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656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8 大小:16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8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8页
亲,该文档总共2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2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1Word文件下载.docx

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

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或通过操作活动,说出谁是谁的几倍

能结合现实生活或问题情景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

(四)、表内除法

在分一分的数学操作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

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或通过操作活动,说出谁是谁的几倍。

能结合现实生活或问题情景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

(五)、方向与位置

正确区分东西南北方向,会用东西南北来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经历辨认东西南北的过程,明确方向和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感受方向和位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情景,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编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9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

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锐角、钝角。

8、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体会厘米、米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0、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1、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13、在摆学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14、会运用所学习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除法与实际的联系,体会表内除法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

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

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在熟练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

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8、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9、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

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10、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7、教学进度: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数

1

表内乘法

(一)

12课时

第1—4周

2

角的初步认识

6课时

5—6周

3

表内乘法

(二)

5课时

第6—7周

4

测量长度

10课时

第8—9周

5

表内除法

第10—11周

6

总复习

第17—18周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

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

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

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

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

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

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

(一)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与1~5的乘法口诀。

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非常重要。

这里包括要使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字。

学生弄清楚这些,就便于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1~5的乘法口诀,正确解答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1~5的乘法口诀。

(1)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2)编制1~5的乘法口诀。

(3)应用1~5的乘法口诀求乘积。

(4)相关的乘加、乘减的计算。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会读乘法算式。

(2)引导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学习活动过程,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等教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也得到健康发展。

三、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5的乘法的含义。

2、难点:

(1)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

3、关键:

利用学过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内容及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

学生准备小棒。

【学法指导】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进行数数练习。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几个几”

课件演示“校园情境图”

教师:

你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1:

我看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子,我想问一共有多少扇窗户。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

一共有27扇窗户。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学生3:

我是一层一层数的。

每层有9扇,一共3层(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9+9+9=27(扇)。

(教师板书算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

树的棵数:

5+5=10(棵)。

参加接力赛人数:

8+8+8=24(人)。

花的盆数:

9+9=18(盆)。

坐跷跷板的人数:

4+4+4=12(人)或2+2+2+2+2+2=12(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以上算式)

2初步体会“几个几”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汇报交流。

都是加法。

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学生:

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

是3个9相加。

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回答略)

3设置疑点,理解乘法

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

你会列式吗?

试试看。

(稍停片刻)

列完了吗?

没有。

你有什么感觉?

太长了。

太麻烦了。

有没有简便方法?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板书课题:

乘法)

4师生共同例举生活实例。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让学生仔细观察例1“植树图”。

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一共植了32棵。

我是一棵一棵数的。

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教师板书算式)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

4表示,也可以用4×

8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

4读作:

8乘4;

8读作:

4乘8。

想一想,8×

4等于多少?

8乘4等于32。

8+8+8+8和8×

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

你真聪明!

8等于多少?

8等于32。

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用乘法真简便!

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

”。

“×

”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也可以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同桌相互说一说8×

4=32中各部分的名称。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

用4×

你是怎么想的?

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

8。

8个4相加,除了用加法和4×

8表示,还可以用8×

4表示。

2、教学例2

教师提出要求:

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

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

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

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18个。

6=18(个)。

每次摆3个,摆了6次,也就是6个3,所以可以写成3×

6=18。

6个3相加,我写成6×

3=18。

3、引导发现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我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

……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

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

第2题:

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

第3题:

同桌协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

2、学生将校园图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100个2相加是多少?

怎样写比较简便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回答略)。

教学反思:

课题二乘法的初步认识2

  教科书第2、3页页的内容及课堂活动与练习。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一、出示挂图,学生观察。

1教学例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植树图”。

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

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

(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

[点评:

学生通过思考、观察、交流,逐步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学生能顺利地把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2教学例2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摆小圆片、列算式,在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认识乘法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引导发现

1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

2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100个2相加是多少?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领悟乘法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达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

课题三乘法的初步认识3

  教科书第5-6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一。

  1、结合具体练习,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学法指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启发学生思考,老教师及时讲评

一、基本练习

1、读出算式,说名称

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