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13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docx

高校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第一节 电影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电视发展概况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电视发展概况

一、世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其发明的机械电视机,成功地进行了发射和接收电视画面的实验,由此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但在他以前,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为他的机械电视系统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从1919年到1925年,各国科学家提出的有关电视的发明专利申请达100多项。

  192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使用有线方式传送电视节目,播出了当时的联邦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的演说。

1932年,英国科学家休恩伯格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

1921年,年仅15岁的美国男孩PT法恩沃斯向老师展示了他的电子电视系统草图,9年以后,他取得了电子电视装置的专利。

电子电视很快地取代了机械电视系统。

  1936年11月2日,是电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我们通常把这件事看作是电视的发端。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阻碍了电视的发展。

战争结束后,电视事业迅速进入繁荣时期,这便是电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黑白电视时代。

这时期的电视不仅改进了初创期存在的录像、录音、接收等技术,而且开始重视电视内容的艺术性。

这一时期播放的电视作品,有的受到舞台剧影响,有的出于迎合观众心理,商业化色彩较为浓厚。

黑白电视不能反映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人们期待着新的电视艺术的出现。

  其实从20年代至50年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彩色电视。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视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第二代电视彩色电视的问世。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这标志着,电视正式走进彩色世界。

进入60年代,日本、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前苏联、英国也开办了彩色电视。

到1991年,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0个建立了电视台,其中142个播出彩色电视,包括中国。

  当用微波技术进行远距离传送时,电视播出常常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在60年代以后,各国利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

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星一号”,将电视节目传送到大西洋彼岸,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卫星转播。

1964年国际卫星通信组织成立,于4月6日发射了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为北美和欧洲之间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一些专家指出,“国际通信卫星1号”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电视通过卫星转播了登月实况,全世界大约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7.23亿人观看了这次卫星电视转播。

到了70年代,电视进入第三代——电视多路广播。

它使电视节目化,大大提高了电视频道利用率和电视播映质量。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视艺术家及优秀剧目,还出现了电视连续剧;另外,观众心理的研究及对电视文学的创作改编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提到电视剧,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

肥皂剧。

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节目中。

这种广播肥皂剧,由一个连续的故事组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穿插进大量的肥皂广告。

由于这种连续广播局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听众,而且为肥皂商推销产品帮了大忙,于是肥皂商纷纷赞助电台制作此剧。

到40年代,不仅在美国,连拉美各国也掀起了广播肥皂剧热!

   到了50-60年代,电视走进了人类的文化生活,由于它有极大的直观性,因而备受肥皂商的青睐,从而电视肥皂剧也应运而生了。

当时,电视剧的赞助者是美国最大的洗涤剂公司——P&G公司,他们几乎垄断了当时全美整个肥皂电视剧市场。

这种节目一般在星期天播放,每次播放一小时或半小时,一部连续剧短的可播几个月或几年,长的可达十几年。

   也有人认为,肥皂剧是指美国下午3点钟(一说晚上8点钟)播映的喜剧片,其情节内容婆婆妈妈,有较大的随意性,主要给正在家中洗衣服或打扫卫生的家庭主妇看的。

由于洗衣服都要使用肥皂,所以便称这种喜剧形式为肥皂剧。

   肥皂剧与其他电视剧形式的区别首先在于,这种电视剧的收视对象多为家庭妇女,供人们劳作或午餐时观看。

其次,该剧的情节有很大的随意性,剧情的发展美有益的连续因素,往往为一件小事、一个小插曲、一场小风波而展开情节,此发生彼终了,因此,此剧的每集基本独立成章,适于在间断中观看。

再次,这种电视剧的场景不大变化,这一点有点像话剧,它将众多的人物和事情都汇集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即使剧中人物或事件与特定场景外发生了关系,也必须使这些人物回到原地,再用间接的手法表现外界发生的内容。

正因为这样,外景很少拍,拍摄投资少,周期短。

最后一个特点便是此剧中人物对白很多,这是由场景相对固定而决定的,因此,该剧编导往往重视剧本的对白设置,讲究表演技巧,这样才不至于使观众对一成不变的场景产生反感。

   在我国也播放过这种电视肥皂剧,如美国的电视连续剧《这就是生活》、墨西哥的《卞卡》和《坎坷》,巴西的《庄园之梦》和《女仆》等,这些电视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中国观众,而且对开拓我国今后国产电视剧的形式多样化的思路都很有启发。

