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36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doc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1.某工业盐酸(HCl)中因含有少量的FeCl3(不含其他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

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3:

97 .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不显电性,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相等.

【解答】解:

H+与Cl﹣的个数比为88:

97,则负电荷总数为97,氢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为88,要保证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值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值相等,则铁离子需要提供9个正电荷,一个铁离子带三个正电荷,故铁离子个数为3,所以Fe3+与Cl﹣的个数比为3:

97,答案:

3:

97.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个数比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值相等进行.

 

2.阳离子Xm+与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已知Xm+的核电荷数为a,则Yn﹣的核电荷数为 a﹣m﹣n .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呈中性,为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为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根据阳离子Xm+与阴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电子数相同;

Xm+的核电荷数是a,则X的核外电子数为a﹣m,

设Y的核电荷数为b,则Yn﹣的核外电子数是b+n,

所以a﹣m=b+n,

得出b=a﹣m﹣n.

故选:

a﹣m﹣n.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当CO和CO2所含氧元素质量相同时,它们的质量比是 14:

11 .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个CO和CO2分子中分别含有1个、2个氧原子,若二者所含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的氧原子个数应相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若二者所含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的氧原子个数应相等,1个CO和CO2分子中分别含有1个、2个氧原子;则当CO和CO2所含氧元素质量相同时,C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则它们的质量比是(28×2):

44=14:

11.

故答案为:

14:

1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4.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Fe和CuB.CuC.FeD.Mg和Cu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将铜置换出来仍有剩余,而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所以一定有固体铁和铜;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5.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

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 80 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跟生成C和D的质量和相等.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A)+m(B)=140g

因为m(A):

m(B)=3:

4

所以m(B)=140g×

=80g

故答案为:

8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特点,难度较小.

 

四、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6.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N>Cu>MB.M>Cu>NC.Cu>M>ND.M>N>Cu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

由于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说明M的活动性比铜强,而N没有明显现象,说明N的活动性不如铜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M>Cu>N.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以游离态存在说明化学性质稳定,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乙比丁活泼,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比丙活泼.

【解答】解:

只有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才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说明甲很不活泼,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乙可以制取出丁,排在丁的前面,丁比丙活泼,所以乙>丁>丙>甲.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只有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排在后面的金属来.

 

8.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

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Ag和Cu的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Cu(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在铜和银的前面,故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铜、银和硝酸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由于锌的量为告诉,故铜与硝酸铜的存在无法确定.

【解答】解: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依次是:

Zn+2AgNO3=Zn(NO3)2+2Ag以及Zn+Cu(NO3)2=Zn(NO3)2+Cu,滤出固体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滤出固体中不含有锌,可能为银或银、铜混合物,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分析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9.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

【分析】由于两种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但是当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氢气不同.但是当酸的质量相同时,生成的氢气应该是相等的.(本题不要考虑金属活动的强弱,也就是不要理解坡度越大,金属越活泼,因为横坐标不是时间,而是盐酸的体积)

【解答】解:

由于两种金属都能够与盐酸反应,所以都能得到气体.当相同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氢气应该是镁对应的更多,这样就排除了BC.同时当加入的酸不能将金属完全反应时,也就是金属完全反应之前,消耗等量的酸则对应等量的氢气生成,所以在其中金属完全反应掉之前,两金属的曲线是重合的.当由于金属完全反应时,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小,所以就先完全反应,且得到氢气要少.而镁继续反应至完全反应,这样消耗的酸多,对应的氢气也多.则为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及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便能够灵活应用.(本题切勿陷入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快的思维误区)

 

10.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

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鸡蛋清受热凝固,是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只是简单的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面包发霉是面包被氧化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B.

取用块状固体

C.

滴加液体D.

稀释浓硫酸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B、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解:

A、闻气体的气味时,为了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A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图中水注入到硫酸里面操作错误,应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否则会溅出伤人,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固体药品的取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12.如图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A.4:

1:

4B.4:

1:

2C.2:

1:

2D.8:

2:

8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模型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的分子的个数比.

【解答】解:

对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共有2个

分子,有2个未参加反应,一个

分子参加了反应,生成了2个

分子,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

所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2:

1:

2.所以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注意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是指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不参加反应不计算在内.如题中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分子个数是2个而不是5个,其中有3个甲物质的分子不参加反应.

 

13.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2:

1:

2B.1:

2:

2C.1:

1:

1D.2:

2:

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利用分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微粒示意图,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分子的个数比.

【解答】解: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反应前有2个

A分子和2个

B分子,反应后有2个

C分子和1个

B分子;则有1个

B分子未参加反应,可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种分子个数为:

2个A分子、1个B分子、2个C分子;则参加反应的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2;

故选A.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前后都存在的分子为未参加反应的分子.

 

14.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过剩的氯气,其反应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l2═NaClO+R+H2O.在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R的化学式为(  )

A.NaClB.HClC.HClOD.H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R的化学式.

【解答】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O+R+H2O,反应前钠、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R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为NaCl.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

1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其质量在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由于反应产生气体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即为放出氧气的质量;

利用反应得到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参加反应氯酸钾质量或生成氯化钾质量,由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与所计算氯酸钾或氯化钾质量差,可得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答】解:

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

2KClO3

2KCl+3O2↑

24596

x4.8g

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16g﹣12.25g=3.75g

答: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75g.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差即反应所产生氧气的质量;利用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混合物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差可求得二氧化锰的质量.

 

16.刘彬同学父亲得知某地盛产石灰石,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2.2 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1)依据质量守恒可知,之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减轻,是由于产生了气体,因此减轻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6g乘以百分之百算出;

(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再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19g乘以百分之百算出.

【解答】解:

(1)依据质量守恒可知,之所以残留物的质量减轻,是由于产生了气体,因此减轻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

M(CO2)=(6+19﹣22.8)g=2.2g;

设要想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2.2g

列比例式:

,解得X=5g;

,解得Y=3.65g.

(2)

=83.3%.

(3)

=19.2%.

故答案为:

(1)2.2;

(2)83.3%;(3)19.2%.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质量的减少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参加反应碳酸钙、和氯化氢的质量,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稀盐酸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

 

17.纯铜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而铜的合金有黄铜、青铜和白铜等.其中Cu与Zn的合金称黄铜.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克该黄铜样品加入到5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0.2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04═ZnS04+H2↑.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黄铜中的铜不与硫酸反应,锌与硫酸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就可以求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就可以求出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

设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5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982

XY0.2g

=

=

解得:

X=6.5gy=9.8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

20g﹣6.5g=13.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

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

(1)黄铜样品中含铜67.5%,

(2)原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不大,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