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500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1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

B1(11)遇湿易燃物品有碳化钙、氢化铝和()等。

A、二氧化碳B、锌粉

C、氖D、石油

B1(12)按GB6944-2012分类,液体的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的都属于易燃液体。

A、45℃B、50℃

C、60℃D、75℃

B1(13)按GB6944-2012分类,液体的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的都属于易燃液体。

A、60℃B、65.6℃

C、70.5℃D、60.6℃

B1(14)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类,28℃≤闪点﹤60℃的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

A、甲类B、乙类

C、丙类D、乙B类

B1(15)属于无机腐蚀品的是()。

A、甲酸B、酚

C、盐酸D、甲醛

B1(16)在《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中,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特性分外()类。

A、7B、8

C、9D、10

B2(17)在火场上燃烧产物大部分以()状态出现。

A、气体B、液体

C、固体D、蒸气

B2(18)燃烧过程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无火焰型;

其二是()

A、火焰型B、动力燃烧

C、表面燃烧D、扩散燃烧

B2(19)衡量可燃烧的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依据()。

A、沸点B、燃点

C、闪点D、凝固点

B2(20)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

A、闪点B、闪燃

C、燃点D、燃烧

B2(21)物质的()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A、比热B、沸点

C、燃点D、汽化热

B2(22)不溶于水的物质是()。

A、食盐B、丙酮

C、乙醇D、煤油

B2(23)具有导电性的物质是()。

A、雨水B、干燥木材

C、干燥棉布D、陶瓷

B2(24)遇湿易燃物品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并产生()。

A、可燃气体B、不燃气体

C、难燃气体D、易燃固体

B2(25)爆炸物品的特性是()

A、爆炸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

B、爆炸瞬间产生大量的热

C、爆炸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D、爆炸瞬间无明显放热及气体产物

B2(26)()遇空气能迅速氧化,猛烈燃烧,产生有毒烟尘。

A、红磷B、黄磷

C、硝化棉D、硝酸脲

B2(27)()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能引起燃烧。

A、硫磺B、柴油

C、多聚甲醛D、油布

B2(28)自燃物品具有()特性。

A、自燃点低,不易氧化B、自燃点低,易氧化

C、自燃点高,不易氧化D、自燃点高,易氧化

B2(29)下列物质燃烧后气体产物含氮氧化物的是()。

A、红磷B、甲苯

C、生松香D、二硝基苯

B2(30)下列物质中,易燃烧爆炸且燃烧产物毒性大的是()。

A、干砂B、氢

C、一氧化碳D、二硝基苯

B2(31)能与氯酸钾接触发生燃烧爆炸的是()。

A、红磷B、氖

C、水D、干砂

B2(32)本身具有毒性且燃烧产物含有毒物质的是()。

A、氢气B、丙烯腈

C、氮气D、一氧化碳

B2(33)下列物质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是()。

A、硫酸B、硫化钾

C、三氯化锑D、丙烯酸

B2(34)可燃物遇()易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

A、甲酸B、浓硝酸

C、冰醋酸D、苯酚

B2(35)高锰酸钾与()相接触能引起燃烧.

A、甘油B、氧气

C、铁D、铝

B2(36)受潮或遇水能发生分解的是()。

A、雷汞B、过氧化钠

C、塑料D、对甲苯磺酸

B2(37)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的下限值越小、上限值越大,其火灾危险性()。

A、不变B、越小

C、变化不定D、越大

B2(38)易燃固体飞扬的粉尘达到()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A、自燃点B、燃点

C、粒径D、爆炸极限

B2(39)下列物质燃烧后不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是()。

A、噻吩B、硫磺C、二硫化碳D、苯酚

B2(40)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的温度叫()。

B2(41)可燃物质()越低,越容易燃烧。

C、汽化热D、着火点

B2(42)下列气体或蒸汽,在装置或通风不良的建筑物的高危区聚集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硫

C、氯气D、二氧化氮

B2(43)环境温度下,下列物质向低位区扩散和聚集的是()。

A、氨气B、甲烷

C、氢气D、氮氧化物

B2(44)气体或液体蒸汽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

A、无关B、成反比

C、成正比D、非比例关系

B2(45)气体或液体蒸汽的密度与温度()。

B2(46)金属钠遇水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释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爆炸。