电视这门新兴的现代化艺术,同电影艺术一样,都走过了一个酝酿、产生、发展并不断成熟的过程。

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电视正朝着多功能、多规格、立体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数码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电视也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二、中国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电视起步于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电视节目。

9月2日正式播出。

早期的电视节目非常简单,大多数是新闻片和纪录片,所以,有些人叫这个时期为“新闻纪录片时代”。

电视观众也很少,因为电视覆盖率极低,开始的覆盖面只有北京的一半。

在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电视播音员是谁,也没有电视明星。

那时只有黑白电视,电视机数量极少,北京只有50台电视机,往往是在公园、俱乐部等公共场合售票,让观众像看电影那样观看电视,于是常见几十、上百人围在那小小的大都是12-14英寸的屏幕前,看得津津有味。

与其说是欣赏电视中的节目,倒不如说是满足一下对电视的好奇。

的确,电视比电影更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更依赖国民经济的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所以如此之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经济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80年代。

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使电视终于有了飞速发展的机会。

1980年,全国有电视台38座,到1990年,则有了509座。

1980年,全国平均每100人只有0.9人有电视,但到1990年,平均每100人中有16个人有了电视机。

1995年,电视台已达到837座,中国有电视机的人将近3亿。

现在全国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电视。

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发射卫星,或租用国外卫星提高电视覆盖率。

到1990年,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国内卫星传送,教育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传送。

同年4月,中国还替亚洲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

1992年10月1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通过“亚洲一号”卫星正式播出,节目可传送到港澳台地区。

1996年,全国除中央电视台外,有17个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上了卫星。

   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50年代的《一口苦菜饼子》,一共半小时,一个场景。

那时因为没有录像设备,所以都是直播式,演员当场表演,电视现场播送。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电视节目的品种、题材范围,以及质量、数量,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电视连续剧了。

电视剧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群众欢迎,是因为它除了具有电影的真实、直观、生动等种种优点以外,还有方便、廉价,以及在家中观看,自由度大、舒适度大,还能够享受举家欢乐等有利条件。

   近年,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看电视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

政府也特别设立了飞天奖来奖励优秀的电视制作,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

   

电影和电视中各种景和镜头,就好比文章中的字和词,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一样,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基本构成单位。

因此,认识了解和把握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造型功能、拍摄方式以及各种组接方式,对一个试图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影视入门的最基本的知识。

一、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   

“景”,就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

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各种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所以,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而“镜头”则不同,它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但镜头有长短之分,这个长短,主要是一个镜头使用的时间的多少来划分的。

过去有一种不成法规的说法:

如果拍摄一个镜头花去了一分钟左右,就叫长镜头。

所以长镜头,不管怎么说,就是在拍摄中耗费了较长时间的镜头。

这种说法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拍摄的时间较长或至少在半分钟以上;二是长镜头一定是单镜头(即不是经过剪辑组织的镜头)。

五十年代以前,人们强调蒙太奇的外部组织,不大使用长镜头,因此,一部影片使用的镜头常常在五、六百个以上。

据介绍《战舰波将金号》,使用了1340个镜头。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电影界强调对生活作原原本本的反映,反对进行过多的艺术加工,主张大量使用长镜头,据介绍,希区柯克于1976年拍摄的影片《绳索》只使用了10个镜头。

   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一是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会要多一些;二是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就多;三是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

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

我们的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从它的基本含义来说的。

就其广义性的含义来讲,这个说法则又是不够完全的。

因为除了时间上的长短分别,还有摄影机和摄像机的拍摄角度的运动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镜头命名。

因拍摄角度的不同而有俯镜头和仰镜头之别,因运动方式的不同,而有所谓的推镜头、拉镜头、跟镜头、摇镜头等等。

二、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   

任何一部影片都要使用各种景别,概而言之,可分五大类:

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特写

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

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

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

就象音乐中的重音一样,通过给观众以较强的刺激和震撼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写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

人的特写一般是拍摄两肩以上的头部,并让其占据银幕,主要是用来反映人物脸部细微变化,通过人物嘴边的一丝微笑,或一个凝视或哀伤的眼神,或一滴滴落的泪花,将人物复杂的心理作鲜明的银幕或屏幕造型,也可以突出地表现与情节发展有关的物。

