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7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docx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

植物博物馆讲解词

完整版

植物博物馆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的基础上,创建于2006年10月,展览面积4200平方米,收藏植物标本55万号,植物模式标本300余份,植物生态照片3万余张,木材标本2000余种,是目前国内收藏量最丰富的植物博物馆之一。

展馆包括五个展厅和热带植物温室两大部分。

请参观第一展厅植物的奥秘

自然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具有生命现象的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叫非生物。

植物是生物的一大类,是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的食物的生物的总称,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不能自由运动。

植物遍布于自然界,已知种类多达五十余万种。

植物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有无机物到有机物,再转变为原始生命并成为具有细胞结构的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植物菌类和藻类,在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代,到4亿3千8百万年前的志留纪,绿藻进化为蕨类植物,到2亿4千8百万年前的三叠纪,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

在距今1亿4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被子植物从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

进入新生代,由于气候变化,被子植物发展很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90多个目200多个科。

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把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

下面介绍植物主要的类群

整个植物界一般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六个大的类群。

1. 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单细胞或多细胞,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海带、衣藻、蓝藻等。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群植物。

2.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

细菌代表有根瘤菌,大肠杆菌等,真菌代表有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等。

3.地衣植物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

代表植物有毡衣、地卷、松罗等等。

4.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系,把它的根系称为假根。

内部没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两性繁殖,但受精必须借助于水完成受精,形成合子,发育形成孢子体,最后形成植株体。

代表植物有蛇苔,地钱、葫芦藓、泥炭藓等等。

5.蕨类植物是多细胞绿色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有真正的根,根茎叶里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但是受精作用仍然不能离开水,没有花,用孢子繁殖。

孢子萌发时先形成绿色丝状体。

绝大多数是草本植物。

如木贼、真蕨、石松等。

6.种子植物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

它们又分为两类,一类只结种子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叫做裸子植物,主要有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另一类产生果实,种子包在果实内,叫做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代表植物有油菜、棉花、桃、豆类、菊花、马铃薯、稻、麦等等。

下面介绍植物的结构基础细胞和组织

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组成。

植物体中一些形态、构造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而成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的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植物的器官。

植物体中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形状,并且进行一定生理活动的结构叫做器官,凡绿色开花植物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下面分别叙述:

1.根。

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出种皮成为主根,以后再继续形成新的根,发展为根系。

根的生长在于根尖的构造,极尖分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即吸收水和无机盐。

根主要有气生根、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和贮藏根。

这棵榕树的模型上,看到的这些根状物,就是气生根。

气生根生长延长到地面后就可以重新长出根系发育为一个完整的植株,对主干的树枝起到支撑作用。

2.茎。

茎介于根和叶之间,由茎内的输导组织把根和叶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的机能主要是运输,还有贮藏和繁殖作用。

茎由芽发育而成的,由种子中长出来的第一个枝条是由胚芽形成的,以后继续长出来的新枝条都是由芽产生的。

茎的构造包括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部分,其中形成层是分生组织。

韧皮部、木质部和形成层三部分合称为维管束,不同的植物维管束的排列方式也不同。

单子叶植物维管束只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逐年加粗。

由于季节变化的不同,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所以有春材、夏材之分。

在春、夏之间出现明显的环纹界限,每一年形成一个环纹,所以叫年轮,可以推算树木的年龄。

草本的禾本科植物分枝方式较为特殊,它们在接近地面处发出分枝,同时产生不定根,这种分枝叫做分蘖,分蘖发生是有规律的。

不同的植物为适应外界环境,茎有各种的生长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类型,有主茎、缠绕茎、攀援茎、葡匐茎、平卧茎,还有变态茎。

马铃薯属地下变态茎,称为块茎;仙人掌、假叶树属于地上变态茎。

除此外地下变态茎还有球茎、鳞茎等等。

3.叶  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叶的主要机能是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

