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59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文档格式.docx

至2015年,重点推动福建电子口岸、福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天翼物流网、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华威“配货通”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福建省物流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全省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平台、物流管理知识赴港台培训项目等14个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五)一批重点物流企业

着力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能力强、规模较大的在省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

在此基础上,推动我省物流企业进一步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尽快做强做大。

重点推动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福建盛丰物流集团、厦门象屿集团等20家重点培育扶持的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实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800亿元以上。

(六)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

围绕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和冶金、纺织服装、轻工、建材、林产等传统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引导鼓励制造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专注核心业务,改造物流流程,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至2015年,重点推动福清盛丰物流配送基地、厦门海翼工业物流中心、嘉晟国际供应链物流平台、福建兄弟物流公司与三明纺织业、机械加工业产业集群两业联动项目等11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实现联动示范项目中的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比率达50%以上。

(七)一批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项目

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大力推进闽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导入台湾先进的技术、管理、人力资源、模式,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系统,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上下游紧密衔接、运行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发展格局;

培育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商贸物流配送体系。

至2015年,重点推动福建八方物流闽台冷链物流合作项目、晋江国际鞋纺城、海峡箱包物流商城、海峡国际商贸城(ECO城)、福建三都澳水产品冷链物流等39个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项目建成使用,实现投资额达100亿元以上。

(八)一批物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发布《物流技术推广目录》(见附件2),引导物流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推进物流技术与管理创新,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应用;

积极开展物流业标准化试点,推动物流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运作;

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运输管理、绿色包装管理、绿色流通加工;

鼓励物流企业扩大服务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供增值服务,推广物流金融业务,不断推进物流业经营模式转变和管理创新。

至2015年,重点推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福建省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福建交通集团物流信息大厦及物流信息平台、厦门港务集装箱海铁联运平台、九州通医药冷链物流系统研发应用、海西工研院与台湾工研院合作研究推广“农产品产地预冷技术及设备”等10个物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三、政策措施

(一)建立示范机制。

根据我省物流业发展实际及列入八个“一批”备选项目(见附件1,每年实行动态调整)的建设进展情况和企业发展情况,每年年中在八个“一批”备选项目中各选择一批作为下一年度的候选示范项目(原则上每年确定的候选示范项目为40个左右。

2013年度候选示范项目将于今年内确定)予以重点推进,并建立项目申报、评审、考核和验收机制,对候选示范项目进行年末考核、隔年验收(2013年度候选示范项目将于2013年3月份考核,6月份前验收)。

验收工作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候选示范项目是否已建成投入使用、已完成投资额、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已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具体办法将根据每年度候选示范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

通过验收的候选示范项目,正式确定其为年度省现代物流示范项目(包括示范物流节点城市、示范物流园区、示范物流中心、示范物流服务平台、重点物流企业培育示范项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示范项目、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示范项目、物流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闽台物流交流合作项目等),并予以授牌表彰和资金扶持;

首次未通过验收的候选示范项目,原则上可申请继续作为下一年度的候选示范项目,待验收通过后仍可享受验收通过年度的授牌表彰和资金扶持;

连续两次未通过验收的候选示范项目,不再享受八个“一批”项目的有关扶持措施。

已确定为当年年度示范项目的,原则上不再列入其他年度的示范项目。

(二)加大资金扶持。

采取省经贸委在省工商发展专项中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示范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

从2013年至2015年三年内,在省工商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专项扶持八个“一批”项目。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项目予以支持。

同一项目省经贸委原则上只给予1次资金扶持。

(三)推动政策落实。

重点推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法〔2011〕38号)、《福建省促进物流业发展条例》和我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重点推进落实以下政策:

物流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不断降低物流企业税负;

对物流企业自有(包括自用和出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经省级物流牵头部门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其集装箱车辆、专业货运车辆和配送车辆,在省内的道路(公路)车辆通行费按现行标准进行减征;

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落实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政策;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对纳入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的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管理办法,对物流配送车辆提供便利通行;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物流业单列信贷计划,拓宽融资渠道;

组建福建省物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物流标准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对于法律未规定或国务院未批准必须由法人机构申请的资质,物流企业总部统一申请获得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得,提高审批效率;

