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472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知应会知识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摄入较大的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麻醉、无力、头晕、呼吸表浅、腹胀、意识丧失和抽搐,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睛接触:

该物质可刺激眼睛,长期接触引起炎症反应。

反复长期接触可导致结膜炎。

皮肤接触:

该液体使皮肤不适,能引起皮炎。

该物质可加重原有的皮肤病。

吸 入:

该蒸气使上呼吸道不适。

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约90mg/L)可产生轻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健康影响:

环境危害: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土壤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立即就医

脱离污染区至空气新鲜处。

对症治疗,就医。

食 入:

禁止催吐。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并积聚在低洼处和限制性地区。

蒸气能传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在火场中,容器受热可能发生爆裂。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雾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禁止使用直流水。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的声音增大,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处理

应急行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对泄漏区进行通风。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适当通风。

在可能产生高浓度的地方,操作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含残留的产品(液体和/或蒸气)。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最高容许浓度:

 

MAC(mg/m):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生产场所多采用地面安装轻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当轻烃在地面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后报警。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本单位有一套装置,工艺流程:

本装置为燃料型减粘装置,原料油由罐区进入装置后,经过流量计进入到E-101/AB、E-102、E-103、E-104/AB、E-105/AB、E-106、E-107/AB、E-108/AB、E-109,换热到270度左右进入初馏塔,原料中少量轻烃蒸发从塔顶馏出,经冷却后进入初顶回流罐,一部分轻质油打回流进入初馏塔顶,另一部分作为石脑油产品出装置,初馏塔底油用泵抽出,送至减压塔进料加热炉,加热到370度左右进入减压塔底部,在减压塔顶少量轻烃馏出。

经冷却后进入塔顶回流罐,瓦斯气体作为燃料去加热炉,罐底液相作为石脑油产品出装置,侧线抽出减一、减二、减三线馏分油,经减压汽体塔汽提后,分别一路回到减压塔,另一路分别与原料换热后再经冷却后送出装置,一线蜡油和二线蜡油进蜡油罐,三线减压渣油接进石油系针状焦装置;

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抽真空以获得减压塔的真空度,塔顶馏分被冷却至40度进入塔顶油水分离器,气液分离后瓦斯直接送至加热炉作燃料(开停工及不正常操作时塔顶、容器顶安全阀起跳所泄放的可燃气体,均密闭送往加热炉焚烧处理),分出的污水经含油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

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机泵冷却水及设备、地面冲洗水沟均通过含油污水管网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五、总经理作为山东华盛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并督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3、确定符合条件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4、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公司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

5、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6、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7、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8、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

9、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10、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11、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12、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13、组织制定、及时修订和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14、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1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六、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步骤

工作内容及要求

责任落实

目标

时间

1

准备

阶段

开展培训专题

安全环保科

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到每一位岗位员工。

04.01

2

建立机构

分别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3

编制推动方案

编制推动实施方案。

明确企业建设周期:

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考核要求等。

04.02

4

编制两个指南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

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04.04

5

排查风险点

按照标准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排查。

各部门车间:

负责人

建立企业风险点排查档案。

04.05

6

辨识危险源

按照标准要求及事先设计的记录表格指导企业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实施危险源辨识。

各部门

建立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04.06

7

开展风险评价

按照JHA或安全检查表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

04.07

8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基础上逐一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及应急措施层次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用于指导隐患排查标准的编制。

04.08

9

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

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

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

10

风险公告

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等信息。

制作一岗一卡告知牌,做到每位员工都了解掌握。

04.22

11

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主要管理部门,含车间管理部门

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

04.24

12

实施隐患排查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

各部门集中进行检查

实现企业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05.02

13

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治理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

主管部门检查,各部门落实

企业对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缺陷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治理,建立台账。

05.05

14

成果整理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

完成“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

05.08

备注

公司有202个风险点,一级有5个,二级有6个,三级有33个,四级有158个,主要负责人负责管控的风险点是装置开车作业、脱硫单元、装置停车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特级、一级),管控措施见附件

七、本单位没有重大危险源

八、《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

4.1动火作业前,由动火所在车间(或装置)安全技术人员组织生产单元负责人及工段长(班长)、动火作业负责人,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负责人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安全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见附件2)。

4.2特殊、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由动火作业所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作业所在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组织落实动火安全措施,审查合格,经企业分管生产(技术)或安全的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动火。

4.3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由动火作业所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作业所在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组织落实动火安全措施,审查合格,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动火。