叶子里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叶绿体必须利用来自太阳的光能,才能制成有机物。

因此,这种生理活动叫做光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的气孔中散发出去,叫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使根不断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向上输送。

植物的叶片随着种类的变化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类型,叶脉的构成也是各式各样,还有形形式式的变态叶,这些都是植物学家鉴别植物的一个依据。

4.花。

花是繁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有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雄蕊等组成。

花柄使花着生茎上,花托托着花的其他部分,花萼与花冠组成花被,保护花的内部。

雄蕊由花丝、花药组成,花药产生花粉。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柱头接受花粉,花柱支持柱头,子房内有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花序指的是许多花依一定次序着生在花枝上,形成花序。

如油菜花是总状花序,小麦的小穗是穗状花序,向日葵的花盘是由许多小花集生在一起的头状花序。

传粉是指成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又可分成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等类型。

5.果实和种子。

植物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果皮有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果实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类型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

单果又分为如桃、柑桔等肉质果和如大豆、罂粟等干果。

聚合果有草莓、莲等。

复果也称聚花果,有桑椹、无花果、菠萝蜜等等。

种子的类型根据胚乳的存在与否划分,可分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事实上种子内部都有胚乳,只是含量有多有少,所以这种划分是相对而言的。

果实和种子的多样性,是植物保护其子代和对种子传播上的一种适应。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热带植物温室,面积400多平方米,种植有42科131种1008棵植物,其中树木69种,花草62种,国家I级保护树种2种,国家II级保护树种1种。

种植的植物有:

棕榈科:

金山棕、夏威夷椰子、袖珍椰子、美丽针葵、狐尾椰子、国王椰子、棍棒椰子、圣诞椰子、鱼尾葵、散尾葵(黄椰子)、椰子树、假槟榔、蒲葵、三药槟榔

牻牛儿苗科:

驱蚊草

百合科:

蓬莱松、天门冬、一叶兰(蜘蛛抱蛋)、沙鱼掌

漆树科:

清香木、芒果

五加科:

大叶伞、鹅掌柴、洋常春藤、八角金盘

樟科:

平安树(兰屿肉桂) 

桑科:

金钱榕(厚叶榕)、柳叶榕、花叶垂榕、垂榕(垂枝榕)、橡皮树、榕树(细叶榕)

天南星科:

春羽、金钻蔓绿绒(金钻)、绿帝王喜林芋、海芋(象耳芋)、龟背竹、合果芋、绿萝(黄金葛)、 白柄粗肋草、大王黛粉叶、马蹄莲、红掌(花烛)、广东万年青(粗肋草)

灰莉科:

非洲茉莉 

葡萄科:

锦屏藤(富贵帘)、五叶地锦(美国地锦)

马齿苋科:

马齿苋树 

竹芋科:

波浪竹芋、紫背竹芋 

龙舌兰科:

百合竹、缘叶龙血树、也门铁、三色细叶千年木、龙血树、金心也门铁、虎皮兰、金边龙舌兰、 龙舌兰、荷兰铁(象脚树) 、酒瓶兰 

景天科:

唐印 

大戟科:

橡胶树、麒麟掌、彩云阁、琴叶珊瑚、变叶木

杨桃科:

杨桃 

桃金娘科:

巴西红果、番石榴

锦葵科:

扶桑(朱槿)

马鞭草科:

五色梅(马缨丹)

芸香科:

金桔(金枣) 、九里香

茜草科:

小粒咖啡、龙船花、栀子花

忍冬科:

接骨草(陆英)

酢浆草科:

紫叶酢浆草(紫蝴蝶) 、红花酢浆草

肾蕨科:

肾蕨(蜈蚣草)

楝科:

米兰

茄科:

夜丁香(夜来香)、大花曼陀罗(木本曼陀罗)

小檗科:

十大功劳、火焰南天竹 

芭蕉科:

芭蕉 

苏铁科:

