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218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docx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

专题13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查点一 地质灾害

考向1 地质灾害的成因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考向2 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3.(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

“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廓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高频考查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两个内容。

2.地质灾害的危害、分布等内容也有涉及。

1.知识关联

(1)地质灾害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次生灾害→成因、危害、防御措施

(2)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

地壳构造运动

岩石变形

岩石破裂、错动

地震波

地面震动

(3)滑坡的发生机制

(4)泥石流发生的机制

2.易错点

不同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

(1)火山喷发:

①火山灰是天然肥料,利于形成肥沃的土壤;②提供热能(如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利用10座间歇性的火山热能建造发电站);③带来金刚石、硫磺等大量矿藏;④形成独特火山地貌,以及喷发不很剧烈的火山,均是优质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夏威夷群岛上的熔岩瀑布);⑤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2)沙尘暴:

①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②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③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④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⑤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3)台风:

①带来大量降雨,缓解东部地区旱情;②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4)寒潮:

①低温天气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②带来大量降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生长;③提供风能。

3.方法技巧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的比较

成因

危害

分布

基本特点

防御

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分布广泛、危害巨大、伤亡严重、突发性强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火山喷发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稀少、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多与地震带分布一致

泥石流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题组1 地质灾害的成因

1.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不足20千米。

之后又相续发生多次大震级的余震。

读下面这次“尼泊尔地震系列图”和“2011年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7级以上地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

 

 

 

(2)分析这次尼泊尔地震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诱发的地质灾害及这些灾害带来的危害。

 

 

 

题组2 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2.(2015·临州一中文综测试)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考查点二 气象和水文灾害

考向1 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1.(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考向2 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2015·全国文综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当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考向3 防灾与减灾的措施

3.(2015·福建文综)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旱涝灾害、台风、寒潮、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成因、分布。

2.洪涝、风暴潮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

1.知识关联

(1)气象灾害类型(寒潮、台风、冰雹等)→时空分布、主要危害、次生灾害→成灾原因、防御措施(工程、非工程措施)

(2)水文灾害类型(洪涝、风暴潮)→时空分布、危害→治理措施

2.易错点

(1)自然灾害也有有利的影响:

台风:

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沙尘暴:

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寒潮:

冻死越冬害虫,净化空气。

雪灾:

①冻死越冬害虫;②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水源,缓解春旱;③增加土壤墒情(土壤湿度)。

(2)干旱≠旱灾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当它作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危害时才会形成旱灾。

(3)伏旱指夏秋时节的旱灾,这种说法对吗?

不正确。

伏旱特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7月份,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形成的干旱灾害。

不是任一地区的夏秋时节的旱灾都称为伏旱。

3.方法技巧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①来水大。

影响因素:

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②排水不畅。

影响因素:

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③调洪蓄洪能力差。

影响因素: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我国河流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

(3)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分析方法

(4)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地区

时间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综合防治

旱涝

东部季

风区 

春夏季

主要是由夏季风强弱、进退引起

弱——北旱南涝,

强——南

旱北涝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反气旋)控制

酷热

少雨

抗旱

灌溉

台风

东南

沿海

夏秋季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

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抗台风过境准备

春旱

华北

3~6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

干旱

少雨

引水

灌溉

寒潮

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

强冷空气活动

降温、大风、

雨雪、冻害

及时预报、作物覆盖、烟熏等

沙尘暴

北方

地区

春季

干旱、土地沙化、大风

沙尘

飞扬

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5)我国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洪水灾害

暴雨洪水

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

①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②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

融雪洪水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

冰凌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部分(山东)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

风暴潮灾害

台风风暴潮

7~10月(8月、9月最为集中);东南沿海

台风(热带气旋)引起

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

温带风暴潮

春季和秋季;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

温带气旋和冬季风引起

题组1 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题组2 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2015·潍坊模拟)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中材料,指出1986年江淮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

 

 

 

 

 

(2)针对该种自然灾害应采取什么工程性的措施加以防御?

 

 

 

 

 

题组3 防灾与减灾的措施

3.(2015·福建漳平一中高三文科综合)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雪崩是指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就会破坏积雪的平衡状态,沿滑动面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

春季积雪表面融化,是雪崩最易爆发的季节。

材料二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强烈地震引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并对南坡的珠峰营地造成了冲击,埋没了多个营地,造成多人伤亡。

(如下图)

(1)分析这次雪崩灾害发生的原因。

 

 

 

 

 

(2)为减轻雪崩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2015·石家庄质检)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热风又称“焚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

读“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并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专题提升练

1.(2015·银川一中模拟)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

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

读下图和表回答问题。

新疆阿勒泰观测点冰雹季节分布表(单位:

次)

月份

12~2月

3~5月

6~8月

9~11月

合计

次数

0

30

33

12

75

(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空间分布成因。

 

 

 

 

 

(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

 

 

 

 

 

2.(2015·武汉调研)下图为某水库旁一断块山体发生自然灾害后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问题。

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3.(2015·石家庄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

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

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影响旅客出行。

下图示意贡嘎县位置。

分析贡嘎县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并说明沙尘天气对飞机航行的危害。

 

 

 