鼓励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服务外包,支持物流企业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推动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安排一定数额的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物流业发展。

(四)加大协调力度。

进一步发挥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强化省经贸委作为全省物流业发展牵头部门的重要作用,定期牵头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省直各职能部门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八个“一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深化扶持推进的政策措施。

(五)加强服务指导。

尽快建立福建省物流产业服务网,搭建物流政策发布平台、全省物流统计核算平台、各类物流项目申报平台、物流培训与人才信息平台、物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物流项目招投标信息平台等,为物流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通过召开物流企业发展座谈会、举办培训班、专家咨询、调研考察等方式,宣传国家和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先进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宣传示范和推广应用,推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行动方案实施期内推动未设立物流行业协会的设区市尽快成立市一级的物流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和协调作用,规范物流服务市场。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钟安平副主任任组长,吴秉成副主任、唐亚非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经济运行局、商贸处、技术处、产业处、企业处、计财处等处室领导为成员的省经贸委推进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

日常综合协调工作由经济运行局承担。

(二)加强项目管理。

建立八个“一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并对项目投资完成和资金到位情况、产生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监测分析,不断加强建设项目、物流企业乃至我省物流业发展的预测预警。

(三)创新工作方法。

各地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管理优势,畅通与企业沟通渠道,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征,创新管理和支持方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细化配套政策,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一:

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2-2015)八个“一批”备选项目概况:

一、物流园区:

1、福州保税港区保税仓储功能区。

福州保税仓储功能区是福州保税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约1800亩,主要功能:

电子、鞋类、机械等深加工结转,汽车、纺织、原材料进口仓储保税分拨,机电、茶叶、国内货物等进出口退税仓储物流,推动港区和工业区的发展。

园区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2008年7月正式封关运作,已入驻企业18家,2011年实现进出口货物总值24.37亿美元,进出园区货物流量44.54万吨。

二期规划为福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项目配套用地,现已完成填海造地,进入道路管网设计、建设招投标实施阶段。

2、前场铁路大型货场。

项目占地约5800亩,设有铁路作业区、物流功能区和综合商务服务区,其中铁路作业区用地约2760亩,区内布置集装箱、普通成件包装、粮食、长大笨重货物、冷链五大类货物装卸线;

物流功能区和综合商务服务区用地约3040亩,区内布置保税中心、工贸配送、集装箱集散、建材分拨、机电配送、粮食与冷链物流等七个功能区。

建设计划:

至2013年完成整个货场的一级开发,公建基础设施建设到位;

2014年铁路作业区一期投产;

至2015年完成货场的全部二级开发,仓储货运、集装箱堆场、冷链配送、信息平台等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服务辐射范围及预期达到的效益目标:

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建成后,将在周边形成以货场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集群,为港口提供强大的集疏运条件,成为东南沿海区域性的综合枢纽,促进厦门市及其辐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

3、集美物流园区一期。

园区位于厦门本岛北部沿海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00亩。

项目充分利用靠近空港、海港的区位优势,依托现代物流产业和国际空港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以空港和物流业及其衍生服务业为主,以空运保税转口物流为特色,保税物流和非保税物流相结合、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相结合的综合性现代产业园区。

4、南安观音山物流园区一期。

项目规划用地6700亩,主要功能为铁路运输物流、公路运输物流、茶产品物流配送、医药品物流配送、流通加工、汽车销售与服务、轻工业品专业市场,以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主要为传统产业集群服务,力争建成立足泉州、面向海西、辐射全国的物流园区。

一期计划于2015年完成建设。

5、泉州台商投资区临港物流园区。

项目位于泉州湾港区北岸秀涂港区,规划用地18000亩,主要开展集装箱运输装卸、货物国际采购中转、物流配送、仓储转运、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以及与国际航运配套的金融、保险、代理、理赔、检测等业务,主要为光电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等产业服务,力争建成立足泉州、面向两岸、辐射全球的国内最大保税港区。