铁树(苏铁)、阔叶苏铁

罗汉松科:

竹柏 

铁角蕨科:

鸟巢蕨 

紫葳科:

菜豆树(幸福树)

紫茉莉科:

三角梅

山榄科:

人心果 

南洋杉科:

南洋杉

禾本科:

佛肚竹 

蔷薇科:

红果树

夹竹桃科:

鸡蛋花、喇叭藤(飘香藤)、非洲霸王树

旅人蕉科:

旅人蕉、鹤望兰 

无患子科:

龙眼(桂圆)

木兰科:

白兰花、含笑 

虎耳草科:

虎耳草、秦岭岩白菜(盘龙七)

露兜树科:

红刺露兜 

仙人掌科:

金琥、绯牡丹、黄翁、龙神柱、四角柱、仙人山(山影拳)、仙人杖、巨鹫玉 

豆科:

刺桐 

西番莲科:

西番莲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植物的生活史等:

一是植物生活史。

就是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全过程,称为植物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二是植物组织培养。

在无菌情况下,供给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这是植物生物技术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外来入侵植物。

其中典型的就是凤眼莲,也叫水葫芦。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从巴西引进这种物种是用来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有些地方用做猪饲料。

但是这种植物生长适应能力特别强,大面积繁殖生长,特别适合与当地乡土植物争抢养分,结果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凤眼莲大面积覆盖水面,使得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每年造成损失高达4100亿人民币。

四是十二月花令。

如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等等。

我国自古以来,赞美各月花令的诗,不胜枚举,已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花文化。

下面参观第二展厅植物与环境,这个厅主要展示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等等。

先来看一下植物和昆虫的协同进化。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昆虫为了各自生存的需要,从个体形态和功能上作出相互适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协同进化。

比如花的颜色很多,其中以白、黄、红三色最多,这三种颜色和绿叶配合,易为传粉昆虫辨别,蜜蜂对白、黄二色最敏感,蝴蝶善于辨认红色,因此,花的颜色是和昆虫相互适应的结果。

又如有的花瓣会合成管子并变长了,昆虫也跟着进化,长出同它相适应的虹吸式口器。

再来看一下植物的运动。

植物的运动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

比如含羞草和合欢,当我们触及它们小叶片,叶片会合拢。

向性运动分为向光性和向重力性。

比如向日葵随光转动这种现象叫做植物向光性;又如植物根系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重力性。

现在介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各种响应方式及适应手段,植物长期生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进化并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形形式式的植物。

1.胎生植物。

植物也有胎生现象,这是指种子在离开母体之前就已经萌发并且形成了完整的植株个体的繁殖方式。

最典型的胎生植物有红树、佛手瓜、胎生早熟禾等等。

2.水生植物。

植株的部分或整体浸没在水里,能适应水域环境的植物。

如浮萍、菱、芋等。

3.耐盐植物。

有适应盐、碱环境的形态、生理特性,能在盐碱地里生长的植物。

如海乳草、柽柳、长芒棒头草等。

4.旱生植物。

是指在干旱环境中仍能维护水气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

如麻黄、猴面包树等。

5.阴生植物。

是指具有耐阴或半耐阴习性的植物。

如文竹、鹅掌柴、胡椒等等。

6.高山植物。

是指在山地林线或相当于此线的热量线以上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与繁衍的高等植物。

如多花小垫柳、落叶松等等。

7.食虫植物。

是指能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的植物。

如猪笼草、捕蝇草等等。

8.附生植物。

是指附着于其他生物体表面的植物。

一般彼此间无营养上的直接关系。

如松萝、卷柏、石斛等等。

9.腐生植物。

从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中吸收营养的非绿色植物。

如蘑菇、松下兰、天麻等等。

10.寄生植物。

指寄生或半寄生于其他植物体(寄主)上,从寄主吸取营养的高等植物。

例如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等等。

下面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

什么叫植被?