4.4固定动火区的设定由动火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企业涉及生产(技术)、设备(工程)、安全等专业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由企业分管生产(技术)或安全的负责人批准。

4.5《动火安全作业证》安全措施的确认,需在与本次动火作业有关的主要安全措施对应选项内划“√”。

其中,1、2、3项由动火所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确认签字;

4、5项由动火所在车间的安全技术人员确认签字;

6、7项由动火所在车间当班班长确认签字;

8-11项由动火作业负责人确认签字;

其他补充安全措施按照分工范围分别由动火所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和动火作业负责人确认签字。

4.6动火作业涉及到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审查合格后,在“相关单位意见”一栏会签,并有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监护人,按动火级别审批后,方可动火。

4.7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作业方案进行确认,对带压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4.8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和监护人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并由动火所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在“完工验收”一栏签字。

《动火安全作业证》管理

7.1《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存根;

第二联由动火人持有,作业时随身携带;

第三联由监护人持有,监护时随身携带;

第四联存放在动火点所在的操作控制室或岗位。

7.2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3天;

固定动火点每半年检查认定1次。

7.3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所在车间存档,保存期限为1年。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办理

4.1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的制定和审查:

受限空间作业所在单位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受限空间生产处理、盲板加拆等相关方案,生产(技术)、设备(工程)、安全等专业部门负责审核。

特殊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由企业负责人批准,一级受限空间作业方案由分管生产(技术)或设备的负责人批准。

4.2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审查、批准后,建议作业所在单位安全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见附件2),由作业所在单位负责人向作业单位(人员)进行任务交底和风险告知。

4.3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办理:

任务交底和风险告知后,由作业所在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填写《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见附件1)上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受限空间名称、作业内容、受限空间原有介质、监护人姓名、危害辨识等。

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负责填写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员姓名等。

4.4安全措施确认:

1-5项由作业所在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确认签字;

6-10项由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确认签字;

11项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作业单位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分别补充作业安全措施。

4.5《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审核、审批: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企业设备(工程)、设备、安全等部门负责人审核。

特殊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企业负责人批准,一级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分管生产(技术)或安全的负责人批准。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管理

7.1《受限安全作业证》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存根;

第二联由作业现场负责人持有,作业时随身携带;

第四联存放在受限空间作业点所在的操作控制室或岗位。

7.2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有效时间不超过24h。

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7.3特殊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一级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动火所在车间存档。

保存期限为1年。

承包商管理:

合格承包商确认

2.1.1承包商相关资料收集

业务部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如:

动设备(起重、机泵)、静设备(一般、压力容器)、电气、仪表、通讯、综合类(土建、防腐、化学清洗)的检维修等建立承包商数据库。

包括以下内容:

1)承包商的名称、法人、地理位置、联系电话、通信地址等基本信息。

2)资信情况、服务范围、注册资金、经营业绩、工作类型、工程施工能力等经营情况。

3)安全管理机制及实施情况。

4)过去3年来的安全业绩。

包括因工伤亡的人数,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的事故次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

2.1.2经资格审查合格,由业务部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册》。

2.2业务部根据《合格承包商名册》,通过招标等途径确定具体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并签订“承揽合同”,合同中要规定项目完成后交接的程序、内容和验收标准;

明确承包商对施工作业中事故的责任及对转包、分包队伍的安全责任。

2.3开工前准备

2.3.1安全培训

1)由安全员实施对承包商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安全要求和相关规定、施工作业环境的主要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及施工安全要求等。

2)项目所在基层单位对承包商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作业对象和地点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施工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b)易发生泄漏、跑冒、着火、爆炸、中毒的部位及防范措施;

c)消防、报警设施和防护、救护设施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d)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2.3.2检查承包商施工所用的车辆、设备、机具是否满足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是否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2.3.3相关部门为承包商办理人员、车辆入厂证和作业许可证等。

2.3.4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价

承包商在进行施工前,应先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采购部和基层单位共同审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防止安全事故、伤害事故、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2.3.5落实安全隔离措施,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项目施工前,项目所在单位应做好安全隔离措施,加好相关盲板,封好地漏,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2.3.6办理作业许可证

1)项目所在基层单位与承包商共同确认施工范围、作业对象、限制条件和注意事项,逐项落实安全措施后,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2)特别危险的作业,由项目所在基层单位和承包商分别安排专人现场监护。

2.4作业过程监督

2.4.1检查监督的内容

检查监督的内容包括:

