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33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马基知识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基知识整理.docx

《马基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知识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基知识整理.docx

马基知识整理

马基主要知识点

绪论:

马克思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社会经济、政治运动的必然结果:

A、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

B、资本主义社会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在矛盾逐渐显露;

C、被雇佣劳动者开始独立行动,积极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本质:

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是研究自然、社会的普遍本质和规律。

世界观:

个人对整个世界、对于一切事物的总观念或根本看法。

方法论:

关于思维路径的倾向性意识;是对于已知的深度领悟和付诸应用。

马克思的几重属性:

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马克思对于当代社会运动的指导意义:

对于自然科学研究丰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丰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物质和意识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本体论”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能否反映客观实在,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能否对存在产生反作用。

世界是什么是本质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是状态问题,世界与人的关系是人类问题。

世界与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

第一、改造与被改造(建设城市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得出);第二、适应与被适应(人利用基因改造使自己适应环境得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于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的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针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由于不同的回答而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

1、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

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其意义在于: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的定义----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存在时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错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的、反映。

1.是高度抽象的哲学范畴:

反映普遍的本质,即非感性地存在的东西,却存在于一切感性地存在的东西之中。

2.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3.能够为人们认识;

4.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相区别。

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性问题+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时间空间+物质性。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

运动、时间、空间

世界的存在方式------运动------运动观;

I、表示事物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事物依赖于运动而存在;

事物的性质在运动中生成和展示,不存在离开物质的运动。

II、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是永恒运动中有条件的、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状态;相对于特定的运动形式;相对于某参考系;相对于事物的质变。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绝对运动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

时间、空间

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一维性。

空间:

运动者的物质自身的伸张性---三维性。

物质总以时空形式存在着,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III、时空的辩证规定:

时空的绝对性:

客观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

具体时空依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时空依物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无限中包含有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中体现无限,有限必然扬弃自身趋向无限。

意识问题:

意识观=======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

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在自然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变化;从一般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消极的本能的适应自然。

B:

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提供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和意识的基础内容和形式;语言是意识的现实,是抽象思维成为可能;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手段。

同时意识也不断更新丰富着社会生活。

意识的本质: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复杂和严密的物质体系;2.意识过程与人脑的生理过程密切联系;

B: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1.意识依赖于反映对象;2.意识的个体差异性和组织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

I、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

生存条件的不可选择;思想来自客观活动方式;千万人的合力作用;社会规律决定人活动成败。

II、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实践的内涵及特征:

是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活动;是从事着创造性活动的人同座位改造对象的物和事件的相向运动、交错重叠状态。

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实验。

实践的基本特点:

1.物质性、直接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塑造人的生理本质特征;2.塑造人的行为的心理的本质特征。

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2.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3.创造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4.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物质世界是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物质是其属性存在的基础;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统一与存在与统一与物质的区别:

存在是有,不能说明世界的本质;物质则说明世界的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I、事物的内外相互作用---联系-观

1.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2.事物在联系中才赋有价值—货币只是纸张,联系赋有其价值;

联系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具有客观性:

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2、具有普遍性: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具有多样性:

直接间接、必然偶然、本质非本质等

II、事物的新陈代谢---发展-观

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产生和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灭亡的过程;

2.发展过程性(任何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交替、事物本身的一些性质的更新等等,表现为过程性)和不可抵抗性。

III、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条: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

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A、矛盾的两重属性---对立与统,对立属性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称为同一性:

I、矛盾的同一性:

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或趋势---首先,两个对立面互为存在的前提,互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其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II、矛盾的斗争性:

对立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或趋势。

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B、矛盾是联系、发展的内核及源泉

1.是事物存在和变动的基石;

2.对立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汲取;

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4.引起对立面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5.引起对立双方的转化,使事物由旧质发展为新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处处有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两者的辩证关系:

两类属性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两类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二、质量互变规律

A、质:

使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与它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质;事物的属性是质的表现;

量:

事物的以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的存在没有直接的同一性;同一事物具有多方面的量;量和质相互依赖。

度:

某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变化范围、幅面。

度是一种特殊的量;度是关节点之间的量。

B、量变和质变

量变:

逐渐的、不显著的、连续的、在度以内的;

质变:

迅速的、显著的、非连续的、冲破度。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4.量变同质变相互渗透,暨各自表现的多样性;5.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A、辩证的否定

“肯定”是事物内在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或趋势;

“否定”是事物内在推动其变化的因素或趋势。

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批判继承、克服消极保留积极。

B、否定之否定:

发展不是变化的简单累积而是波浪式或螺旋式的运动。

I、事物的发展是个周期性运动:

仅是某些特征形式的回复;只是仿佛向着运动的起点回归。

II、在周期运动中体现的前进趋势:

是事物运动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通过肯定阶段与否定阶段的双重扬弃达到其对立的统一。