植被是在一定的地区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

例如,全球地表的植物称为“世界植被”;某个地区的植物称为“地方植被”,栽培的农田或树林称为“人工植被”;天然森林或草甸称为“自然植被”。

这是一张世界植被图,植被图亦称植被类型图,反映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面积和分布规律的地图。

可概括地表示植物群落与地段环境的关系,具体反映各种群落类型所占的面积及其中蕴蓄的资源。

是农业、林业、畜牧业进行生产规划、开发、利用天然植物资源,以及改造自然的依据之一。

这个厅除了世界植被图还有中国植被图、陕西植被图、秦岭地区遥感植被图。

根据植被地理分布特点与规律,在一定区域内可依照植被类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植被区域。

下面介绍一些形形式式的植被:

1.荒漠。

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灌林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

2.冻原。

亦称苔原,指分布于极地附近或高山的无林沼泽型植被,是寒带植被的代表。

3.针叶林。

主要是由松杉类所形成的森森,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常有阴暗针叶林与明亮针叶林之分。

4.针阔混交林。

是针叶林和夏绿林之间的过渡类型,由针叶树和阔叶树混合组成。

5.草原。

是指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介于荒漠和温带森森之间的地带性植被。

6.夏绿阔叶林。

又称为落叶阔叶林,是指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森。

7.常绿阔叶林。

亦称照叶林,是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类型。

8.稀树草原。

是在热带干旱地区以多年生耐旱草本为主所构成的热带草地类型,其间还混杂生长着耐旱灌林和稀疏的乔木。

   

9.热带雨林。

热带气候终年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

10.人工植被。

是人们通过人工栽培措施而创造出的各种植物群落,故又称栽培植被,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植被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这个厅最后介绍植被的垂直分布。

这是指高山地区的植被带是垂直分布的。

也就是植被类型有规律性的随高度而递度。

请继续参观第三展厅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经过科学家研究,已经理出300多个大小不等的亲系,这种亲系植物学上叫作科。

本厅介绍了苔藓和蕨类植物代表种及种子植物33个重要科的代表种。

下面按照展板的顺序进行介绍:

1.苔藓植物。

分为两个纲。

苔纲植物体多为叶状体,常两侧对称,多有背腹之分,如地钱、蛇苔等。

藓纲植物体多为幅射对称,无背腹之分的茎叶体,如果丝毛竹藓、珠藓等。

2.蕨类植物。

有木贼纲的木贼;石松纲的藤石松;松叶蕨纲的松叶蕨以及真蕨纲的白背铁线蕨等等。

3.三白草科。

为双子叶植物,多年生草本,代表有蕺菜(鱼腥草)、白苞裸蒴等。

4.杨柳科。

属双子叶植物,落叶灌木或乔木。

如龙江柳,辽杨等。

5.桦木科。

双子叶植物,落叶灌木或乔木,有千金榆、华榛、陕西鹅耳栎、刺榛等。

6.壳斗科。

双子叶植物,乔木或灌木,有板栗、麻栎等。

7.银杏科。

裸子植物,落叶乔木,这个科只有银杏一个种,又叫公孙树,称作植物的活化石。

8.松科。

裸子植物,乔木,稀灌木,枝常有长、短枝之分。

如青杆、华山松、青海云杉、雪松等等。

9.柏科。

裸子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有园柏、日本扁柏等。

10.罗汉松科。

裸子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有罗汉松等。

11.红豆杉科。

裸子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有东北红豆杉等。

12.蓼科。

双子叶植物,稀乔木或灌木,茎常于节部膨大,如大黄、荞麦、杠板归等。

13.木兰科。

双子叶植物,灌木或乔木,稀木质藤本,如云南含笑、荷花玉兰、玉兰、凹叶厚朴等。

14.毛莨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有时灌木或木质藤本,如大火草、大花牡丹、毛果银莲花等。

