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496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Word格式.docx

2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6

2.1改革的历程6

2.2取得的成就7

3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8

3.1事业单位改革滞后,政事关系复杂,政事分开艰巨8

3.2事业单位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9

3.3分类改革尚未普遍推开,分类改革有效途径尚未形成9

3.4事业单位的投入导致财政负担沉重10

3.5人力资源的特殊性10

4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和建议10

4.1科学分类,明确事业单位性质11

4.2创新体制,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11

4.3改革用人机制,推进人才社会化11

4.4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和综合协调12

4.5多元约束,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管13

5结束语13

参考文献:

15

引言

事业单位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的重要职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民对社会公益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需要重新审视事业单位改革路径,科学理性地选择事业单位改革目标与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众对于公益服务需求的增长,江苏事业单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业日趋规范。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弊端日益显现,需要江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事业单位改革。

1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历程

事业单位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概念,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有政府直接投资和管理的公共部门。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后中国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一场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社会服务领域变革,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

这一阶段是拨乱反正,恢复社会事业,适应下放各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大多数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本单位有经营管理权、机构设置权、用人自主权和分配决定权。

从1985开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在科研、卫生、教育、文艺等领域陆续展开。

第二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

这一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政事分开和事业单位社会化。

1993年,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第三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

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

“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第四阶段:

2007年党的十七大至今。

主要内容是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

2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

事业单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正确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要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严格遵循科学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等方面把握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要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做好清理规范和改革各项工作。

2.1改革的历程

2.1.1探索起步阶段

早在1990年代初,江苏省就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调研试点单位之一,对全省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草拟了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意见,制定了省属部分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对这些单位的职能转化、机构调整、编制配置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了全省苏单位的家底和存在问题,研究形成了江苏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

省编办选择省科委和南通市作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并要求各省辖市选择一个系统、一个地区进行试点。

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效果。

如盐城市以“脱钩、分类、放权、搞活”为方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强调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这一阶段,结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事业单位专项改革。

主要包括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应用型科研机构转企改制、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社等行业的资源整合等。

2.1.2基层突破阶段

从2001年开始,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全省开展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将原“七站八所”进行整合归并,将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条块共管改为乡镇管理为主,精简了30%的财政拨款人员编制。

2.1.3分类推进阶段

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从2002年开始,江苏在南通、盐城两个省辖市进行了分类改革试点。

在全省开展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转企改制及党政机关所办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清理整顿。

2003年,省委十届六次会议总结江苏省近年改革经验,提出了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总体思路。

2004年召开了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先期进行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2005年江苏吧事业单位改革作为省政府着力推行的五大改革之一,加大了组织推进力度。

2006、2007年,省政府都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列为本年度的50项重点任务之一。

2008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江苏事业单位今后将“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按照岗位设置管理制度设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将彻底改变现行的身份管理模式,实施岗位管理。

2.2取得的成就

在多年的探索、推进过程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

省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于2004年7月正式启动,2005年年底基本结束。

13个省辖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也基本完成。

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有3243家列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其中撤销1164家,转企改制2079家;

共分流人员15.5万余人,其中身份置换11.1万余人。

二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探索。

结合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种子管理体制、兽医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以及整合组建市县统计调查机构,在全省开展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专项改革。

省编办研究起草了省属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意见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模拟分类标准,对省直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了模拟分类。

三是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

省编办研究起草了省属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革意见,以职能依据为准绳,对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及政府依法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省属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查找依据,认真甄别分类,研究确定了初步名单。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4万余人,占事业单位新增人员的90%。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开展了全省事业单位津补贴清理核查工作,全面启动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审批、入轨工作,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稳步推进。

进一步规范、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全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万人,占事业单位新增工作人员的91.0%。

3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曾经说过:

“试图用一个定义去概括事业单位的一般属性,多半会犯简单化的错误。

因为事业单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言词定义所能够概括的极限。

”正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我省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3.1事业单位改革滞后,政事关系复杂,政事分开艰巨

行政化是中国传统事业单位的一个特征。

介于政府组织和盈利组织之间的事业单位,由于分属于不同政府机构,重复性设置、行政性垄断、市场分割等现象时有发生,人力资源和财力浪费很大。

而且,事业单位初期改革中采取的放权、搞活等措施,使一些机构的业务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过分自由,很多机构的目标和行为偏离了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过分突出机构和小团体利益,其结果是出现放权过度和约束不足的现象。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这项改革却迟迟没法出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事制度改革。

比如,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基础上,需要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提供分类管理的依据。

但是,我们的工资制度改革却先行出台,因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如何准确定位,如何科学合理地核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分步实施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没有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没有实施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带来的结果。

3.2事业单位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从上到下,按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系统推进的办法。

如江苏无锡将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传统事业单位分社为四大管理中心,从政府序列脱离,专门从事公共产品服务的生产。

但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进行管理体制或人事制度改革,不考虑同时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实践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而且,目前的主要行业已有近30种,逐个行业推进势必需要很长时间;

科教文卫等各个政府部门内的事业单位,虽然大多数性质相同,但也有一定数量其他性质的事业单位,或者某一行业内部存在多种性质的事业单位,按行业推进改革,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同,在人员安置、人事政策规定等方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易造成行业之间改革政策规定的不平衡性,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3.3分类改革尚未普遍推开,分类改革有效途径尚未形成

