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28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docx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

亿元司长魏某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某平时衣着简朴,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班,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

然而,这样的穷酸是装出来的。

他还专门买了套房子放钱,受贿金额最终被认定为2.1亿多元。

魏某案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魏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多媒体播放视频——亿元司长现金清查画面曝光)

教师总结: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一)法律与生活

活动一:

教材P84运用你的经验——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一想:

(1)图片中体现了哪些法律?

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提示: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提示:

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

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强调:

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二:

教材P85探究与分享——理解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

(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3)小组活动:

请举例说明法律是无处不在的,例如网络、学校、小区、公共场所、餐馆、商场等。

教师总结:

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三:

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哪些权利?

履行了哪些义务?

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李华的经历

享有的权利

履行的义务

勤奋学习

受教育

受教育

参军

 

依法服兵役

电厂工作

劳动

劳动

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自觉交纳个税

 

依法纳税

  想一想:

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述:

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活动四:

教材P86探究与分享——法律相伴一生

(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教材P86连线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探讨:

我们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相应的法律是什么?

提示:

见下表。

我们的权利

相应的法律

生命健康权

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

人身自由权

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

人格尊严权

民法通则、户口登记条例等

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

智力成果权

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等

财产权

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

劳动权

劳动法等

  教师归纳:

权利与我们相伴一生,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目标导学二:

法治的脚步

(一)认识法治

活动五:

法治的产生

材料一:

夏朝法律在古文献称“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

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朝的刑法,有死刑200条,宮刑500条,膑〔bìn鬓〕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yì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提示:

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教师归纳: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活动六:

“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

(1)活动:

主题:

“自己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准备五类人员分工,并准备小纸片,写下他们分别要扮演的五个角色,如“政府(管理人员)”“法官”“商贩”“执法人员(警察)”“社会成员(平民)”。

(3)要求先分配好角色,按照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组内交流,再在班内展示,相互评析。

讨论:

什么是法治?

它的要求是什么?

它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强调: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活动七: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材料:

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可以设想,没有物权法,公民维护私产权利的盾牌是否能够硬气;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天无理由退货”会有多少商家响应;没有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和取消劳动教养制度,还会有多少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得不到纠正。

思考: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提示:

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什么?

提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活动八:

法律小故事

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院里一片嘈杂:

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稍稍碰了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

张女士看到情况就下了楼,问清了碰狗的时间后,对牵狗那人说:

“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

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

”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争辩了几句就走了!

思考:

这个法律小故事告诉我们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法律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的本质;懂得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从今以后,我们要做到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容易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含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还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特别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的认识和掌握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