A、氧气B、水煤气

C、氢气D、酸气

B2(47)燃烧时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油品是()。

A、重油B、汽油

C、混合苯D、柴油

B2(48)金属钠遇水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释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爆炸。

A、氧气B、氢气

C、氢气和氧气混合物D、金属钠蒸汽

B2(49)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A、着火点B、燃点

C、开杯闪点D、闭杯闪点

B2(50)把可以点火且火焰可以自动传播下去的可燃气体浓度叫()。

A、爆炸下限B、爆炸极限

C、爆炸上限D、最小引燃浓度

B2(51)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A、50%B、25%C、全部D、30%

B2(52)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的()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B2(53)用()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A、LD100或LC100B、LD50或LC50

C、MLD或MLCD、LD0或LC0

B2(54)用()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不能引起实验动物死亡,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A、LD100或LC100B、LD50或LC50

B2(55)下列物质燃烧后产生氮氧化物气体的是()。

A、苯B、苯胺C、丙酮D、液化石油气

B2(56)下列物质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是()。

A、乙醇B、硝基苯C、二硫化碳D、苯酚

B2(57)下列物质燃烧后不产生氮氧化物气体的是()。

A、丙烯腈B、硝基苯C、乙腈D、甲苯

B2(58)可燃气体和液体只发生()型燃烧。

A、炽热B、无火焰

C、火焰D、表面燃烧

B2(59)易溶于水的物质是()。

A、汽油B、巴豆醛

C、丙烯酸乙酯D、丙烯腈

C1(60)消防员在灭火战斗行动中首要任务是()。

A、抢救人命,扑灭火灾B、扑灭火灾,疏散物资

C、疏散物质,减少损失D、减少损失,加强警戒

C1(61)企业每年应组织不少于()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C1(62)企业每半年不少于()的现场处置方案模拟演练。

A、四次B、三次C、二次D、一次

C2(63)防毒抢险勤务,主要是在火场上,()等复杂情况下,担负侦察、救人、灭火、抢险等攻坚任务。

A、有毒、高温、浓烟、缺氧B、缺水、高温、浓烟、缺氧

C、高温、浓烟、缺氧D、高温、浓烟

C2(64)在处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时,应驱散气云,禁止()。

A、燃烧B、爆炸

C、泄漏D、火种

C2(65)防毒抢险勤务,主要是在火场上有毒、()、浓烟、缺氧等复杂情况下担负侦察、救人、灭火、抢险等攻坚任务。

A、缺水B、高温

C、面积大D、视线不清

C3(66)有毒情况下的火灾扑救,火情侦察时要尽快查明火场上有毒物质的性质、数量、来源、()、扩散的范围、形式和人员受威胁等情况。

A、浓度B、湿度

C、温度D、质量

C3(67)在扑救化工企业火灾时,一般首先扑救设备()或附近建筑的火灾。

A、外围B、本身

C、上方D、下方

C3(68)消防中队在夜间接到报警后应加强()。

A、第一出动B、第二出动

C、中队留守D、训练

C3(69)大风情况下救火,在必要时应在()适当距离布置第二、第三道防线。

A、上风向B、下风向

C、侧风向D、燃烧物周围

C4(70)在火场上可以根据烟雾的流动方向、温度和()来寻找火源。

A、风向B、风力

C、浓度D、湿度

C4(71)大风情况下,火灾特点之一是()。

A、建构筑物容易倒塌B、灭火战斗行动方便

C、容易产生飞火D、不易产生飞火

C4(72)火场上大风会吹散枪口喷射出来的水流、泡沫和干粉,影响其()和准确性。

A、射程B、疏散

C、救人D、救物

C4(73)在火场上由于大风和()作用,燃烧着的可燃物质和火种会飘落远处引起新的火点。

A、热传导B、热辐射

C、高温D、热气流

C4(74)扑救电器火灾一般应首先()。

A、切断火场的电源B、救人

C、疏散物资D、灭火和救人

C4(7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和()灭火法。

A、分离B、关阀断料

C、开阀导流D、抑制

C4(76)有毒情况下灭火人员容易发生()事故。

A、烧伤B、烫伤

C、爆炸D、中毒

C4(77)火灾扑救中,对浓烟和氯气、氨气、酸类蒸气等气体,可采用()降低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

