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62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讲练.docx

艺术生高考地理百日冲刺专题十人口的变化讲练

专题十人口的变化

【命题趋势探秘】

命题

规律

考查内容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考查热度

☆☆☆

☆☆☆

考查题型

选择题与综合题

选择题与综合题

所占分值

4—10分

4—10分

命题

趋势

1.与某区域人口统计图的形式结合,考查人口问题及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2.与人口统计资料等材料相结合,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高频考点聚焦】

◇考点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人口的①,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

总趋势:

不断②。

不同的历史时期,③的特点不同。

不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数量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④,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⑤。

2.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

⑥、⑦、⑧。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划分类型:

⑨、⑩

人口增长总体趋势: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向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转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我国:

基本实现了

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参考答案]①自然增长率②不断增长③人口的自然增长④速度慢⑤速度快⑥出生率⑦死亡率⑧自然增长率⑨原始型⑩传统型

现代型

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现代型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比较表

人口增长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出生率

较低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有所抬升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逐渐降低

人口增长

增长慢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口年龄结构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代表性时期

农业社会

(产业革命前)

工业化初期

(产业革命后)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目前代表国家或地区

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地区

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国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较低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3)我国人口增长特特点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②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属于现代型,与发达国家相同。

③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相当快。

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总体上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问题,也包括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问题。

其中,人口结构又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表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

就业压力增大,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性别比例失调(偏高)

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

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禁止非医学性别鉴定

文化素质低

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水平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人口问题:

我国既有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又有由于人口基础数大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个别地区还有儿童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和整体文化素质仍偏低的问题。

措施: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典例1】(2014年·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

(1)-

(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据图可知2015年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在此期间对老年人口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2)根据图示201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超过了少年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故B项正确。

答案:

(1)D

(2)B

【典例2】(2014年·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

(1)读图可知,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但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在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B项正确。

(2)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未来30年内,出人人口数量并未大幅度上升,反而稳定下降,但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C项正确。

答案:

(1)B

(2)C

【技巧点拨】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在时空分布上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决定因素。

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如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高—低”型。

(2)根据国家类型,一般地,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型,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

(3)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①原始型:

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

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

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

(4)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来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能够说明某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其所属的人口的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

它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种,如下图所示:

第一种:

年轻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寿命短,老年人口死亡率高。

第二种:

成年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该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第三种:

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

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寿命长,若人口出生率继续维持较低水平,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考点2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①_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2)特征: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以②________、大批移民为主。

主要从欧洲迁移到③______、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

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从④________国家流向⑤________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人口大量流向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地区。

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古代:

受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⑥__________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a.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向:

由东部向⑦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

b.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受国家⑧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流量大增;流向发生明显变化,由⑨__________向东部。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⑩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⑪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往往起主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⑫________________因素。

3.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实质:

环境能⑬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重要衡量指标:

⑭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

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⑮________________消费水平等。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a.悲观派的观点:

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⑯________________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b.乐观派的观点:

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⑰__________循环。

c.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地环境人口容量在⑱________亿左右。

(3)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⑲________的人口数量。

意义: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居住地 ②集团性 ③美洲 ④发展中 ⑤发达 ⑥自然灾害 ⑦西部⑧改革开放 ⑨中、西部 ⑩自然环境⑪经济 ⑫决定性 ⑬持续供养 ⑭人口数量 ⑮生活和文化 ⑯超过⑰良性 ⑱100 ⑲最适宜 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矿产

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

自然

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由于淡水、地震、火山爆发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经济

因素

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

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国家

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

三峡移民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政治

因素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婚姻

家庭

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军人家属的从军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影响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迁出过多时易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相关度

资源

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其它因素无法代替的因素。

没有资源,人类就无法生存,也就谈不上人口容量

首要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人口容量的变化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越发达,区域间资源的互补程度越高,限制区域生存的资源因素就越少,能供养的人数就越多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资源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

人口的合理容量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法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图示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在保障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

大小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与制约因素相关性的表现

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典例1】(2014年·广东卷)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

根据题干,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答案:

C

【典例2】(2014年·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

(1)-

(2)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1)读图可知,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

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

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在根据人口总数,可判断①为广东、②为河南、③为四川、④为上海,故选A。

(2)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答案:

(1)A

(2)D

【技巧点拨】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                             

(1)读图名:

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

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

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

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

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专题热点集训10人口的变化

(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3年·广东卷)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国家

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

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013年·新课标Ⅰ卷)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2-3题。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

(2013年·新课标Ⅱ卷)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

.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6.(2014年·海南卷)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

(2014年·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

8.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2014年·上海卷)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成9-11题

9.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10.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11.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综合题

12.(2014年·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3.(2013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下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及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⑴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____。

⑵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