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395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分类汇编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doc

一、选择题

[2017•烟台]《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这样做(  )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②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④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B&:

教育的公平.

【分析】本题考查了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促使教育公平.

【解答】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国家为每个社会公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题干描述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D.

[2017•烟台]截至2016年底,全国30个省份均已出台各自的户籍改革方案,全部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改称为“居民”。

对这一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消除身份歧视 B.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C.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D.消除了城乡差别

【考点】FS:

民生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关乎百姓生活幸福与尊严.民生问题要加快破解,这就需要决策者站在民众的角度,积极研究措施,制定政策.

【解答】题干中各省出台户籍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有利于消除身份歧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城乡差别客观存在,消除不了.根据题目要求,故选D.

[2017•枣庄]2017年2月20日下午,即将参加高考的枣庄学生杨曼曼正准备从家返校时,听到屋后水塘边有人呼救,便毫不犹豫地抄起木锨前去救人。

不幸的是她将落水女孩救起,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19岁。

杨曼曼的这种行为(  )

①是正义的,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②只是承担了责任,得不到任何回报

③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救了他人,牺牲了自己,不值得。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分析】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解答】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题干中杨曼曼的这种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因此选项①③正确;选项②④没有正确认识这一行为的实质.故选D.

(2017•陕西)漫画中“内鬼”的行为(  )

①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姓名权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是非正义行为

④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漫画实质选择即可.

【解答】题干中的漫画反映了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不法侵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的保护,所以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是非正义行为,依据法律规定要受到刑罚的制裁,所以是犯罪行为,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选项漫画中“内鬼”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②选项漫画中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排除.

故选B.

[2017•赤峰]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B.有了这样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关爱

C.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D.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考点】58:

正义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关心弱势群体,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解答】我国建立一系列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使弱势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ABD是正确的观点;C选项正义的制度是为社会全体成员制定的,符合题意.

故选C.

[2017•西宁]现在找工作比较难,但社会给我们创造的机会很多,不少单位公开招聘,应聘者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

这说明(  )

A.参与竞争是获得劳动权利的唯一途径

B.应聘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严峻

【考点】56: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和理解.公平是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相应的利益.

【解答】根据教材知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B选项太绝对;D选项不符合实际,排除.

故选C.

[2017•东营]2017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内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市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此有人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判断:

 正确 

[2017•临沂]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导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

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这些做法(  )

①能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④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考点】FS:

民生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关乎百姓生活幸福与尊严.民生问题要加快破解,这就需要决策者站在民众的角度,积极研究措施,制定政策.

【解答】题干中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重解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和谐社会.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选A.

[2017•青岛]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喝彩。

这表明(  )

①惩治腐败是民心所向

②人民呼唤公平正义

③文艺创作都要以反腐为题材

④文艺创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AI:

反腐倡廉.

【分析】反腐倡廉,亦称“惩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政治伦理学术语,属政治道德范畴.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解答】本题考查了反腐倡廉的意义.反腐倡廉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先进性;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⑤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以此分析题干材料可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喝彩,表明惩治腐败是民心所向,人民呼唤公平正义,文艺创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B.

[2017•青岛]近年来,青岛市采取教师城乡轮岗交流、“强校+弱校”等措施,使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首位。

青岛市的举措(  )

①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

②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③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④为学生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B&:

教育的公平.

【分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公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采取措施努力维护教育公平.

【解答】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国家为每个社会公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此分析材料可知,青岛市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学生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机会,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C.

[2017•河南]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上述规定(  )

A.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和匡扶正义

B.能够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发生

C.能够完全打消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D.必将唤醒社会良知彻底扭转社会风气

【考点】56: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必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

【解答】材料中的两条规定都涉及到见义勇为,这样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客服冷漠情绪;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有利于彰显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CD选项太绝对,排除.

[2017·黄石]2017年,承载过太多青春和梦想、见证过太多欢笑与泪水的高考走到恢复40周年的历史节点。

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广大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

A.积极维护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

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C.满足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

D.为公民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考点】51:

公平的含义与相对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促使教育公平.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表明我国政府努力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是因为教育为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提供了可能,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高考不是公民的政治权利;B选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C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D.

