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79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docx

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地图的三要素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地图的三要素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复习建议

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知识清单

1.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

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

3.数字式

4.小、大。

考点聚焦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典型例题】

(2019年河南·新野高三·月考)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B.1∶15000000

0

400千米

800千米

C.1/30000000

D.

解析:

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

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

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例尺为11.1/15×11100000,故选B。

答案:

B

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有:

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

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

③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典型例题】

在右图中,如果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

A.AB

  C.AB=BD>CDCD>BD=AC

解析:

首先明确AC=BD。

因为AC和BD都在经线上,它们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相同,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得出结论AC=BD。

其次再判断AB和CD的大小。

通过读图可知AB和CD的图上距离相同。

要比较AB和CD的大小,关键是要知道AB和CD的实际距离的大小。

因为AB所在的纬线高于CD所在的纬线,AB和CD跨过的经度相同,都是50°。

根据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

纬线圈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AB的实际距离CD的比例尺。

因为经线圈和赤道都是地球上的大圆,所以可以把AC和BD看作在赤道上,然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与AB和CD进行比较得出:

AB>CD>BD=AC。

答案:

D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

地图的精度和所表示内容与比例尺的大小关系密切。

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中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度越低。

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注意:

在等高距相同的地形图上,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等高线,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表示地坡度越缓。

这是因为高程相等的等高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范围越小,因此坡度越陡,相反则坡度越缓。

【典型例题】(2019年·河南省·陈州中学·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B.b图C.c图D.d图

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dB.a>c>d>bC.b>d>c>aD.c>b>a>d

解析:

第1题,图上距离相同,根据比例尺含义,a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b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c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d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所以b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

第2题,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实际距离短,则坡度陡。

答案:

1.B2.B

地图的缩放

①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不同的现象。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来多了几倍。

例如:

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

,则原比例尺乘以

;“缩小到”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②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图幅则放大到原图的4倍。

【典型例题】

某地图比例尺为1:

10000,现将比例尺扩大一倍,若所表示的范围不变,图幅面积将扩大了几倍呢?

A.1B.2C.3D.4

解析:

先从定性来看,比例尺扩大,范围不变,那么图幅是扩大的,再从定量上看,比例尺扩大是一个直线比扩大,那么面积比的扩大就应该是直线比的平方,题中比例尺扩大一倍,那么面积比就是2的平方,那么扩大了三倍,引申出去,如果比例尺扩大两倍,那么图幅扩大几倍呢?

答案:

C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与确定

1、一般的规定: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方向:

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典型例题】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回答下题。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解析:

考查景观图片、地图上的方向。

图中中国结位置在北极点上,所以拍摄者和中国结的影子都应该在中国结的正南面,所以B、D选项错;又因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可是图形知道北极点是极昼,应为北半球夏半年,A错。

选项C正确。

答案:

C

注: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②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典型例题】

例题1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D.向西南→西→西北

解析:

本题考查最短距离航向的有关知识。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大圆的劣弧,而不是沿纬线飞,B、D两点都位于南半球,大圆的劣弧即向南弯曲,即先向南再向北。

同时D点位于B点西边,所以最终飞机的飞行方向为向西南→西→西北。

答案:

D

例题2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E,40°N)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图;若甲图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甲图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数字式)。

解析:

(1)题,南苏丹首都朱巴大致位于(5°N,32°E),结合经纬度位置,其位于北京的西南部。

(2)题,①②同位于60°N纬线上,其最短飞行线路是按照过这两点和地心所确定的平面与地面相割而成大圆的劣弧飞行。

第(3)题,乙图表达地理事象详细,比例尺较大;②③的实际距离为60×111km,结合图上距离可以计算出其比例尺。

答案:

(1)西南

(2)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3)乙1:

300000000

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

1000B.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2.如图所示,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3.(2019年陕西省·石泉中学·月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

读图回答问题。

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  3∶NB.1∶2N1∶3N

C.2∶N4∶ND.1∶2N1∶4N

(2019年·河南省·信阳中学·月考)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右图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左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5.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6.读下图,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我国云南大理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

大理位于点苍山和洱海之间,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节吹西风即下关风(箭头表示风向)。

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依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图中方框内的指向标应为()

8.据图判断,图中点苍山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南—西北走向B.西南—东北走向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

9.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

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

10.两艘海轮,甲轮位于北纬50°、东经160°,乙轮位于北纬30°,西经160°,甲轮位于乙轮的: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2.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二、非选择题

13.右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__________

(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

(3)村庄B在村庄A的________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

A、B的________方和_________方。

 

14.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

甲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依据规律:

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学校的片面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较详细,因而应该选择比例尺比较大的。

2.A

解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同样的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

3.D

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缩放。

图幅面积变化是比例尺的平方。

所以图幅为原来的1/4,比例尺变化为原来的1/2。

所以正确的是D项。

4.C

解析:

读图,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高度应低于500米,A、B错。

右端等高线数值是500米,靠近右端部分,地势较低,C对,D错。

5.B

解析: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B对。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缩小图幅不能改变起伏状况,A、C错。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会更小,D错。

6.B

解析:

图中给了指向标,再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我们可以判断出河流是东南流向西北。

7.B

解析:

根据题意,下关风的风向是西风,图中给出的下关风箭头,可以得出答案为B

8.D

解析:

根据上面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出指向标,因此可以确定点苍山山脉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

9.B

解析:

本题以GIS技术为载体,考查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学校局部用地长300m,宽220m,以1:

1000的比例尺地图上应为30cm和22cm,选项中满足条件,且最小的为B。

10.C

解析:

这道题目是用经纬网来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纬度来讲,甲位于乙的北面,;从经度来讲,甲位于乙的西面,所以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11.C

解析:

首先要读出甲地的经纬坐标,然后根据新加坡的经纬坐标,从而判断出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12.B

解析:

这两道以某国的经纬网图为背景,考察方向的判定和运用比例尺进行面积计算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3.

(1)先由东到西,再东南到西北;或者先西北到东南,再西到东

(2)东北到西南

(3)东、东南、西南

14.

(1)(60°S,170°W) (70°S,170°E)

(2)乙、丁 丙、丁 甲、乙

(3)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小于

(4)小于 1∶1100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