6、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

项目规划用地3.6万亩,建设集加工配送区、多式联运中心区、物流中心区、综合服务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形成我省辐射江西等内陆省份的“桥头堡”和对接沿海港口的重要物流节点。

核心区域规划用地1000亩,建设三明陆地港,功能包括三明海铁联运中心、集装箱堆场、仓储、货代、货物通关报验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

2013年完成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2014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入园企业达到80家以上;

2015年园区基本建成投产。

7、武夷新区物流园区。

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林产品物流中心、武夷山陆地港物流中心,集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物流金融等物流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货物集散中心,成为连接闽浙赣、集市域物流圈、区域性物流中心,跨区域物流大通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网络。

其主要服务武夷新区域区592平方公里,并通过高铁、浦建龙梅快铁、横南铁路及浦南、宁武高速等交通网路,服务辐射全省、全南平地区及长三角、珠三角。

近期目标为武夷新区提供服务,满足经济区内各种工业物流需求和生活物流需求,中长期目标是建设成为覆盖整个南平地区,辐射福建、浙江、江西等区域。

8、海西龙门物流园区二期(汽贸综合体、建材综合体项目)。

龙门物流园区一期主要建设汽车4S店和专卖店,已于2011年底前建成开业,二期以汽贸综合体和建材综合体两个项目为重点项目,其中汽贸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218亩,计划投资16亿元,分三期建设,建设年限为2012年—2015年,主要建设汽贸服务中心、二手车交易、新车展示、汽车配件销售、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等功能区,着力打造闽西一流的汽贸与物流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专业市场。

建材综合体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46亩,计划投资26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156亩)建设年限为2012年—2014年,主要建设建材商贸城及服务配套、建材仓储、电子交易等功能区。

项目建成后对提升龙岩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9、长汀汀州物流园区一期。

一期占地872亩,总投资额10.26亿元,是整个物流园区的龙头项目,将辐射闽、粤、赣、湘等周边地区。

其中:

商贸服务区(农产品交易区)170亩,汽车交易服务区151亩,家居建材交易区318亩,针纺织品交易区100亩,商务中心133亩。

五大功能区建成和市场培育后,预计农产品交易区年销售额21亿元,税收1440万元;

汽车交易区年销售额1.6亿元,税收960万元;

家居建材交易区年销售额24.5亿元,税收8700万元;

针纺织品交易区年销售额2.6亿元,税收1560万元;

商务中心年销售额2.3亿元,税收1380万元。

二、物流(配送)中心

10、江阴港口物流中心。

项目建设面积约280亩,建设仓库1.7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1万平方米。

功能定位:

以国际集装箱、化工产品、保税产品和专业产品仓储、运输、加工等为主,辅以配套的信息、配送、分拨、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功能,为福建以及内陆省份进出福州新港的货物提供综合港口物流服务。

11、快安仓储物流中心。

项目占地面积42亩,计划建设30000平方米多层仓库及配套堆场,规划建设大型城市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以高附加值产品及品牌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城市商贸物流配送服务的综合性仓储物流中心,可为福州及周边地区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提供集仓储、分拨、配送等功能的整体供应链服务。

12、海西汽车物流项目。

一期占地74亩,2012年3月—9月完成,主要建设海关区域(汽车堆场、查验平台、扣留仓库、卡口等)、商检区域(检测实验室、试车跑道、汽车待检区、检测合格区及不合格区)。

二期占地500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完成,主要建设品牌车分拨中心、汽车展示中心、汽车加装改装中心、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等。

预计到“十二五”末年进出口成品车10万辆,金额40亿美元,收益1.5亿元人民币(按每台成品车物流及代理收益1500元计)。

13、马尾九州通物流分拣中心二期。

建设9层电子商务大楼及支持年销售医药30万件的物流分拣中心、高架库、配套办公设施及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

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2012年7月开始地面施工,预计2013年7月完工。

14、宏捷国际供应链物流中心项目。

建设现代专业恒温仓库和其他专业仓储设施及信息平台等。

其中一期恒温仓库计划投资4000万元,已完成1800万元,预计2013年7月份完工。

15、嘉里物流中心。

项目占地面积120.8亩,规划建成集仓储、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目前,林地征用手续已获省政府批准,正在进行土地收储手续。