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规律定义:

一部分联系构成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强制性、重复性,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相同、相异特征:

相同点:

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不同点:

自然规律完全离开人,纯粹的无意识活动,事件的高度重复性;社会规律实现于人的活动中,在实现自己时受到意识的渗透影响,事件的独特性,预测行为的扰乱。

2.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指:

意识所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的属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发挥意识能动性同服从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地发挥主观意识能动性必须遵循以下四点:

A、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前提,承认、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B、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

C、依赖于实践活动;

D、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二章:

认识论和真理观问题

第一:

认识问题

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反映论)与唯心主义(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先验论)的不同回答。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能动反映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的本质:

基本内涵:

1.认识具有客观性;

2.认识与认识对象对应;

3.认识是个辩证的运动,呈现为选择、吸收、重构、创造的能动过程;

4.世界最终是可以被认识的。

注: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应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的主体:

认识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

四、认识的客体(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

被认识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入实践领域和主体发生联系的事物。

五、认识的客体和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1.改造和被改造-实践关系;

2.反映和被反映-认识关系;

3.需要和满足-价值关系;

4.精神愉悦和反思愉悦-审美关系。

六、实践对于认识的四个决定性作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1.实践是人类认识发生的终极根源;

2.实践给认识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工具和多种条件;

3.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识;

4.实践是认识是否正确的最高裁判。

七、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一、从实践到运动

认识的不同环节形式:

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觉、直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

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条件:

必须获得丰富的真实的必要的感性材料;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思维。

第二、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1.必要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和发展认识;

2.实现飞跃的条件:

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将一般认识和具体实践结合;为实践的主体掌握;必备的物质资料和手段。

八、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1.具体的认识须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从实践->认识->实践一直反复。

第二:

真理问题

P1、真理—包含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三重属性--定义内涵:

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主体对于客体本质或者规律的正确反映。

P2、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同一客体同一条件下真理只有一个、只能探索发现真理不能被发明或者消灭它、真理迟早会被发现和传播是不可抗拒的。

2.真理的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缘由:

由真理的本性决定—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直接现实性、普遍性)。

P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P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个过程,永远不终结:

1.客观的;唯一的;最终的—确定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具体实践的检验有历史的局限性;是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确定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可分割。

P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由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决定,/*/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直接现实性、普遍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P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反映的正确性;反映的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广度上有限的反映;深度上有限的反映---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和范围限制,只是对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进行认识。

P7、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又是相互转化的;

二、是同一真理的两重不同属性;

三、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相对性无限趋近于真理的绝对性。

P8、真理和谬误(主要区别:

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谬误:

是主体对客体本质或规律的歪曲反映—是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

真理和谬误两者关系:

1.在一定的范围内绝对对立;

2.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的-->抽象的等等。

*-----------------------------------------------------------------------------------------------------------------------------*

P9、补充:

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价值的特点:

1.价值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

P10、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

1.成功的实践总是以真理性认识同价值性认识统一为特征的;

2.价值的实现以形成和遵循真理为前提,真理性认识必然赋有价值性;

3.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P1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12、“实事求是”:

实事:

客体,非实际存在的一切;

求:

实践----认识----检验----真理----发展;

是:

本质、规律;受方法影响;依赖于客体的发展程度;“符合”是必然的符合。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

O1原社会历史观(唯心、唯物历史观)的主要缺陷:

没有发现形成历史时间的物质原因;没有发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

O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O3社会存在及其构成: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标志同自然界存在相区别社会中的客观内容。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

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地理环境: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以来的地理位置以及这个位置上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地、必要地条件,一般发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因素:

社会成员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地必要的条件;一般发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特定条件下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具体形态;某类型生产力和相应形式生产关系的历史统一体。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所有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和总体面貌。

制约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领域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

推动社会形态实现上升性质变化。

*----------------------------------------------------------------------------------------------------------------------------

O4社会意识及其构成:

社会意识:

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是一般意识内容之一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对之有反作用。

(可划分为:

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上层建筑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

O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第一、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O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与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步调上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在进步社会意识能遇见未来,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一定社会意识高;

2.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和历史继承性;

3.对于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否;

O7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基本矛盾和规律:

O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界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由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科学和技术构成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本质性、必然性、不依意识为转移的物化关系。

O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的经济基础:

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异同:

单一性与多样性,决定与被决定的不同地位;生产关系有诺干历史状态。

社会的上层建筑:

建立在某类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相应的政治文化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政治上层建筑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政治上层建筑形成后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内容和性质;国家组织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O10两对矛盾的运动及其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O11注:

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适合有两类---落后或超前。

关于巨大反作用不宜表述为:

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

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比较,其反作用的复杂度要高些。

O12国家是社会既有上层建筑的核心

1.国家是社会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及表现;

社会分裂和权力同居民分离;

2.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强制性暴力机构;是表面上凌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