4.(2015·福建毕业班质检)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下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5.(2015·桂林高三检测)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震区多为高山峡谷地貌,该区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重特大地震灾害,重建后的民居多采用木架承重结构。

据调查,此次地震灾害破坏相对同等级别的地震较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川省西部多地震,请说明其成因。

 

 

 

 

(2)分析康定地震灾害破坏较轻的原因。

 

 

 

 

 

 

 

 

6.(2015·龙岩质检)干热风是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引起农作物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下图示意“青海省近50年各月出现干热风的累计日数”。

据此回答问题。

(1)说出青海省干热风日数较多的季节,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精析

专题13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查点一 地质灾害

悟真题

1.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 由文字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多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岩体松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内因;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山高坡陡,震后出现降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2.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 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小,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3.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该地震震级高,烈度大,破坏性强,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躲避灾害,加剧了地震的危害程度。

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

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

对点练

1.

(1)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原因: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不稳定,容易形成地震。

(2)原因:

尼泊尔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地应力的积累,形成地震。

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危害:

滑坡冲断公路、铁路等交通线,阻碍灾害区救援;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进一步引发次生灾害;崩塌、滑坡冲毁村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1)左图从坡度与滑坡面积关系、右图从土质与滑坡关系进行了分析,图中信息可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防灾减灾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监测等技术措施、宣传等。

考查点二 气象和水文灾害

悟真题

1.

(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解析 

(1)年内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得出答案,注意分布类问题描述时要先“总”后“分”。

(2)成灾是说“造成的灾害”,成灾次数多,说明损失大,可以结合材料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抗灾能力解答。

2.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而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解析 M地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

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灾害严重。

3.

(1)季节:

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

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第

(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7~10月,属于夏秋季节;解答形成风暴潮的原因,可以抓住大风的动力作用,夏秋季节,沿海地区台风多发,容易形成大风,同时河流入海径流增多,对海水的顶托明显。

(2)题,防灾减灾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宣传教育等展开。

对点练

1.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2.

(1)洪涝灾害。

锋面雨带从6月16日到8月1日始终徘徊在江淮地区,且8月上旬之后,雨带又迅速退回到江淮地区,雨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修筑堤防,疏浚河道;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在重点保护地区附近修建分洪工程(或滞洪、蓄洪工程)。

解析 第

(1)题,江淮地区即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范围,大致纬度在30°N至35°N之间;图中显示从6月16日至8月1日期间,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基本在江淮地区,说明雨带位于此位置,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题,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是工程性措施,按此范围回答即可。

3.

(1)旧雪与新雪之间存在不稳定的滑动面;正值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表面融化,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强震诱发,从而引起雪崩。

(2)加强山地积雪区的监测和了解当地气象信息;在雪崩危险期间,减少活动,最好不要进入雪崩危险区;遇到雪崩时,切勿向山下跑,应该向山坡两边跑,或者跑到地势较高及有树木、岩石等坚固物体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雪崩的成因,与地质灾害中的“滑坡”有很大的相似性。

“雪崩是指覆雪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下,如果稍微有外力作用,就会失去平衡”,材料中指出是尼泊尔大地震导致了雪崩;春季由于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会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也是引起雪崩的原因之一。

4.分布特征:

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应对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专题提升练

1.

(1)特点:

春夏多、秋冬少;随海拔升高,次数增加。

原因:

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2)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受损减产;牧场等农业设施遭受破坏。

解析 第

(1)题,图表给出了当地冰雹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上的信息。

从时间上看,该地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夏季,秋冬少;从空间上看,随海拔升高,灾害出现次数增加。

原因是春夏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对流旺盛,易出现冰雹灾害。

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2)题,仅需要回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滑坡。

 成因:

该山体地形陡峻;断层发育,水库蓄水浸润,岩体松动,易致滑坡。

解析 该山体部分岩层出现了整体下滑,形成滑坡。

该山体为断块山,断层发育,山体坡度大,加上水库的浸润作用,坡脚岩层出现松动,引起山体滑坡。

3.冬、春季节,贡嘎县寒冷干燥,地面植被稀疏;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农田处于休耕期,地表裸露,增加沙尘来源;冬、春季节贡嘎县风速较大,容易扬起沙尘。

 沙尘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沙尘天气风速大,影响飞机起降;沙粒和尘土易导致飞机发生机械故障。

解析 从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地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与植被稀疏、大风日数多、地表裸露以及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沙源丰富等因素有关。

沙尘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行;且此时风力较大,影响飞机起降;沙尘还易导致飞机发生机械故障。

4.

(1)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

(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耐旱的作物品种等)。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看出,该地区受旱灾影响面积越大粮食总产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

受水灾影响面积越大粮食总产量越大,两者呈正相关。

从我国西北的气候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题,可结合教材中预防干旱灾害的措施进行回答。

5.

(1)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导致的大陆内部断裂带上,多构造断裂分布,地壳活动频繁。

(2)高山峡谷地区,人口密度较低;震区正值少雨季节,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房屋结构较好,抗震性较强;地震多发区,居民防灾避险能力较强。

6.

(1)夏季。

 原因:

夏季气温较高;地处内陆,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区域内存在一定的气压差异(有一定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