15.罂粟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稀灌木,常有乳汁,如地柏枝、苣叶秃疮花、紫堇、光果野罂粟等。

16.虎耳草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如虎耳草,太平花等。

17.蔷薇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有攀援状。

桃、梅、李、杏、苹果、蔷薇、月季、木瓜等共约3200种植物均属该科,因此该科有花果之家的称号。

18.豆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灌木或乔木,约有12000种名列世界第三大科,如豌豆、蚕豆、大豆、槐树、紫藤、合欢等等。

19.黄扬科。

双子叶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稀草本状,如黄杨、野菊花、粉蕊黄杨等。

20.报春花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稀为亚灌林,如过路黄、紫罗兰报春、粗壮点地梅等。

21.龙胆科。

双子叶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如中亚秦艽、鳞叶龙胆,红花龙胆,双蝴蝶等。

22.杜鹃花科。

双子叶植物,灌木或亚灌木,稀乔木,如鳞腺杜鹃,越橘,林兰杜鹃等。

23.唇形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亚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通常含芳香油,如藿香、百里香、冬春叶兔唇花等。

24.茄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或灌木,稀小乔木,如曼陀罗、天仙子、夜香树等。

25.百合科。

单子叶植物,草本,稀灌木,有根茎,鳞茎或球茎,如山竹花、七叶一枝花等。

26.禾本科。

单子叶植物,草本,稀木本,主要的粮食作物像小麦、水稻、玉米、高梁、谷子等都属于该科,因此,禾本科有粮食仓库的称号。

27.姜科。

单子叶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具块状根茎,如莪术、郁金、姜等。

28.石蒜科。

单子叶植物,草本,具根状茎、鳞茎或球茎,如葱、莲、忽地笑等。

29.兰科。

单子叶植物,陆生或腐生,草本,有块茎,根茎,假鳞茎或气生根,约有17000种,是世界第二大科,有热带草花之王的称号,如细葶无柱兰、黄花白及、羊耳蒜、叉唇角盘兰等。

30.玄参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灌木或乔木,如疏花婆婆纳,沟酸浆,藓生马生蒿等。

31.茜草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灌木或乔木,如鸡矢藤,薄皮木,栀子、馥郁滇丁香等。

32.忍冬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稀木本,如盘叶忍冬,云雾忍冬,忍冬,细梗淡红荚等。

33.葫芦科。

双子叶植物,草质藤本,如绞股兰、苦瓜、南瓜、佛手瓜等。

34.桔梗科。

双子叶植物,直立或缠绕草本,稀半灌木,常含乳汁,如雀斑党参,羊乳,桔梗等。

35.菊科。

双子叶植物,草本,稀灌木,该科种类最多,达到23000种以上,有世界冠军称号,如常见的各种菊花,大理花,香青,狗舌草,款冬,艾蒿,苦荬菜,向日葵等等。

这个厅最后介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珍稀频危植物。

珙桐:

又名鸽子树,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云南和四川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世界其他地方都已绝迹。

每年四、五月间盛开繁花,如白绫栽成,它的头状花序像白鸽的头,因此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也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

华山新麦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禾草植物,分布仅局限在陕西华山极为狭小的范围内,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农业专家指出,“华山新麦草有抗病,抗旱,早熟等优良特性,对小麦新品种的研制有重大意义,是急需保护的农作物野生亲缘种。

连香树,太白山红杉、野大豆、喜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还有星叶草,桃儿以及我国特有物种杜仲等,都是珍稀频危植物。

请继续参观第四展厅植物与人类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植物的活动及其产物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植物。

按照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可将植物分为以下类型:

1.淀粉植物。

植物种子、果实、块根等含有大量淀粉的植物,可提供人类食用、酿酒或作饮料等等,如小麦、水稻、燕麦、玉米、谷子、荞麦、甘薯等。

2.蛋白质植物。

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提供人类食用,如大豆、小豆、蚕豆、豇豆等等。

3.纤维植物。

植物的茎皮等含有丰富纤维的一类植物,可给人类提供可纺纤维,是工业棉纺业原料,如棉花、麻类作物等。

4.油脂植物。

是指种子,种仁丰富含油的一类植物,可提供人类食用油或作工业原料。

如向日葵、胡麻、花生等。

5.饮料绿色植物。

是指营养价值高可作饲料的一类植物。

如苜蓿、苏丹草等等。

6.嗜好植物。

是指植物的种子或茎、叶,经人工调制后,可制成供人嗜好使用的产品。

如烟草、咖啡等等。

7.中药材植物。

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植物。

这里供摆放180种瓶装药材,有党参,决明子,人参,罗汉果,槟榔等等。

8.密源植物。

凡能为密蜂提供花蜜、花露和花粉的植物统称为密源植物,常见的有油菜、槐、刺槐、枣树、紫花苜蓿、荔枝等。

9.糖类植物。

所谓糖类植物是指因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而具有明显甜味的一类植物。

典型代表有南方的甘蔗和北方的甜菜,还有桑、山楂、沙枣等等。

10.观赏植物。

观赏植物是指供人类观赏利用的一类植物,它们以优美形姿、艳丽花朵、丰硕果实,形态各异的枝叶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美称,资源极为丰富。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菊花,水仙、梅花、腊梅、桃花等等。

11.能源植物。

又称石油植物或生物燃料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合成较高还原性烃的能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份或可代替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

有续随子,绿玉树,橡胶树,木薯、甜菜、油棕树等等。

这类植物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据专家预言,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植物能源。

12.植物农药。

许多植物对昆虫或病原性真菌具有杀灭或阻止其正常发育的作用,被人们常用来防治病虫害这类植物,即为植物农药。

常见的有烟草、鱼藤、巴豆、楝、白花除虫菊、洋金花等等。

13.芳香植物。

是指在根、叶、花、果实等器官中含有芳香成份的各类植物,多被用于食品、化妆品、烟草、饮料等行业的香味添加剂。

此类植物全世界有3000种,被开发利用的约150种。

如玫瑰、紫罗兰、香附子、菖蒲、安息香、桉树等等。

14.色素植物。

食用植物色素作为食品的着色剂已有悠久的历史。

例艾青做青饺、菠菜汁将面条染成绿色,还有葡萄的果皮,辣椒的果实等等。

人类利用和改造植物的历史源渊流长,当前地球上植物面临的生存现状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盲目垦荒,过度放牧,掠夺性开发等等使许多植物物种灭绝,对植物造成巨大破坏。

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植物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下面请参观第五展厅木材厅

自古以来木材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行为都离不开木材。

在这里摆放的一些展品,着重为大家介绍了木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古代的农耕用具、食具、交通工具乃至兵器,到现今的建筑、家具、乐器等无处不见木材的身影。

下面介绍一下木材的构造。

树木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针叶材,一类是阔叶材。

针叶材主要由管胞、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以及树脂道组成。

阔叶材主要由木纤维、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管胞等组成。

针、阔叶材最大的区别是针叶材不具有导管、而阔叶材具有导管。

这里摆放了阔叶材和针叶材的标本,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数数它们的年龄。

下面介绍木材材性。

木材主要由三大物质组成,即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它们约占木材总重量的97%到99%左右。

木材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它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气味和滋味,密度,干缩湿涨,温和的传热性,迟钝的导电性和改善音质的声学特性。

木材具有吸收、反射,透射声能的特性,常选用一些优质木材制作各种类型的反射板、扩散板用于影剧院、录音棚的室内装饰中,也可制成共鸣板,共鸣腔用于不同类型的乐器中改善音质。

这是大幅拼图造型,全部由国产木材组成,体现了我校几代木材专家的辛勤劳动。

这里介绍木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弹性性能,抗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