16、高速物流配送中心。

项目建设20层总面积25679.81平方米的总部办公大楼及总面积63589.1平方米的4幢标准化仓库。

2012年1月开始项目招标、机房装修改造、设备订货、软件开发及安装调试,工程监理等工作,预计2013年12月正式上线。

项目投产后,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仓储,减少进入市区的货车数量,缓解交通压力。

17、盛丰物流总部大楼建设项目。

项目占地12.2亩,总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高26层99米。

其中仓库计划于2012年10月竣工投产,总部大楼计划于2013年3月投产。

项目投产后将成为集财务结算、业务调度、信息服务、人才培训、行政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总部大楼,并作为产业联动合作运作基础示范中心。

18、盛辉物流总部大楼建设项目。

项目占地24.8亩,建筑总面积74376平方米,其中地上32层(建筑面积57342㎡),地下两层(建筑面积16810㎡)总高度129.3米。

项目投产后将成为集行政办公、财务结算、信息化指挥、产业研发、信息处理、职业培训、产品展示、企业文化中心为一体的总部大楼。

项目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2014年10月竣工。

19、福州邮件处理中心(第二枢纽)。

拟建成集速递邮件和物流集散处理,国际邮件、对台邮件和普通函件、包裹、报刊等邮件的分拣处理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福建省大型邮件物流集散中心。

20、厦门保税物流园区叶水福仓库工程。

厦门港务叶水福物流仓库于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内,投资总额约2.74亿元左右,总用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56559平方米,包括2栋双层物流中转仓库、海关罚没仓库及查验平台。

本项目将按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仓库建设等级及要求除满足中国的相关规范标准外,还须兼顾美国的FM认证及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特别是在屋面系统、消防系统、智能化安保系统、绿色环保等方面尤为突出。

21、厦门宏谦储存配送中心。

项目总用地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145526.8平方米。

建设集三幢集区域性仓储中心、生产物料分拨配送中心、生活消费品分拨配送中心、大型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将服务物流通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商贸公司、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供应商、配套服务机构、终端消费者等对象。

22、海投再生资源物流中心。

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查验棚、仓储、重箱堆场、办公等配套设施及跨排洪渠洞。

项目投产后预计进口再生资源年吞吐量200万吨,年进口集装箱10万标箱,年营业额1亿元左右,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税收50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500人。

该项目为厦门市及周边省市企业提供进口再生资源专项物流服务,使其吞吐量从现有120万吨/年增长到200万吨/年,将成为福建省最大规模的再生资源中心,处于全国的前列。

23、海峡现代物流中心。

项目总用地面积229亩,总建筑面积为327000平米,其中商业办公面积75000平米,物流仓储面积252000平米,主要提供大宗商品的仓储、交易、物流及集散服务,立足闽三角,辐射株三角及东南亚地区。

项目建成预计可入驻企业200多家。

24、晋联(中国)翔安物流中心。

项目占地面积270亩,总建筑面积78300平方米。

其中4栋多层框架仓库,总建筑面积76501平方米;

2栋机修车间,总建筑面积1408.4平方米;

配套设施390平方米。

服务内容:

从事仓储业和供应链管理,为客户提供集物流业务运营、采购分销代理、原辅料加工组装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3亿人民币。

25、厦门北站邮件处理中心。

厦门邮件处理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大交通、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峡西岸邮件交换、处理以及闽西南邮件的集散,中心设计年邮件处理能力为3100万袋捆,其中对台邮件的处理能力为每年320万件。

该中心的建成可大大加快海峡西岸邮件、闽西南邮件、物流商品的传递速度,促进海峡西岸邮政和物流业务的发展。

26、夏商厦门综合仓库。

项目占地总面积为151亩,计划总建筑面积为40400㎡,主要建设化学品专用仓库及附属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对全市化学危险品实行集中统一储运管理,实行统一储运、统一配送运输,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与效率。

该项目可辐射闽西南地区。

27、东山东海岸对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

项目依托东海岸保税仓储物流中心开展闽台仓储物流产业合作,建设冷库仓储25500平方米,通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