作业地点、作业对象、作业内容、作业程序、作业行为、设备机具、该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等。

2.4.2监督检查

安全环保部和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对承包商的作业过程进行经常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制止施工过程中的违章违纪行为,保证承包商遵守公司的制度规定。

2.4.3问题整改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承包商应及时整改,并编写不合格整改报告,交业务部、和施工所在单位,安全环保部和基层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整改符合要求。

2.4.4检查的不合格及纠正措施要记录并存档,形成检查记录。

2.5作业协调与交流

1)业务部、项目所在基层单位与承包商进行协调交流,对较大型施工项目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例会。

2)承包商向施工人员传达企业的安全信息。

3)承包商作业负责人应参加公司施工协调会,汇报工程项目进度、安全执行情况、下一步的作业安排及安全措施。

2.6应急处理

承包商应建立书面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培训,明确与作业有关的主要危害及防护、控制、处理的办法。

2.7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后,承包商应向公司业务部及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参照《事故管理制度》。

2.8项目验收

项目完成后,业务部组织项目所在基层单位、承包商及其他相关单位按照规定的交接程序、交接内容和验收标准进行项目验收。

2.9表现评价与考核

2.9.1项目完工后,填写“承包商安全表现评价表”备案。

2.9.2业务部每年组织对承包商的年度安全表现评价,记录并存档施工期间承包商的安全综合表现,作为是否继续合作的依据。

九、单位负责人建立健全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制定24小时应急值班表,

十、应急救援物资有消防车、35KG推车式灭火器、8KG手提式灭火器、4KG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泵、稳压泵、消防栓、消防炮、消防水带、消防沙、消防锨、防化服、消防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洗眼器、防毒面具、防爆对讲机、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工鞋、消防服、洗眼器、救生绳、半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

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本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是公司处理应急突发应急事件时的精英力量,不定时进行应急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的训练。

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名单。

总指挥:

刘兴泉

副指挥:

张吉利

成员:

李晓民、张发国、扈胜启、张宝军、樊利新、尹长军、

陈福民、陈华民、毕延国、贾海涛、韩娜、刘维江、王磊

本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根据本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为泄漏和火灾,泄漏可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因此,确定本应急预案为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岗位工艺生产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

泄漏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灼烫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事故

如何启动预案开展应急救援:

在发生事故(大量油品泄漏、着火)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班长及车间主管报告,或大声呼喊向周围人员报警、启动手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公司的应急响应程序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启动:

当发生事故险情时,要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当事态有所扩大,要及时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或综合预案实施应急救援;

当事故难以控制,超过公司应急能力时,应及时向县政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应急启动

5.2.1初期响应

5.2.1.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情况,明确但不限于以下事宜:

(1)事发地点及事故情况;

(2)明确事故防控要求,对救援分工进一步做出具体安排;

(3)调动本单位应急资源,调动应急外部依托资源;

(4)通过接报信息研判事故等级;

(5)确定应急上报的地方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和内容;

(6)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

5.2.1.2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发展及处置情况,适时安排后续工作。

5.2.1.3建立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传达相关信息。

5.2.1.4各应急工作组落实工作任务,及时将负责的工作情况及决定报告现场指挥部。

5.2.2协调资源

(1)公司各职能部门派赴现场人员、各应急工作组迅速到场投入应急行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现场需求,应急资源协调组及时组织调配、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维持事故单位和波及单位的生产平衡,降低事故损失。

(3)应急救援组调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渠道:

A请求山东金冠化工集团、山东盛起化工有限公司区域联防单位调配;

B请求陈庄镇专职消防队等协议应急救援机构调配;

C请求陈庄镇人民政府、利津县人民政府调配;

5.2.3应急过程后勤及财力保障

(1)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确保山东华盛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对讲机、电话通畅,确保现场实时记录(录音、录像)及时录制和保存。

(2)做好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交通、食宿、医疗等后勤保障工作。

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本企业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受灾员工和公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3)做好保卫工作,确保公司办公场所正常工作秩序。

(4)按照山东华盛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落实应急资金。

5.3应急处置

5.3.1现场应急指挥责任主体及指挥权交接

(1)事发单位是应对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责任主体,对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负有直接指挥权、处置权,应第一时间启动本单位应急响应。

在紧急情况下,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有直接处置权和指挥权,在遇到险情或事故征兆时可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现场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减少人员伤亡。

(2)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先期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事发现场最高职位者担任现场指挥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遇险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