事业单位改革不是按职能部门组织实施,而是根据各地实际,以一项或几项制度改革为主,分别进行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改革,成熟一项制度推行一项制度、成熟一个单位推开一个单位的改革办法,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改革试点和探索,积极稳妥,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这种模式的改革推进速度慢,周期长,与迫切要求加快改革的形式不相适应。

改革只能取得阶段性成效,影响制约事业单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一项制度、一个单位的改革,缺乏配套政策支持,改革措施易受其他政策规定制约,无法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和客观环境,影响改革效果。

3.4事业单位的投入导致财政负担沉重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收费项目的取消,造成部分事业单位收入减少,入不敷出;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沿街房屋的拆迁改造,一些原先有房租收入弥补经费的部分事业单位被拆老房,少了房租收入,造成经费紧张;

事业单位冗员和退休人员过多人头经费居高不下;

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创收能力差。

事业单位普遍经费紧张,常常是等米下锅就怕增加资金流动环节。

极个别有钱的事业单位也担心钱交财政容易拨回难,财政专户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经费紧张入不敷出,一些经营性收入都用来发工资了,该交的税也没有钱交,税务部门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纳税意识淡薄,有钱发补贴不尽代扣代缴个税义务或发工资意思一下扣税发补贴不扣。

3.5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各单位都存在着聘用制改革前的“老人”与聘用制改革后“新人”同时并存的局面。

从改革的稳妥性考虑,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

但在不少单位,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例如新、老人之间同岗不同酬,新、老人之间在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上实行两种政策,“新人”在岗位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某些不应有的限制等,导致出现新的身份歧视现象。

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以现有职称、职务序列为基础,按照职称、职务、任职年限、工龄、获奖等因素来进行岗位评价,并且绝大多数都没有再次竞聘上岗,而直接按照职称和资历对应到岗位和岗位工资,使“名义上岗位管理”回归异化为“实际上的身份管理”。

岗位必须是按照各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来设置,并且由各单位自行设定,国家和行业都无法越俎代庖。

大量编外人员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蜕变为事业单位高层次的“农民工”。

经过20多年的规模化发展,编外用人及其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编外人员更多的是履行义务,却没有相应的权利保障。

4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4.1科学分类,明确事业单位性质

各地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功能定位,把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和生产经营类等三大类别,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改革内容,实行不同的改革政策。

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参照党政机构改革“三定”的要求,明确职能,核编定岗,裁减冗员,增强效能,同时规范经费管理,保障财政供给。

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调整布局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明确业务范围,从紧核定编制,规范经费来源,同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公开招考、岗位管理以及多元化分配等改革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

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

4.2创新体制,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改革在观念、机制、利益格局上,较之企业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要注重把握事业单位的特点,找准改革的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设计和政策创新,逐步把改革引向深入。

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理顺和完善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及各类职数的核定,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规律的合同用人、公平竞争、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制度,对特殊(重要)岗位或重点培养对象,在行业内定期交流,增强事业单位活力。

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机构,借鉴企业的治理模式。

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取消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具体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及福利待遇,有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及福利待遇,由事业单位根据发展需要和实力来确定,不再由国家规定。

4.3改革用人机制,推进人才社会化

建立系统内人才交流平台,对系统内人员编制及在编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实现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使各类人才能力得到合理、高效地发挥。

及时出台相关统一规定,制订富余及相关人员退出、分流管理措施,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顺利推进。

基本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事业单位人才高地。

事业单位是高层次人才及需求聚集的地方,建议设立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培养基金,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议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政策,使事业单位专业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主要靠事业单位通过不同渠道各自解决,人才信息渠道比较散,建议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服务平台。

4.4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和综合协调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根据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能和履行的职责,进一步地进行科学合理分类。

强化行政性事业单位管理职能,该参照管理的就要参照管理。

对原核定的有偿公益类事业单位中承担无偿公益职能的要科学分类,符合条件的自收自支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序转为全额拨款单位。

整合资源,提高事业单位工作绩效。

整合和提升事业单位所占有的公益性公共服务的资源,使之更有效率、布局更为合理,做大做强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公共服务。

在不增加编制数的前提下,整合管理和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提高社会效益,使事业单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工作上。

可建立系统内人才交流平台,对系统内人员编制及在编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实现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使各类人才能力得到合理、高效地发挥。

4.5多元约束,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管

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监管体制,必须改变部门各自管理事业法人的部门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构,推进管办分离,实行统一管理体制。

对事业法人实行包括准入管理、过程监管、时候处罚的全过程监管,查出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在社会事业的几大系统,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电等实施事业单位国有投资者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分离,组建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或事业发展中心等机构行使所有者职能,将现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资产所有者职能予以剥离。

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系统的社会事业资源,合并相关行业的投资公司组建成较大规模的社会事业投资公司或发展中心;

相关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也进行合并重组,以彻底打破原有条块分割的局面。

建立一个针对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绩效的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统计管理、审计管理等方面,引进行业内部评估、社会评议等新机制。

5结束语

事业单位改革,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为指针,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建成现代事业单位制度。

[1]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3]冯云廷,陈静,《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宋大涵,《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范恒山主编,《事业单位改革:

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6]董学耕等,《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管理科学报2000年12月

[7]王巧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党政论坛2005年4月

[8]世界银行,《中国: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经济研究2005年8月

[9]李志强,《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