如一个车轮子、一支手枪、或一把三角利刀等。

特写在影视艺术中是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因此,特写的使用也很有美学讲究。

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美学》一书中说过:

展示人的脸部要比展示事物的有含义的外部特征更重要。

“特写”不仅使人的脸部空间同我们更接近了,而且使观众超越空间进人另一个新领域——心灵的领域——相微世界。

影片中的第一个特写,一般应用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与作品的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某一物体上。

例如《红色娘子军》中第一个特写便是:

“街道一房柱子后,吴琼花伸头机警地张望”。

这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引起了观众对她的高度关注,主要是为了突出影片的主人公。

 特写还可以成为以物状人,或借物写人的强有力手段。

影视作为叙事艺术,主要任务也是要写出血肉丰满,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必全靠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人物形象,有时通过写物,反而可以比直接写人获得更好效果。

例如在影片《林则徐》中就有这样极为成功的例子。

当林则徐被昏庸的道光皇帝撤去湖广总督的花翎顶戴以后,其悲愤之情难于言状。

要怎样才能把他这种心清准确地表现出来呢?

林是一位受封建纲常影响极深而又十分刚毅的人物,对满清王朝始终是一片忠诚。

如果用脸部和眼神的特写来表现他的悲愤,必然会过于外露,将不符合林的性格特征,甚至还可能破坏作品中林则徐性格的内在统一性。

于是导演便采用了以物状人的几个特写。

特:

(渐显)一只高脚香炉,一柱安息香,轻烟袅袅直上。

特:

一卷《离骚》经跌落在方砖地上。

特:

一碗稀饭,两碟小菜,一双未动过的乌木筷搁在碗上。

随即把镜头拍成全景。

观众才清楚地看到林则徐躺在一张躺椅上,一动不动。

少须,仆人林升来喊道:

‘大人,稀饭凉了”。

这三个特写和一个全景组合而成的镜头,便对林则徐此时内心深处的无比悲愤、凄凉、痛楚和无以名状的沉重感受作了淋漓尽致的揭示和强有力的烘托,尤其是那卷掉在地上的《离骚》将使人想得多远啊!

这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对昏庸的皇上怨恨交加。

可是因拘于礼教,却不能、不敢、也不愿形之于色的矛盾心理,又揭示得多么贴切,多么深刻啊!

这组画面看上去是“静”的:

静静的香炉、静静的饭菜、静静的躺椅,以及袅袅的炊烟旁一动不动的林则徐,可以说是静极了,可是在林的内心深处强烈的矛盾冲突却有如石钟山下的水底波涛翻滚不已。

所以,这又是一个以静写动的范例,获得了令人意会,击节赞叹的效果。

2.近景、中景、全景

近景就是视距较特写较远的画面,即将摄影机从特写拍摄的镜位向后稍加拉开而拍下的画面。

其取景范围,就人体而言,约为人的小半身,即主要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节和脸部表情。

从近景拍摄再向后拉开,便成了中景。

中景的取景范围,就人体来说,一般是拍摄人的大半身,主要表现人物双膝以上的活动情形,让观众既能看清人物的神态,又能看到人物的形体动作,一般是表现人物的半身活动的。

全景的视距又比中景远,用以拍摄表现主体的活动及周围的景色,把主体放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加以表现。

其取景范围除人的全身外,还包括主体周围的背景。

但背景在画面上所占比例较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环境。

近景、中景、全景这类画面,不仅能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而且能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某些关系。

因此,在影片中这三类镜头使用的频率较高,所占比例最大,成为一部影片的主体和骨干。

近景、中景、全景场有各自的表现优势,可又均有自身的局限。

所以,影视中的各种景别常常是结合使用的,让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环境的衬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例如林则徐罢官后那复杂而悲愤的心情,便是通过特写和全景的结合来表现的。

假如只有那三个物的特写,观众将不知所云;假如只有后面的那个全景,那段戏的内在含义便揭示不出来。

又如影片《归心似箭》中,魏德胜帮玉贞去泉边挑水的那段戏是深为人们称道的:

一个全景让两人置身于风景秀丽的青山绿水之中。

玉贞借机挑起话头,说当初她就是在这个地方把他救起来的,又以挑水为由,提出要魏德胜给她挑一辈子的水,含蓄地表达了她对魏的爱慕之情。

在这个全景中不时插入魏的近景和特写,通过全景、近景和特写的交替使用,让两颗心灵在交流碰撞中,表现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愫,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3.远景

远景即镜头在距离被拍摄对象比较远的情况下所拍摄的广阔空间和广大人群。

其特点是画面开阔,景深悠远,一般用来交待环境,渲染气氛。

视距比远景更远的镜头,可以摄人更大的景物范围和更广阔的场面,这就是大远景。

它能让观众看到空中、陆地、海上极广阔的天地,扩大了影片反映生活的能力。

远景的艺术功效是多方面的:

1)描写环境。

许多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和人物传记,一般都要进行环境描写。

于是在许多影片的开头,便常用远景和大远景交待故事发生或人物生长的时代背景或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

例如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伤逝》一开

头,便是大远景拍摄,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派浩瀚灰暗的天幕和群山;随后推出远景,显现出灰暗阴霾的旧北京城廊;再推出全景,金毛犬阿随从郊野穿过城墙,镜头跟进,直到子君和涓生的房间。

这一组镜头,便十分简洁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氛围。

 2)营造气势和气氛。

这一般需要使用大远景。

例如《风雨下钟山》中,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和不可阻挡的气势;《红日》中,我军攻克孟良崮时的那种排山倒海之势;《高山下的花环》中,我军机械化部队浩浩荡荡奔赴前线的伟大进军等等都是用大远景拍摄的。

三、镜头的拍摄方法及其艺术功效   

在分镜头剧本或某些影视文学剧本中,常常会见到“推、拉、摇、移”或“俯、仰、跟、追”等用语。

这便是指的镜头的拍摄方式,是编导对拍摄方式的指令性规定。

1.摄影机的外部运动

这主要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录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的运动。

这包括摄影机跟随摄录对象移动的运动,以及摄像机镜头上下左右换动及变化角度变化的运动等。

推,指被拍摄对象处于某一固定位置,镜头由远处向拍摄对象逐渐推近的拍摄方法。

这样拍摄既可以表现出空间层次的递进变化,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又可以引导观众更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的内心活动。

拉,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与推相反,即将摄影机从近处拍摄向后拉开拍摄方法。

因为对被摄象对象作特写和近景拍摄,能进人画面的景物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若要展示出一定的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得把画面拉开。

摇,摄影机固定在某一位置,让镜头向上下或左右作摇动拍摄。

移,即摄影机跟随着表现主体的行动而作的移动拍摄。

一般是将摄影机放在车子或升降机上,作横向运动或垂直移动。

用这种方法拍摄,可以突破镜框四边的限制,扩大画面的空间,其艺术功效与摇镜头相同,是通过镜头的外部运动来扩大观众的视野。

 

2..镜头的内部运动

镜头的内部运动主要包括了变焦距镜头和快镜头、慢镜头等。

变焦距镜头,即在不改变摄影机及被拍摄对象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镜头内部焦距的变化来改变被摄对象与观众的距离,使画面变大或变小的镜头。

运用变焦距镜头,可以模拟推、拉的 拍摄方法,产生移动的错觉效果。

慢镜头,改变镜头在拍摄时的运转速度,对被拍摄对象进行高速拍摄,即摄影机以每秒48、72或96画格的速度运转(正常运转是每秒24格),比正常拍摄快2、3、4倍,放映时候以每秒24画格放映,演员的动作就会变慢,仿佛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这样叫慢镜头或慢动作。

快镜头,拍摄时放慢摄影机的运转速度,使每秒拍摄的画面不到24画格(即走过的胶片不是一尺半),放映时便出现了画面的快速转换。

这种拍摄又叫降格拍摄,一般用来制造紧张气氛,如一匹飞奔的马,风驰电掣般的列车给人势不可挡之感。

3.其他镜头的拍摄和运用

影视艺术中的镜头运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除了通过镜头的不同运动方式而形成的各类镜头之外,还应提到下述几种镜头的运用。