[2017•襄阳]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直的传统。

下列体现正义感的是(  )

A.不患寡而患不均 B.“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C.均贫富,等贵贱 D.人生而平等

【考点】5A: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分析】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解答】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具备的优良品德.“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就是说那些明智达理之士做人都像弦一样直来直去,小人则像钩子一样拐弯抹角.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题意.故选B.

)[2017•吉林]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残疾儿童、少年按照其接受教育能力就近入学,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通过提供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

B.有利于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教育

D.有利于增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了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促使教育公平.

【解答】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国家为每个社会公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有利于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进步,ABD是正确的观点;C选项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符合题意.

故选C.

[2017•吉林]上海阿姨陆鸿英挺身而出喝止歹徒行凶;湖南记者黄黎明屡次出生入死帮助警察破案。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  )

A.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防范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责任,我们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智慧,注意保护好自己.

【解答】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题干中陆鸿英、黄黎明的行为,体现了他们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2017•连云港]5月下旬,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对全国各县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存在违规择校、重点校或重点班等问题,实行一票否决。

这一举措最有助于

A.逐步实现教育公平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保护公民受教育权D.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答案】A

 

[2017•广州]2016年12月2日,在被执行死刑过去21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聂树斌无罪。

聂树斌案是司法机关根据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依法纠错的重大案件。

这表明(  )

①正义尽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②勇于纠错也是制度正义的题中之义

③正义制度的实现取决于法官

④只有正义的制度才能切实保障人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考点】59:

自觉维护正义.

【分析】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解答】根据教材知识,正义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题干中的聂树斌案说明了勇于纠错也是坚持正义的表现,正义尽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正义之度的保障.因此选项①②④正确;选项③观点错误,故选A.

[2017•贵港]2017年养老金并轨改革启动,近4000万公职人员缴纳养老金,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领取同样水平的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有利于(  )

①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56: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平正义.需要结合公平的涵义、维护公平的意义,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等相关知识.

【解答】公平正义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政策、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所以①②是正确的选项;③④选项不是问题的实质,排除.

故选A.

[2017•广州]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款,被称为中国版的“好撒玛利亚人法”。

这一立法规定(  )

①必将导致大量的而民事纠纷,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

③能杜绝“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会乱象的发生

④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考点】65: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彼此渗透,相互补充.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

【解答】题干中救助人的行为,是道德素质高尚的表现,民法总则规定内容,为良好道德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行为意义;③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B.

[2017•安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此举(  )

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②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③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④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CS:

构建和谐社会.

【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答】本题考查了国家采取措施维护公平正义.从题干的表述中即看出,国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公平正义,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体现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太绝对;④选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不属于法律内容,排除.

故选B.

【2017·怀化】2016年12月16日,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印发,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对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付费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这样做(  )

A.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C.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D.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考点】B&:

教育的公平.

【分析】本题考查了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促使教育公平.

【解答】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国家为每个社会公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内容,旨在保障贫困地区的孩子的受教育权的实现,不让贫困代际传递;体现了社会努力维护公平正义,优化教育结构,实现社会和谐,B是正确的选项;A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太绝对,排除.

【2017·衡阳】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

“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①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③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④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维护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而且公平也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排除,故选B。

考点:

公平正义

[2017·德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

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

①保障民众的见义勇为行为不被讹诈,给善行打下法理基础

②从制度上打消公众对见义勇为可能遭遇风险的后顾之忧

③鼓励人们见义勇为,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该出手时就出手

④彻底解决“扶不起、救不起”这一长期难以解决的社会难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是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相应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解答】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的规定内容,对见义勇为这一善举防止讹诈提供了法律依据,接触公民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将含有错误说法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2017·枣庄]2017年2月20日下午,即将参加高考的枣庄学生杨曼曼正准备从家返校时,听到屋后水塘边有人呼救,便毫不犹豫地抄起木锨前去救人。

不幸的是她将落水女孩救起,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19岁。

杨曼曼的这种行为(  )

①是正义的,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②只是承担了责任,得不到任何回报

③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救了他人,牺牲了自己,不值得。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分析】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解答】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政治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题干中杨曼曼的这种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因此选项①③正确;选项②④没有正确认识这一行为的实质.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017•包头]一名曾在校园中遭到欺凌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起初他们欺负低年级学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高年级学生;接着他们欺负住校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走读生;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运用“维护正义”的相关知识,谈谈这则日记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启示。

【分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