A、喷雾射流B、开花射流

C、密集射流D、直流射流

C5(78)井喷火灾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从井下喷出来的油、()四处扩散。

A、气B、水

C、砂石D、泥浆

C5(79)扑救井喷火灾,要划分警戒区域,前线不要停留过多的()。

A、车辆B、人员

C、物品D、物质

C5(80)扑救炼油厂火灾,重点应着眼于保护炼油厂的()和装置。

A、原油B、设备

C、汽油D、石蜡

C5(81)炼油厂火灾的特点是生产设备高大、密集,管道纵横,互相()。

A、连通B、交叉

C、干扰D、接近

C5(82)泄漏的可燃气体、液体蒸发的蒸气在空气中扩散后,遇到火源发生突然燃烧而没有爆炸,则形成()。

不产生冲击波破坏。

A、喷射火B、火球C、突发火D、池火

C5(83)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如果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则形成()。

C5(84)井喷火灾的扑救应()设备,掩护清场。

A、冷却B、隔离

C、移动D、保护

C6(85)化工企业火灾,当反应器等设备和管道上呈火炬状燃烧时,可采取关阀门或覆盖()等方法灭火。

A、冷却B、窒息

C、抑制D、隔离

C6(86)由于井喷火灾现场情况复杂,应制定出几套()。

A、抢险方案B、抢险工具

C、抢险装备D、抢险器材

C6(87)扑救井喷火灾必须保障火场()。

A、供气B、供电

C、供水D、供油

C6(88)消防指战员必须进入有毒区域时,需佩带()装具,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A、防毒保护B、防辐射

C、防静电D、防毒抢险

C6(89)工艺灭火,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开阀导流时,要准确观察和掌握流速和贮量,防止静电引起燃烧或造成()产生回火爆炸。

A、正压B、负压

C、高压D、低压

C7(90)危险品仓库,必须设置在()。

A、城市的边沿B、城市的中心

C、人员密集场所附近D、用户附近

C7(91)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允许()。

A、三级加油站B、二级加油站C、一级加油站D、加油站

C8(92)扑救易燃粉尘较多的仓库火灾时,避免使用强水流直接冲击粉尘,防止其()。

A、闪燃B、阴燃

C、自燃D、爆炸

C8(93)油罐火灾的特点之一是先燃烧后()。

A、熄灭B、爆炸

C、升温D、升压

C8(94)油罐火灾的特点之一是爆炸后不()。

A、燃烧B、升温

C、降温D、降压

C8(95)油罐起火后,由于受火焰、热辐射的作用,使罐内油蒸气压力超过罐体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

C、物理性燃烧D、化学性燃烧

C8(96)油桶在火焰的直接烧烤,经3-5min就有可能发生()。

C、泄漏D、爆炸

C8(97)灌装后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如是受到火焰的作用,角阀内的密封垫圈会很快熔化,失去密封作用,使钢瓶内的气体冲出,形成稳定的()。

A、燃烧B、运动

C、爆炸D、气体

C8(98)液化石油气钢瓶如果持续受到高热,内压力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将发生()。

A、爆炸B、增压

C、燃烧D、喷溅

C8(99)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遇到火源燃烧而成(D)。

C8(100)压力容器内液化气体过热使容器爆炸,内容物泄漏并被点燃,产生强大的火球;

或者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燃而产生的预混燃烧,则形成(B)。

C10(101)扑救油桶垛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油桶()。

C、倒塌伤人D、升压

C10(102)扑救石油液化气火灾,应迅速冷却设备,防止()。

A、燃烧B、泄漏

C、危险D、爆炸

C10(103)当液化石油气钢瓶和室内物品及房屋同时燃烧时,应一方面迅速扑救房屋和室内物品的燃烧,另一方面设法将燃烧的()疏散到安全地点。

A、物品B、油品

C、钢瓶D、家电

C10(104)扑救液化石油气站火灾要在查明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用()冷却站内存放的气瓶,防止爆炸。