空镜头,即画面中没有出现人物的镜头。

其艺术功效,主要是通过景物或道具来揭示某种思想或抒发某种感情。

巧妙地运用空镜头,对揭示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有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影片《生死恋》中的最后一场戏,写大富对夏子刻骨铭心的怀念,便是用的空镜头。

大富和夏子第一次相遇是在网球场上,夏子打网球的丰姿给大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夏子在一次爆炸事故中死了,大富怀念不已,独自来到网球场。

雨中的网球场空寂无人,大富神情恍炼,脑海里又出现了夏子打网球的情景,但只闻夏子打球的声音,不见其人,画面上是空荡荡的网球场。

这组空镜头与影片开头大富与夏子的相遇相照应,虽不见夏子,但夏子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观众的脑海里。

这不仅写出了大富对夏子的深情,蕴含着以物寄情,以物写人的意境。

主观镜头。

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并依据剧中人的主观视线和心理感受而拍摄的画面。

这类镜头为的是表现角色(剧中人)在规定情景中所见到的实况,并把角色的内心感受巧妙地传达给观众,把观众导入影片的规定情景中。

例如在《城南旧事》中,小英子所认识的那个小偷被捕后,被押着走过小英子家的门前,小偷抬起头来,看见小英在流泪。

这便是通过“贼”的眼睛表现的主观印象,使观众也获得了那个“贼”的相同感受。

第二节 关于蒙太奇

               

一、什么叫蒙太奇

   蒙太奇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即构成、装配的意思,借用到电影艺术中后,便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了。

   在电影的制作中,需要将全片所表现的内容,分解成许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艺术地加以剪辑、组合,使其通过画面形象间相辅相同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烘托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构成一部有机的、自然流畅的能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

当声音和色彩作为电影的元素进人电影以后,又增加了画面与声音、画面与色彩、以及声音与声音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和组合技巧。

所以,蒙太奇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着的艺术范畴。

若要全面准确的概括,它实际上包括了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方面含义。

狭义的蒙太奇,是作为一种影视语言符号系统而出现的,专指镜头画面、声音、色彩等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画面、声音及色彩间的组合方式,也指从剧作构思到作品完成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因此,蒙太奇在艺术家们的刻意经营下,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成体系。

二、蒙太奇的主要功能   

对此,前苏联的艺术大师们有各自的见解,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蒙太奇不仅仅是将各个拍摄下来的片断加以联结从而使观众对连续发展的动作获得完整的印象的表现手段,而且是将各种现象的隐蔽的内在联系变成明显可见,不言自知的最重要的艺术方法。

这段话从两个方面概括了蒙太奇的基本作用,即外在的结构作用和揭示内在的含义的作用。

蒙太奇在电视中的作用,就如同文章中的语法修辞一样,其基本的功能,便是使电影和电视获得叙事手段。

当然蒙太奇还有其他功能,主要是:

1、可以使镜头画面产生出新的含义

   库里肖夫在认真分析了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的结构之后,发现只有把某些段落或画面重新安排,就能激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情绪感染。

为此,他曾做过一个有名的试验:

他从旧俄时期的一部影片中,剪下了个莫兹尤辛的没有什么特殊表情的面部特写,分别与三个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便使观众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这三个镜头是:

(1)一碗汤;

(2)一个女孩在玩一只滑稽的玩具狗熊;(3)一个妇女躺在棺材里。

当他把莫兹尤辛的特写与第一个镜头组合在一起时,人们感觉到是一张饥渴的脸;与第二个镜头组合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慈父般的爱;而与第三个镜头组合时,就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这个驰名世界的实验,后来被人称之为“库里肖夫效应”。

它充分证明了蒙太奇在电影拍摄中确实有一种奇特的功效。

2、可以激发观众对比、联想,积极参与影视艺术的再创作活动

   电影通过蒙太奇的组接,常常能使观众在镜头(画面)所传达的原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多种多样的对比、联想。

例如在影片《圣彼得堡的末日》里,普多夫金将一组俄国士兵在战场上死去的镜头和一组股事交易所黑板上股票价格飞涨的镜头交叉剪接在一起,结果使观众获得一种联想认识:

“资本家用老百姓的苦难来从事战争和争取暴利”。

这种认识,是其中任何一个镜头都无法单独暗示出来的。

但将这两组镜头剪辑到一起,新的含义就出来了。

所以,巴拉兹在《电影理论》一书中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