

电控系统

李尔重庆

李尔重庆

李尔重庆

德尔福上海

德尔福上海

3800

200000

提供的数据为电气分配系统(EDS)

表6:

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在三大总成相关零部件的采购情况

3.上海三大总成零部件企业

德国大陆集团所属西门子威迪欧亚太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肖松博士谈到,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国内的各大主机厂产能过剩,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50强在中国的布局也已基本完成,在三大总成十四类零部件上招商引资工作难度不小。

在关于汽车电子厂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上,瑞典奥托立夫(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由于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在包括技术、资金、管理上的投入较大,而物流支出又较小,从全球的范围来看,一般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设立一家工厂即可保证业务的开展,以该公司为例,奥托立夫在整个亚太地区只在上海设立了一家气体发生器和ECU生产厂。

在关于零部件厂商投资设厂的最低产能要求上,美国天合汽车集团中国区负责业务开发和投资事宜的负责人谈到,汽车电子类如ABS、安全气囊至少需50万套的量才能满足基本的投资需要,而传感器动辄需要上亿只的量。

(二)调研情况总结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

(1)、北部新区汽车产业在三大总成十四大类零部件的发展难度大。

由于这三大类零部件在包括技术、资金、管理上的投入较大,而物流支出占产品价值较小,加上重庆及周边的配套市场等因素,这类企业一般很难到区内来开展业务。

随着三工厂项目的启动,市场进一步扩大,在部分类别零部件企业上的引进工作可望有所突破。

(2)、配套体系不完善,力帆的市场竞争力受限。

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如乘用车自动变速器,由于目前没有厂家愿意给力帆提供配套,这使得力帆的所有产品均为手动车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力帆的产品定位在低端市场且单一车型的产量较低,本地零部件厂商出于种种原因,大多不愿给其配套,这使得力帆只好转向市外的配套商,这无疑又加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零部件的需求量达不到投资设厂的最低经济规模,外地供应商大都不愿在本地设厂进行就近配套,如在制动系统、离合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动则需要100万套以上的产能才有投资利益的保证。

(3)、国际知名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体系布局基本形成,特别是高附加值的电控系统零部件企业。

从资深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以及对业内排名靠前的零部件企业在国内的布局进行分析的情况来看,这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美系、日系、德系零部件企业在国内一般的分布情况是东北(长春、沈阳、大连)、环渤海(北京、天津、威海)、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芜湖)、中部(武汉、襄樊、十堰、长沙)、东南部(广州、深圳、福州)、西部(重庆)。

其中,研发、生产以及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地区是长三角;而作为西部汽车产业最为集中的重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屈指可数,特别在电控系统零部件企业上,由于这类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上的投入较大,而物流支出又较小,从全球的范围来看,一般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设立一家工厂即可保证业务的开展,国内这一类企业比较集中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三、北部新区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策略研究

(一)全国整车产能现状分析及预测

根据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末中国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到2010年,有12个地区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这12个地区所规划的汽车产能就超过了1600万辆。

从国际经验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各有不同。

日本由于出口较多,产能利用率在97%左右波动,德国是83%左右,美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则在75%-52%之间波动。

而在学术界,部分专家则认为:

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正常值是75%,按照这一标准,则国内目前整车利用产能总量达1500万台,以2008年全年产量938.05万为基准,按照年均增长10%的水平计算,到2012年产量将达到1373.4万辆,这表明,按现有规划,到2012年,中国的整车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

(二)北部新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按照2008年北部新区乘用车产量24.13万辆,全国产量643.3万辆的数字测算,北部新区乘用车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为3.75%。

我国09年汽车产量增幅乐观预测为10%,按照此数据来测算,2012年全国乘用车产量为941.86万辆。

假定北部新区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保持不变(保持不变即企业竞争力处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看来,区内乘用车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则2012年全区应可实现乘用车产量35.32万辆(包含南京长安福特马自达),按照产品结构大体不变来测算,可以实现整车产值约364.72亿元。

对于重型载货车,以乐观的年均10%的增长计算,2012年全国可望达到79.5万辆,北部新区可实现3.54万辆,可望实现工业产值76亿元。

届时,我区汽车整车现有企业可望达到440.72亿元。

具体测算见表7:

08年全国产量(万辆)

08年我区产量(万辆)

08年工业产值(亿元)

预计年均增幅

2012年全国产量

(万辆)

2012年我区产量

(万辆)

2012年工业产值

(亿元)

乘用车

643.3

24.13

249.17

10%

941.86

35.32

364.72

重型载

货车

54.3

2.42

52

10%

79.5

3.54

76

总计

-

-

-

-

-

-

440.72

表7:

北部新区现有整车规模2012年发展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公布数据,2007年,全国整车工业总产值为9338亿元,零部件工业总产值5786亿元,整车与零部件的产值比率为1.6,即零部件产值约为整车产值的62%。

由此推算,在2012年北部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1000亿元产值的目标中,整车产值需达到617亿元,零部件企业产值需达383亿元,这与依据目前存量企业的预测值分别相差183.85亿元和114.45亿元,2008年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实现的产值301.17亿元和111.72亿元与这一目标分别相差321.8亿元和285亿元。

具体测算数据见表8。

2012年应实现的

目标产值(亿元)

2012年存量企业

拟实现产值(亿元)

存量企业的差距

(亿元)

08年实现产值

(亿元)

08年实现产值与2012年目标产值的差距(亿元)

整车

617

433.15

183.85

301.17

315.83

零部件

383

281.55

114.45

111.72

268.55

表8:

北部新区2012年应实现产值及差距

综上所述,北部新区现有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模,仅仅围绕现有的整车厂以及仅依靠三大零部件系统难以分别实现1500亿元的产能储备以及实现1000亿元的工业产值目标。

为实现这一的目标,除了区内现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之外,在整车制造上除长安福特马自达三工厂外,还必须引进一家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一是努力实现区内整车厂零部件的本地配套化率;二是引导和扶持部分区内零部件企业对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市场配套份额的跨越式增长。

(三)企业投资行为及招商策略研究

为确保2012年目标产值的实现,到2012年汽车零部件产能需达到700亿元,这要求北部新区必须下大力气引进新的汽车零部件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