A、水流B、泡沫

C、干粉D、二氧化碳

C10(105)扑救液化石油气灌瓶站火灾时,要设法关闭()的阀门。

A、钢瓶B、气瓶

C、灌瓶机D、管线

C10(106)液化石油气灌瓶间发生火灾时,要注意防止火势向站内的()蔓延。

A、氧气瓶B、氮气瓶

C、储气罐D、乙炔瓶

C10(107)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火灾,必须首先采用各种措施冷却罐壁,以降低罐内(),防止其发生爆炸。

A、压力B、容量

C、温度D、流量

D10(108)下列物质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扑救的是()。

A、钾B、钠

C、原油D、电石

D10(109)存在有浓硫酸、浓硝酸场所的火灾可以用()水流扑救。

A、密集B、强大

C、直流D、喷雾

C10(110)扑救燃烧油罐,一般要经过()保护、灭火准备和发起总攻三个步骤。

A、安全B、防火

C、冷却D、自动

C10(111)卧式油桶爆炸的突破位置多在()的上侧。

A、下方B、左面

C、下端D、两端

C11(112)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

A、普通货物B、腐蚀品C、剧毒化学品D、危险化学品

C11(113)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委托有()的运输企业承运。

A、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B、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资质

C、道路旅客运输资质D、私家车

C11(114)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D)。

A、驾驶员上岗资格证B、押运人员上岗资格证

C、装卸人员上岗资格证D、公路运输通行证

C12(115)在危险化学品包装上必须粘贴()。

A、化学品名称B、化学品安全标签

C、生产企业名称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C12(116)危险货物按其呈现的危险程度被划入()个包装类别。

A、3B、4C、2D、1

C12(117)危险品的包装等级,也表明了该危险品的()。

A、安全等级B、火灾危险等级

C、毒性等级D、危险等级

C15(118)汽车着火后车内人员尚未脱险时,救援人员首先要迅速将()抢救出来。

A、物资B、钱C、被困人员D、易燃物品。

C15(119)汽车猛烈燃烧时人体不要靠近()以免受伤。

A、轮胎B、发动机C、油箱D、水相

C15(120)当整个汽车着火时,应首先扑灭()部位的火焰。

A、轮胎B、油箱C、车身D、发动机

D1(121)按照毒性物质的半数致死量大小,可将毒性物质的急性毒性分为()。

A、5级B、6级C、7级D、4级

D1(122)毒性物质(),越容易引起中毒。

A、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挥发速度越快、颗粒越小、气温越高

B、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挥发速度越慢、颗粒越大、气温越低

C、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挥发速度越快、颗粒越小、气温越高

D、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挥发速度越快、颗粒越小、气温越高

D1(123)危险化学品可以通过()侵入人体,造成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

A、呼吸道B、皮肤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D、消化道

D1(124)既是剧毒物品也是高毒物品的是()。

A、氯气B、天然气C、石油气D、一氧化碳

D3(125)进入高浓度氨气区域救人、作业一定要()。

A、可用过滤式呼吸器,着气密式防化服

B、可用过滤式呼吸器,穿普通工作服

C、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着气密式防化服

D、用衣服毛巾撒上水捂住口鼻,穿普通工作服

D3(126)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区域救人、作业一定要()。

A、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着气密式防化服

C、可用过滤式呼吸器,着气密式防化服

D3(127)化学事故救援人员防护分为()级。

A、3B、4C、5D、2

D3(128)A级个体防护是()。

A、可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

它是一套完全封闭的、防化学品的服装、手套及靴子,以及一套隔绝式呼吸防护装置

B、在有毒气体对皮肤危害不严重时,仅用于呼吸防护;

与A级不同,它包括一套不封闭的、防溅洒的、抗化学品的服装,它可以对液体提供如A级一样的保护,但不是密封的

C、它包括一种防溅洒的服装、配有面部完全被覆盖过滤式防护装置

D、仅限于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他工作服、靴子及手套

D3(129)B级个体防护是()。

D3(130)C级个体防护是()。

D3(131)D级个体防护是()。

D3(132)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区域救人、作业一定要()。

C、可用过滤式呼吸器,着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