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705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必修2

第25讲城市空间结构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考查点拨

1.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c

b

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常以选择题或简答题出现:

选择题多以有关城市的文字材料或城市空间结构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简答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a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a

b

4.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b

考点一 城市区位分析(加试)

1.城市

(1)含义: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因素(加试)

(1)区位的含义:

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含义

特点

实例

自然地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中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

经济地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如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空间关系

随生产力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而改变

邻近矿产地形成工矿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邻近多条铁路及铁路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

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深圳、珠海发展得益于其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区域中唯一的港口位于甲城附近,而甲地所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故港口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2题,依上题分析,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在于甲城的港口,故甲城是该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地位重要而成为首都。

3.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

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答案 B

解析 注意材料中信息,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说明形成在矿产资源开发前;交通运输的改善会促进资源开发,自然会带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加试)

1.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功能分区

(1)功能区:

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

(3)中心商务区

①主要功能:

具有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②特点

3.城市结构学说

(1)西方:

有A同心圆、B扇形和C多核心三种理论模式。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同时又因地制宜,自由布置。

特别提示

 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显的界线;二是在同一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行政用地等,只是住宅,行政用地等相对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2.主要城市功能区的比较

功能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集聚成团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3.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①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②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a.市中心:

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

通达度差,地租较低。

c.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

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2005年与1990年相比,图中曲线①②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小,曲线③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大,说明曲线③为商业用地,而曲线①在市中心的面积比例高于②,说明曲线①为居住用地、曲线②为工业用地。

正确选项为C。

第2题,从图中看出,在距市中心12千米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故选项B正确。

3.读图回答问题。

(1)下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名称是什么?

说明成因。

(2)分析下图市中心O处,A、B、C、D、E、F处,以及M处地租的高低。

概括其中的规律。

答案 

(1)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A处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最高,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在此布局可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

B处地租水平较高,住宅区付租能力较强,在此布局既便于居民购物,也便于工人上下班。

C处地租最低,工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弱,工业区布局在此可降低成本,又可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2)市中心(O)处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形成地租次高峰;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地租较低。

1.基本图形

城市中地租随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变化而变化的图形表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多种形式,如上面所示。

(1)坐标图主要反映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一般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并非呈正相关,地租的起伏还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2)立体图形象地展示了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一般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地租的变化,一般地租数值由内向外递减,但由于受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处多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在局部地区还会出现闭合,要结合图示信息从交通、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2.判读方法

(1)地租由高值中心向四周降低,一定地段出现地租次高峰。

(2)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这两个基本影响因素。

距市中心的远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有时需要根据信息确定市中心位置;交通通达度一般市中心最高,环线与干线交会处次之,城市外围较低。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D.交通通达度更高

2.2010年,c处最可能是(  )

A.文化区B.商业区

C.住宅区D.工业区

思维过程

 三步读图

找:

本题图为“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横坐标表示与城市中心距离,另一横(斜)坐标表示地租水平。

析:

答:

1.D 2.C

(2016·浙江金华联考)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D.东风;自西向东

4.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第4题,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图1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高,地租高。

考点三 中心地理论

1.概念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六边形,且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1.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服务范围、数目的关系

城市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1.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

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①<②<③D.③<①<②

答案 C

2.关于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B.等级较高的城市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较多

C.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远

D.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答案 C

3.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答案 C

解析 一般用城市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等级,故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越大。

课时训练

(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完成1~2题。

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

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C 2.A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收入高低

C.知名度D.种族和宗教

答案 A

4.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①不同的功能活动 ②城市环境的优劣 ③距离市中心远近 ④交通便捷程度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答案 C

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据图回答5~6题。

5.造成局部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B.行政干预

C.人口分布D.交通运输

6.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高速公路沿线,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城外凸出,表明交通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第6题,大型仓储式超市占地面积广,修建地要有利于货物的集散,同时地租又不能过高,所以应选择在交通便捷且地租较低的②处。

(2016·温州模拟)读“某城镇略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8.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9.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答案 7.D 8.B 9.D

解析 第7题,图示区域北风为主导风向,河流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

①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四通八达,应为商业区;③功能区位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地带,且紧靠铁路,应为工业区。

第8题,印染厂为严重污染水源的企业,应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第9题,乙地远离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和上水地带,环境优美。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级中心的城市圈。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答案 10.B 11.B

解析 第10题,根据南京都市圈的范围,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其有3个城市等级:

省会→地级市→县。

第11题,扬州和无锡均为地级市,具备同等的服务范围。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

根据表中信息,完成12~13题。

城镇

教育设施水平

星级酒店

汽车交易市场

大型综合超市

地铁里程

高中2所

0个

0个

2个

0km

国家重点大学26所

160个

58个

318个

440km

一般大学2所

4个

1个

16个

0km

国家重点大学4所

72个

33个

274个

236km

12.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D.乙、丁、丙、甲

13.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12.D 13.B

解析 第12题,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设施越齐全、等级越高。

第13题,IT产业对科技水平要求高,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应是国家重点大学最多的城市。

14.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_____,故租金最_____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_区,因为这里靠近________________,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方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区。

(5)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C

(2)A 商业 消费人群 高

(3)住宅 市中心 上下班 购物

(4)工业

(5)A

解析 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付出租金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

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上可判断市中心位置;各位置处,哪种活动付出租金最高,就会成为哪种功能区,则可判断A、B、C三处最适合的功能区。

一般地,商业区占用面积最小、住宅区占用面积最大。

15.(2016·温州选考)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属于________________结构。

(2)甲处是一大型仓储式超市,其布局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乙处布局化工厂的合理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扇形 

(2)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城市郊区,地价较低 (3)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解析 第

(1)题,该城市各功能区以商业区和行政区为核心向四周辐散分布,故为扇形结构。

(2)题,大型仓储式超市占地面积大,为降低成本,应位于城郊交通干线沿线。

第(3)题,化工厂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城市河流的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